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
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
草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所谓“立面”,通常是指对物体的一种视图,严格一点的全称应该是“立面图”,
对应于英文词汇“Elevation'”。然而,在西方语言体系里,与中文“立面”相对应的概
念,实际上还有一个词汇“Facade”。“Elevation”与“Facade”这两个概念的本质性
差异,中国建筑师并不是很清楚,而以“立面”这一概念加以涵盖。在中国建筑学术界,
西方建筑文化中的“Elevation'”和“Facade”两个不同概念被交混着用来诠释中国传统
木构建筑体系,由此而产生了严重的误解。
②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表现与诠释,基本上都是以“中国营造学社”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为基础。而在梁思成的理论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立面”是被十分重视的,在梁思成和
林徽因早期的研究作品中,首先将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区分了清楚的比例成分,一般将之
分为阶基、柱或墙体、斗拱、屋顶四个部分,依据其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来分析其建筑的风
格一一这种研究思路显然十分类似于西方古典主义,尤其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分析方法。然
后,再将大量收集的不同朝代的古代建筑放在一起,以其立面来加以对比,彼此不同之处
便是各自风格的表达,以此,西方流行的建筑历史就有了对应的中国摹本。中国建筑历史
在相当大的成分上被诠释成一种立面风格的发展史。然而,这一诠释,与中国传统建筑之
设计与建造的实际规律并不相符,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立面”比例完全是由其结构决定
的,也就是说,我们古代的工匠们在建造这些建筑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手法并不是西方古
典主义的所谓“立面”法则.
③当人们沿着成尼斯的大运河游历时,所见到的正是沿河的各个建筑的立面,每一个
重要建筑都有一张精美的“脸蛋”(Face)面向大运河(对许多建筑来说,这也是唯一的
可视立面),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正如每个人只有一张脸面对世界一样、这一张张
各具风貌与特色的立面构成了沿河(在其他城市则是沿街)的立面“交响曲”·这就是城
市的立面之景,如此的“脸蛋”显然是古典建筑之艺术表现的主体部分,在这张脸上必须
最充分地展示出该建筑及其主人的精华,所谓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风格特征有相当一部分
来自于此.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