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25.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25.周亚夫军细柳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25.《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1-10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彀弓弩(gòu) 按辔(pèi) 嗟乎(jiē) 军棘门(jí)
B. 曩者(nǎng) 被甲(bèi) 先驱(qū) 持兵揖(yī)
C. 介胄(zhòu) 棘门(jí) 诏书(zhào) 可得而犯邪(xié)
D. 都尉(dū) 驱驰(chí) 陛下(bì) 军霸上(bà)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军霸上(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慰问)
B. 已而之细柳军(到、往) 彀弓弩(张开)
C. 先驱曰(先行引导的人员) 军中闻将军令(听说)
D. 天子且至(将要)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一定)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军士吏被甲
B. 可得而犯邪
C. 改容式车
D.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C. 军细柳,以备胡 请以军礼见
D. 成礼而去 登轼而望之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将军亚夫持兵揖
B. 天子先驱至
C.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D. 先驱曰:“天子且至”
6.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自/劳军
B. 至/霸上及棘门军
C. 将军/亚夫持兵揖
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7.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B. 课文通过对比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不同军纪,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特点。
C. 天子到细柳军时,“不得入”“按辔徐行”,最后还要“成礼而去”,体现了天子对周亚夫的不满。
D. 文章结尾汉文帝的评价“嗟乎,此真将军矣”,直接点明了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
8.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不久来到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着铠甲,拿着锋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拉满弓弦。
B.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C.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陛下)。
D.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他们的将领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啊。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课文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写周亚夫的言行,侧面通过天子的态度衬托其形象。
C. “先驱曰:‘天子且至’”“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等语句,体现了细柳军将士对天子的敬畏。
D. 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体现在治军严明、恪尽职守、不卑不亢等方面。
10. 默写填空:
(1)军士吏被甲, ,彀弓弩,持满。
(2) ,不得入。
(3)将军约, 。
(4) ,此真将军矣。
二、课内阅读(11题)
阅读《周亚夫军细柳》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1. (1)选段中通过对比突出了细柳军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周亚夫“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做法,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3)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
(4)选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请简要分析。
三、课外阅读(12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广治军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麾下:部下。②二千石:汉代官秩,这里指李广的俸禄。③讷口:口齿迟钝。④陈:同“阵”,阵地。⑤阔狭:指距离的远近。⑥竟死:一直到死。⑦乏绝:指缺水断粮。⑧急:逼近。
12.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 ②莫能及广( )
③广之将兵( ) ④度不中不发(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3)李广是一个怎样的将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周亚夫和本文中的李广,在治军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微写作(13题)
13. 周亚夫的“严”、李广的“宽”,都是治军的智慧,都值得后人敬仰。生活中,“严”与“宽”也无处不在,父母的教诲、老师的管理、朋友的相处都离不开它。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文字,谈谈你对“严”与“宽”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 A(解析:B项“被甲”的“被”应读“pī”(同“披”);C项“可得而犯邪”的“邪”应读“yé”(语气词);D项无错误,仅确认读音。)
2. C(解析:“军中闻将军令”的“闻”是“听从、遵从”的意思,不是“听说”。)
3. D(解析:A项“被”同“披”,穿着;B项“邪”同“耶”,语气词;C项“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扶轼。)
4. D(解析:A项第一个“之”是动词,“到、往”,第二个“之”是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B项第一个“为”是动词,“担任”,第二个“为”是介词,“被”;C项第一个“以”是连词,“来”,第二个“以”是介词,“用”;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然后、就”。)
5. C(解析:A项“兵”古义指“兵器”,今义指“士兵”;B项“先驱”古义指“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指“在前面引导、带头的人”;C项“从属”古今义都是“跟随、附属”;D项“且”古义指“将要”,今义可表示“并且、尚且”等。)
6. C(解析:正确节奏划分应为“将军亚夫/持兵揖”,“将军亚夫”是完整主语,不能断开。)
7. C(解析:天子到细柳军的一系列经历,体现的是对周亚夫治军严明的认可和敬佩,而非“不满”。)
8. D(解析:正确翻译应为“他们的将领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固”是“本来、完全”的意思,强调将领的松懈。)
9. C(解析:这些语句体现的是细柳军将士严格遵守军令、治军严明,而非“对天子的敬畏”。)
10. (1)锐兵刃 (2)天子先驱至 (3)军中不得驱驰 (4)嗟乎(解析:默写需准确无误,注意“锐”“驱驰”“嗟”等字的书写。)
二、课内阅读
11. (1)①治军严明:将士严守军令,无将军令即使天子也不得随意入营、驱驰;②戒备森严:军中将士穿戴铠甲、手持利器,弓弩拉满,时刻保持警惕;③军纪严肃:军营中一切行动皆按军礼执行,不随意变通。(解析:从将士的行为、对天子的接待方式等方面提炼特点。)
(2)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治军严明的品质。他坚持军队的纪律高于一切,即使面对天子,也不违背军令,坚守作为将领的职责。(解析:结合语句含义,分析周亚夫对军令和职责的坚守。)
(3)①治军严明:细柳军将士严守军令,天子入营需遵军礼,无丝毫松懈;②刚正不阿:面对天子,坚持按军规办事,不阿谀奉承;③恪尽职守:始终以军队纪律和职责为重,确保军队的战斗力。这些都符合“真将军”的标准,因此文帝如此称赞。(解析:结合选段中周亚夫的言行和细柳军的表现,分析“真将军”的特质。)
(4)①文帝主动劳军,面对细柳军的“阻拦”,没有发怒,而是派使者持节下诏,体现了他的宽容和对军队纪律的尊重;②进入军营后,遵守“不得驱驰”的规定,按辔徐行,展现了他的谦逊;③离开后,公开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认可其治军才能,体现了他的开明识才。(解析:从文帝的行为和语言中,提炼其开明的表现。)
三、课外阅读
12. (1)①就 ②比得上 ③率领、带领 ④估计、推测(解析:结合语境和注释,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2)(李广)治军宽厚和缓,不苛刻待人,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解析:翻译要准确,补充主语“李广”,注意“宽缓”“苛”“爱乐为用”等关键词的含义,语句通顺。)
(3)①廉洁奉公: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家无余财;②善于射箭:天生善射,子孙和他人都无法企及;③爱兵如子:缺水断粮时,士兵未饮尽水、未吃完食物,自己绝不先享用;④治军宽厚:管理士兵宽松不苛刻,士兵愿意为他效力。(解析:从李广的品行、技能、治军方式等方面提炼形象特点。)
(4)①周亚夫治军以“严”为主:强调纪律至上,军令如山,任何人(包括天子)都需遵守,注重军队的威严和战斗力;②李广治军以“宽”为主:待人宽厚不苛刻,与士兵同甘共苦,注重笼络士兵人心,让士兵心甘情愿为其效力。两者虽方式不同,但都能打造出有战斗力的军队,都是治军的良策。(解析:结合两篇文章中治军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严”与“宽”的差异。)
四、微写作
13. 示例:“严”与“宽”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严格,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必须订正,背诵任务必须按时完成,这“严”是帮我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的良药;但当我们考试失利沮丧时,老师又会耐心安慰、鼓励我们,这“宽”是温暖我们心灵的阳光。就像园丁培育花朵,既要用严格的修剪去除杂枝,又要用宽厚的滋养呵护成长。生活中,“严”是底线,让我们坚守原则、不越雷池;“宽”是温度,让我们学会包容、懂得共情。唯有“严”“宽”并济,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解析:观点明确,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比喻修辞,体现对“严”与“宽”的辩证理解,语言流畅,字数达标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