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为了激发同学们从书本汲取知识的兴趣,增强以生活锻造精神的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专题讲座。以下文字节选自小轩听完讲座后的心得,请你阅读并完成1~3题。(12分)
这次讲座在露天进行。①同学们趋之若鹜,深黛的天空下,嘻闹的同学们也渐渐安静,变得郑重其事起来。②教授用经典书籍,用鲜活事例让一个个少年茅塞顿开,更戳中了少年们隐密的心事。③大家听完后面面斯觑,深有感触 有的愧赧于自己失败后的妄自菲薄
有的惭愧于自己稍遇困难就嗔怪老师,怨怼父母 有的暗暗决定多读经典,培养自己的高阶思维 ④是啊,面对生活,我们不应胆怯;面对求学,我们不应懈怠,只要融合知识与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
1.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趋之若鹜(wù)  深黛(dài)    嘻闹  融合
B.茅塞顿开(sài) 愧赧(nǎn) 戳中 隐密
C.妄自菲薄(fěi) 嗔怪(chēn) 懈怠 郑重其事
D.怨怼(duì) 胆怯(què) 高阶 面面斯觑
2.请你帮小轩在第③句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3.小轩发现文段中有几处语病。请选出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4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九年级某班学习小组准备排练一场反映明朝文人生活的话剧《秀才中举》,请你根据下面三位人物的身份,判断其台词中用语不当的一项是(   )(4分)
刘秀才——湖南耒阳人,参加了嘉靖十年的乡试,中举人。
李秀才——湖南耒阳人,参加了嘉靖十年的乡试,中举人。
王老爷——在这次乡试中向主考官推荐了刘、李二人的卷子。
A.刘秀才:你我同在桑梓,今后要互相帮衬。
B.李秀才:有缘与兄台同试,日后请多多指教。
C.王老爷:多谢两位愚兄今日登门,还带了厚礼,日后必当举荐。
D.刘秀才:感谢王师提携,晚生荣幸之至。
5.名句默写。(6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双关谐音写对爱情的忠贞,现常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调动同学们阅读小说的积极性,充实课余文化生活,各班级特举办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请你带领同学们完成下面的活动。(14分)
(1)【活动一】如图是“小说天地”社团活动计划的流程图,请你用连贯的语言将这个流程图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100字左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小明找到四大名著里的几副人物对联布置教室,可惜对联被打乱了,请你帮他找出人物对应的相关内容上下联,填写在横线上。(4分)
对联
上 联 下 联
①一诗二表三分鼎 ⑤病如西子胜三分
②心较比干多一窍 ⑥戒刀杀尽不平人
③禅杖打开危险路 ⑦五行山下定心猿
④八卦炉中逃大圣 ⑧万古千秋五丈原
人物 诸葛亮:______ 林黛玉:_____ 鲁智深:______ 孙悟空:_____
(3)【活动三】我们阅读小说,实际上是与小说中的人物在虚构的世界中一同经历。任选《水浒传》中的某个人物,假如你与他(她)在小说中的某个地点相遇,从预知他们后来命运的角度(因为你已经通过阅读知道了其中的前因后果),你会提醒他(她)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4分)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分)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中的“空”字富有表现力,试作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传家宝(19分)
凌晶年
一档《我有传家宝》电视节目,开播几期,就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与好评,说是比有些鉴宝节目有品位,收视率很快飙升。这档节目之所以火,原因不外有二:其一,传家宝极少有赝品、有假货;其二,传家宝往往有故事,有真实的故事,与煽情无关,与编造无关。
这不,上一期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80后”,他说,他要借这个平台,晒晒他爷爷传给他爹,他爹传给他的一件宝贝。
什么宝贝呢?
一块银圆。
观众席上顿时发出嘘声一片,类似喝倒彩。你想想,上几期,人家亮出的都是压箱底的宝贝,有的传了好几代人,有的价值连城,你一块小小的银圆,有什么资格到这个大舞台来显摆。大家都不以为意。
这位“80后”,不亢不卑地说:“刚才有人可能认为我小题大做了,一块银圆也能算宝贝。是的,一块银圆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我家,确实被当作传家宝,因为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好,不扯远,我来说说我家这块银圆的来历。”
“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开战前两天,我爷爷石国栋心里琢磨着当兵这么多年攒下的三块银圆,该怎么办。他上过战场,知道打仗的残酷,一交火,就是你死我活,也许过不了几天自己就为国捐躯了,银圆如果寄到家里,多少能给家里些许帮衬。也算自己为家里尽了最后一点力。想到这儿,他一刻不敢耽误,赶到邮局,寄了两块银圆到家里。”
“我爷爷留下了一块银圆,在盘算着怎么花。他走过小酒馆,想一醉方休,可银圆都攥出了汗,终究没舍得花。”
“就在我爷爷在街上漫无目标转悠的时候,看到前面有几个人围着在看什么,挤过去一看,有位老妇人在伤心地哭诉,说自己被骗了,有人给了她一块假银圆。”
石国栋感觉那老妇人有点像自己的娘,感觉就像自己的娘被人骗了。他上前对老妇人说:“大娘,不要哭了,你把银圆给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石国栋把老妇人递给他的一枚银圆放到嘴前,用力吹了一口气,又放到耳边听回音,吹了两回,听了两回后,他把银圆还给老妇人,说:“这银圆是真的,你赶快拿着回家吧。”
老妇人开始不肯相信,她反反复复看了手里的银圆,也吹了一下,听了一下,破涕为笑,难道刚才自己眼花?疑疑惑惑的她,对着石国栋千恩万谢而去。
石国栋把换下的假银圆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营。
第三天,石国栋就在城外与小鬼子干上了。那仗啊,打得天昏地暗,眼看自己的弟兄一个接一个倒下,石国栋知道,也许下一刻就轮到自己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胸口,他倒下了,但竟然没有死,一摸胸口,那一颗子弹打在了假银圆上,假银圆被打出了一个瘪囊,差点就穿了。谢天谢地,这假银圆什么材质,挡住了子弹,救了他一命。石国栋怀疑那老妇人是菩萨化身,来考验他的,来度化他的。从此,这块银圆再没有离身,他一直妥善地保存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国栋把这故事讲给了他儿子听,把银圆当作传家宝传给了儿子,告诫他多做善事,自有福报。
“80后”小伙子说:“前不久,我父亲把这枚银圆交到了我手里。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我懂他的意思。我今天来这节目,不是来炫耀我家的宝贝,更不是来拍卖宝贝,我只是想告诉各位,我愿意做义工回报社会。另外,如果有哪家博物馆想收藏我爷爷留下的这枚银圆,我也愿意捐赠。毕竟,与70多年前的抗战有关,这枚假银圆是一个小小的见证。”
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长久的掌声。
(选自《永远的箫声》,有删改)
9.阅读全文,简述“传家宝”的来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两句话中“攥”的细节描写各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甲】他走过小酒馆,想一醉方休,可银圆都攥出了汗,终究没舍得花。
【乙】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选自《范进中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首尾两次写观众的反应,有哪些作用?(4分)
观众席上顿时发出嘘声一片,类似喝倒彩。
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长久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多处悬念使小说引人入胜,请写出其中的两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假如你是《2024中国年度小小说》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准备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述理由。(4分)
A.似水流年   B.良善家风   C.大师风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4.(江苏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等。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嘻”应为“嬉”;B.“塞”应读“sè”,“密”应为“秘”;D.“怯”应读“qiè”,“斯”应为“厮”。
2.请你帮小轩在第③句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 ; ; ……
3.C
【解析】①词语使用不当,应把“趋之若鹜”改为“积极参与”;②语序不当,应改为“教授用经典书籍,戳中了少年们隐秘的心事,更用鲜活事例让一个个少年茅塞顿开”;④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只要”改为“只有”。
4.C
【解析】“愚兄”是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5.(1)山雨欲来风满楼
(2)水满陂塘
(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1)示例:“小说天地”社团主要举办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项活动。讲座主要讲人物鉴赏和情节构思;实践课程由阅读课和写作课构成,阅读课举办讲故事比赛和表演课本剧,写作课进行小说创作和小说鉴赏,学期末将对所有实践课程进行表演、展示。
诸葛亮:①⑧ 林黛玉:②⑤ 鲁智深:③⑥ 孙悟空:④⑦
(3)示例:我与林冲在白虎堂前相遇,我提醒他不要带着宝刀进入白虎堂,因为军机重地白虎堂中不允许带兵器,否则就会中了高俅设下的圈套。
7.“空”是“徒然”的意思,斯人已去,只能徒然吟诵《思旧赋》,表达对故人的悼念。
8.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以此劝慰自己和白居易不必为失意、蹉跎而忧伤,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襟怀。
9.爷爷在抗战期间用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真银圆,换下老妇人被骗的假银圆,这块假银圆,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
10.【甲】“攥”写出了爷爷是否要用仅剩的一块银圆买酒喝的内心的纠结,刻画出爷爷节俭的形象。【乙】“攥”写出了胡屠户要把银子交给女婿时内心的不舍,刻画了胡屠户虚伪、吝啬的形象。
11.①两次描写观众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体现了人性的善良。②侧面描写,第一次写出小小的银圆的微不足道,第二次写出了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③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④第一次描写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次描写收束全文,突出了传家宝故事的感人,赞美了人性的善良。
12悬念一:别人都是晒压箱底的、价值连城的宝贝,而这位“80后”小伙子晒的却是一块值不了几个钱的银圆。悬念二:“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作者故意先交代结果,对银圆的来历和作用设置了悬念。
13.B__因为文章标题为“传家宝”,内容是借一块银圆传递“多做善事,自有福报”的家风,符合“良善家风”的主题,所以可将文章收录其中。
三、写作(40分)
1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