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3.1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3.1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通过认识地球仪上地轴、极点、经纬线及其形状、经纬度及其划分,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初步形成宇宙空间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通过类比“生活中标定位置的方法”和发现“平面图与球面图的不同”,逐步建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确定位置,实现从平面思维到空间思维的转变。
探究实践:通过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模拟切割和理由阐述,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搜集、处理信息和反思评价;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提升动手实践、作品检验、改进完善等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地球仪来认识和研究地球,感受地球仪这一模型的实用价值;通过使用卫星定位软件,体会经纬网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发挥巨大作用。
【课前预习】
一.地球仪
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是 的特征,按照 把它缩小,制成的 。转动地球仪,它可以绕着一根轴旋转,这根轴表示 ,这根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作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一极,叫 ,另一极叫 。
二.经纬线(网)
1、经线和纬线
(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 叫做经线,也称 。
(2)本初子午线: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 。的那条经线为 ,也叫 。
(3)赤道与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 。,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 。
(4)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项目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线 。 。 。 。
纬线 。 。 。 。
2、经度和纬度
为了区别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它们标注了度数,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 ,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称 。
项目 划分界线 字母表示 度数 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东西经 南北纬判断 特殊点
经度 。(0°经线) 东经用 。表示 西经用 。表示 。 从 。向东、向西逐渐 。 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 , 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 。 东经180°和西经180°在同条经线上,180°后面不带“E”或“W”
纬度 。(0°纬线) 南纬用 。表示 北纬用 。表示 。 从 。向南北两极逐渐 。 赤道以北是 , 赤道以南是 。 北纬90°是 极 南纬90°是 极
3、经纬网
(1)含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 。
(2)作用:经纬网可以 ,用经纬度表示,无论是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轮船,还是在高空飞行的飞机,都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它们的位置。
(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
4、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1)习惯上以 和 两条经线组成的 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西经20 °以东是 ,以西是 。东经160°以东是 ,以西是 。
(3)西半球(向西走): , ; 东半球(向东走): , 。 (4)特殊区域
①0°—20°之间,无论东经还是西经永远都属于 ;
②160°—180°之间,无论东经还是西经永远都属于 。
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 。 。
6、利用经纬网判读某点的半球位置
(1)根据维度判断南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的分界线一致,都是 ,即北纬在 ,南纬在 。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
①小小为东:即小于20°在 ; ②大大为西:即大于160°在 ; ③不小不大看东(E)西(W):即20°E—160°E在 ,20°W—160°W在 。
【课中研学】
一、地球仪
1.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地轴、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认识地轴和两极
①转动地球仪,它可以绕着一根轴旋转,这根轴表示地轴。
②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这一极,叫北极,
用符号“N”表示;另一极叫南极,用符号“S”表示。
思考:在地球仪上,人们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人们用假想的纵横交织的网格来给地球表面的各个点确定位置。
3.认识纬度
①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圈线叫纬线。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以北的称为北纬,用“N”表示;
④赤道以南的称为南纬,用“S”表示。
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图片,讲解地球仪上的纬度划分,并认识特殊的纬度。
⑤我们习惯将纬度分为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
4. 认识经度
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②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③经线与纬线垂直,指示南北方向。
④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经度。
⑤本初子午线向东从0°到180°,称为东经,用“E”表示;
本初子午线向西从0°到180°,称为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划分
思考:在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时候为什么不以零度经线为划分标准?
5. 认识经纬网
①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地球表面上任一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一点的经纬度来表示,即经过这一点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
②小试牛刀
1) 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2) A、B是高纬、中纬还是低纬?
3) A、B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4)A在B的什么方位?
6. 探索活动
①在下图上找到本初子午线、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②用经纬度来描述杭州的地理位置。
杭州的经纬度大致为120°E, 30°N
7. 实践活动
制作简单的地球仪
二、课堂小结
三、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5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经纬网中的一部分,其中有关阴影A与阴影B所表示的实际区域面积大小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
C.阴影A= 阴影B D.无法比较
2.(2025七上·衢州期末)衢州的经纬度为: 东经118°01'至119°20', 北纬28°14'至29°30'。衢州位于
A.东半球、低纬度 B.西半球、高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高纬度
3.(2025七上·上虞期末)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向
B.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本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D.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4.(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选填“甲”或“乙”)。
(2)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填字母)。
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5.(2025七上·吴兴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
【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等。
【制作过程】
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 所示。
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
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
④组合固定。
(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
(3)请将下面的评价量表中的“ ”处补充完整。   。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2分 1分 0分
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实用性 能灵活旋转 不能旋转
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会倾倒 放在桌上时会倾倒
【课后练习】
1.(2025七上·余姚期末)2024年10月30日,中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0.2°E,40.9°N)发射升空。根据地理位置判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A.北半球、高纬度 B.西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中纬度
2.(2025七上·鄞州期末)读经纬网图,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①②两地都在东半球
C.③地位于20°N, 80°E
D.图中两阴影区表示的实地面积相等
3.(2025七上·海曙期末)下图是同学们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的地球仪模型,其中组装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七上·黄岩期末)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突遇渔船机械故障。某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 前往事发地点营救。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
5.(2025七上·苍南期末)2024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图中的“●”最接近该中心点位置的是(  )
A. B. C. D.
6.(2024七上·上虞期末)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向
B.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本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D.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6题图) (7题图)
7.(2024七上·义乌期中)读如图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8.(2024七上·仙居期中)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
B.甲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C.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D.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
9. 如图所示为三幅图幅大小相同的经纬网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 点在B 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
10.(2024七上·义乌期中)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阳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文化和影视名城”。地理坐标大约是东经120.23°,北纬29.28°。
(1)A点的经度是   。其中A、B、C、D、E五个点,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
(2)小明乘坐从美国飞往东阳的飞机上,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某时刻飞机的地理坐标刚好在D点,此时小明位于东阳的   方向。
11.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探究。如图为简易地球仪制作步骤示意图。
(1)【第一步·做支架】
用铁丝弯成一个半圆的形状和一个倾斜的直线形,折成的地球仪支架,如图①所示。
倾斜的直线形 L代表地球仪上的   。
(2)【第二步·组装】
如图②③所示,用笔在乒乓球上画一个大圆代表赤道,扎两个小孔a、b,把乒乓球用铁丝穿起来,固定铁丝两头,使球可以自由转动。
小孔a、b分别代表   和   ,要保证两小孔到赤道的距离   。
(3)【第三步·绘制经纬线】
在乒乓球上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并标注名称或度数,这样-个乒乓球地球仪就做好了,如图④所示。
用铅笔在图④地球仪上画出 20°E经线。
12. 小嘉同学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制作地球仪的乒乓球,球上已标注赤道,地轴穿过的两个点是   (填字母)。
(2)图乙中铁丝倾斜成与水平面呈66.5°夹角的目的是   (填“增加地球仪的稳定性”或“真实体现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姿态”)。
(3)图丙“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标注出经度和纬度,相邻两条经线所跨经度是   。
13.(2025七上·金华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
(1)由图A所示可知,乒乓球的黏合线表示   。
(2)图B中的倾斜铁丝表示地轴,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度。
(3)制作完成后,为了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应进行   (选填“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
14.(2024七上·绍兴月考) 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请回答:
(1) 甲、乙两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北半球   。
(2) 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 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
A.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 B.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甲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15.(2024七上·杭州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林与小红的说法,可信的是   (选填“小林”或“小红”)。
(2)A点的经纬度是   。
(3)小林大致在小红的   方向。
17.(2024七上·柯桥月考)小科利用乒乓球和粗铁丝等制作小型地球仪。
(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科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
(2)代表地轴的粗铁丝要穿过   (选填“AB”或“CD”)两点。
(3)如图乙所示为小科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   。
18. 如图所示为投影到白墙上的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已标出一条西经 20°的经线和四条纬线的纬度,请你写出③和⑥所在位置的经度:③   ;⑥   。
(2)C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
(3)将经纬线上AB、AC、CD段距离从长到短排列:   。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 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 为什么?
(18题图) (19题图)
19. 某货轮在如图所示的海域翻沉,正在附近航行的A、B两艘轮船立即前往营救。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翻沉地点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   (填“南”或“北”)半球。
(2)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   (填“纬线”或“经线”)上,据此判断A 船位于 B 船的   方向。
(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   (填字母),它去搭救遇险人员应该向   方向航行。
20.(2024七上·仙居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观察】在观察地球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中国处于  (填“东”或“西”)半球。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 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没有倾斜
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
经纬线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球体 一定的比例 模型 地轴 极点 北极 南极 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
子午线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0°经线 本初子午线 等距
赤道 纬线 南北方向 相等 半圆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东西方向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圆形(两极为点) 所有纬线都平行
经度 纬度 0°-180° 本初子午线 “E” “W” 本初子午线
增大至180° 西经 东经 0°-90° 北纬90°是北极 南纬90°是南极
赤道 “S” “N” 赤道 增大至90° 北纬 南纬 经纬网
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0°W 160°E 经线圈 东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0°W—160°W 180°—160°E 20°W—0° 20°E—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30°—60° 0°—30° 60°—90°
0°纬线 北半球 南半球 20°W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课中研学
2.认识地轴和两极
思考:人们用假想的纵横交织的网格来给地球表面的各个点确定位置。
3.认识纬度
思考: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以20°W、160°E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将某一大陆、某一地区或国家人为地划分在两个半球上。
5. 认识经纬网
1) A(110°E,40°N) B(120°E,20°N)
2) A是中纬度,B是低纬度
3)B都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4)A在B的西北方向
课堂练习
1.【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纬度高低与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图中四地所跨经纬度度数相同,依据其所在的纬度可判定,图中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大小是阴影A<阴影B。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解答】 东经118°01'至119°20'属于东半球。
北纬28°14'至29°30'属于中纬度。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常见地图与地图符号、注记、方向
【解析】【分析】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分界线,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解答】C、图中有经纬网,用经纬网判断方向,故C错误;
A、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①位于②的东北方向,故A错误;
B、②的位置是170°E,10°S,故②位于160°E~180°~20°W之间的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故B错误;
D、在地球仪上,纬线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①②两地的南北纬的度数相同,即距离赤道(0°纬线)相同,即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1)乙
(2)东北
(3)A
【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解答】(1)甲图的经纬度范围为40°N-45°N,40°E-45°E,乙图的经纬度范围为20°S-23.5°S,20°W-23.5°W,位于西半球的是乙;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40°N-45°N,40°E-45°E)位于乙(20°S-23.5°S,20°W-23.5°W)的东北方向;
(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范围大。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甲地所跨的经纬度大于乙地,甲的范围比乙大,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表示的内容更简略。故A正确。
故答案为:(1)乙;(2)东北;(3)A。
5.【答案】(1)赤道
(2)测量地轴与底座的角度
(3)能旋转,稍有卡顿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地球一时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有地轴、经纬网线、底座等,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
【解答】(1)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线为赤道;
(2)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其与底座的夹角为66.5°,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
(3)地球绕着地轴转动为地球自转运动,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处为拨动地球仪能旋转,稍有卡顿。
故答案为:(1)赤道;(2)测量地轴与底座的角度;(3)能旋转,稍有卡顿。
课后练习
1.【答案】D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东半球为20°W向东到160°E,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纬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人们把纬度分为低、 中、高纬度。0°~30°为低纬度, 30°~ 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解答】东半球为20°W向东到160°E,30°~ 60°为中纬度, 2024年10月30日,中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0.2°E,40.9°N)发射升空。根据地理位置判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读图可知,经纬网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方向,①地在②地的东南方向,故A错误;
①②两地都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位于东半球,故B正确;
③地的经纬度为(20°S,80°W),故C错误;
纬度越大,纬线越长,图中左图阴影区域纬度高,右图阴影区域纬度低,右图阴影区表示的实地面积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绕地轴自转进行解答。
【解答】地球仪中直铁丝代表地轴,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的两个交点,最北端的是北极,最南端的是南极,地轴应穿透南、北极点,且地轴是倾斜的,与水平面成66.5°夹角。
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某渔政船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 (10°N,117°E)附近海域救援,事故发生地在其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即地震中心的经纬度为(23.9°N,121.9°E)。读图可知,A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E),B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E),C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S,121.9°W),D图中“ ● ”的经纬度约为(23.9°N,121.9°W),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解答】A 、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点的纬度是北纬
10 ,②点的纬度是南纬10 ,所以①在②的北方;①点的经度是180 ,②点的经度是170 E,
180 经线在170 E经线的东方,因此①位于②的东北方向,该选项错误。
B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赤道(0 纬线)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②点的经纬度是
(170 E,10 S),所以②位于西半球、南半球,该选项错误。
C、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来判断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据经纬线判断方向,本图是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也可以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辅助判断,该选项正确。
D 、纬线的长度特点是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南北极点缩为一点。①点所在纬线是北纬10 ,②点所在纬线是南纬10 ,虽然度数相同,但它们距离赤道的距离相等,不过方向不同,且纬线是圆圈,所以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是长度数值相等,该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解答】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从A到B再到C,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解答】A、纬度和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丙点所在纬线纬度比乙点所在的纬线的纬度低,所以丙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乙点所在纬线的长度长,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甲点(经度为0°)位于东半球,B错误,符合题意。
C、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在乙的东北方向,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经纬网;地图的比例尺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A、甲、乙两图相比较,图甲表示的范围比图乙表示的范围小,可判断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故A正确;
B、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105°E,在东半球,G点纬度是45°N,在北半球,故B错误;
C、由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正东方向,故C错误;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1)140°E;AD;AB
(2)东北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确定低、中、高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解答】(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乙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40°E、40°N,B点的经纬度是140°E、40°S,C点的经纬度是140°W、40°S,D点的经纬度是140°W、40°N,E点的经纬度是170°E、0°。其中A、B、C、D、E五个点,位于北半球的点是A、D,有2个,位于东半球的点是A、B,有2个。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小明乘坐从美国飞往东阳的飞机上,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某时刻飞机的地理坐标刚好在D点,此时小明位于东阳的东北方向。
11.【答案】(1)地轴
(2)北极;南极;相等
(3)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在地球仪表面的地理事物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等。
【解答】(1)由图示1信息可知,倾斜的直线形L代表地球仪上的地轴。
(2)由图示2、3可知,小孔a代表北极,小孔b代表南极,同时要保证两小孔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3)读图可知,图中有本初子午线,20°E位于本初子午线以东。画图如下:
12.【答案】(1)EG
(2)真实体现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姿态
(3)60°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是极点,为南北两极。图中乙倾斜的铁丝与水平面呈66.5°夹角。
【解答】(1)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它穿过地球球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这两点就是两极,即北极点和南极点。在图甲中,赤道是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地轴垂直于赤道,所以地轴穿过的两个点是 E(北极点)和 G(南极点)。
(2)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呈约 66.5° 的夹角。图乙中铁丝倾斜成与水平面呈 66.5° 夹角,就是为了真实体现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这种姿态,而不是为了增加地球仪的稳定性。
(3)从图丙可以看出,地球仪上经线共分为 6 等份,整个地球经度为 360°,所以相邻两条经线所跨经度是 360°÷6 = 60°。
13.【答案】(1)赤道
(2)66.5°
(3)逆时针
【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本题以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为材料,涉及地球仪的制作、地球的自转运动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
【解答】读图可知,(1)观察图A所示可知,乒乓球的黏合线表示赤道,它是地球仪最大的纬线圈;
(2)图B中的倾斜铁丝表示地轴,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6.5°度;
(3)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制作完成后,为了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应进行逆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1)赤道;(2)66.5°;(3)逆时针。
(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是一个环绕球体的圆,它将球分为上下两部分。在地球仪的表示中,这样的线对应于地球的赤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地轴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它是一个假想的直线,贯穿地球的南北两极。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水平面)的夹角为66.5度。
(3)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即为逆时针方向。
14.【答案】(1)乙;甲
(2)东北
(3)A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解答】(1)甲图的经纬度范围为40°N-45°N,40°E-45°E,位于北半球。
乙图的经纬度范围为20°S-23.5°S,20°W-23.5°W,位于西半球的是乙。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甲(40°N-45°N,40°E-45°E)位于乙(20°S-23.5°S,20°W-23.5°W)的东北方向。
(3)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范围大。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甲地所跨的经纬度大于乙地,甲的范围比乙大,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故A正确。
15.【答案】(1)小红
(2)0°,20°N
(3)西南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1)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解答;(2)根据图片确定A点的经纬度;
(3)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东半球的范围应是由20°W向东到160°E,小林位于东半球,没有跨西半球,小红位于东半球,可信的是小红。
(2)根据图片可知,向东增大是东经,图中A点的经度是0°,向北增大是北纬,A点的纬度是20°N,则A点的经纬度为:(0°,20°N)。
(3)根据图片可知,小林大致在小红的西南方向。
(1)东半球的范围应是由20°W向东到160°E,小林位于东半球,没有跨西半球,小红位于东半球,可信的是小红。
(2)由图可知,向东增大是东经,图中A点的经度是0°,向北增大是北纬,A点的纬度是20°N。
(3)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以看出,小林大致在小红的西南方向。
16.【答案】(1)将细棉线绕在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处,并记下两端点的位置,然后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细棉线两端点间的长度,即为该地球仪上赤道的周长
(2)AB
(3)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将其缩小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表面的地理事物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等,其中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极点是指地轴与地球最北端和最南端的交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弧线,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解答】(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乐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将细棉线绕在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处,并记下两端点的位置,然后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细棉线两端点间的长度,即地球仪上赤道的图上距离。地球赤道周长实际长度约4万千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即可计算出此地球仪的比例尺。
(2)代表地轴的粗铁丝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是南北极点,且与赤道垂直,穿过地心,故要穿过AB两点。
(3)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17.【答案】(1)70°E;160°E
(2)(30°N,70°E)
(3)AC、CD、AB
(4)不能到达C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点。能到达 B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可沿AB 两点所在纬线圈绕地球一圈.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时,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解答】(1)图中的经线将180°平均分成6份,故每两条经线之间跨越 30°,最左边的经线是 20°W,由西经20°到①跨越30°,故①为10°E,②③④⑤⑥分别为 40°E、70°E、100°E、130°E、160°E。
(2)在经纬网上,纬度向北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C点的位置是(30°N,70°E)。
(3)地球仪上,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从赤道往两极依次缩短,故CD>AB。地球近似正球体,故可认为两条相对的经线围成的经线圈与赤道长度相等,CD所在纬线圈明显小于赤道,故AC>CD,即AC>CD>AB。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 A 点出发一直向北走不能到达C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能到达 B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可沿AB 两点所在纬线圈绕地球一圈。
18.【答案】(1)东;北
(2)纬线;正西
(3)A;东北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纬网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南北半球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解答】(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读图可知,出事地点的纬度是60°N,经度大约是125°E,所以出事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可知,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纬线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判断A船位于B船的正西方向。
(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A,它应该向东北方向航行去搭救遇险人员。
19.【答案】(1)东
(2)120°E,30°N
(3)合格,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模型
【解析】【分析】(1)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麦哲伦环球航行、站得高看得远、地球卫星照片等。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图丙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
【解答】(1)地球是一个球体,论据有麦哲伦环球航行、站得高看得远、地球卫星照片、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等。
(2)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读乙图分析可知,杭州的经纬度是(120°E,30°N)。
(3)图丙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纬线互相平行没有错误。故针对经纬线的评价是经纬线有一处错误,等级为合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通过认识地球仪上地轴、极点、经纬线及其形状、经纬度及其划分,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初步形成宇宙空间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通过类比“生活中标定位置的方法”和发现“平面图与球面图的不同”,逐步建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确定位置,实现从平面思维到空间思维的转变。
探究实践:通过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模拟切割和理由阐述,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搜集、处理信息和反思评价;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提升动手实践、作品检验、改进完善等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地球仪来认识和研究地球,感受地球仪这一模型的实用价值;通过使用卫星定位软件,体会经纬网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发挥巨大作用。
【课前预习】
一.地球仪
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是 的特征,按照 把它缩小,制成的 。转动地球仪,它可以绕着一根轴旋转,这根轴表示 ,这根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作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一极,叫 ,另一极叫 。
二.经纬线(网)
1、经线和纬线
(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 叫做经线,也称 。
(2)本初子午线: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 。的那条经线为 ,也叫 。
(3)赤道与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 。,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 。
(4)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项目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
经线 。 。 。 。
纬线 。 。 。 。
2、经度和纬度
为了区别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它们标注了度数,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 ,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称 。
项目 划分界线 字母表示 度数 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东西经 南北纬判断 特殊点
经度 。(0°经线) 东经用 。表示 西经用 。表示 。 从 。向东、向西逐渐 。 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 , 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 。 东经180°和西经180°在同条经线上,180°后面不带“E”或“W”
纬度 。(0°纬线) 南纬用 。表示 北纬用 。表示 。 从 。向南北两极逐渐 。 赤道以北是 , 赤道以南是 。 北纬90°是 极 南纬90°是 极
3、经纬网
(1)含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 。
(2)作用:经纬网可以 ,用经纬度表示,无论是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轮船,还是在高空飞行的飞机,都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它们的位置。
(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
4、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1)习惯上以 和 两条经线组成的 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西经20 °以东是 ,以西是 。东经160°以东是 ,以西是 。
(3)西半球(向西走): , ; 东半球(向东走): , 。 (4)特殊区域
①0°—20°之间,无论东经还是西经永远都属于 ;
②160°—180°之间,无论东经还是西经永远都属于 。
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 。 。
6、利用经纬网判读某点的半球位置
(1)根据维度判断南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的分界线一致,都是 ,即北纬在 ,南纬在 。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
①小小为东:即小于20°在 ; ②大大为西:即大于160°在 ; ③不小不大看东(E)西(W):即20°E—160°E在 ,20°W—160°W在 。
【课中研学】
一、地球仪
1.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地轴、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认识地轴和两极
①转动地球仪,它可以绕着一根轴旋转,这根轴表示地轴。
②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这一极,叫北极,
用符号“N”表示;另一极叫南极,用符号“S”表示。
思考:在地球仪上,人们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人们用假想的纵横交织的网格来给地球表面的各个点确定位置。
3.认识纬度
①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圈线叫纬线。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以北的称为北纬,用“N”表示;
④赤道以南的称为南纬,用“S”表示。
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图片,讲解地球仪上的纬度划分,并认识特殊的纬度。
⑤我们习惯将纬度分为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
4. 认识经度
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②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③经线与纬线垂直,指示南北方向。
④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经度。
⑤本初子午线向东从0°到180°,称为东经,用“E”表示;
本初子午线向西从0°到180°,称为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划分
思考:在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时候为什么不以零度经线为划分标准?
5. 认识经纬网
①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地球表面上任一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一点的经纬度来表示,即经过这一点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
②小试牛刀
1) 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2) A、B是高纬、中纬还是低纬?
3) A、B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4)A在B的什么方位?
6. 探索活动
①在下图上找到本初子午线、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②用经纬度来描述杭州的地理位置。
杭州的经纬度大致为120°E, 30°N
7. 实践活动
制作简单的地球仪
二、课堂小结
三、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5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经纬网中的一部分,其中有关阴影A与阴影B所表示的实际区域面积大小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
C.阴影A= 阴影B D.无法比较
2.(2025七上·衢州期末)衢州的经纬度为: 东经118°01'至119°20', 北纬28°14'至29°30'。衢州位于
A.东半球、低纬度 B.西半球、高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高纬度
3.(2025七上·上虞期末)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向
B.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本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D.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4.(2025七上·吴兴期末)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选填“甲”或“乙”)。
(2)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填字母)。
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比例尺 B.图甲比例尺大于图乙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图甲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5.(2025七上·吴兴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
【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等。
【制作过程】
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 所示。
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
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
④组合固定。
(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
(3)请将下面的评价量表中的“ ”处补充完整。   。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2分 1分 0分
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实用性 能灵活旋转 不能旋转
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会倾倒 放在桌上时会倾倒
【课后练习】
1.(2025七上·余姚期末)2024年10月30日,中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0.2°E,40.9°N)发射升空。根据地理位置判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A.北半球、高纬度 B.西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中纬度
2.(2025七上·鄞州期末)读经纬网图,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①②两地都在东半球
C.③地位于20°N, 80°E
D.图中两阴影区表示的实地面积相等
3.(2025七上·海曙期末)下图是同学们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的地球仪模型,其中组装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5七上·黄岩期末)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突遇渔船机械故障。某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 前往事发地点营救。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
5.(2025七上·苍南期末)2024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地震中心大概位于北纬23.9°、东经121.9°,图中的“●”最接近该中心点位置的是(  )
A. B. C. D.
6.(2024七上·上虞期末)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向
B.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本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D.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6题图) (7题图)
7.(2024七上·义乌期中)读如图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8.(2024七上·仙居期中)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
B.甲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C.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D.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
9. 如图所示为三幅图幅大小相同的经纬网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的比例尺比图乙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 点在B 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 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的经纬度是(40°N,120°E)
10.(2024七上·义乌期中)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阳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文化和影视名城”。地理坐标大约是东经120.23°,北纬29.28°。
(1)A点的经度是   。其中A、B、C、D、E五个点,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
(2)小明乘坐从美国飞往东阳的飞机上,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某时刻飞机的地理坐标刚好在D点,此时小明位于东阳的   方向。
11. 科学兴趣小组学习完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方法探究。如图为简易地球仪制作步骤示意图。
(1)【第一步·做支架】
用铁丝弯成一个半圆的形状和一个倾斜的直线形,折成的地球仪支架,如图①所示。
倾斜的直线形 L代表地球仪上的   。
(2)【第二步·组装】
如图②③所示,用笔在乒乓球上画一个大圆代表赤道,扎两个小孔a、b,把乒乓球用铁丝穿起来,固定铁丝两头,使球可以自由转动。
小孔a、b分别代表   和   ,要保证两小孔到赤道的距离   。
(3)【第三步·绘制经纬线】
在乒乓球上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并标注名称或度数,这样-个乒乓球地球仪就做好了,如图④所示。
用铅笔在图④地球仪上画出 20°E经线。
12. 小嘉同学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制作地球仪的乒乓球,球上已标注赤道,地轴穿过的两个点是   (填字母)。
(2)图乙中铁丝倾斜成与水平面呈66.5°夹角的目的是   (填“增加地球仪的稳定性”或“真实体现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姿态”)。
(3)图丙“某同学制作的地球仪”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标注出经度和纬度,相邻两条经线所跨经度是   。
13.(2025七上·金华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
(1)由图A所示可知,乒乓球的黏合线表示   。
(2)图B中的倾斜铁丝表示地轴,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度。
(3)制作完成后,为了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应进行   (选填“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
14.(2024七上·绍兴月考) 读甲、乙两区域(阴影部分)的经纬网示意图,请回答:
(1) 甲、乙两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北半球   。
(2) 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 甲、乙两地分别是两幅世界政区图的一部分,若阴影面积相等,则____。
A.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 B.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C.甲区域的实际范围小于乙地 D.甲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
15.(2024七上·杭州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林与小红的说法,可信的是   (选填“小林”或“小红”)。
(2)A点的经纬度是   。
(3)小林大致在小红的   方向。
17.(2024七上·柯桥月考)小科利用乒乓球和粗铁丝等制作小型地球仪。
(1)如图甲所示,为了计算地球仪的比例尺,小科拟利用细棉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上标注的赤道的周长,其测量方法是   。
(2)代表地轴的粗铁丝要穿过   (选填“AB”或“CD”)两点。
(3)如图乙所示为小科绘制的“经纬线”,改进建议是   。
18. 如图所示为投影到白墙上的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已标出一条西经 20°的经线和四条纬线的纬度,请你写出③和⑥所在位置的经度:③   ;⑥   。
(2)C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
(3)将经纬线上AB、AC、CD段距离从长到短排列:   。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 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 为什么?
(18题图) (19题图)
19. 某货轮在如图所示的海域翻沉,正在附近航行的A、B两艘轮船立即前往营救。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翻沉地点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   (填“南”或“北”)半球。
(2)图中A、B两艘轮船位于同一   (填“纬线”或“经线”)上,据此判断A 船位于 B 船的   方向。
(3)若只考虑距离因素,能最快赶到出事地点的轮船是   (填字母),它去搭救遇险人员应该向   方向航行。
20.(2024七上·仙居期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观察】在观察地球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中国处于  (填“东”或“西”)半球。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 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没有倾斜
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
经纬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