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二课 书山有捷径 教学设计(表格式)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书山有捷径 教学设计(表格式)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全一册
课题 第2课 书山有捷径
教学目标
认知学习捷径:结合教材内容,了解“书山捷径”的本质是科学学习方法,知晓3类核心学习策略 。 掌握具体方法:熟记“高效记忆三技巧”“问题解决四步骤”及“艾宾浩斯复习法”的核心要点 。 方法辨别能力:能判断自身现有学习方法的优劣,识别低效学习行为 。 策略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解决实际学习问题 。
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结合教材案例,剖析“书山捷径”的内涵及低效学习方法的危害 。 掌握高效记忆、思维、复习的具体方法,并能在不同学科中初步应用 。 2. 教学难点 突破“认知从‘认为捷径是投机取巧’到‘认可方法是科学捷径’的转化”难点:避免学生误解“捷径”为不劳而获。可结合教材“学习案例对比”,展示“用科学方法学习vs死记硬背”的不同效果(如“用思维导图记历史 vs 逐字背诵”),让学生理解捷径是“巧学”而非“不学” 。 攻克“行动从‘掌握方法’到‘灵活应用’的深化”难点:防止学生仅学会方法却难以结合学科实际运用。通过“学科方法匹配”实现——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分组讨论“哪些方法适用”“如何具体操作”,形成学科专属学习策略清单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苦读”与“巧学”的较量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聊聊“学习”:有的同学每天熬夜刷题、逐字背诵,成绩却不见起色;有的同学看似学得轻松,却能高效掌握知识。这其中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掌握了学习的“捷径”。这里的“捷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掌握正确方法的学生,学习效率是低效学习者的3倍。今天这节《书山有捷径》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让学习事半功倍的“秘密武器” 。 学生活动:“学习困惑分享”——学生快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低效问题”(如“背单词总记不住”“做数学题思路慢”),教师梳理共性问题,引导“这些问题都能通过科学方法解决,接下来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主题与研究数据切入,通过学生学习困惑分享建立共鸣,明确“寻找学习捷径”的必要性,激发探索科学方法的兴趣 。 (二)新知探究(30分钟):高效学习的“工具箱” 1. 第一部分:辨捷径—走出学习误区(10分钟) 师: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先明确“书山捷径”的本质与常见低效学习误区:①“学习捷径的核心内涵”——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实现“投入少、效果好”的学习状态,核心是“巧学+善思”;②“八年级学生常见学习误区”—— 机械记忆型:死记硬背知识点,不理解内涵,容易遗忘;题海战术型:盲目做题不总结,同类题目反复错;无规划型:学习没有目标,想到什么学什么,时间利用混乱;忽视方法型:认为“多花时间就能学好”,拒绝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这些误区会让学习陷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困境 。 学生活动:“误区案例分析”——分组阅读教材中的“低效学习案例”(如“小李背英语单词只记拼写,不结合语境,一周后全忘记”),讨论“案例中的误区是什么”“如何用捷径改进”,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总结 。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案例辨析误区与捷径内涵,让学生清晰认知低效学习的问题所在,为后续方法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 2. 第二部分:学方法—掌握核心策略(12分钟) 师:根据教材“学习策略”板块,我们重点掌握三类核心方法:①“高效记忆三技巧”——联想记忆法:将知识点与生活场景、故事等关联,如“记历史年代时联想重大事件”;思维导图法:用树状图梳理知识框架,如“整理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分为定义、方法、例题”;口诀记忆法:将复杂知识点编成口诀,如“记数学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②“问题解决四步骤”—— 明确问题:找出题目核心需求,如“这道物理题是求浮力还是压强”;分析条件:梳理已知信息与隐含条件;选择方法:调用对应知识点与解题思路;验证结果:检查步骤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合理;③“艾宾浩斯复习法”:按照“10分钟后、1小时后、睡前、次日清晨、一周后”的时间节点复习,强化记忆效果 。 学生活动:“方法快速实践”——针对不同学科知识点,学生分组实践方法:语文组用思维导图整理“记叙文阅读考点”,数学组用问题解决四步骤分析一道典型题,英语组用口诀记忆法编“不规则动词变化口诀”,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 。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策略讲解核心方法,通过学科分组实践让学生快速掌握方法的应用场景与操作要点,将理论转化为初步实践能力 。 3. 第三部分:定策略—打造个性化“捷径”(8分钟) 师:学习方法没有“万能模板”,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与学科需求制定个性化策略:①“自我特质分析”:判断自己是“视觉型学习者”(喜欢看图表)、“听觉型学习者”(喜欢听讲解)还是“动觉型学习者”(喜欢动手做),选择匹配的方法;②“学科需求匹配”:文科侧重记忆与理解,可多用思维导图、联想记忆;理科侧重逻辑与应用,可多用问题解决四步骤、错题总结; ③“制定实施计划”:确定“本周重点突破的方法”(如“用艾宾浩斯法复习英语单词”),明确每天的练习任务与时间安排 。 学生活动:“个性化策略制定”——学生在教材对应页面填写“我的学习捷径计划”,如“特质:视觉型学习者;学科:历史;方法:用思维导图整理朝代时间线;计划:每天花15分钟绘制一个朝代导图,睡前复习”,同桌互相点评计划的合理性 。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特质分析与学科匹配,让学生制定贴合自身的学习策略,避免方法应用的盲目性,增强策略执行的可行性 。 (三)课堂小结(5分钟):用方法点亮“书山”之路 1. 学习捷径口诀回顾:师:带领学生齐背“学习捷径口诀”——“书山有路法为径,死记硬背不可取;高效记忆有三招,联想导图口诀妙。问题解决四步走,明确分析选方法;艾宾浩斯来复习,记忆牢固不忘记。自我特质要认清,学科需求巧匹配;个性策略定计划,学习高效乐开花!” 2. 核心要点升华: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学习捷径的本质,掌握了高效记忆、思维、复习的方法,也制定了个性化策略。“书山有捷径”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善用方法、不断实践。八年级的学业挑战虽多,但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捷径”,就能告别低效努力,让学习变得轻松而高效。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中,让“书山”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 3. 行动延伸倡议:师:课后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按照个性化策略执行,每天记录“方法应用效果”;②每周整理“方法应用心得”,优化策略细节;③下次课开展“学习捷径分享会”,交流自己的高效学习经验。让我们从此刻开始,用科学方法为学习助力,在“书山”中轻松前行! 设计意图:通过口诀强化记忆,结合课后策略执行、心得整理与分享会,形成“课堂学习—课后优化—经验共享”的闭环,推动学生长期坚持科学学习方法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