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曾都一中2025级高一10月考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写在草稿纸、试卷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话微积分
问一: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微积分”吗?
答一:不妨这样说,“微分”是将连续的整体分解成无限小的组成部分,而“积分”则是将许多细小的部分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
问二:微积分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二: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微积分是研究“变化”的数学。更准确地说,它研究的是“连续变化”,包括天体运动的“连续变化”。
问三:有人说,微积分起源于人们对星辰、月亮和太阳的痴迷,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三:我想反过来问问你,为什么天体会成为人类最早数学化的对象?
问四:我认为答案有两部分:第一,某些天体的运行显然有规律可循;第二,那些规律能够被可靠地观测到。
答四:我想你说得对,天体运动呈规律性,运行速度缓慢,而且肉眼可以观测到。因此,人们可以绘制图表并记录下来。微积分正是在追寻行星运动规律的探索中萌芽的。
问五: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重要人物,好吗?
答五:首先是阿基米德。曲线是研究“变化”的重要内容,而他是第一个描述这种“变化”的人。这一切的背后,是他对“无穷”的驾驭。
问六:他驾驭“无穷”的方法,就是巧妙地将物体拆解再重新组合,从而为微积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可以这样说吗?
答六:可以。动画人物史莱克光滑的肚子或喇叭形的小耳朵,是计算机利用无数个微小的多边形建构起来的。外科医生使用相同的技术来预测整形手术的结果,运用阿基米德的思想,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真正有效的“手术模拟”。
问七:那古典时代之后的人物呢?
答七:接下来是开普勒。他对宇宙规律抱有一种神秘主义的看法,认为自己正在发现上帝用来创造宇宙的神圣几何。哥白尼提出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设想,开普勒则用数学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问八:你对开普勒的描述,我很感兴趣。数学神秘主义是怎么一回事?
答八:这是一个贯穿整个数学发展历程的主题。人们认为某些理论之所以优美,或许是因为这种美感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启示。这种启示无疑对爱因斯坦最有效:最美的相对论版本最终被证明是最好的。数学之美与真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问九:美能指引我们发现真理吗?
答九:遗憾的是,并非总能如愿。但有时可以。
问十:在纯数学领域,人们往往强调优雅,而优雅或多或少等同于简洁。只要人们继续把美和简洁联系在一起,并始终渴望简洁能够对应事物的根本,那么美依然会是探寻真理的指路明灯。是这样吗?
答十:或许是这样。开普勒认为行星的运行轨迹应该是一个圆,因为圆形是最简单、最完美的形状。然而,行星并非严格地沿着圆形轨道运行,他试图找到一种方法解释这一点。
问十一:真理就是近似于美?
答十一:不知道。开普勒最后证明,行星运行轨道是椭圆。这个纯几何学中的简单形状,竟然揭示了行星围绕太阳的运行轨迹。观测数据与理论完美契合,开普勒是对的!他认为“上帝会运用几何学”,这一偏见似乎得到了印证。而且,这个答案如此简单。
问十二:接下来,会有另一个简单的“真理”吗?
答十二:另一个同样简单的“真理”是伽利略的发现:物体在空中抛掷后的轨迹呈抛物线形状。理论上来说,篮球的投篮轨迹也呈抛物线状。然而,由于恼人的空气阻力,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现实世界……总是近似于美。
问十三: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真实发生的现象,还是沉浸在完美的理想世界中,探究事物“本应如此”的状态?
答十三:伽利略选择了后者。如果说完美的抛物线弧线是一种“谎言”,那么伽利略常常选择这种“谎言”,他选择看到事物的理想状态。
问十四:随后,应该是牛顿横空出世吧?
答十四:牛顿为当时已知的所有地球和天体运动提供了一致的解释,让我们看到:自然是有逻辑的。而在他之前,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人们说牛顿“发明”了微积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牛顿将前人已知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体系。牛顿成就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他将微积分变得非常机械化,人们甚至不需要理解就能进行运算。遗憾的是,这恰恰是许多学生学习微积分的常态。
问十五:微积分的应用极其广泛,但它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答十五:确实如此。人们曾经相信,只要能准确测量宇宙中所有粒子初始时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就能准确推断出它们此后每时每刻的运动轨迹。事实并非如此,微积分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问十六:费曼有句名言:“微积分是上帝的语言。”你是否同意?
答十六:这么说并非没有道理。很多人会说“数学是宇宙的语言”,但更准确地说,微积分才是宇宙的语言。从原子到星系,所有我们研究过的领域,背后都有微积分的影子。
(摘编自《在无限与变化之间:一场关于微积分的深度对话》,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解释微积分内涵、说明其研究对象后,问三谈到了星辰、月亮和太阳等天体,旨在引发人们对天文学的兴趣。
B. 答四针对问四“答案”的第二部分,以“运行速度缓慢”“肉眼可以观测到”等进行了纠偏,表达含蓄而委婉。
C. 问五到答十四逐一介绍微积分发展史上四个重要人物,问五、问七、问十二、问十四形成并列关系,条理清楚。
D. 答十四肯定了牛顿将微积分“机械化”带来的益处,但同时认为学生机械地学习微积分,是一件令人遗憾之事。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原文多处使用“不妨这样说”“更准确地说”“有人说”等词句,体现了问答过程中双方思维和语言严谨性。
B. 答六在诠释阿基米德驾驭“无穷”之法时,举动画制作和外科手术为例,生动说明了阿基米德
思想的深远影响。
C. 问十反复使用“简洁”一词,答十、答十一、答十二却使用“简单”一词,从中可见问者和答者的观点差异。
D. 问十六与答十六中的“语言”、答十六中的“影子”,都含有比喻意味,体现了这篇对话语言生动形象的一面。
3. 数学之美与真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下列不属于这给予我们的启示的一项是( )(3分)
A. 美有时能引导人们探寻和发现真理,最美的理论或是最好的理论。
B. 要辩证看待数学之美与真理之间的联系;
C. 要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领悟万物尤其是数学之美;
D. 要平衡感性与理性、美育与智育,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4.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写出恰当的原文词语。(4分)
在世界万物中,_______无处不在,微积分为我们提供了描述和分析这些现象的数学工具。 的魔力在于它可以告诉你在一瞬间发生了什么,如《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论述类似于微分,将一个整体分解为无数个无穷小的部分; 则与之相反,是将许多细小的部分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牛顿 了微积分,将前人已知的知识整合成一个体系,使我们明白:自然是有逻辑的。
5. 问答十五和问答十六的顺序能否颠倒?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ⅠⅠ(1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黄连树上结甜瓜(节选)
林朝晖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四起。
鲁大嘴在炮火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爬到铁丝网前,用铁剪奋力剪开铁丝网,尔后,连滚带爬,来到日军的炮楼下。
要想炸掉炮楼,必须将炸药贴紧炮楼,才能保证成功地炸毁炮楼。天寒地冻,鲁大嘴身旁找不到任何可以把炸药和炮楼贴紧的东西,别说砖头,就连一把土也挖不出来,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这时,他突然脚下打了个滑,棉鞋掉了出来。看到棉鞋,鲁大嘴两眼一亮,忽然有了主意。他迅速用棉鞋压住炸药,看压得不紧,索性将沾满鲜血的棉袄和棉裤都脱下,顶在了炸药上。
看到用衣物顶着的炸药紧贴着炮楼,鲁大嘴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寒风呼呼地吹,鲁大嘴受伤流血的伤口锥心地疼,他咬紧牙关,迅捷地伸出手,拉燃导火索后,马上后撤……
“轰!”一声巨响,炮楼爆炸,巨大的爆炸声把奔跑中的鲁大嘴震出三四米开外……
鲁大嘴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孙振山和刘彩花站在身旁。
“营长,战斗结束了?”鲁大嘴急切地问。
“结束了。”孙振山朝鲁大嘴竖起大拇指,“日军的炮楼被你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我们乘胜追击,坂田和炮楼里的日军已经被我们全部消灭了。”
鲁大嘴的脸上透出胜利者特有的微笑。他想挪动一下身子,被刘彩花按住:“大嘴,你受了重伤,刚做完手术,不要乱动。”
鲁大嘴问:“做什么手术?”
“从你身上取出三个子弹头,另外……”刘彩花欲言又止。
“另外什么?”鲁大嘴伸长脖子,一脸急迫地想得到答案。
“炮楼大爆炸后,弹片横飞,你的左手食指和无名指被弹片炸飞了。”刘彩花哽咽道。
鲁大嘴缓缓举起左手,发现上面包着厚厚的绷带,整个人愣住了。片刻之后,他的眼眶溢出一滴泪珠,接着更多的泪珠滚落。
孙振山用湿毛巾轻轻地将鲁大嘴脸上的泪痕擦去。
过了许久,鲁大嘴才从悲伤中缓过神,目光定定地望着孙振山,怯怯地问:“营长……我现在是个残疾军人……二营……还会要我吗?”
感动、痛苦、心疼……刹那间,孙振山百感交集,他用手摸了摸鲁大嘴伤痕累累的身体,发现对方身上的根根骨头都坚硬如铁,这也许是孙振山今生摸到的最硬的骨头,如果用石头撞击,都会铮铮作响。
“二营……还会要我吗?”鲁大嘴看到孙振山沉默不语,继续追问。
“一定会的。”孙振山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大嘴,你是二营的英雄,好好在医院养伤,我们等你归来!”
那天,孙振山在鲁大嘴病房待了很久,离开的时候,鲁大嘴冲他喊:“营长,回去告诉战友们,鲁大嘴想他们了,想早日归队。”
孙振山点了点头,噙在眼里的泪水悄悄滑落。
驮着伤痛,孙振山回到营里,带领部队又开始南征北战。
半个月后,孙振山在作战指挥中心,给下属布置任务,门外忽然传来:“报告!”
听到熟悉响亮的声音,孙振山浑身打了个战,掉过头,只见鲁大嘴正笔直地站在门口。
“二排排长鲁大嘴归队,特来向你汇报!”鲁大嘴以军人特有的敏捷,有力地抬起右臂,向孙振山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孙振山立即放下指挥棍,一个箭步冲上前,把鲁大嘴揽在怀里,眉开眼笑:“大嘴,我们想死你了。”
战友们见到鲁大嘴,群情振奋。鲁大嘴更是兴奋,和战友们谈笑风生,一点也看不出是个刚出院的重伤员。
鲁大嘴回归不久,孙振山接到刘彩花捎来的话。刘彩花说,鲁大嘴的伤其实还没完全好,按医院的要求,他要伤愈才能出院,可他每天脸红脖子粗地嚷着要出院,医护人员给他搞得没办法,只好同意。
孙振山听了,心里咯噔了一下。
那夜,月亮很圆,如水的月光倾泻在营房,像结了一层晶莹的白霜。孙振山查完哨,发现营房边的树林里似乎有人影晃动,便蹑手蹑脚地朝人影走去。
走近一看,孙振山才发现是鲁大嘴,他如同一株白杨挺立在树林边,两眼痴痴地望着皎洁的月亮。
“小丽,我住院的时候,刘彩花回了趟老家,把我受伤的情况告诉你了吧?!”
“说了。”鲁大嘴右手拇指分开,四指微微并拢,向上轻轻摇摆,一个姑娘玲珑的身影,便在月光下勾勒出来,“她说你是战斗英雄,这次受了重伤,手指还缺了两根。”
鲁大嘴犹豫了一下,颤抖地举起残缺的左手。
“大嘴哥,我让彩花姐捎去话,少了两根指头没什么,我等你回来娶我。”
这一刻,鲁大嘴沉默了,低下头,双手握在一块,指关节分开,再合拢,再分开。
令人窒息的沉默。
“大嘴,你在想什么呢?”黄小丽轻柔的声音又飘了过来。
鲁大嘴依旧沉默。
“大嘴,你是不是觉得部队很苦?”黄小丽见鲁大嘴不回答,换了个话题。
鲁大嘴亮出招牌动作:左手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而后,大嘴一张:“小丽,一点也不苦,我觉得很幸福!”
“为什么?”
“因为我能从苦中寻到幸福的感觉,并把这种幸福的感觉放在舌尖细细地品味,品着品着,我忽然觉得自己像是黄连树上结出的甜瓜!”
“大嘴哥,黄连树上的甜瓜,我吃不到,我只想吃你种的地瓜,很甜很好吃哟!”
“你又想偷地瓜了。”鲁大嘴大嘴一咧,“嘿嘿”地笑。
“大嘴哥,兜了一大圈,你还没回答我的提问呢。”黄小丽提高了嗓门,“我就问你一句话,准备什么时候娶我?”
“等抗战胜利!”
鲁大嘴打了个响指,眼里有了憧憬的光彩,绽开一脸的幸福!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四起”这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表现了战场的紧张与残酷。
B. 炸毁日军炮楼的情节,鲁大嘴到炮楼下没有任何思考就直接引燃了炸药包,表现了他的英勇无畏。
C. 鲁大嘴虽然失去了两根手指并身受重伤,但他并不消沉,反而心系归队,表现了他的坚韧和乐观。
D. 孙振山不仅亲自去看望受伤的鲁大嘴,还极力安慰和鼓励他,让读者看到了孙振山的温暖和担当。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情节简洁明快,通过鲁大嘴执行任务、受伤、康复等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又巧妙收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B. 小说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战争中鲁大嘴与黄小丽之间的纯洁感情,使得故事在残酷中不失温暖与美好。
C. 小说善用心理描写,鲁大嘴受伤后的心理被巧妙地融入情节之中,随着情节变化而变化,真实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D. 文章对话时有大量的方言,使得语言更加亲切自然,易于理解和接受,也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
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标题“黄连树上结甜瓜”的作用。(4分)
9. 本文与《百合花》都属于战争题材作品,但两者风格迥异。请结合文本比较分析两篇小说在选材角度、语言风格和主旨思想上的不同。(6分)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王簿,不就,躬耕自资。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节选自萧统《昭明文选》)
文本二: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
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随郡内史扈瑰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旧,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吾昔为羊公A参军B谓C吾其后D当居身处E今F相观察G必继老夫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 “善属文”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两句中的“属”字含义不同。
B. “自解归”与“天下归心”(《短歌行》)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C. “公田悉令吏种秫”与“悉如外人”(《桃花源记》)两句中的“悉”字含义相同。
D. “侃与敏有乡里之旧”与“羁鸟恋旧林”(《归园田居》)两句中的“旧”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陶渊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姑且想做个小官,以获得补贴家用的资本。后来做了彭泽令。
B. 因为喜欢饮酒,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原要把公田都用来种植秫,在妻子和孩子的坚持请求
下,他才将公田中的五十亩用来种植粳。
C. 刘弘担任荆州刺史,将要就任时,起用陶侃担任南蛮长史,派他先到襄阳去讨伐贼寇张昌,随即打败了张昌。
D. 陶侃受到刘弘的赏识,刘弘称赞陶侃一定会出人头地,但是在陈敏之乱时,因为内史扈瑰的挑拨离间,刘弘逐渐疏远了陶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2)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14. 陶渊明为什么不愿做官?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3分)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诗人欲山行,春风吹断了积雨,可见风雨交织的天气也没能影响诗人的出行。
B. 颔联描写春晨山村晴景,“披絮帽”与“挂铜钲”是从形的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
C. 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与尾联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
D. 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
16. 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后,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诗经》中写姑娘思念爱人的诗句来比喻自己渴望得到贤才。
(3)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4)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5)某景区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获得灵感,在悬崖观景台打造日出光影秀,再现诗中奇幻壮丽的自然景观。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16分)
近年来,从依托中国历史、神话打造的大型游戏,《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领域的鸿篇巨制,所以吸引人、受欢迎,不仅在于这些作品“很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在于其中充满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比如《流浪地球》中,当地球面临“危机”,主人公并不是像传统科幻作品那样选择“逃离”,( 甲 ),这本身就反映了中国人 ① 的观念和对家园的珍视。当代文化产品、文艺作品的深刻性、立体感,往往源于50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挖深、挖好,才能为文化创新创造注入源头活水,提供持续不断的滋养。
当然,重视传统文化不意味着 ②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巴黎奥运会霹雳舞赛场上,出生于武术世家的中国选手亓祥宇,将醉拳、太极等元素与西方舞蹈元素巧妙结合,令人 ③ ,赢得满堂喝彩。话剧《司马迁》突破传统历史剧繁复华丽的视觉表现手法,舞台背景只选择多幅深色的汉代画像,并融入西方戏剧的美学风格,为观众津津乐道。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乙 )。
18. 在横线处的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19.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划波浪线处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C. 雨后苏醒的花蕾。 D. 不打算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
20.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6分)
21. 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二)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毛泽东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闻一多的《红烛》借“蜡烛”赞扬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年轻一代的心声
《峨日朵雪峰之侧》营造了凝重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
《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用知识改变现状的美好愿望。
以上四则材料给予你关于“青春的价值”怎样的触动?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触动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曾都一中2025级高一10月考试卷语文答案
【答案】1. D 2. C 3. A 4.①连续变化 ②微分 ③ 积分 ④“发明”(每空1分)
5. 示例一:可以。①问答十六承接问答五到问答十四的内容,在回顾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微积分的重要性,衔接自然;②问答十五放在问答十六之后,对微积分的局限性做出合理补充,结构更显严密。
示例二:不可以。①问答十六从全文角度总结并强调微积分的重要性,与问答一到问答四的内容形成呼应;②问答十五放在问答十六之前,说明问答十六建立在问答十五的基础上,这使问答十六更显坚实与可信。(每条2分,没有明确表态的不给分,有表态无分析不给分。其他答案有道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6. B 7. D
8. ①标题能够概括文章的内容、情感和主题。“黄连树上结甜瓜”既写出了部队生活的艰苦,战争的残酷、危险也呈现了在艰难困苦中的坚持不懈、积极乐观,从坚苦的抗日期间寻找到幸福的意味。②标题能够突出人物形象。塑造了鲁大嘴这个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坚强的战士形象。③标题的对比和反差十分新颖,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任意2条满分4分)
9. ①选材角度:《黄连树上结甜瓜》直接描写战争,揭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而《百合花》则是侧面表现战争,主要写部队后方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呈现战争的残酷。②语言风格:《黄连树上结甜瓜》语言质朴自然,展现人物的淳朴和真诚。《百合花》的语言则清新、细腻、个性化。比如开头对庄稼的描写清新优美;“我”与小通讯员对话写出小通讯的不善言辞。③主旨思想:《黄连树上结甜瓜》通过塑造英雄人物鲁大嘴,表现残酷战争中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合花》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每条2分,共6分)
【答案】10. BEG 11. D 12. D
13. (1)渊明叹息说:“我怎能为了五斗之米,朝这些乡下小人屈身啊!”
(2) 陶侃私下听说了这件事,立刻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刘弘处稳固刘弘对自己的信任。
14. (1)本性率真,清高自负。(2)官场繁琐,不善应酬。(3)不慕名利,坚守气节。
参考译文:
文本一:陶渊明,字元亮。是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是晋朝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志趣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写文章;聪明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自我得意。曾经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是实录。
双亲年迈,家里贫穷,朝廷任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州祭酒这个职务,没几天,自己解职回家了。州里征召他担任主簿,他不去就职,亲自耕作来养活自己。后来又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他对亲戚朋友说:“我姑且想做个小官,把它作为补贴家用的资本,可以吗?”朝廷中掌管选拔官吏的人听说了,就任用他担任了彭泽县令。在县里,他命令把分配给他的公田全部种植上高粱(来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用二顷中的五十亩种植高粱,用五十亩种植稻谷。年终的时候,正赶上郡里派遣督邮到彭泽县来,县里的官吏告诉他说:“应该穿上官服拜见督邮。”渊明叹息说:“我怎能为了五斗之米,屈身侍奉这些乡下小人啊!”当天陶渊明将县令印绶交还官府,辞去县令职务,写了《归去来兮辞》。
文本二: 陶侃,字士行,本是鄱阳人。吴被平定后,把家从庐江迁徙到寻阳。陶侃早年丧父而生活贫困,担任县吏。鄱阳孝廉范逵曾经造访陶侃,当时陶侃仓促间没有东西来接待客人,他的母亲就剪断头发做成两个假发,换来了酒菜,饮酒作乐非常尽兴,即便是仆从也喝得出乎意料地满意,范逵离去时,陶侃追着送出百余里。范逵问:“你想到郡里做官吗?”陶侃回答:“想去,只是困于没有门路。”范逵造访庐江太守张夔,称赞陶侃。张夔征召陶侃为督邮,兼任枞阳令。适逢刘弘任荆州刺史,将要就任时,征召陶侃为南蛮长史,派他先到襄阳去讨伐贼寇张昌,随即打败了张昌。刘弘到达后,对陶侃说:“我以前任羊公参军,他说我以后会处于他的地位。如今我观察你,必定会成为我的继位人。”后来陶侃因军功而被封为东乡侯,食邑千户。
陈敏作乱时,刘弘任陶侃为江夏太守。随郡内史扈瑰对刘弘离间陶侃说:“陶侃与陈敏有同乡的旧情,陶侃现在驻守大郡,统领着强大的军队,如果他心存异志,那么荆州就失去东大门了。”刘弘说:“陶侃的忠诚贤能,我深知已久,怎能有这样的事情呢!”陶侃私下听说了这件事,立刻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刘弘处稳固刘弘对自己的信任。刘弘任他们为参军,给予资财而遣送他们回去。
【答案】15. A 16. ①比喻、拟人。用“披絮帽”与“挂铜钲”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东风“知”我,桃花“含笑”拟人,赋予“东风、桃花”人的心理、神态,使东风“桃花”着上了人的感彩。
②远近结合,颔联描写远景,颈联描写近景,由远及近,展现山村风景的美好和生机。
③动静结合,“竹篱短”“沙水清”静景清新秀丽,“野桃笑”“溪柳摇”动景活泼自在,动静结合,突出山村自然景物的美好怡人。
17.【答案】 ①. 今年欢笑复明年 ②. 秋月春风等闲度 ③. 青青子衿 ④. 悠悠我心 ⑤. 榆柳荫后檐 ⑥. 桃李罗堂前 ⑦. 世间行乐亦如此 ⑧. 古来万事东流水 ⑨. 半壁见海日 ⑩. 空中闻天鸡
【答案】18. ①安土重迁 ②闭门造车 ③ 耳目一新 19. B
20. 之所以吸引人、受欢迎,不仅在于这些作品充满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更在于其中蕴含着“很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
21甲: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乙:在开放包容中焕发新生
四、作文(60分)
22.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