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一下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品词句之意 赏家乡之美
印象家乡——我的旅行手帐
单元主题:美丽家乡
语文要素: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单 元 概 览
备课团队:
教材内容 分析 1.依托四大实践活动进行教材梳理 本单元以“祖国山河美”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三篇课文,每篇课文都展现了祖国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古诗二首》通过古典诗歌的韵律与意境,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黄山奇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黄山奇石的形态与命名,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日月潭》则通过优美的写景语言展现了台湾著名景点的美丽与变化。通过阅读本组课文,学生可以感受祖国山河的多样性与美丽,初步培养审美情趣和语言感知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意识。 阅读要素1: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阅读要素2: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景物的特点。 单元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古诗二首》1. 一类字“依、尽”等10个; 2. 二类字“登、遥”等15个。1. 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2. 感受《登鹳雀楼》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体会《望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1. 结合插图,说说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2. 与同学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1. 探究两首古诗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2. 梳理古诗中出现的自然景观(山、日、黄河、瀑布)。《小鲤鱼跳龙门》 《孤独的小螃蟹》 《小狗的小房子》 《歪脑袋木头桩》 《一只想飞的猫》 《黄山奇石》1.一类字“仙、顶”等8个
2.二类字“闻、景”等16个。“都”1个多音字1. 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2. 学习作者根据岩石形状展开想象进行描述的方法。 1. 模仿课文句式,如“好像……”、“真像……”,介绍某块奇石或自己想象中的石头。 2. 当小导游,向家人或同学介绍一两处奇石。 1. 梳理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 探究作者是如何将奇石的“形”和想象的“神”结合起来的。1. 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2. 学习作者根据岩石形状展开想象进行描述的方法。 1. 模仿课文句式,如“好像……”、“真像……”,介绍某块奇石或自己想象中的石头。 2. 当小导游,向家人或同学介绍一两处奇石。 1. 梳理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 探究作者是如何将奇石的“形”和想象的“神”结合起来的。1. 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2. 学习作者根据岩石形状展开想象进行描述的方法。 1. 模仿课文句式,如“好像……”、“真像……”,介绍某块奇石或自己想象中的石头。 2. 当小导游,向家人或同学介绍一两处奇石。 1. 梳理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 探究作者是如何将奇石的“形”和想象的“神”结合起来的。《日月潭》1、一类字“湖、区”等8个
2、二类字“谭、茂”等15个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2. 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秀丽风光。1. 结合图片和关键词语,描述日月潭的美景。
2. 说说为什么日月潭是个“风光秀丽”的地方。1. 梳理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
2. 探究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时间、天气)来写出日月潭的美的。《葡萄沟》一类字“份、枝”等8个 二类字“葡,萄”等16个 ;“好,干,分”三个多音字1. 朗读课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2. 感受葡萄沟葡萄的多、美,葡萄干的色鲜味甜。1. 模仿课文,用“……有的……有的……”句式造句。
2.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推荐葡萄沟,说明它为什么是个好地方。1. 梳理葡萄沟出产哪些水果,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 探究课文从哪些方面(出产、景色、老乡、葡萄干)表明确是个好地方。语文园地四1.识字加油站:通过火车票订单信息拓展识字量,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1.对联积累:积累关于风景的楹联2.词句运用: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用上“像”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 观察生活,拓展词汇,如颜色类词语。
单元大概念层级结构图及学科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会认56个生字,会写32个词语、38个字,读准4个多音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能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字。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向他人请教。
阅读与鉴赏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和指定的课文段落《日月潭》第2-4段。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描写景色和颜色的词语。 3.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 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内容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表达与交流 1.能较完整地讲述日月潭的美景,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写好留言条。 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 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愿意为他人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愿意和同学交流朗读体验,能简单评价他人的朗读。
梳理与探究 1.梳理学表示颜色的词,感知字与词语之间的联系。
2.观察大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激发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愿意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记录见闻、想法。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生活经验:游览、参观过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初步感受到自然的美。 知识经验:初步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照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策略经验: 学生能初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生活经验:对家乡美景和生活中的风景熟悉,但是缺少有效观察,词语积累较少,很难条理清晰的表达见闻。 知识经验:词语积累较少。 策略经验:1.理解词语的方法较少。2.借助比喻、拟人等关键句理解课文表达的内容,体会不深。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还需巩固提升。 通过“笔顺歌”“双姿令”“田字格定位”等方法,
“看-描-写-对”,破解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2.定期开展查字典比赛,激发借助工具独立识字的兴趣,提高独立识字能力。 3.根据语境大胆猜测,再查字典验证。
4.借助插图、拓展资料,想象内容。 5.仿写;词汇教学融入课文;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仿说
单元目标 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正确认读“依、尽、欲”等11个生字,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楼、依、尽”等9个生字;通过结合插图、边读边想象,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完成“我的旅行手帐”之“想画面,画山河”。 2.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正确认读“闻、名”等15个生字、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都”;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南、部”等10个生字、11个词语;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朗读并背诵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说一说、仿写句子,运用积累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完成“我的旅行手帐”之“寻奇石,叹天工”。 3.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正确认读“潭、湾、湖”等15个生字,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湾、名、胜”等8个生字、9个词语;用欣喜和赞美语气朗读并背诵课文;通过边读边想象,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完成“我的旅行手帐”之“知由来,讲美景”。 4.通过多种识字方法,正确认读“沟、产、份”等14个生字,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好、干、分”;规范、端正、整洁书写“产、份、坡”等10个生字、12个词语;通过借助关键词句、仿写句子,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将句子写具体、写完整,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完成“我的旅行手帐”之“叹风情,赞家乡”。
单元驱动总任务(评价量规)及任务群 印象家乡——我的旅行手帐 美丽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让我们背上行囊,一起去旅行:登鹳雀楼,看夕阳依山而落;遥望山前,叹庐山瀑布下流;黄山的奇石,怎么如此有趣?台湾的日月潭,是祖国的一颗明珠;吐鲁番的葡萄,定会让你吃个够!……相信不一样的风景,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让我们化身小小旅行家制作属于自己的“旅行手帐”,一起走进家乡、了解家乡,发现家乡的美好吧!
单元实施规划 任务课型课时子任务学习内容课时 任务1:想画面 画山河 精读引领课子任务1:品诗文,寻祖国风光之物。学习《古诗二首》 课外读物第1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认一认:认读生字,扫清生字词认读障碍。 读一读:朗读古诗,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 .画一画:读古诗,明诗意,想像画面,将想到的画出来 说一说:结合古诗、所画图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2 任务2:寻奇石 叹天工略读实践课子任务2:绘祖国风光画卷 学 习《黄山奇石》、学习《日月潭》、学习《葡萄沟》 认一认:认读生字,扫清生字词认读障碍。积累风景如画,一枝独秀等词语。 读一读:朗读课文,知道每个奇石的形状、特点。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奇石景点介绍出来。 2任务3:说说最喜欢的玩具习作指导课任务3:争当代言人学习写话(最爱的玩具) 说一说:喜欢的玩具的样子,喜欢的原因。 写一写:按照写作的要素,写一写。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