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 合作与竞争第十二课 在竞争中双赢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 合作与竞争第十二课 在竞争中双赢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全一册
课题 第12课 在竞争中双赢
教学目标
认知竞争与双赢:结合教材内容,了解竞争的双重性(激励成长、可能引发冲突)及双赢的核心内涵 。 掌握双赢策略:熟记“竞争心态调整三要点”“双赢沟通四步法”及“团队竞争协作技巧” 。 误区识别能力:能判断自身及他人在竞争中的认知误区与不当行为 。 策略应用能力:能在实际竞争场景中运用双赢策略,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
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案例,剖析竞争的双重性及双赢模式对个人与集体的价值 。 掌握双赢沟通与协作技巧,并能在竞争场景中初步应用 。 2. 教学难点 突破“认知从‘竞争即对抗’到‘竞争可共赢’的转化”难点:避免学生将竞争等同于“你死我活”。可结合教材“双赢案例”栏目,分析“班级学习小组竞争中互相分享资料,共同提升成绩”的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双赢的可能性 。 攻克“行动从‘理解双赢’到‘践行双赢策略’的深化”难点:防止学生课堂上认可双赢理念却在实际竞争中因利益冲突放弃合作。通过“竞争情景实战”实现——设置“小组知识竞赛”“项目合作竞争”等场景,要求运用双赢策略完成任务,记录过程中的协作与收获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竞争中的“选择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面对一个场景:“班级竞选班委,你和好朋友成为竞争对手,你会选择‘藏起自己的竞选思路,防止对方超过’还是‘和对方交流想法,一起完善竞选方案’?”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小到一次作业评比,大到各类比赛。很多人觉得“竞争就是要分出胜负”,但其实竞争还有另一种可能——双赢。今天这节《在竞争中双赢》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共同成长 。 学生活动:“竞争态度调查”——学生匿名填写“我的竞争选择”问卷(如“面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你会A. 嫉妒并疏远 B. 请教学习方法 C. 默默努力超过”),教师统计结果后引导“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怎样的选择能让我们都受益呢?”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情景切入主题,通过竞争态度调查让学生直面自身竞争心态,引发对“竞争结果”的思考,激发探索双赢模式的兴趣 。 (二)新知探究(30分钟):双赢的“实践指南” 1. 第一部分:辨竞争—走出认知“迷局”(10分钟) 师: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先厘清竞争的认知误区与双赢内涵:①“竞争的双重性”——积极面:激发潜能,如“跑步比赛中为了超越对手跑得更快”;促进进步,如“学习竞争中互相赶超,成绩都提升”;消极面:引发嫉妒,如“因同学获奖而心生不满”;破坏关系,如“竞争中互相拆台,朋友变陌生”;②“常见竞争误区”—— 零和思维误区:认为“我赢你就必须输”,不愿与对手合作;过度竞争误区:为了赢不择手段,如“考试作弊”“比赛中故意干扰对手”;逃避竞争误区:害怕失败而拒绝参与竞争,错失成长机会;③“双赢的核心”:在竞争中兼顾自身与他人利益,通过合作与沟通,实现“1+1>2”的效果,如“小组竞争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高质量作品,都获得认可” 。 学生活动:“案例分析辩论”——分组阅读教材中的“竞争案例”(如“甲、乙两队参加辩论赛,甲队藏起关键资料,乙队主动分享观点,最终乙队获胜但甲队收获很少”),正方辩“竞争中应优先考虑双赢”,反方辩“竞争中应优先考虑自身获胜”,辩论后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总结双赢的价值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案例辨析竞争误区与双赢内涵,通过辩论让学生深入思考不同竞争态度的影响,树立“良性竞争”的认知基础 。 2. 第二部分:学策略—掌握双赢“工具箱”(12分钟) 师:根据教材“双赢策略”板块,我们掌握三类核心方法:①“竞争心态调整三要点”——正视差距:承认对手的优点,将其视为学习榜样而非敌人;关注成长:把竞争目标定为“超越过去的自己”,而非“打败对手”;保持包容:为对手的成功喝彩,理解“别人进步不代表自己失败”;②“双赢沟通四步法”—— 表达需求:清晰说明自己的竞争目标,如“我希望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提升表达能力”;倾听诉求:了解对手的想法,如“你觉得我们可以怎样互相帮助?”;寻找交集:找出双方共同的利益点,如“我们可以互相提修改意见,让演讲都更精彩”;达成共识:约定合作方式,如“每天放学后互相演练,指出问题”;③“团队竞争协作技巧”:明确分工、优势互补,如“知识竞赛中,擅长文科的同学负责背诵,擅长理科的同学负责计算”;及时沟通、互相支持,避免内耗 。 学生活动:“策略模拟演练”——分组设置“小组知识竞赛筹备”“班级文艺汇演节目竞争”等场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双赢沟通四步法与协作技巧进行互动,其他小组点评“策略运用是否恰当”,教师结合教材知识补充指导 。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策略讲解双赢方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心态调整、沟通与协作技巧,提升在竞争中实现双赢的实操能力 。 3. 第三部分:定方案—我的“双赢行动计划”(8分钟) 师:要将双赢理念转化为行动,需要制定具体计划:①“选择竞争场景”:确定近期面临的竞争场景(如“即将到来的数学竞赛”“班级干部竞选”);②“分析对手优势”:列出对手的3个优点,思考“如何向其学习”;③“设计双赢方案”:结合所学策略,制定与对手的合作计划,如“和竞赛对手约定每周一起讨论难题,分享解题思路”; ④“设定成长目标”:明确在竞争中自己要达成的成长目标,如“提升数学解题速度”“增强演讲感染力” 。 学生活动:“行动计划制定”——学生在教材对应页面填写“我的双赢行动计划”,同桌互相交流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改进建议,教师巡视指导 。 设计意图:通过制定个性化双赢行动计划,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策略与自身实际竞争场景结合,明确行动方向,推动理念向实践转化 。 (三)课堂小结(5分钟):让竞争成为成长的“助推器” 1. 双赢竞争口诀回顾:师:带领学生齐背“双赢竞争口诀”——“竞争处处在,心态要摆正;零和思维不可取,双赢理念记心中。正视差距学榜样,关注成长超自我;包容对手共进步,良性竞争乐无穷。沟通四步寻交集,协作分工优势补;双赢计划促行动,竞争成长双丰收!” 2. 核心要点升华:师:今天我们认清了竞争的误区,掌握了双赢的策略,也制定了自己的行动计划。竞争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而是一次共同成长的机会。用正视差距的勇气、关注成长的智慧、包容合作的胸怀,在竞争中与对手互相成就,这才是竞争最美的模样。八年级的我们,正处于能力快速提升的阶段,希望大家能带着今天的收获,在每一次竞争中都追求双赢,让竞争成为我们成长的“助推器” 。 3. 行动延伸倡议:师:课后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按照双赢行动计划执行,记录与对手的合作过程及自身成长;②每周反思“竞争中的双赢行为”,总结经验教训;③下次课开展“双赢故事分享会”,交流自己的实践收获。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在竞争中携手共进,实现真正的双赢! 设计意图:通过口诀强化记忆,结合课后计划执行、反思总结与分享会,形成“课堂学习—课后实践—反馈提升”的闭环,推动学生长期践行双赢竞争理念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