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期中测试卷
测试范围:1-3单元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一、字音字形辨析(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亵渎(xiè) 恍若(huǎng) 教诲(huì) 广袤(máo)
B.禅师(chán) 惊骇(hài) 宽宥(yòu) 游弋(yì)
C.劫掠(jié) 坍塌(dān) 瞥见(piē) 轻觑(qù)
D.汲取(jí) 恪守(kè) 麾下(hūi) 濡养(rú)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D.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二、词语运用(3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在进步,法规自然也应随着时宜而作调整,不能随机应变。
B.他是个精于抽丝剥茧的人,叫他干这种精细的活路,怕不恰当。
C.这件事明明是老王做的,你为什么要李代桃僵,说老王做错了?
D.空谈闲聊言不及义必致贫困,勤劳工作必可致富。
三、病句辨析(3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仅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也唤醒我们对大自然应有的礼敬。
B.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C.2018年2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石阡“仡佬毛龙节”在石阡县体育场馆举行,约百余条毛龙现场同台上演。
D.在许多青少年观看了电影《疯狂动物城》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古诗文默写(10分)
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10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寄书长不达,                 (杜甫《月夜忆舍弟》)
(6)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既点明季节,又巧妙点出客行之早的千古名句是:             ,            。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8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
写字的老人
邓建华
1 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
2 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
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晴,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鹳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
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仔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天去到广场遛一圈。
⑤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
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家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
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读懂他。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
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
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
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
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
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
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
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A】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
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
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
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B】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
(1).第⑦段写老人“这点儿怪脾气”。老人的“怪脾气”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
(2).阅读原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仔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本句描写广场上散步的人,有什么目的?)
(2)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5).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小明读完小说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7.文言文阅读。(14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觥筹交错(    )
(2)杂然而前陈者(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云归而岩穴暝/人不知而不愠
B.非丝非竹/无丝竹之乱耳
C.往来而不绝者/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禽鸟知山林之乐/何陋之有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4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贴切。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8.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6分)
人生需要一把剪刀
马祖云
①刘邦入关后来到秦皇宫,禁不住金银财宝、香车美女的诱惑,在纵情享受中把军中大事置之脑后。大将樊哙忠言劝之:“主公,你不能住在此处。这是何地?是以前暴君秦王享乐的地方。你如果想得天下,就得赶快离开这迷人之地!”经多人劝说,刘邦幡然醒悟,立即搬离秦宫,屯军灞上,厉兵秣马,最终打败项羽。由此可见:制欲止奢,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②人生在世,皆有七情六欲。何谓欲?先贤曰:“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欲是人们生存的一种需求和欲望。积极合理的欲求,是进取之基、事功之梯、动力之源;非分的欲望,是健康之害、事业之敌、人生之祸。古人往往把后者专指为贪欲,是修身修为的必然课题。所以,古训道:见欲而止为德。
③今天,追求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本无可厚非。然而,倘若人生观扭曲,贪欲膨胀不止,以致欲而无度、望而无底、求而作恶,势必自焚欲火、身败名裂。对此,一首古代民谣鞭辟入里:“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坐骑;骡马成群轿皆备,田地不广用难支;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犹不足,四品三品仍嫌低……各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世事证明,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必自取灭亡。
④哲人说:“人生需要一把剪刀,合理正确剪裁,方可裁出美丽的生活。”人如树,欲似杈,人的一生需要拿起剪刀不断地裁去横生的枝杈,除去旁出的枯枝,修出亮丽的身姿。特别是精神家园中,良莠混杂,美丑并存,只有用“见欲而止”这把剪刀,剪除失志之念、失德之欲、失格之为,才能让生命之树长青,使人生绚丽出彩。
⑤现实中,有的人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渐被失控的欲望拉入歧途而不能自拔。有的人在享乐中,玩物丧志,昏沉迷失,醉生梦死。有的人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还自己一个纯洁空明的精神世界。这才是自身之福、家庭之幸、事业之利。
⑥托尔斯泰在《一个人一生需要多少土地》中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⑦一位地主终生皆在挖空心思地“跑马圈地”。有一次他向一位头领买地。头领说他可以以1 000卢布买他一天所走过的土地,但若当天不能返回起点,他将失去1 000卢布。他拼命地跑,占了很大一片地,最后回到起点时却累死了。他的仆人挖坑把他埋了。他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由刘邦搬离秦宫谈起,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和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指出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3).第③段引用的民谣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4).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5).文章结尾说“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根据文章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部分 作文(50分)
9.写作
雨是精灵,雨是多情物,请你采用第一人称,把雨的不同情致作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抒情性文章。
要求:
1 抓住雨的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进行生动描写;
2 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内心感受;
3 语言要生动形象,形式求新;
4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B
2.A
3.D
4.A
5. (1). 到乡翻似烂柯人(2). 恨别鸟惊心(3). 人有悲欢离合(4). 云横秦岭家何在(5). 况乃未休兵(6). 秋草独寻人去后(7). 鸡声茅店月(8). 人迹板桥霜(9). 沉舟侧畔千帆过,(10). 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6. 1. ①有人想向老人拜师学艺,他不收;②书法家协会的人请老人入会,他直接拒绝;③他在地上写字,不愿在纸上写。2. (1)通过描写广场上散步的人对老人书法的欣赏和赞叹,侧面烘托出老人书法技艺的精湛、高妙。(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人写字时动作的缓慢执着,表现了老人写字的从容潇洒。3. ①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增强小说的真实性;②作为故事的参与者,推动情节的发展;③作为小说的次要人物,衬托写字老人的独特性格。4. A句写老人将写字看作扫地,说明在他心中写字和扫地一样普通,表现老人淡泊名利;B句写老人将扫地看作写字,表明在他心中把扫地看得和写字一样重要,突出老人工作的认真专注。5. 示例:同意。写字的老人本职工作是看守小区的门卫,还负责打扫卫生。他有写字的特长,凭着长期的练习,写得一手好字,既不加入书法协会,又不收徒弟,甚至不在纸上写字,可见他并不为名,更不为利,写字纯粹是个人爱好。老人把在地上写字比作扫地,把扫地比作在地上写字,可见他的精神是纯洁高尚的,是超脱世俗的,有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立思考。
7. 1. (1). 酒杯1. (2). 陈列,摆开2. B3. D4. (1)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2)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5. 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 1. 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 分别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将积极合理的欲求和非分的欲望进行比照,强调追求积极合理的欲求的重要性。(或:比喻论证中,将“人”比作“树”,将“欲”比作“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见欲而止”的重要性。)3. 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必自取灭亡”的道理。4. 制欲止奢,才能成就一番大业。5. [示例]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如果欲望失控,就会步入歧途而不能自拔;见欲而止为德;受欲望操控,终将被欲望所累。(4分。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部分 作文
9.作文范文
下雨
中午,我还在午睡,还在床上伸懒腰,从窗外模模糊糊地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想一定是下雨了。
这可是极好的,下雨的天气是我最喜欢的,小雨中的漫步,看起来,都充满了诗意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喜欢上下雨天。下雨天,真好!下雨时天是灰蒙蒙的,犹如水墨画般,引人无数遐想。我喜欢假期里下雨,我可以窝在家里,静静地透过窗户凝视着雨中这不一样的世界。
我更感谢老天爷,在这不用上学的日子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他仿佛懂得: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该是下雨的时候啦!以前总认为,下雨天就是天空在哭泣,在宣泄心中的压抑。现在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也不太去追究到底天为什么会“掉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到下雨,我的脑海中竟会想到这句诗,虽然楼房这里没有池塘,没有青蛙。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幅场景。
有人跟我说过,在雨中漫步最能思考人生的问题。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总感觉下雨总会烘托出一种忧伤的场景,总认为是老天在哭,本来就忧伤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却偏偏要到雨里去思考问题,真的有用吗?这个时候的你,思考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反面的吧。
所以,我只喜欢在雨后去道路上漫步。在下雨后,就会期待,期待雨停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会猜测,猜测会不会有七彩的彩虹?虽然我生活的城市的空气并不清新,不太可能会有彩虹,但给人一种遐想也是不错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