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观念: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模拟实验中太阳中心进行理解和建构,并能通过图表数据分析,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的特征,知道小行星和陨石、彗星和流星雨的关系,知道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历程。科学思维:通过小组探究实践活动,理解什么是太阳中心,对活动的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运用分析和分类的思维方法对八大行星图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建构,归纳总结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特征。探究实践:通过小组探究实践活动,理解什么是太阳中心,对活动的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小组活动,归纳八大行星特征,并通过绘制示意图、制作模型以及天文观测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太阳系的认识。态度责任:通过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探究活动和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发现史,体会科技进步对太空探索的推动,形成追求真理,大胆求证的科学品质。【课前预习】一 太阳系的组成1、组成: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依次是 、 、 、 、 、 、 、 )、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组成了 。太阳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是太阳系中 和 最大的天体。2、八大行星运动的特点:(1)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2) ——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3)运行轨道的 。二 太阳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 ,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1)太阳的 约为 万千米;(2)质量为地球的 ;(3)体积为地球的 ;(4)表面温度约 ;中心温度达 ;(5)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 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 ,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层(肉眼可见) (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 层 ( )层 ( )4、太阳活动(1)太阳黑子:把太阳 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 ,是太阳表面由于 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的标志。 (2)耀斑:太阳 上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 。耀斑爆发时释放巨大 。(3)日珥:发生在 。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 。(4)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 ,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粒子流。可能在两极形成 。(5)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 约为 。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 ;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 。国际上规定从 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 ,从 开始为第24周。太阳活动的影响(1)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 ; (2)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 过强照射损伤皮肤。三 行星及其卫星1、行星:直接围绕 转动的球状星体。2、卫星:围绕 转动的天体。3、按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其中肉眼可见的有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无 ,布满 ,无 ,昼夜温差 。 (2)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 “长庚星”, 。卫星,有大气(二氧化碳)温度高。大小与地球接近。(3)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 。 (4)火星:与 最相似,被称为“ ”,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红色,有大气(稀薄,二氧化碳),有固态水,人类可探测的最近行星。(5)木星:气体星球, 、 的行星,有 ,显著特征为 ,卫星最多(66颗)。它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6)土星:气体星球,体积、质量第二的行星,卫星第二(62颗),土星的光环主要由碎块和微粒组成。(7)天王星:在太阳系中,体积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 , 星球,有 ,温度最 。(8)海王星:蓝色行星,距离太阳最远,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 ”。【名师解读】①太阳系八大行星之最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②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③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④体积最小的行星—— 。⑤最亮的行星—— 。⑥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的行星—— 。⑦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 。⑧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带(1)特点: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数量多,都围绕太阳运行,一旦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就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2)位置:大多集中在 之间。2、彗星(1)彗星概况:围绕太阳运动的一种天体,由 组成。(2) :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气化形成的气态物质。: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离太阳越 彗尾越 。3、哈雷彗星:周期 年。4、流星:小天体闯入大气层摩擦燃烧→陨星(没有燃烧尽落到地表)→陨石(由岩石构成的陨星)。【课中研学】一、太阳系的组成1.认识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构成的。提问:与地球相邻的是哪两颗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有哪些共同的特征?③太阳系的中心是谁呢?2.人类探索太阳系的过程3.探索活动①让同伴拿着手电筒站在离你2m的地方,然后让同伴将手电筒朝你所在的方向照过来。告诉同伴握住手电筒不动。②面朝手电筒,绕着同伴转圈,保持离同伴2m远的距离。③记录你所观察的明暗变化情况。④重复这一活动。但是这次你面朝一个方向,站着不动。让同伴拿着手电筒,始终将光照向你并围绕着你转圈,保持离你2m远的距离。⑤记录你所观察到的明暗变化情况。如果你代表地球,同伴代表太阳,你能够仅仅根据本活动中的观察结果来判断哪个是太阳系的中心吗?二、太阳1. 提问:太阳能在生活中的运用?你知道太阳是怎样的?2. 观看视频——太阳表面3. 太阳概况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来回答。①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②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地球直径的110倍)。③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④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⑤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思考: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4.太阳的结构大气层从内往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①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只有使用特殊仪器或在日全食时才能观察到。②色球层是太阳大气的中间层。通常,色球层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才能看见。③光球层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5. 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 主要有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①太阳黑子形成原因:太阳表面(光球层)的黑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注意:太阳黑子本身并不黑,它的温度一般也有四五千摄氏度。思考:根据图3.2 -6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算一算两个相邻高峰值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活动周期:约为11年。活动反映 :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②耀斑太阳表面(色球层)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是太阳色球层的强烈的活动现象,是太阳大气的爆炸现象。一个大耀斑的能量,就可满足全世界1亿年对电的需求量。③日珥太阳表面喷出的炽热的气流,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6. 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观看关于八大行星的视频1.行星和卫星的区分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2. 八大行星(1) 概述:①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木行星)。②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差异。除金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2) 探索活动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 1 个单位,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数值见表3.2 -1。找一找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较大的两颗行星。比一比,体积、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是哪一颗?说一说,木星有哪些明显特征?(3)思考:为什么人类首先要对火星进行探索?金星:距离最近、大气压为地球92倍、布满硫酸云、常年460℃。火星:距离适当、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平均温度55℃、昼夜与地球相当。可达性好、环境适应性好。(4)水星——最小的行星是离太阳最近,体积最小的行星, 比地球的卫星 —月球大不了多少。水星上没有大气,布满了环形山,没有卫星。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5)金星:最热的行星金星的大小与地球相近,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金星表面很热, 平均 温度约460℃。我国古人把早晨出现于东方天空的金星称为“启明星”。(6)地球: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 的行星,水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地球上有大气层, 大气中富含氧气,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地球 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7)火星:和地球最像的行星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非常稀薄。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约为-140℃~20℃。科学阅读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被正式命名为天问系列。这个名字代表着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未知的不懈探索。天问系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了许 多先进的设备,如探地雷达、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 13 个有效载荷,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火星的地表、大气等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寻找水和生命的痕迹,解答”火星上是否曾经孕育过生命”这个人类关心的问题。讨论:对火星的探索需要克服哪些困难?科学家观测到火星上有一些巨大的峡谷,以及一些很像古代海岸线的地貌特征,由此推断,很久以前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流动的液态水。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大量的水被冻结在火星地表下面。火星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铁,因此,火星看上去呈橘红色,又被称为“红色行星”。(8) 木星:最大的行星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 5倍。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9) 土星:最“轻”的行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土星大气与木星大气一样,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在八大行星中,土星有着壮观的光环,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比水星还大。(10) 天王星:最“懒”的行星天王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四,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拥有卫星。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和甲烷。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温度约为-224℃。天王星是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11) 海王星:最远的行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且寒冷的蓝色行星,大气层以氢气和氦气为主,有微量的甲烷。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人们观测到的天王星轨道与用牛顿理论计算出的结果 有偏差,于是,两位年轻的天文学者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和牛顿理论,各自独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运行轨道,天文学家在预测位置观测到了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12) 实践活动①绘制太阳系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示意图。②设计并制作两个实物模型,一个模型表示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另一个模型表示各行星与太阳相对体积的大小。③运用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软件,观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并描述其突出的特点。④思考:如果用直径为1cm的黏土球当做地球,其它行星应该多大?如果用直径为1cm的黏土球当做地球,各行星的距离为多少呢?(13) 模型建构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系统)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这种描述或模拟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需要体现原有对象(系统)某些本质的特征。如细胞模型、太阳系模型、月—地模型。模型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等功能。二、小行星和彗星1. 小行星(minor planet)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太阳系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于 1928 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 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2. 彗星(comet)是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①彗核: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组成的大冰球。②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③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76年3. 流星: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4. 陨石: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巡视器(任务车)着陆于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第四近的一颗橘红色星球,这颗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木星2.(2025七上·义乌期末)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 慢, 或不变”)(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2025七上·余杭期末)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项目 与日 距离 大气 密度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 周期地球 1 1 15℃ 23时54分 1年火星 1.52 0.01 -63℃ 24时37分 1.9年(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1)上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填字母代号)。(2)上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4.(2025七上·上虞期末)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肉眼观测到现代的高科技探测器,人类的探索工具和技术不断发展,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请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曾被认为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天体,是宇宙的中心。下列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有 。(填序号)①日食 ②登高望远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2)16世纪,图1为哥白尼“日心说”模型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有着壮观光环的行星为 。(填图中字母)(3)后来,人们认识到宇宙由银河系等星系组成,而银河系由几千亿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组成。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 状。(4)大爆炸理论是目前最准确地描述宇宙从诞生到当前状态的模型。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BC说明宇宙在 膨胀。(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5.(2025七上·吴兴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课后练习】1.(2025七上·金华期末)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2.(2025七上·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3.(2025七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太阳从“出生”到“死亡”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一颗恒星B.在BC阶段,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C.在CD阶段,太阳将形成红巨星,亮度会变小D.在DE阶段,太阳将形成白矮星,体积会变大4.(2025七上·拱墅期末)人类在探测宇宙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类天体,下列天体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A.哈雷彗星 B.月球 C.冥王星 D.海王星5.(2025七上·滨江期末)2024年12月8日迎来了2024年度一个行星观测的重要天象——木星冲日,即太阳、地球和木星排成一条直线(如图是木星冲日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木星和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正确的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太阳的光球层D.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6.(2025七上·鄞州月考)我的航天梦我们站在地球上,探望宇宙深处……(1)在人造卫星上,利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C.石油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D.都有可能(2)“中国空间站凌月”原理和日食相同,该现象发生时,空间站的位置应该在下图( )处。A.甲 B.乙 C.丙 D.丁(3)人类选择月球作为第一个登陆探索的天体,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探索月球没有危险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矿产资源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D.月球真空、失重和强辐射,是理想的工业加工场所(4)我国将发射航天望远镜“巡天号”。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亮星,绝大多数是(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都有可能(5)下列对于太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B.太阳活动对地球有着深远的影响C.太阳探测可以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和应用水平提升D.太阳处于宇宙中心7.(2025七上·钱塘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太阳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自身会发光的行星D.日珥是太阳日冕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8.(2025七上·黄岩期末)截至5月底,2024年太阳已经发生多次大耀斑,这预示着第25个太阳周将进入高峰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耀斑一般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极光C.太阳黑子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9.(2025七上·慈溪期末)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可能是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距离/天文单位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8 30.11A.0.80天文单位 B.1.20天文单位C.2.80天文单位 D.7.20天文单位10.(2025七上·德清期末)如表为太阳系里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数值。 (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单位)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1)在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 、 。(2)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 。11.(2025七上·拱墅期末)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024年1月1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5.0级耀斑,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地观测记录了这次爆发。(1)2024年是太阳活动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若遇到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夸父一号”便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12.(2025七上·南浔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5月5日14时,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X1.3级)。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除耀斑外,太阳活动主要还包括 (写出其中一种)。(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13.(2025七上·金华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我们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1)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 。(2)在如图宇宙的结构层次中,若C为地月系,则太阳系的位置应该位于 (选填“A”或“B”)。(3)利用激光测距技术,能准确测定地球到一些人造卫星的距离,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km/s。14.(2025七上·钱塘期末)“金星凌日”和“火星冲日”是两种非常罕见的天文景观,“金星凌日”人们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火星冲日”是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整夜可见,且一年中是最亮的,其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哪一类天体 ;(2)“金星凌日”与“火星冲日”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该原理是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全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原因是______;A.月亮体积比金星大得多 B.金星体积比月亮大得多C.月亮离地球比金星远得多 D.金星离地球比月亮远得多(4)根据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周期,我们可以预测“火星冲日”现象一般每 年出现一次(选填“1”、“2”或“3”)。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太阳系99.86 体积 质量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 恒星 直径 14033万倍 130万倍 6000摄氏度 1500万摄氏度 1.5亿千米 最重要的能量光球 太阳黑子 色球 耀斑、日珥 日冕 太阳风 光球层 太阳黑子 温度较低是太阳活动强弱 色球层 耀斑 能量 色球层 日珥 日冕层 极光 活动周期 11年太阳活动峰年 太阳活动谷年 1755 第1周 2009年 无线电短波通讯紫外线 太阳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空气 环形山 卫星 大 唯一逆向自转行星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地球 红色星球 体积质量最大 大气和光环 大红斑 四 气体 卫星 低 行星 水星 海王星木星 水星 金星 火星 土星 地球 火星和木星 彗核、彗发、彗尾彗核 彗发 彗尾 近 长 76课中研学任务一:一、太阳系的组成①金星和火星②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③太阳3. 探索活动不能二、太阳思考: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6.①扰乱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④导致紫外线增强,伤害人类身体健康。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 及人类的健康和生活。⑤危及星际航行等。任务二:(2) 探索活动①木星和土星②金星③体积和质量最大(3)金星:距离最近、大气压为地球92倍、布满硫酸云、常年460℃。火星:距离适当、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平均温度55℃、昼夜与地球相当。可达性好、环境适应性好。科学阅读讨论:路程遥远、通信困难、着陆困难、起飞困难。思考:如果用直径为1cm的黏土球当做地球,其它行星应该多大?如果用直径为1cm的黏土球当做地球,各行星的距离为多少呢?课堂练习1.【答案】B【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八大行星从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知排在第四位的是火星。故答案为:B。2.【答案】(1)光球层;快(2)增加【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既然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解答】读图可知,(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换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的峰值会在2012年出现。(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根据题意。3.【答案】(1)AB(2)②③【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凌日现象是指内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条件(1)安全的外部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2)适宜的自身条件温度和水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解答】(1).根据题意,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为地内行星,地内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当其在下合时(日、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水星或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可能发生凌日现象。即为AB。(2) ①火星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故不符合题意;②根据所学的知识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是1.52个天文单位,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故符合题意;③表中数据显示火星的自转周期的长度24时37分与地球的非常接近,故符合题意;④火星和地球公转时都有黄赤交角,大小很接近,但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1.9倍,所以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火星四季的长度是地球的1.9倍,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②③ 。4.【答案】(1)②③(2)A(3)扁圆盘(4)加速【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1)日食的形成是因为月球挡住了太阳光,说明月球是个球体;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土星有光环,结合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A为土星。(3)银河系呈圆盘状,银河系和核外星系构成了宇宙。(4)由图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在BC段宇宙半径增大的较快,说明宇宙处于加速膨胀之中。【解答】(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有②登高望远和③麦哲伦环球航行。(2)由图1可知,E为水星、D为金星、B为火星,C为木星,A为土星;在哥白尼“日心说”模型示意图中,有着壮观光环的行星为土星,通常用字母A表示。(3)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4)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有②登高望远和③麦哲伦环球航行。(2)由图1可知,E为水星、D为金星、B为火星,C为木星,A为土星;在哥白尼“日心说”模型示意图中,有着壮观光环的行星为土星,通常用字母A表示。(3)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4)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5.【答案】(1)太阳黑子;光球(2)金星;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合理即可)【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1)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构成的统一体,包含行星、恒星、星系、星系际空间、次原子粒子等所有物质与能量。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物件大约由4.9%的普通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所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根据太阳活动的相对强弱,太阳可分为宁静太阳和活动太阳两大类。宁静太阳是一个理论上假定宁静的球对称热气体球,其性质只随半径而变,而且在任一球层中都是均匀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太阳的总体结构和一般性质。【解答】(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2)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故答案为:(1)太阳黑子;光球;(2)①金星;②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课后练习1.【答案】A【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 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解答】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它们的数量和大小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太阳活动极大期时,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通常会增加,A正确;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错误;C.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风、太阳辐射和太阳耀斑等多种现象。太阳风是太阳大气层中的带电粒子流,它对地球的磁层和电离层有显著影响,但不能说是影响最大的,C错误;D.太阳不是行星,而是一颗恒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D错误。故答案为:A。2.【答案】A【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火星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解答】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成立,A正确;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B错误;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C错误;D、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与地球上土壤成分不同,不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D错误。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 1)太阳是一颗黄矮星,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 2)约5~10亿年,太阳将形成红巨星。( 3)太阳的最终演化过程为:恒星→红巨星→白矮星→暗矮星。【解答】 A、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但它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 —— 猎户座悬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 2.6 万光年。所以选项 A错误。B、太阳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其中主序星阶段是太阳稳定发光发热的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在图中 BC 阶段表示太阳的大部分生命历程,这一阶段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通过氢核聚变产生能量,维持稳定的状态。所以选项 B正确。C、在 CD 阶段,太阳进入红巨星阶段。随着太阳内部氢燃料的逐渐消耗,太阳核心收缩,外层膨胀,形成红巨星。红巨星的体积非常大,亮度也会变得很大,而不是变小。所以选项 C错误。D、在 DE 阶段,太阳演变为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种高密度的天体,它的体积相对红巨星来说会变得很小,而不是变大。所以选项 D错误。故答案为:B。4.【答案】D【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解答】太阳系中已知有八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海王星属于行星。故答案为:D。5.【答案】C【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1)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关系:离地球较近的行星通常是金星和火星,而非木星。(2)宇宙的结构: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复杂的,并非以太阳为中心,“日心说” 有其时代局限性。(3)太阳的结构: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平时肉眼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光球层。(4)地球上的昼夜差异:由于地球是个球体,不同地区存在昼夜差异,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不可能所有人同时观察到木星冲日。【解答】A、木星不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A错误;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B错误;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确实是太阳的光球层,C正确;D、地球上所有的人不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D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1)A(2)B(3)C(4)C(5)D【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1)人造卫星能量来源:在太空中,人造卫星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卫星设备供电。天然气、石油在太空中无法像在地球上一样稳定供应和燃烧使用。(2)天文现象原理:日食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中国空间站凌月” 类似原理,空间站要处于地球和月球之间。(3)月球探索原因: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相较于其他天体,探索难度相对较低,便于人类开展首次登陆探索任务。月球探索有风险,虽有矿产但不是首要原因,且月球环境并非理想工业加工场所。(4)恒星特性: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能自行发光发热,夜空中绝大多数亮星是恒星。行星自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卫星是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也不发光。(5)太阳相关知识:太阳质量占太阳系质量的 99.86% ;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耀斑等对地球的气候、通信等有深远影响;太阳探测能推动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并非宇宙中心。(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适合在太空中长期使用,A正确;天然气和石油燃烧的方式在太空中不适用,因为需要氧气和燃料储存,且效率较低,BCD错误;故答案为:A。(2)“中国空间站凌月”是指空间站从地球和月球之间经过,遮挡住月球的一部分光线,类似于日食的原理。因此,空间站应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位置。根据日食的原理,空间站应位于乙处,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这使得它成为人类第一个登陆探索的目标,C正确。探索月球存在危险,A错误;虽然月球上可能含有矿产资源,但其主要吸引力在于其距离近,便于探测和返回,不是理想的工业加工场所,BD错误;故答案为:C。(4)航天望远镜主要用于观测宇宙中的天体,而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数量远远超过行星和卫星。因此,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亮星绝大多数是恒星,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5)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D符合题意;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活动对地球有着深远的影响,太阳探测可以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和应用水平提升,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答案】B【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AD.根据对太阳结构的知识判断;B.根据对太阳活动的认识判断;C.能够发光的为恒星。【解答】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A错误;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B正确;C.太阳能够发光,为恒星,故C错误;D.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故D错误。故选B。8.【答案】A【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一般以11年为一个周期,对地球的气候和地磁环境造成影响。【解答】A、耀斑一般发生在色球层,而不是光球层,故A错误,符合题意;B、太阳耀斑增强时,会释放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和电磁辐射,使电离层扰动,导致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越多、越大,太阳活动越强烈,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答案】C【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解答】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1.52天文单位,木星到太阳的距离是5.21天文单位,选项中在此范围的是2.80天文单位。故答案为:C。10.【答案】(1)木星;土星(2)金星【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是指位于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围绕太阳逆时针(自西向东)公转。【解答】(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木星、土星。(2)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八大行星质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因此质量、体积由大到小排名前两位的两颗行星分别是木星、土星。11.【答案】(1)色球(2)水星、金星【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1)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2)凌日现象只能发生在地球以内的行星。【解答】(1)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风、耀斑、黑子等,耀斑发生在太阳外部结构的的色球层。(2)凌日现象是指内行星(水星和金星)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当它们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看到内行星遮挡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为水星和金星离太阳近。12.【答案】(1)色球(2)太阳黑子、太阳风或者日珥(写出其中一种)(3)木星【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解答】(1)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以射电爆发(太阳的电磁辐射急剧增加)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所以耀斑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2)常见的太阳活动除了耀斑外,还有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风(日冕层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日珥(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喷射的物质呈弧状)等。(3)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 2.5 倍,其体积也远超其他行星。13.【答案】(1)太阳(2)B(3)【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太阳系的组成【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太阳来分析;(2)根据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且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来分析;(3)根据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来分析。【解答】(1)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太阳,太阳占据了太阳系绝大部分的质量,其体积也远大于其他天体;(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已知C为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是比地月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图中B表示比C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所以太阳系的位置应该位于B;(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故答案为:(1) 太阳 ;(2) B ;(3) 。(1)太阳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和卫星,所以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太阳。(2)地月系在太阳系之中,太阳系在银河系之中,银河系在宇宙之中,若C为地月系,则太阳系的位置应该位于B。(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14.【答案】(1)行星(2)光沿直线传播(3)D(4)2【知识点】地球公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1)围绕恒星公转的为行星,围绕行星公转的为卫星;(2)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直线分析解答;(3)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物体离地球越近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大;物体离地球越远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小。(4)根据火星和地球公转周期的数量关系推算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金星、地球、火星绕恒星(太阳)运转,所以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2)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光线,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所以两种现象的原理都是光沿直线传播。(3)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物体离地球越近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大;物体离地球越远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小。因为金星离地球比月亮离地球远得多,所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故选D。(4)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即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地球的两倍,即地球每绕太阳公转一圈,火星大约公转半圈,因此每隔约2年,地球和火星会再次成一直线,出现火星冲日现象。(1)太阳能自主发光是恒星,金星、地球、火星绕恒星运转,所以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2)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光线,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据图分析,“火星冲日”是地球在太阳和火星之间,所以地球、太阳和火星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所以两种现象的原理都是光沿直线传播。(3)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物体离地球越近时,其遮挡的区域会越大,因此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这是因为金星离地球比月亮离地球远得多,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火星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即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地球的两倍。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成一条直线,且火星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地球每绕太阳公转一圈,火星大约公转半圈,因此每隔约2年,地球和火星会再次成一直线,出现火星冲日现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观念: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模拟实验中太阳中心进行理解和建构,并能通过图表数据分析,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的特征,知道小行星和陨石、彗星和流星雨的关系,知道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发展历程。科学思维:通过小组探究实践活动,理解什么是太阳中心,对活动的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运用分析和分类的思维方法对八大行星图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建构,归纳总结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的特征。探究实践:通过小组探究实践活动,理解什么是太阳中心,对活动的设计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小组活动,归纳八大行星特征,并通过绘制示意图、制作模型以及天文观测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太阳系的认识。态度责任:通过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探究活动和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发现史,体会科技进步对太空探索的推动,形成追求真理,大胆求证的科学品质。【课前预习】一 太阳系的组成1、组成: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依次是 、 、 、 、 、 、 、 )、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组成了 。太阳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是太阳系中 和 最大的天体。2、八大行星运动的特点:(1)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2) ——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3)运行轨道的 。二 太阳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 ,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1)太阳的 约为 万千米;(2)质量为地球的 ;(3)体积为地球的 ;(4)表面温度约 ;中心温度达 ;(5)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 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 ,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层(肉眼可见) (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 层 ( )层 ( )4、太阳活动(1)太阳黑子:把太阳 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 ,是太阳表面由于 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的标志。 (2)耀斑:太阳 上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斑块,叫 。耀斑爆发时释放巨大 。(3)日珥:发生在 。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 。(4)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 ,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粒子流。可能在两极形成 。(5)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太阳黑子的 约为 。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 ;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 。国际上规定从 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 ,从 开始为第24周。太阳活动的影响(1)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 ; (2)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 过强照射损伤皮肤。三 行星及其卫星1、行星:直接围绕 转动的球状星体。2、卫星:围绕 转动的天体。3、按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其中肉眼可见的有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无 ,布满 ,无 ,昼夜温差 。 (2)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 “长庚星”, 。卫星,有大气(二氧化碳)温度高。大小与地球接近。(3)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 。 (4)火星:与 最相似,被称为“ ”,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红色,有大气(稀薄,二氧化碳),有固态水,人类可探测的最近行星。(5)木星:气体星球, 、 的行星,有 ,显著特征为 ,卫星最多(66颗)。它的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6)土星:气体星球,体积、质量第二的行星,卫星第二(62颗),土星的光环主要由碎块和微粒组成。(7)天王星:在太阳系中,体积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 , 星球,有 ,温度最 。(8)海王星:蓝色行星,距离太阳最远,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 ”。【名师解读】①太阳系八大行星之最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②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③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 。④体积最小的行星—— 。⑤最亮的行星—— 。⑥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的行星—— 。⑦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 。⑧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带(1)特点: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数量多,都围绕太阳运行,一旦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就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2)位置:大多集中在 之间。2、彗星(1)彗星概况:围绕太阳运动的一种天体,由 组成。(2) :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气化形成的气态物质。: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离太阳越 彗尾越 。3、哈雷彗星:周期 年。4、流星:小天体闯入大气层摩擦燃烧→陨星(没有燃烧尽落到地表)→陨石(由岩石构成的陨星)。【课中研学】一、太阳系的组成1.认识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构成的。提问:与地球相邻的是哪两颗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有哪些共同的特征?③太阳系的中心是谁呢?2.人类探索太阳系的过程3.探索活动①让同伴拿着手电筒站在离你2m的地方,然后让同伴将手电筒朝你所在的方向照过来。告诉同伴握住手电筒不动。②面朝手电筒,绕着同伴转圈,保持离同伴2m远的距离。③记录你所观察的明暗变化情况。④重复这一活动。但是这次你面朝一个方向,站着不动。让同伴拿着手电筒,始终将光照向你并围绕着你转圈,保持离你2m远的距离。⑤记录你所观察到的明暗变化情况。如果你代表地球,同伴代表太阳,你能够仅仅根据本活动中的观察结果来判断哪个是太阳系的中心吗?二、太阳1. 提问:太阳能在生活中的运用?你知道太阳是怎样的?2. 观看视频——太阳表面3. 太阳概况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来回答。①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②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地球直径的110倍)。③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高达1500万℃。④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⑤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思考: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4.太阳的结构大气层从内往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①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只有使用特殊仪器或在日全食时才能观察到。②色球层是太阳大气的中间层。通常,色球层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才能看见。③光球层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5. 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 主要有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①太阳黑子形成原因:太阳表面(光球层)的黑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注意:太阳黑子本身并不黑,它的温度一般也有四五千摄氏度。思考:根据图3.2 -6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算一算两个相邻高峰值年或低峰值年之间的时间。活动周期:约为11年。活动反映 :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②耀斑太阳表面(色球层)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是太阳色球层的强烈的活动现象,是太阳大气的爆炸现象。一个大耀斑的能量,就可满足全世界1亿年对电的需求量。③日珥太阳表面喷出的炽热的气流,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6. 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观看关于八大行星的视频1.行星和卫星的区分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2. 八大行星(1) 概述:①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木行星)。②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差异。除金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2) 探索活动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 1 个单位,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数值见表3.2 -1。找一找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较大的两颗行星。比一比,体积、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是哪一颗?说一说,木星有哪些明显特征?(3)思考:为什么人类首先要对火星进行探索?金星:距离最近、大气压为地球92倍、布满硫酸云、常年460℃。火星:距离适当、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平均温度55℃、昼夜与地球相当。可达性好、环境适应性好。(4)水星——最小的行星是离太阳最近,体积最小的行星, 比地球的卫星 —月球大不了多少。水星上没有大气,布满了环形山,没有卫星。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5)金星:最热的行星金星的大小与地球相近,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金星表面很热, 平均 温度约460℃。我国古人把早晨出现于东方天空的金星称为“启明星”。(6)地球: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 的行星,水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地球上有大气层, 大气中富含氧气,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地球 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7)火星:和地球最像的行星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非常稀薄。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约为-140℃~20℃。科学阅读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被正式命名为天问系列。这个名字代表着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未知的不懈探索。天问系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了许 多先进的设备,如探地雷达、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 13 个有效载荷,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火星的地表、大气等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寻找水和生命的痕迹,解答”火星上是否曾经孕育过生命”这个人类关心的问题。讨论:对火星的探索需要克服哪些困难?科学家观测到火星上有一些巨大的峡谷,以及一些很像古代海岸线的地貌特征,由此推断,很久以前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流动的液态水。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大量的水被冻结在火星地表下面。火星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铁,因此,火星看上去呈橘红色,又被称为“红色行星”。(8) 木星:最大的行星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 5倍。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9) 土星:最“轻”的行星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土星大气与木星大气一样,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在八大行星中,土星有着壮观的光环,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比水星还大。(10) 天王星:最“懒”的行星天王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四,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拥有卫星。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和甲烷。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温度约为-224℃。天王星是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11) 海王星:最远的行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且寒冷的蓝色行星,大气层以氢气和氦气为主,有微量的甲烷。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人们观测到的天王星轨道与用牛顿理论计算出的结果 有偏差,于是,两位年轻的天文学者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和牛顿理论,各自独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运行轨道,天文学家在预测位置观测到了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12) 实践活动①绘制太阳系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示意图。②设计并制作两个实物模型,一个模型表示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另一个模型表示各行星与太阳相对体积的大小。③运用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软件,观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并描述其突出的特点。④思考:如果用直径为1cm的黏土球当做地球,其它行星应该多大?如果用直径为1cm的黏土球当做地球,各行星的距离为多少呢?(13) 模型建构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系统)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或模拟,这种描述或模拟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需要体现原有对象(系统)某些本质的特征。如细胞模型、太阳系模型、月—地模型。模型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等功能。二、小行星和彗星1. 小行星(minor planet)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太阳系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于 1928 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 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2. 彗星(comet)是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①彗核: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组成的大冰球。②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③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76年3. 流星: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4. 陨石: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天问一号”着陆器带着“祝融号”巡视器(任务车)着陆于八大行星中离太阳第四近的一颗橘红色星球,这颗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木星2.(2025七上·义乌期末)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 慢, 或不变”)(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2025七上·余杭期末)2024年10月,我国中科院和航天局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一项优先发展方向为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天体的宜居性。项目 与日 距离 大气 密度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 周期地球 1 1 15℃ 23时54分 1年火星 1.52 0.01 -63℃ 24时37分 1.9年(注:假设地球的与日距离和大气密度均为1).(1)上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的行星是 (填字母代号)。(2)上表是地球和火星部分参数的对比。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四季的长度一样4.(2025七上·上虞期末)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肉眼观测到现代的高科技探测器,人类的探索工具和技术不断发展,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请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曾被认为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天体,是宇宙的中心。下列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有 。(填序号)①日食 ②登高望远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2)16世纪,图1为哥白尼“日心说”模型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有着壮观光环的行星为 。(填图中字母)(3)后来,人们认识到宇宙由银河系等星系组成,而银河系由几千亿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组成。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 状。(4)大爆炸理论是目前最准确地描述宇宙从诞生到当前状态的模型。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BC说明宇宙在 膨胀。(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5.(2025七上·吴兴期末)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2)“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课后练习】1.(2025七上·金华期末)科学家发现,目前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极大期将持续一年左右,之后逐渐回归到极小期。下列关于太阳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B.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和色球层C.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太阳风D.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2.(2025七上·衢州期末)火星地表遍布沙丘、砾石,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据以上信息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B.火星一天时长是地球一天的两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D.火星地表适合种植各种地球植物3.(2025七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太阳从“出生”到“死亡”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一颗恒星B.在BC阶段,太阳处于主序星阶段C.在CD阶段,太阳将形成红巨星,亮度会变小D.在DE阶段,太阳将形成白矮星,体积会变大4.(2025七上·拱墅期末)人类在探测宇宙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类天体,下列天体属于太阳系行星的是A.哈雷彗星 B.月球 C.冥王星 D.海王星5.(2025七上·滨江期末)2024年12月8日迎来了2024年度一个行星观测的重要天象——木星冲日,即太阳、地球和木星排成一条直线(如图是木星冲日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木星和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B.“日心说”中关于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说法是正确的C.人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太阳的光球层D.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观察到木星冲日6.(2025七上·鄞州月考)我的航天梦我们站在地球上,探望宇宙深处……(1)在人造卫星上,利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C.石油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D.都有可能(2)“中国空间站凌月”原理和日食相同,该现象发生时,空间站的位置应该在下图( )处。A.甲 B.乙 C.丙 D.丁(3)人类选择月球作为第一个登陆探索的天体,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探索月球没有危险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矿产资源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D.月球真空、失重和强辐射,是理想的工业加工场所(4)我国将发射航天望远镜“巡天号”。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亮星,绝大多数是(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都有可能(5)下列对于太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B.太阳活动对地球有着深远的影响C.太阳探测可以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和应用水平提升D.太阳处于宇宙中心7.(2025七上·钱塘期末)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B.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太阳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自身会发光的行星D.日珥是太阳日冕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8.(2025七上·黄岩期末)截至5月底,2024年太阳已经发生多次大耀斑,这预示着第25个太阳周将进入高峰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耀斑一般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极光C.太阳黑子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9.(2025七上·慈溪期末)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可能是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距离/天文单位 0.39 0.72 1.00 1.52 5.20 9.54 19.18 30.11A.0.80天文单位 B.1.20天文单位C.2.80天文单位 D.7.20天文单位10.(2025七上·德清期末)如表为太阳系里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数值。 (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单位)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1)在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由大到小排名都是前两位的两颗行星是 、 。(2)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 。11.(2025七上·拱墅期末)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024年1月1日太阳爆发了一个X5.0级耀斑,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观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地观测记录了这次爆发。(1)2024年是太阳活动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若遇到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夸父一号”便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12.(2025七上·南浔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5月5日14时,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X1.3级)。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了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2)除耀斑外,太阳活动主要还包括 (写出其中一种)。(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 。13.(2025七上·金华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我们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1)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 。(2)在如图宇宙的结构层次中,若C为地月系,则太阳系的位置应该位于 (选填“A”或“B”)。(3)利用激光测距技术,能准确测定地球到一些人造卫星的距离,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km/s。14.(2025七上·钱塘期末)“金星凌日”和“火星冲日”是两种非常罕见的天文景观,“金星凌日”人们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火星冲日”是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整夜可见,且一年中是最亮的,其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金星、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哪一类天体 ;(2)“金星凌日”与“火星冲日”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该原理是 ;(3)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只在太阳上留下一个小黑点;而发生“日全食”时,月亮却能够遮掉整个太阳,原因是______;A.月亮体积比金星大得多 B.金星体积比月亮大得多C.月亮离地球比金星远得多 D.金星离地球比月亮远得多(4)根据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周期,我们可以预测“火星冲日”现象一般每 年出现一次(选填“1”、“2”或“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学案-学生版.docx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3.2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学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