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接纳负性情绪》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接纳负性情绪》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接纳负性情绪》教学设计
课题 接纳负性情绪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理解负性情绪与内在需求、认知模式的关联。2.学会识别自身及他人的负性情绪,掌握记录情绪的方法。3.掌握多种调节负性情绪的实用方法,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以管理情绪。4.培养接纳负性情绪的态度,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重点 1.明确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让学生能结合自身经历对应分析。2.掌握识别、记录负性情绪的具体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情绪卡、负性情绪瞬间回忆)深化认知。3.熟练运用至少 3 种调节负性情绪的方法(如认知调节法、注意力转移法、情绪宣泄法),并能结合场景选择合适方式。
难点 1.从负性情绪表象切入,挖掘背后隐藏的内在需求(如被认可、被理解、自我价值实现等)。2.打破不合理信念(如绝对化、放大错误),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以调节情绪。3.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情绪调节方法,尤其在冲动场景下能有效使用 “暂停锦囊” 控制行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绪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同学们,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它原本说的是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今天我们把它用到‘情绪’上,大家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情绪就像水一样:好的情绪能帮我们‘载舟’,比如开心、自信的时候,我们学习效率更高,和同学、家人相处也更融洽,能顺利做好很多事;而负性情绪就像洪水,处理不好就会‘覆舟’,比如愤怒、难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冲动说话伤害别人,或者没法专心学习,影响自己的生活。) 好的情绪能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学习、交往,而不好的情绪可能会让我们做出后悔的事。八年级的我们正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学会管理负性情绪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通过《接纳负性情绪》这一课,学习如何做情绪的主人,让‘情绪之舟’载着我们稳步前行。 出示课题。 欣赏名言、思考 。 通过欣赏名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我述我心1.阅读浩宇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 (1)浩宇的班级成绩处于什么水平?他和爸爸妈妈对学习的共同期望是什么?(2)期中考试后,浩宇因考试结果产生了怎样的自我认知和情绪?(3)同学讨论考试分数时的言论,让浩宇产生了什么情绪?他对同学的言论有怎样的解读?(4)体育课打篮球时,浩宇的表现和小组结果如何?这让他产生了怎样的自我否定?(5)爸爸妈妈知道浩宇没考好后有什么反应?这让浩宇产生了哪些情绪?(6)负性情绪对浩宇的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小结:(1)浩宇在班里成绩中等;他和爸爸妈妈都希望他能考到理想的高中。(2)浩宇觉得自己水平太差,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内心感到很难受。(3)浩宇感到很愤怒;他认为同学是在嘲笑自己。(4)浩宇多次投篮没投中,小组最终输了;他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小组,感觉自己真没用。(5)爸爸妈妈认为浩宇学习没好好用功,开始唠叨并数落他之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浩宇感到又委屈又愤怒。(6)浩宇一连几天情绪低落,无法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还担心自己的成绩会更提不上来。小结:二、心海导航1.浩宇产生一系列负性情绪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浩宇期中考试没有考好。2.浩宇的负性情绪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负性情绪影响了他的学习状态,使他不能专注地投入学习。3.负性情绪的产生通常涉及哪些类型的因素?通常涉及多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4.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在面对事情和挫折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追求十全十美,不能忍受微小失误及不完善;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慌和失望感,稍微遇到挫折就感觉自己非常失败。5.有消极思维惯性的人,在情绪和日常体验上会有什么特点?情绪状态会受影响,且无法感受到人际交往等日常活动带来的快乐。6.习惯放大自己错误的人,会有哪些典型表现?这种心理属于什么类型?会夸大不足及错误的严重性,遇到普通负面事情就觉得像世界末日;估计自身价值和能量时很极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种心理属于过分的自卑心理。7.看待问题太过绝对的人,对事情的判断有什么特点?会带来什么影响?认为世界上的事都有绝对的好坏、对错,必须分出是非;会让他人觉得根本无法沟通。8.了解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三、活动在线活动一 情绪表情包你最近的情绪是怎样的?请画出适合你的表情包,来表达你近期的情绪状态。如果体验到多种情绪,就都画出来。 活动二 负性情绪瞬间让我们一起回忆自己产生负性情绪的瞬间。请闭上眼睛,跟随舒缓的音乐让自己的心慢慢平静下来。近段时间以来,你遇到了很多让你开心、愉快、幸福的事情,不过也可能出现了一些让你感到惆怅、难过、委屈、无奈的事情。请把激起负性情绪的事件画面在脑海中缓缓地呈现出来。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情绪感受?负性情绪的程度如何?请按0~10分进行打分,分数越高,代表程度越强。持续时间有多久?当时你是怎样应对这种负性情绪的?被误解的委屈瞬间事件:上周班级小组合作做 PPT,我负责收集资料,却因为同组同学漏传内容导致展示出错,老师当场批评了我,说我准备不充分,同学也跟着抱怨。情绪感受:特别委屈,还有点难过,觉得自己明明尽力了却被冤枉。程度打分:7 分持续时间:半天(从上午展示后到晚上回家)应对方式:躲在操场角落哭了 10 分钟,之后找朋友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朋友安慰我并帮我跟老师解释了情况。活动三 情绪卡我们可以用情绪卡来制作简单的情绪日记。请选择一件自己愿意分享的负性情绪事件,在情绪卡中写下当时的事件、情绪、程度、持续时间、应对方法。 情绪卡事件:今天与好朋友约好去看电影,好朋友却无故爽约了。情绪:很失望,还有点愤怒。程度:6分持续时间:约2小时。应对方法:继续去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吃了美食。情绪卡 (学习压力类)事件:英语听写前熬夜复习了 30 个单词,结果还是错了 8 个,老师在课堂上点名说 “这么基础的单词都记不住,太不用心了”。情绪:羞愧、焦虑,担心自己英语越学越差。程度:7 分持续时间:1.5 小时(课堂上到午休结束)应对方法:午休时找英语课代表请教记忆技巧,把错词抄在便利贴上贴在课本上,课间抽空反复读。情绪卡 (人际矛盾类)事件:同桌误以为我偷偷看了她的日记,跟其他同学说我 “爱打听别人隐私”,之后大家都刻意疏远我。情绪:委屈、难过,还有点无助。觉得被误会很委屈程度:8 分持续时间:1 天(从早上到第二天上学)应对方法:晚上给同桌发了长消息解释清楚,第二天当面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证明没看她的日记,最终化解了误会。2.交换情绪卡。在班里找到你信任并愿意分享的朋友,交换情绪卡,在情绪卡的下方空白处互相写上安慰、支持、鼓励、建议、调节方法等。情绪卡 (学习压力类)——安慰情绪卡 (人际矛盾类)——支持活动四 优化我的应对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本组成员通过活动三收集的应对负性情绪的好方法,并在全班分享。2.听了同学们分享的应对负性情绪的好方法,你有什么启发?你打算如何优化自己的应对方法?请写在表格中。优化后的应对方法1遇到被误解、被调侃等人际相关的负性情绪时,不再只靠哭或独自忍耐,而是主动找对方或信任的老师说清情况,用 “我觉得 XX(感受),因为 XX(事实)” 的句式表达想法,避免误会加深。2 面对学习失利产生的自我否定时,不再纠结 “我真差”,而是像同学分享的那样,先整理错题、分析原因,再制定 1-2 个具体的改进小目标(比如 “每天额外练 3 道数学计算题”),用行动替代焦虑。3情绪激动想爆发时,借鉴 “暂停锦囊”,先深呼吸 3 次,再离开让自己烦躁的场景(比如教室、家里的客厅),去操场走一圈或到阳台喝口水,等冷静后再处理问题,不冲动说话或做事。4感到失落、委屈时,除了找朋友倾诉,还可以尝试写 “情绪日记”,把事件、感受和想吐槽的话写下来,同时在日记里给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比如 “你已经尽力了,下次会更好”),自我接纳情绪。5用注意力转移法调节情绪时,不再只靠听音乐、吃美食,还可以加入运动类方式(比如打 10 分钟羽毛球、跳绳),或者做自己擅长的事(比如画画、拼乐高),在专注中缓解负性情绪,同时获得成就感。活动五 暂停锦囊人在冲动时,往往思想和行为不够理智,在短短的几秒时间内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或者虽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在事后会有一种后怕的感觉,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能在这几秒内控制住自己,延缓行动,结果就可能会不一样。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当你遇到特别气愤、想爆发的时刻,但你又觉得万一爆发了,结果也不会那么好时,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暂停下来呢?分享一下你的暂停锦囊吧。①“3 秒呼吸 + 默念口诀” 法:当听到同学嘲笑、被父母误解想反驳时,立刻停下想说的话,闭上眼睛深呼吸 3 次(吸气 4 秒、屏息 2 秒、呼气 6 秒),同时在心里默念口诀:“冷静 3 秒,事情没那么糟”。通过呼吸调节平复心率,避免冲动回应。②“物理抽离” 小技巧 若在教室和同学起争执或在家被父母唠叨到想发脾气,借口 “去喝水”“上厕所”“取东西”,暂时离开现场 1-2 分钟。走到走廊、阳台等安静地方,看看窗外的树或远处的风景,让情绪先 “降温”。③“指尖按压” 转移法 感到愤怒想摔东西、撕本子时,用指甲轻轻按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虎口处(或手心),用力按压 5 秒后松开,重复 3 次。通过身体触觉转移注意力,阻止冲动行为,同时在心里告诉自己:“冲动解决不了问题,等会儿再处理”。④“反向提问” 冷静法 当想对同学说狠话或跟父母顶嘴时,立刻在心里问自己 3 个问题:“我现在发脾气,能改变现状吗?”“会不会伤害到对方?”“事后我会后悔吗?” 用理性提问打断冲动思维,给自己思考的时间。⑤“口袋小物件” 提醒法随身带一个小橡皮、小徽章或幸运符,当察觉到情绪要爆发时,用手握住小物件,感受它的触感(比如橡皮的柔软、徽章的纹路),同时在心里数 10 个数。通过触觉和数数双重引导,延缓冲动反应。“无条件”暂停锦囊无论如何,每个人都不想在理智空白期留下懊悔。因此,我们可以学会无条件地暂停。一旦察觉自己要陷入冲动中,就先让自己所有的动作暂停下来;学会深呼吸,用最简单的放松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归于冷静;尽量离开那个场所,在空间上避免矛盾升级。一般情况下,前两步做完之后,比较有效果的话,大部分人可能已经冷静下来了,可以平静地离开。如果还是不行,冲动依旧占据着上风,就必须让自己无条件地直接离开那个场景,离开之后会有很多种选择,比如,可以冷静地思考、运动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活动六 情绪密码破译站1. 回忆自己最近一次产生负性情绪的事件(可沿用活动二、三的素材),先写下情绪名称(如愤怒、委屈、失落)。2.跟着引导提问 “破译” 需求:“我当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内心缺少的是认可、理解、公平还是安全感?”3.小组内分享 “情绪密码”,互相帮忙补充未发现的潜在需求。情绪:被同学嘲笑跑步慢后的愤怒破译提问:我希望同学尊重我,不拿我的缺点开玩笑;我缺少的是被认可和体面。内在需求:获得他人尊重,渴望被平等对待。活动七 情绪调节盲盒挑战1. 每位同学准备 1 个 “情绪调节小方法”(写在纸条上,如 “对着枕头大喊 3 声”“画一幅乱涂的画”),汇总成 “盲盒”。2.随机抽取 1 个他人的方法,结合自己曾遇到的负性情绪场景,模拟使用这个方法的过程。3.分享模拟后的感受:“这个方法是否适合我?哪里可以调整得更贴合自己?” 抽取的方法:“给情绪写一封信,然后折起来放进抽屉”对应情绪场景:考试失利后的自我否定(情绪程度 7 分)模拟使用过程:写下 “这次没考好我真的很失落,觉得努力白费了,但我知道不能一直消沉,下次我要重点补薄弱题型”,折好后放进书包抽屉,感觉心里的压力少了一点。感受与调整:方法很温和,适合平复低落情绪;下次可以在信的末尾加一句鼓励自己的话,效果会更好。四、方法指南情绪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情绪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情绪能助你成功,也能让你失败,全看自己如何控制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并不是没有负性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负性情绪的人。我们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驾驭自己的“情感之舟”呢?1.认知调节法当你产生负性情绪时,可以有意识地反驳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时刻激励自己,这将有助于自己情绪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你要经常学会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证据在哪里?这个证据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替代性的解释吗?例如,当你觉得某人对你有敌意时,你可以尝试问自己:证据在哪里?(那天我们在路上遇见时,他没有跟我打招呼。)这个证据意味着什么?(他没有跟我打招呼就意味着他讨厌我吗?)有什么替代性的解释吗?(他没有跟我打招呼是不是因为他没有戴眼镜?)你的想法不同,感受就会不同,换一副看待周围世界的眼镜,就会看到世界不同的样子。2.注意力转移法初中生正处于情绪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很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恼羞成怒。强压怒火对我们的身体有害,任其发泄又害人害己,不如暂时回避一下,打打球或者参加其他有意义的体育运动,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3.表情调节法中国队和瑞典队曾在一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决赛中相遇,中国队的陈新华上场了,他的对手是瑞典队的老将林德。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陈新华始终面带微笑,自己打出好球,他在笑;自己失误了,他也在笑。这一脸真诚、灿烂的微笑,竟然令身经百战的林德不知所措。最后,林德只得向裁判员提出,能不能不让陈新华笑。裁判耸了耸肩,一脸无可奈何。因为在任何比赛的规则中,都没有禁止运动员微笑的条款。赛后记者追问他为什么总是微笑时,陈新华说:“我只是想让自己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从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出,微笑不仅能调节人的情绪,甚至还有很强的“杀伤力”。4.音乐调节法音乐调节法指的是用情绪色彩鲜明的音乐来调整情绪状态。相信大家都喜欢音乐。音乐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音乐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状态。当你的情绪处于低谷时,不妨借助音乐来激励一下自己吧!5.暗示调节法所谓暗示,是指人们借助语言、动作、情景、物品等对心理状态施加影响的过程。暗示能使我们的情绪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我们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和学习效率。例如,你可以用积极的词汇替代消极的词汇,如用“我很镇静”代替“我不要紧张”,“我能够成功”代替“我可能不会失败”。6.情绪宣泄法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向知心朋友或家人倾诉,或者大哭一场。这样可以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注意发泄的时间、地点、方法和对象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7.换个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时,不妨换一个环境,到外边走一走;情绪忧虑时,可以看看喜剧电影等。五、心田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感悟与收获是:原来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可能和对自己要求过高、放大错误等原因有关,它并不可怕,也不是 “坏情绪”。我学会了用情绪卡记录情绪,还掌握了认知调节、注意力转移等多种调节方法,以后遇到委屈、愤怒等负性情绪时,不会再独自忍耐或冲动做事,会用 “暂停锦囊” 先冷静,再用合适的方式应对,同时也懂得了要看见情绪背后的内在需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六、拓展延伸1.当同学因被误解而产生委屈、愤怒的负性情绪时,结合本节课所学,你可以怎样帮助他?① 先共情他的感受,比如 “被人误解真的很难受,我能理解你的心情”;② 分享 “认知调节法”,建议他问自己 “对方误解我的证据是什么?有没有其他解释?”;③ 推荐 “情绪宣泄法”,鼓励他说出事情真相,或找信任的人倾诉;④ 若他情绪激动,提醒他使用 “暂停锦囊”,先深呼吸冷静,避免冲动争执。2.请结合 “方法指南”,说说当你因学习压力感到情绪低落时,至少两种具体的调节方法,并说明如何操作。① 注意力转移法:暂时放下书本,去操场打 15 分钟羽毛球或跳绳,通过运动放松情绪,再回到学习中;② 暗示调节法: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说 “我已经做好了复习计划,一步一步来就能进步”,用积极语言替代消极想法;③ 换个环境法:从书房换到客厅或图书馆学习,避免在压抑环境中加重低落情绪。3.生活中有些人习惯放大自己的错误,这种心理会带来什么影响?习惯放大自己错误的人,在出现普通负面事情时,会感觉仿佛世界末日到来。在估计价值和能量的时候会非常极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属于过分的自卑心理,会给人增加不必要的烦恼,影响个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降低做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4.当自己处于特别气愤、想爆发的时刻,结合“暂停锦囊”,说说你会怎么做?一旦察觉自己要陷入冲动中,先让自己所有的动作暂停下来,比如停止正在进行的激烈动作或言语。然后学会深呼吸,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用这种简单的放松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归于冷静。尽量离开那个场所,在空间上避免矛盾升级。如果做完前两步,还是觉得冲动依旧占据上风,就无条件地直接离开那个场景,离开之后可以冷静地思考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处理,或者去运动一下,如跑跑步、打打球,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像画画、听音乐等。5.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表情调节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当自己遇到压力感到紧张焦虑时,可以尝试微笑。比如在考试前,很多同学会因为紧张而心情烦躁,这时可以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者在心中想象自己开心的场景并露出笑容。就像陈新华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中,无论自己打出好球还是失误,都始终面带微笑,这一脸真诚、灿烂的微笑能让自己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模仿这种方式,通过微笑来调节情绪,让自己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事情。 读一读,想一想。想一想、说一说实践活动 想一想,答一答思考 、感悟知识拓展 通过浩宇的案例呈现,引导学生认识负性情绪的产生、表现及影响,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察觉自身内在需求、管理调节负性情绪,以维护心理健康并提升学习状态。借浩宇案例引出负性情绪,阐述其产生涉及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助力学生认识负性情绪成因,学会管理和调节情绪以维护心理健康。通过多样化活动引导学生识别、表达自身情绪,深入剖析负性情绪产生原因,探索并优化应对负性情绪的方法,学会破译情绪背后的内在需求,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维护心理健康。 引导学生掌握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的方法。总结课堂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对负性情绪的认知,提升其情绪管理能力,促使其树立做情绪主人的意识。引导学生将情绪管理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包括帮助他人调节情绪、自我应对学习压力与冲动情绪、认识不良心理影响,并掌握表情调节等具体情绪调节方法,提升情绪管理技能。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负性情绪产生原因的是( )A. 对自己要求过高,追求十全十美B. 过度悲观、自我中心的消极思考C. 遇到开心的事,心情愉悦D. 习惯性放大自己的错误,过分自卑陈新华在乒乓球比赛中始终微笑,以此放松紧张情绪,这运用了哪种调节方法?( )A. 音乐调节法B. 表情调节法C. 暗示调节法D. 换个环境法当你感到愤怒想爆发时,“无条件暂停锦囊” 的第一步是( )立刻离开现场 B. 找朋友倾诉让所有动作暂停下来D. 听励志音乐二、填空题1.情绪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并不是没有负性情绪的人,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认知调节法中,我们可以通过问自己三个问题理性分析情绪:证据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什么替代性的解释吗?3.情绪宣泄法的注意事项是:发泄的时间、地点、方法和________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三、判断正误题(对的打 “√”,错的打 “×”)1.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我们应该完全压抑它,不能表现出来。( )2.看待问题太过绝对,比如 “这件事要么做好,要么就没意义”,可能会引发负性情绪。( )3.暗示调节法要求我们用积极词汇替代消极词汇,比如用 “我能行” 代替 “我肯定做不好”。( )4.遇到负性情绪时,只能通过向他人倾诉来调节,没有其他方法。( ) 想一想,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到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如对自己要求过高、放大错误等),还掌握了情绪卡记录、暂停锦囊等实用工具,更学会了接纳负性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接纳负性情绪故事分享负性情绪产生涉及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活动感受: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及应对的方法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的方法 学习的感悟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