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济南育英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济南育英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济南育英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23分)
【任务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8月,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巴黎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场景让人热泪盈眶,请追随我们的脚步走进“奥运之旅”。
阅读新闻,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中,A.中国选手全红婵在比赛中líng( )空一跳,【甲】技压群芳,一举夺冠。陈芋汐获得银牌。
②B.巴黎奥体中心游泳馆里,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C.全红婵的每一跳都得到全场观众的喝彩和掌声。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xián( )熟的动作,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乙】翘首而望、【丙】屏息敛声等待着结果的观众沸腾了,【丁】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全场,D.观众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内心由衷的赞赏。
1. 文段中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和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凌闲 qiào bǐng B. 凌娴 qiáo bǐng
C. 凌娴 qiào píng D. 陵闲 qiáo píng
2. 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技压群芳 B. 翘首而望 C. 屏息敛声 D. 振聋发聩
3. 文中ABCD四个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4. 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5. 下面是文学社同学对学校的体育健儿打破长清区中学生秋季运动会5000米纪录的小高同学的专访记录,请根据相关内容,补写采访提纲记录。
小记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高:平时主要跟着教练练习,每天下午先跑几圈,做好热身运动。自己是很好强的,一直相信努力加上自身的天赋,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小记者:在训练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谁?
小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6. 请你仿照画横线的语句续写。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同学们,泉城文化如万里长河,我们今天掏起的不过是几朵浪花;泉城文化如鸿篇巨制,我们今天欣赏的不过是几个片段;泉城文化如,。希望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全面地了解济南,更深刻地理解泉城济南的文化。
7.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是一则图书馆的公益广告,请你说说这则广告的妙处;并模仿这类广告的语言风格,请你为“博物馆”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秋末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①,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峰,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瞬间,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罍樽②;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箔蚀状③;又次如葫芦、罍樽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既尽,然后全体昭融④,光芒四射,动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⑤海水也。
【注释】①縠(hú):有皱纹的纱。②罍(léi)樽:酒樽,形似壶而无把。③作箔(bó)蚀状:呈现出受到轻微浸蚀的样子。④全体昭融:全部通亮剔透。⑤殆:大概。
8. 对以下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B. 属引凄异 属:属于
C. 忽露半体若月弦 若:像
D. 盖其初为海气所蒙 盖:大概
9. 关于甲文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选自《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
B. 甲文作者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C. 三峡包括虎跳峡、巫峡、西陵峡。
D. 甲文作者写作涉及南方河流时,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10.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如【甲】文中夏水的湍急,【乙】文中太阳升起过程中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B. 【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如【甲】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乙】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甲】【乙】两文写景顺序相同,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物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D. 【甲】【乙】两文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甲】文中“良多趣味”表现作者的赞美,【乙】文“苦日不至”表现作者的热切焦急。
11. 【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选涂两项。
俄而A重雾之下B忽出C白练D长E可竟尺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
13. 两篇文章都是写景名篇,但在写景手法上却各有侧重,请分别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分析两篇文章在写景手法的不同之处。
(二)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①,凭高酹酒②,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筑: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悲壮。②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两句分别描写了边城、角声、烽火、高台等景物,凸显了边地雄浑、悲壮的景物特征。
B. “悲歌击筑”表达了光复中原绝望,国家前路茫然,消极绝望的情绪。
C. “应待人来”中“应”字特别重申了必然的语气,全句虽未直接点明战争战事,但坚定的信念却溢于言表。
D. 词人月夜登高望远,心里的激情奔跑激荡,借所见所闻写出心中的忧思,突显了陆游的现实主义风格。
15.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表达效果?
(三)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10分)
16. 古诗中的艺术,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创造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情思的画面。
《野望》中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遥望山野,满目秋意浓浓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范仲淹《渔家傲》中与“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似的句子是“(2)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钱塘湖边,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春草吐绿,生机盎然:“(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引诗人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4)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渺渺江上,水雾迷蒙,黄鹤楼上,极目远眺,长江对岸“(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的绚丽之景映入眼帘,乡愁已从心头渐起,《黄鹤楼》中抒发了游子悲苦思乡之情的诗句是:“(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渡荆门送别》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故乡之水的深厚情谊表达思乡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
三、名著阅读(8分)
17. (情境化)阅读下面语段内容,完成阅读任务
他是一个世家子弟,祖父是清代高官,父亲是声望卓著的学者。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
阅读任务卡 任务1:以上语段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任务2:该语段描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作者对该人物的称号是:_____________ 任务3:结合整本书内容,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语段中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31分)
(一)(共14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愉夺得拳击女子50公斤级金牌
①北京时间的今天凌晨,中国选手在奥运会拳击比赛中再夺金牌,吴愉在女子50公斤级决赛中战胜土耳其选手恰基尔奥卢,获得冠军。
②首回合刚开始,吴愉就主动发起进攻,用中近距离的组合拳击打对手。恰基尔奥卢在身高和臂长上占优,希望拉开距离多打反击,但吴愉距离控制得很好,不给对手机会。第一回合之后,五位裁判有四位认定吴愉占优。第二回合中段,吴愉在下蹲防守的同时,利用组合拳进攻效果非常好。这个回合双方都有重拳击中对手,不过还是吴愉占据了明显优势。第二回合她再次以4比1占优。第三回合吴愉一度在对手快要跌出拳台时击打对手,被裁判罚分。最后阶段,她再次击中对手,最终她以总比分4比1击败恰基尔奥卢,夺得金牌。哈萨克斯坦和菲律宾选手并列排在第三位。
(《朝闻天下》2024.8.10)
材料二:
贵州吴愉拳击赛场勇夺金,________
①本报讯(记者 赖盈盈 袁鹏)当地时间8月9日晚,巴黎奥运会拳击女子50公斤级决赛上,出生贵州贵定的拳击运动员吴愉对阵土耳其选手布塞·纳兹·恰克尔奥卢,最终获胜夺得金牌。
②根据本届奥运会赛制,新增设了拳击女子50公斤级比赛。曾在世界军运会、杭州亚运会折桂的吴愉感到十分幸运。“机会来了,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奥运会。”备战的每一天,她都逼着自己往前走,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未曾退缩。
③面对东京奥运会51公斤级银牌得主,吴愉步伐灵活,主动出拳,第一回合就把对手逼到场边,最终以4比1的总分战胜对手。
④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贵定县昌明镇文江村篮球场灯火通明,乡亲们自发准备烟花、摆好板凳,围坐在投影幕布前观看吴愉在巴黎奥运会的比赛。
⑤当场上裁判将中国选手吴愉的左手高高举起,乡亲们难掩激动,竞相燃放烟花庆祝,点亮了这个黔中小山村的夜空。
⑥看着女儿16年的坚持与努力一朝圆梦,母亲黎燕流出了欣慰的眼泪。“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年的辛苦与努力,没有辜负国家对她的培养,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没有辜负家人的养育。”
⑦听闻父老乡亲都在观看直播,吴愉非常感动:“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贵州日报》2024.8.11)
材料三:
吴愉:__________
《新华社》记者 张百慧、乐文婉
①9日,日落时分的巴黎下了一场细雨。雨后,天边浮现的绯红晚霞犹如罗兰·加洛斯体育场内的红土一般绚烂。在这里,又一颗顽强的种子即将破土而生。
②当晚,在菲利普·沙特里耶球场内临时搭建的奥运会拳击赛场上,一位留着寸头的拳击手淡定地迈上了最高领奖台。在这一瞬间,她的名字响彻全场——吴愉,一个为中国夺得第二枚奥运女子拳击金牌的“95后”姑娘。
③从观众席远远望下去,吴愉给人的印象是酷劲十足。在当晚的女子50公斤级决赛中,面对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土耳其名将恰克尔奥卢,首次作为主力征战奥运的吴愉毫无惧色。刚一上场,脚下灵动、拳风凌厉的她明显占据主动。伴随土耳其选手的两次倒地,中国拳手以两个4:1轻松拿下前两回合。待到第三回合的结束信号声一响,吴愉自信地将双拳举过头顶。在等待宣布比分之际,预知胜局的身体甚至开始随着音乐扭动。
④“我今天拿下(金牌),没有掉一滴眼泪,甚至没有很惊喜,因为我内心觉得我做到了,我战胜了自己,这块金牌真的是我应该拿的。”吴愉在赛后解释了台上这份“松弛感”的由来。
⑤走入混采区,摘掉了拳击手套的吴愉露出了手上的红色美甲,这份隐蔽的爱美之心与那一头男孩子般的短发形成鲜明反差。其实,在去年杭州亚运会上夺冠时,吴愉还是一个绽放着灿烂笑容的长发姑娘。不过,那场胜利不仅为她赢得了巴黎奥运会入场券,也让她在不久之后下定决心斩掉“软肋”。
⑥“因为我有时会害怕它(头发)跑出来,影响比赛。其实我也在犹豫……但我自己会觉得剪掉头发后,又可以多吃0.3公斤,洗澡可以少洗个三分钟。”吴愉对当时的纠结记忆犹新。
⑦当然,为了奥运舞台上的荣耀一刻,吴愉“牺牲”的又何止一头长发。回望来时路,吴愉只总结了三个字:“很辛苦。”
⑧从上初中开始,吴愉便在家乡贵州省学习拳击。紧接着,她只身前往福建练拳、打比赛、上大学。2016年左右,吴愉被选为国家队队员任灿灿的陪练,长期“仰望”光环的她愈发渴望亲自上场为国争光。如今,凭借不懈努力,吴愉已经集齐了世锦赛冠军、军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等诸多荣誉,直至今年以头号种子身份出征巴黎奥运会。
⑨不久前,电影《热辣滚烫》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女子拳击这项运动。吴愉坦言,电影呈现的只是女拳击手现实生活的一小部分,不过女主角的“减肥之路”的确令她深深共鸣。
⑩与很多小级别拳击运动员一样,吴愉常常要忍受降体重的痛苦,有时甚至要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穿着羽绒服连夜跑步。“减重很辛苦,因为减重的同时你还要保持很好的状态去训练,这很难。”想到这段艰辛的历程,吴愉至今仍会面露难色。
好在,巴黎奥运会上这场酣畅的胜利似乎成为她与一切和解的理由。
“我每一天的训练从来没有懈怠,我战胜了自己的恐惧,面对各种困境一直在义无反顾地坚持。拿下这个奖牌,我会觉得自己没有辜负任何人,也没有辜负自己。”吴愉说,“现在我都还不想留长发,我觉得很舒服。女孩子的定义不在于长发还是短发,而应该是你的心态和内在。”
【新闻“体裁”】
18. 请按要求完成表格。
角度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新闻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体裁 消息 ②___________
新闻信息 简明 详细、丰富
报道侧重 ③______ 吴愉赛场夺冠及家乡父老乡亲看比赛并庆祝的情景。 赛台上的“④________”(请用原文的词语)和比赛前的“辛苦”。
【新闻 语言】
19. 请从修辞或词语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不过,那场胜利不仅为她赢得了巴黎奥运会入场券,也让她在不久之后下定决心斩掉“软肋”。
【新闻 标题】
20. 新闻最讲究客观、准确,但也隐含作者的情感。
材料一这个标题中,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词语)中读出作者的自豪兴奋之情。
材料二新闻标题有缺失,请根据内容再补上一句使之与前句对称:_____________。
材料三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请补写出吴愉这位奥运冠军在你心中的形象,使标题既有情感态度,又能吸引眼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字以内)。
【新闻 采访】
21. 采访要注意对象,表达要得体。请阅读材料三,根据画横线句的回答,联系上下文,推测记者采访提了什么问题?
(二)(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亲人
①老家的门前有座很大的土山,山顶平坦,盖有一座雕梁画栋的大祠堂,后来祠堂被拆,碎砖破瓦散落得满山都是。一锹扎下去,锹口不是被石块磕崩了,就是被砖瓦啃瘪了。这样的土壤,连瓜豆都难以下种,只好让其荒芜。
②这倒好像是给野生的草木腾出了生存的空间。春天一到,一些野花野草便像小猴子一样,从瓦砾堆里蹦出来,整座土山便有了春的眉眼。每逢春深,邻村的枣先生便背上竹篓,拎着小铁铲,赶到山上,好奇的我便尾随在他的身后。慈眉善目的他,每挖起一株,便喊出一个亲切的名字:车前草、蒲公英、垂盆草、马兰头、兰花草、刺儿菜……听着这些裹挟着浓浓草木味仿若邻家小孩乳名的花草名,让人感到别样的亲切。
③何止是这座土山,家乡的山山峁峁、沟渠堤埂、田间地头,春夏时节,不是这里探出几朵乳白的小花,就是那边丛生出一蓬碧叶,俨然成了一方硕大无比的药匣子,被各种各样的药草塞得满满当当。
④在乡亲们的眼里,这些随处可见的草木,就像村里的孩子一样,随便碰到哪一个,都能熟悉地道出名和姓,甚至还能知道谁个好尿床,谁个好打滚放赖。这些伴着庄稼生长的草木,也谙熟农人的脾性,乐意为农人解忧。谁家小孩高烧,它们就奉上柴胡、车前草、鱼腥草、紫苏;谁家大人腹泻,它们就捧出葛根、黄芩、黄柏。
⑤早出晚归的乡亲们,和这些草木走得很近。久而久之,他们也无师自通地成了药师。吃五谷杂粮的他们偶尔也会遇到伤风感冒、头疼脑热,他们通常不会大惊小怪,也很少去找医生抓药。歇工的间隙,随便从田埂或沟坝扯上几株花草,回到家中,或熬或煎,草木的本味与身体的经络一下子搭上了眉眼,彼此相视一笑,便泯灭了冤仇。
⑥在农人的眼中,不光花草可以入药,枇杷叶、玉米须、生姜都是药,就连锅底灰也是药,犁田打耙、栽秧割稻更是药。农人的身子皮实,但最怕冬闲。外面寒风刺骨,人们拢着袖子在屋内烤着火,感觉身子骨越烤越冷。渐渐地,有人撑不住了,只得躺在床上哼哼唧唧起来。上了年纪的人说,乡下人这把骨头不能闲,一闲就会闹毛病。是啊,村东倒下了一条汉子,村西一条汉子又倒下,那可都是种田的好把式!后来我遇到一位老中医,他给我的解释是,农忙之时,人身体上的气流、经络、骨骼都很活泛,沾泥的手脚连通了地气,庄稼的气息游走于肠胃,草木的味道浸润着鼻腔和咽喉,加上日光的抚摸、清风的摩挲等,整个人便与自然达成了某种合辙押韵的默契,天与地,地与人,在田野上达到了某种和谐;一旦闲下来,困守于屋檐下,身心便产生了违和迹象,久而久之,即便是铮铮硬汉也会败下阵来。从中医的角度看,泥土是药,草木是药,阳光、空气是药,劳作也是药,正是这些药,维持着人身心的某种平衡。
⑦其实,药草熬煎并不是它们生命的戛然而止,而是将会以另一种生命形式美丽绽放。多种药草走到一起,在热气腾腾的药罐中,彼此握手言和,彼此肝胆相照,彼此打气鼓劲,在抵达病体后,齐心协力打通关节,激活经络,驱赶陌生的气流,还原身心的平衡。中医看病其实就是让身体里的虚弱与道旁的草木彼此牵上了手。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每株药草身上,都有大自然的深沉重托:采下了便是药,就要赴汤蹈火地去平息他人身体里的一场战事;如若未被采下,仍做不起眼的草木,但待有朝一日,再去泽被后人。
⑧细想想,这些生于自然界的草木,哪一株不是我们最亲的人?
22.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村的枣先生每挖起一株草木,便喊出一个名字,这既体现了他的博学,也表现了他喜欢炫耀卖弄的心理。
B. 柴胡、车前草、葛根、黄芩……草药的名字充溢在文中,使文章内容丰富,散发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
C. 第⑥段中说“犁田打耙、栽秧割稻更是药”,说明劳作是农人们的药,如果农人生病,下地干活就能治愈。
D. 作者认为熬煎的药草将以另一种生命形式美丽绽放,指的是将它们按照药方进行恰当调和,制成各种药物。
2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草木的本味与身体的经络一下子搭上了眉眼,彼此相视一笑,便泯灭了冤仇。
24. 第①段看似与写草木无关,为什么还这样开篇?请简要分析。
25. 为什么说自然界的草木“是我们最亲的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6.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年轻人和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日益增大,很多情绪不能释放,请以“房间里的大象”为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对该题目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深刻,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B 2. D 3. D
4. 2024巴黎奥运——全红婵女子10米跳台夺冠
5. ①. 小高你好!恭喜你打破长清区中学生秋季运动会5000米纪录!能分享下平时你是怎么训练的?以及是什么信念支撑你坚持到现在的吗? ②. 是我的教练。他不仅会为我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帮我纠正跑步姿势,在我训练累到想放弃时,还会不断鼓励我,让我有勇气坚持下去、突破自己。
6.【答案】例1:泉城文化如华美乐章,我们今天聆听的不过是几个音符;
例2:泉城文化如浩翰星空,我们今天注目的不过是几颗星辰;
例3:泉城文化如参天大树,我们今天采摘的不过是几片绿叶。
7.【答案】示例:化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经典诗句,保留“轻轻地”重复句式,朗朗上口,营造出诗意化的静谧氛围,与图书馆“安静阅读”的场景高度契合,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轻手轻脚、不打扰他人”的行为准则。例(故宫博物院):钟表,可以回到终点,可是人们永远也不可能回到昨天。
【答案】8. B 9. C 10. C 11. BD
12. (1)两地相隔一千二百多里的路,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
(2)忽然露出了一半,宛若弯弯的月牙,它的颜色深红,阳光不是很耀眼。
13. 示例:甲文运用动静结合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描绘清幽之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山峰高峻;乙文运用比喻和色彩描写的手法,如“忽露半体若月弦”用比喻写形状,“其色殷红”通过色彩展现美。
【答案】14. B 15. 示例:拟人,词人赋予南山月以人的心态与感情,明“月”“暮云”都在希望宋军光复失地、成功回来。充分体现了词人抗金必胜的信念和对收复失地的殷切期盼。
16.【答案】 ①. 山山唯落晖 ②. 大漠孤烟直 ③.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④.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 绿杨阴里白沙堤 ⑥.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 日暮乡关何处是 ⑧.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⑨. 仍怜故乡水 ⑩. 万里送行舟
17.【答案】 ①. 红星照耀中国 ②. 埃德加·斯诺 ③. 周恩来 ④. 书生造反者 ⑤. 周恩来出身世家却追求革命真理,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创建共产党等活动,体现出他坚定的革命信仰与理想;在革命工作中,他有着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能团结同志开展各项革命事业;同时,他待人真诚、温文尔雅,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深受身边同志和群众的敬重与喜爱。
【答案】18. ①. 巴黎奥运会上,吴愉夺得拳击女子50公斤级金牌 ②. 通讯/人物通讯 ③. 夺冠三个回合的较量/角力 ④. 松弛感
19. 示例1:“下定决心”,写出了吴愉在剪掉长发之前的犹豫、纠结和最终斩断软肋的坚定坚决,表现了她备战奥运会的艰辛和自我牺牲精神。
示例2:运用比喻修辞,把长发比做软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吴愉担心长发影响比赛,割舍美丽的坚定坚决,表现了她备战奥运会的艰辛和自我牺牲精神。
20. ①. 夺得 ②. 示例:父老乡亲万里之外同庆祝 ③. 示例:自带“松弛感”的短发女拳王
21. 示例:吴愉,回首这段艰辛的历程,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呢?你现在还想留回长发吗?
【答案】22. B 23.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草木的本味”和“身体的经络”当人来写,赋予它们“搭上眉眼”“相视一笑”等人的动作与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草木的气息与人体经络相互呼应、和谐交融的状态,体现草木与人体能达成亲切融洽的关系,暗示草木对人体的滋养与治愈作用,表达作者对草木的喜爱与亲近之感。
24. ①内容上,第①段写老家门前大山变得荒芜,瓜豆都难以种植,为野生草木腾出生存空间,为后文描写草木的生长、成为“药园子”等内容做铺垫;②土地荒芜与后文草木蓬勃生长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草木顽强的生命力;③情感上,荒芜土地本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草木却能在此生长并为乡人提供药用、治愈身心,暗示草木与乡村、与乡人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文抒发“草木是我们最亲的人”做铺垫。
25.
①草木在荒僻的山间生长,装点了我们的生活;②乡人“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草木”,情感联结如亲人般亲切;③草木能为乡人解忧治病,乡人“扯几株花草熬煎”便可缓解病痛,如同亲人般守护健康;④草木融入农人的生活节律,劳作时草木气息浸润身体,助人与自然达成平衡;⑤药草熬煎后“以另一种生命形式美丽绽放”,齐心协力治愈病体,用生命力量给予身心支撑,默默奉献。
26.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