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观念:使学生理解从古代到现代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变化历程,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盖天说、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演变;认识到地球、太阳乃至银河系都不是宇宙的中心。通过了解现代科学家的理论研究和天文学家的天文观测,认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知道宇宙模型的不断更迭和现代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形成初步的空间宇宙观。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上不同宇宙观的优缺点,理解科学理论如何随着观察和证据的积累而发展和改进。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得出星系运行规律;通过实验模拟、逻辑推理、理论辨析等,建构宇宙的静态模型、膨胀模型和大爆炸宇宙理论模型。探究实践: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天体现象,模仿古代天文学家的工作方式。通过探索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解探索宇宙不仅需要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而且需要基于新的证据,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不断修正、完善宇宙学说。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强调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对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悟科学家不畏艰辛、敢于争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课前预习】一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 .托勒密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 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哥白尼与“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 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 旋转。地球也是一颗 ,它上面像陀螺一样 ,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 转动。二 现代宇宙学说1、星系运动的特点— 的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2)星系离我们 ,退行的速度 ; 其中V是星系退行速度,d为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H为哈勃常数。 (3)星系间的距离在 。2、大爆炸宇宙论(1)大爆炸宇宙论的内容: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今天的宇宙仍将继续膨胀下去。 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2)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依据:现代观测中发现的星系运动特点,即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说明宇宙正处在不断膨胀之中,如果能将时间倒退,宇宙中的星系就会聚在一起(一点),所以就认为宇宙起源于这个点,这个点发生大爆炸就诞生了宇宙。【课中研学】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古代人的宇宙观(1)请你说一说,古代对于宇宙的起源有哪些传说?(2)思考:古代人为什么会对宇宙的起源形成这样的认识?(3)中国战国时期的“盖天说”中国古代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早期的古希腊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盖天说这种宇宙观,虽然已经摆脱了神话的影响,但远没有揭示宇宙的本质。(4)到秦汉时期,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月球和5颗行星的基本运动规律,并能推算天象的发生。(5)亚里士多德①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整个宇宙由环绕着地球的七个同心球壳组成,太阳、月亮、行 星和恒星分别处在不同的球壳上,它们都围绕地球做完美的圆周运动。”②空间的位置是绝对的,地球的地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每个物体都有它的天然位置。 亚里士多德把宇宙空间分为“月上”和“月下”两部分、天上的物体就在天然位置上, 它们随天球做圆周运动,月下和地面附近物体的天然位置是地心,它们之所以做落体运动,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达自己的天然位置。2.从地心说(1)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前人对宇宙的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观测,运用数学方法,创立了“地心说”。(2)请你说一说托勒密”地心说“的主要内容。(3)观看地心说的相关视频,增强理解。3.哥白尼的“日心说”(1)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与研究发现,与其他5颗行星一样,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天空中观察到的行星运动可通过旋转的地球来简单地解释。在得出地球是一颗行星后,哥白尼为太阳系建立了一个“日心说”模型。(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3)“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哥白尼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距离从地球上观察行星,发现每一颗行星运行情况都不相同,而且发现日地距离始终不变。因此他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球围绕地球转动,而最外层的恒星天球则与地心说并无本质区别。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差不多经过一个世纪才被人们接受。(4) 观看日心说的相关视频,增强理解。(5) 有力支持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新的观测证据。伽利略发现:太阳上有黑子,说明太阳并不完美;围绕着木星的有4颗卫星,说明并非所有天体都在绕地球运行。木星有卫星运转的事实为哥白尼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金星的位相变化也说明金星并不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伽利略的观测发现与当时人们对宇宙的普遍认识并不一致,挑战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1633年,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随后改为软禁,直到他在1642年病逝。4.地心说和日心说对比异:地心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球围绕地球转动。运行轨道不同(视频演绎)同:恒星位于最外面的天球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在天空中转动。思考与讨论“日心说”中有关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提法也是不正确的,用你知道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二、课堂练习三、课堂小结一、现代宇宙学说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这些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我们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科学家借助现代望远镜, 揭示了宇宙中的许多奥秘。1. 宇宙学:研究宇宙的性质、结构和演化 (诞生、演化和死亡)的科学。2. 探索活动①牧夫座星系离地球有多远?它的退行速度有多大?②哪个星系的退行速度最大?哪个星系离地球最近?③星系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其退行速度有什么关系?④请预测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星系的退行速度?3.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科学仪器的发明,对观察宇宙更加有利。说一说哈勃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观看视频了解哈勃星系特点。哈勃定律: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v=Hd其中v为星系退行速度,d为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H为哈勃常数。4.思考讨论①哈勃定律反映了宇宙的整体性,展示了宇宙正在怎样变化中?②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退行,是否意味着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你能借助怎样的实验进行模拟呢?5.建立星系运动模型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②用打气筒持续地向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③观察气球在胀大过程中各个小圆点间距离的变化。④如果这些小圆点代表星系,那么,这些原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吗 哈勃眼中的宇宙: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按照哈勃的说法,你是怎样理解哈勃定律中关于星系运动的特点?6.爱因斯坦相对论(1)谁最早提出了时空的概念?并指出每个事件由几个坐标来进行描述?(2)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相对论分为哪两种?(3)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用于宇宙研究,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宇宙模型?7.思考与讨论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着过去的 宇宙比现在小。那么,时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是否必然越小?再往前倒退至某一时间,宇宙是否密集在一个点上?8.宇宙大爆炸理论(1)1948年,加莫夫等人建立的元素生成理论,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奠定了基础。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 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 今天的宇宙仍将继续膨胀下去。(2)宇宙大爆炸理论合理吗?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结果相一致,理论才能被人们接受。宇宙膨胀得到了观测事实的有力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很多观测事实。因此,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3)观看宇宙大爆炸视频。(4)理论观点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二、课堂小结三、课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2025七上·临平开学考)下列关于宇宙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2.(2025七上·余杭期末)恒星的寿命是指恒星从形成到灭亡所经历的时间,这取决于多种因素,质量是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种恒星中寿命最长的是恒星 质量(与太阳相比的倍数)天狼A星 2.14天狼B星 1.05织女星 2.13牛郎星 1.79A.天狼A星 B.天狼B星 C.织女星 D.牛郎星3.(2025七上·衢州期末)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右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 “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4.(2025七上·苍南期末)小明在学习现代宇宙理论后,采用一个气球来模拟星系运动的特点:用打气筒充气将气球从图甲变为图乙。分别测出气球上点B、C、D到A的直线距离变化,部分结果如图丙。(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该实验证明了宇宙在不断的膨胀②气球上的点A、B、C、D用来模拟宇宙中的星系③以气球上其中任何一个点为参照物,在充气时,其它的点都是运动的(2)若气球均匀膨胀,请在图丙中画出充气后的AD 距离 。(3)该实验可以用来模拟“距离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大。”请结合图丙相关数据的变化进行说明 。(4)该实验需要测量“气球上点A和点B的直线距离”。请选用合适器材设计一个测量方案。(供选器材:圆规、细线、刻度尺等。)5.(2025七上·德清期末)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读表回答下列问题。行星 大气特点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地球 大气浓密,大气中富含氧气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且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70℃,不适合人类移居。(2)于是人们将目光放到了火星上,“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并对照地球大气特点,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起码应具备下面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大气和适宜呼吸的 气体、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分。(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与地球一样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课后练习】1.(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对人们认识宇宙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盖天说”的观点是受神话影响提出的,没有科学依据B.“地心说”的提出阻碍了科学进步,没有科学价值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等阶段D.人们已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近乎完美2.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 138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若横坐标表示宇宙年龄t,纵坐标表示宇宙半径 R,图中AB 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据图可知,宇宙的膨胀规律为( )A.始终匀速 B.初期匀速,后期加速C.始终加速 D.初期匀速,后期减速3.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推测宇宙的年龄约为138亿年,但是科学家却发现有一颗名为HD140283的星球年龄远比宇宙年龄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大爆炸理论还不够科学和完善B.宇宙是在不断膨胀和不断演化的C.这违背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应予以D.可能是科学家测量星球年龄的方法出现错误4. 在气球表面贴上一些圆形小纸片,给气球充气使气球膨胀。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作为宇宙膨胀的证据B.小纸片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C.小纸片都以同一纸片为中心膨胀D.有的小纸片距离会减小5. 在“地心说”统治西方文明一千多年之后,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关于此学说,下列叙述中恰当的是 ( )A.“日心说”是一个正确无误的学说B.“日心说”一提出来就被广泛接受,因为它是符合科学的C.“日心说”不能解释任何的天体运动D.“日心说”挑战了“地心说”6. 现代宇宙学说最重要的事实证据是 ( )A.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B.天文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C.前苏联科学家弗里德曼得出的均匀膨胀或收缩的宇宙模型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圆形小纸片间的距离不断变大7.(2025七上·义乌期末)关于宇宙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们有很多认识,以下图示几种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请按照提出的顺序进行排序: ;(2)图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能解释地球上的昼夜变化现象:“地心说”对此的解释是太阳围绕地球进行公转,而“日心说”对此的解释是: 。8.(2025七上·义乌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说。(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 (选填“科学结论”或“理论假说”)。(2)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由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 。9.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因此这一学说又称为“天圆地方说”。大约在公元 2 世纪,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认为从地球向外,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16世纪,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心说”观点,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一边像陀螺一样自转,一边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1)根据以上信息,请选出“日心说”所对应的模型图 (填字母,下同)。(2)“日心说”的建立推翻了长期以来处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不少仁人志士付出了血的代价。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地心说”不是科学假说,“日心说”是科学假说B.“地心说”没有积极作用,“日心说”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C.“地心说”的形成符合当时的科学水平D.太阳中心论的宇宙观,从现在看还是正确的10.小科同学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蘸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如图所示。(1) 在气球膨胀过程中,球内气体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2) 小黑点间的间距变大,可以说明星系间的距离在 ,宇宙在 。(3) 如果以气球变化模拟宇宙演变,本实验使小科体验到宇宙的 没有中心。参考答案课前预习地心说 地球 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 日心说太阳 太阳 行星 自转 太阳 哈勃 越远 越大 V=Hd, 不断扩大 大爆炸宇宙论课中研学任务一:1. 古代人的宇宙观(1)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造宇宙和万物。(2)古代人观察天空的工具仅仅是眼睛,靠臆想,而现代科学家能借助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宇宙的起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发现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证据。这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取决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思考与讨论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太阳系也不在银河系的中心,而银河系也只是众多星系中的一个,并非宇宙的中心。任务二:一、现代宇宙学说5.建立星系运动模型实验表明,宇宙扩张,不管是哪个“星系”,其他“星系”都在不断地离它而去。宇宙的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按照哈勃的说法,你是怎样理解哈勃定律中关于星系运动的特点?星系一直在运动,一直在变化,宇宙在不断地膨胀。6.爱因斯坦相对论(1)爱因斯坦 ;4个(3个空间坐标和1个时间坐标)(2)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后,意识到要将整个宇宙作为对象来研究,并将广义相对论作为研究宇宙的理论。宇宙论在落寞了几百年后,又开始回复了生机。爱因斯坦坚信整个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于是,爱因斯坦提出了有限无边、静态的宇宙模型。他认为,宇宙整体上应该是静态的。为此,他在方程中加了一个宇宙常数,以维持宇宙的静态。当宇宙膨胀的语言被证实后,爱因斯坦为这一发现而欢呼,并承认自己在宇宙模型中人为地引入宇宙常数,是他人生中犯下的一个大错误。7.思考与讨论宇宙在不断膨胀→过去的宇宙比现在小→时间越往前,星系之间的距离越小→再往前倒退至某一时间,宇宙就该密集在一个点上。课堂练习1.【答案】D【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银河系和核外性系数属于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解答】宇宙分为银河系和核外星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故答案为:D。2.【答案】B【知识点】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解析】【分析】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解答】 由图分析可知,恒星的寿命取决于恒星的质量,恒星的质量越小,寿命越长,四种恒星中,天狼B星质量最小,其寿命最长,故B项正确。故答案为:B。3.【答案】(1)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合理即可得分)(2)①②【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同时还在自转。哥白尼认为,人们所看到的天体的运动,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自转的综合结果。【解答】(1)“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基于这一观点,人们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月亮、星星东升西落现象等)可以用 “地心说” 来解释,即这些天体围绕地球的运动导致了它们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看起来像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2)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宇宙是极其广阔且没有中心的,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并非宇宙的中心,所以该观点错误。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实际上,太阳不仅自身在进行自转,还随着银河系一起运动,并非固定不动,所以该观点错误。③地球是球形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如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已经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该观点正确。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这是被现代科学所认可的事实,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等,该观点正确。综上,“日心说” 中错误的观点是①②。4.【答案】(1)②③(2)(3)①充气前 AB、AC 距离比较 ②充气后 AB、AC 距离增加量的比较(4)将圆规的两脚分开一定角度分别放在气球AB两点上,保持圆规两脚分开的角度不变,用刻度尺量出两脚的直线长度即为气球上AB两点的直线距离。【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星系是由许多天体如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星系运动是指星系内部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运动。星系运动的特点主要有星系内部的天体彼此之间都有引力作用、星系内的天体都具有自转和公转运动、星系退行等。【解答】(1)对实验相关说法的判断①:该实验只是用气球模拟星系运动特点,不能直接证明宇宙在不断膨胀,宇宙膨胀是通过天文观测等多种手段综合验证的,所以①错误。②:气球上的点 A、B、C、D 用来模拟宇宙中的星系,通过气球膨胀时这些点之间距离的变化来模拟星系的运动,所以②正确。③:以气球上其中任何一个点为参照物,在充气时,气球膨胀,其它的点相对于该点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其它的点都是运动的,所以③正确。综上,说法正确的是②③。(2)观察图丙中 AB、AC 距离在充气前后的变化规律,AB 距离从 2cm 变为 5cm,增加了 3cm;AC 距离从 4cm 变为 9cm,增加了 5cm。由于气球均匀膨胀,AD 距离充气前为 2cm,按照前面的变化规律,可推测 AD 距离增加量与 AB 距离增加量相同为 3cm,所以充气后的 AD 距离为 5cm。(在图丙中画出对应高度的直条表示 5cm 即可)如图:(3)充气前,AC 距离(4cm)大于 AB 距离(2cm)。充气后,AB 距离增加了5 - 2 = 3cm,AC 距离增加了9 - 4 = 5cm。即距离 A 点更远的 C 点(对应距离越远的星系),在相同的 “膨胀” 过程中,远离 A 点(对应星系远离的速度)的距离增加量更大,所以该实验可以模拟 “距离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大”。(4)将圆规的两脚分开一定角度分别放在气球 AB 两点上,保持圆规两脚分开的角度不变,用刻度尺量出两脚的直线长度即为气球上 AB 两点的直线距离。因为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可以准确复制气球上 AB 两点的距离,再用刻度尺测量圆规两脚间距离就能得到 AB 的直线距离。5.【答案】(1)二氧化碳(2)氧气(3)B【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解析】【分析】(1)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它清晨称为“启明”出现在东方天空;傍晚称为“长庚”处于天空的西侧。在日出稍前或日落稍后达到亮度最大,其亮度在夜空中仅次于月球,排第二。(2)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解答】读材料可知,(1)金星的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2)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大气中富含氧气)、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课后练习1.【答案】C【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1、早期的盖天说是认为天圆地方的,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但圆盖形的天与正方形的大地边缘无法吻合。2、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着地球旋转。3、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是指:地球是球形的。证明: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证明:因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是不可想象的。太阳是不动的,而且位于太阳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解答】A.“盖天说”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是古人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等得出的,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故A错误;B.“地心说”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是一种重要的学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故B错误;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确实经历了从认为天圆地方,到地心说,再到日心说等不同的阶段,故C正确;D.目前人类还没有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还有很多未知之处,远非近乎完美,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B【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解答】图象中的纵坐标宇宙半径R可以看作是星球发生的位移x,因而其切线的斜率就是宇宙半径增加的快慢程度。由题意,宇宙初期匀速,后期加速膨胀。故答案为:B。3.【答案】C【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解答】A、宇宙大爆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还不够科学,仍需要继续完善,故A正确;B、根据大爆炸理论可知,宇宙是在不断膨胀和不断的演化,故B正确;C、大爆炸理论还不够完善,虽然发现了年龄远比宇宙年龄大的星球,但大爆炸理论也不应该全盘否定,故C错误;D、发现了年龄远比宇宙年龄大的星球,可能是由于时间久远,测量方法可能不准确造成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C。4.【答案】B【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那么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在不断的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可以用气球模拟实验。【解答】该实验可以模拟宇宙膨胀的过程,但是不能作为宇宙膨胀的证据,故A错误;气球在不断膨胀,它的体积不断增大,因此小纸片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故B确,D错误;小纸片都以气球内的球心为中心胀,而不是以某一纸片为中心,故C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D【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近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模型,简称“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解答】“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并不完全是正确的,它之所以被认为更加科学是相较于“地心说”而言的,故AB错误;“日心说”能够解释四季变化、昼夜交替等实际的天象运动,故C错误;“日心说”否定了统治西方文明1400年之久的“地心说”,故D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B【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哈勃定律所描述的观测事实,是现代宇宙学说(如大爆炸宇宙论等)最重要的事实依据,人们基于星系的退行等观测事实去构建和完善宇宙演化等相关的宇宙学理论。【解答】A、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一种理论模型,它为研究宇宙的结构、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它本身不是宇宙学说最重要的事实证据,A错误;B、通过天文观测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这是哈勃定律所描述的观测事实,B正确;C、前苏联科学家弗里德曼得出的均匀膨胀或收缩的宇宙模型属于理论推导的模型范畴,是在一定的假设和理论基础上构建出来的对宇宙状态的一种设想,并非直接的事实证据,C错误;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圆形小纸片间的距离不断变大只是一个类比实验,用来帮助人们形象地理解宇宙膨胀的概念,D错误。故答案为:B。7.【答案】(1)①③②(2)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心说”对于昼夜变化的观点是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进行公转,而“日心说”对于昼夜变化的观点是由于地球和行星绕着太阳运动,即太阳为宇宙的中心。【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解答】(1)得太夸张,图中①是天圆地方说,相差时间最早;然后形成地心说③,最后形成日心说②,所以提出的顺序依次是①③②。(2)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心说”对于昼夜变化的观点是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进行公转,而“日心说”对于昼夜变化的观点是由于地球和行星绕着太阳运动,即太阳为宇宙的中心。(1)关于宇宙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们先后提出了“盖天说”、“地心说”和“日心说”,即提出的顺序进行排序为①③②。(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对此的解释是地球和行星绕着太阳运动(太阳为中心、太阳是宇宙中心)。8.【答案】(1)理论假说(2)降低【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1)宇宙大爆炸是一种假说。(2)宇宙半径与宇宙温度的变化据图解答。【解答】(1)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大爆炸宇宙论是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假说,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所以宇审大爆炸理论是理论假说,而不是科学结论。(2)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可知,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降低,二者呈负相关。(1)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理论假说,其中被人普遍接收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2)根据上图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知: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降低。9.【答案】(1)A(2)C【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日心说与地心说都是科学假说,都符合当时的科学水平,都能够促进天文学的发展。【解答】(1)日心说建立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故选A;(2)A.日心说与地心说都是科学假说,故A不符合题意;B.地心说和日心说在一定的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科学假说的形成都是符合当时的科学水平的,故C符合题意;D.太阳中心论的宇宙观,现在看是错误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故答案为:(1)A;(2)C。10.【答案】(1)大于(2)变大;膨胀(3)膨胀【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1)气压将物质将气压小的一侧压。(2)黑点间距离变大,说明宇宙在膨胀,星系间在远离。(3)星系彼此远离,说明宇宙的膨胀没有中心。【解答】(1)当气球内部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是,气球会向外膨胀,所以在气球膨胀的过程中,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2)小黑点模拟的是星系,间距表示的是星系之间的距离,气球膨胀时,小黑点在彼此远离,黑点间的间距在变大,说明星系间的距离在变大,宇宙在膨胀。(3)气球在膨胀时,黑点间的距离在变大,即黑点在彼此远离,说明宇宙的膨胀没有中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观念:使学生理解从古代到现代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变化历程,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盖天说、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演变;认识到地球、太阳乃至银河系都不是宇宙的中心。通过了解现代科学家的理论研究和天文学家的天文观测,认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知道宇宙模型的不断更迭和现代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形成初步的空间宇宙观。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上不同宇宙观的优缺点,理解科学理论如何随着观察和证据的积累而发展和改进。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得出星系运行规律;通过实验模拟、逻辑推理、理论辨析等,建构宇宙的静态模型、膨胀模型和大爆炸宇宙理论模型。探究实践: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天体现象,模仿古代天文学家的工作方式。通过探索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解探索宇宙不仅需要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而且需要基于新的证据,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不断修正、完善宇宙学说。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强调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对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悟科学家不畏艰辛、敢于争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课前预习】一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 .托勒密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 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2、哥白尼与“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 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 旋转。地球也是一颗 ,它上面像陀螺一样 ,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 转动。二 现代宇宙学说1、星系运动的特点— 的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2)星系离我们 ,退行的速度 ; 其中V是星系退行速度,d为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H为哈勃常数。 (3)星系间的距离在 。2、大爆炸宇宙论(1)大爆炸宇宙论的内容: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今天的宇宙仍将继续膨胀下去。 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2)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依据:现代观测中发现的星系运动特点,即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说明宇宙正处在不断膨胀之中,如果能将时间倒退,宇宙中的星系就会聚在一起(一点),所以就认为宇宙起源于这个点,这个点发生大爆炸就诞生了宇宙。【课中研学】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古代人的宇宙观(1)请你说一说,古代对于宇宙的起源有哪些传说?(2)思考:古代人为什么会对宇宙的起源形成这样的认识?(3)中国战国时期的“盖天说”中国古代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早期的古希腊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盖天说这种宇宙观,虽然已经摆脱了神话的影响,但远没有揭示宇宙的本质。(4)到秦汉时期,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月球和5颗行星的基本运动规律,并能推算天象的发生。(5)亚里士多德①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整个宇宙由环绕着地球的七个同心球壳组成,太阳、月亮、行 星和恒星分别处在不同的球壳上,它们都围绕地球做完美的圆周运动。”②空间的位置是绝对的,地球的地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每个物体都有它的天然位置。 亚里士多德把宇宙空间分为“月上”和“月下”两部分、天上的物体就在天然位置上, 它们随天球做圆周运动,月下和地面附近物体的天然位置是地心,它们之所以做落体运动,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达自己的天然位置。2.从地心说(1)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前人对宇宙的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观测,运用数学方法,创立了“地心说”。(2)请你说一说托勒密”地心说“的主要内容。(3)观看地心说的相关视频,增强理解。3.哥白尼的“日心说”(1)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与研究发现,与其他5颗行星一样,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天空中观察到的行星运动可通过旋转的地球来简单地解释。在得出地球是一颗行星后,哥白尼为太阳系建立了一个“日心说”模型。(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3)“日心说”的主要内容哥白尼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距离从地球上观察行星,发现每一颗行星运行情况都不相同,而且发现日地距离始终不变。因此他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球围绕地球转动,而最外层的恒星天球则与地心说并无本质区别。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后,差不多经过一个世纪才被人们接受。(4) 观看日心说的相关视频,增强理解。(5) 有力支持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了新的观测证据。伽利略发现:太阳上有黑子,说明太阳并不完美;围绕着木星的有4颗卫星,说明并非所有天体都在绕地球运行。木星有卫星运转的事实为哥白尼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金星的位相变化也说明金星并不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伽利略的观测发现与当时人们对宇宙的普遍认识并不一致,挑战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1633年,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随后改为软禁,直到他在1642年病逝。4.地心说和日心说对比异:地心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月球围绕地球转动。运行轨道不同(视频演绎)同:恒星位于最外面的天球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在天空中转动。思考与讨论“日心说”中有关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提法也是不正确的,用你知道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二、课堂练习三、课堂小结一、现代宇宙学说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这些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我们看到的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科学家借助现代望远镜, 揭示了宇宙中的许多奥秘。1. 宇宙学:研究宇宙的性质、结构和演化 (诞生、演化和死亡)的科学。2. 探索活动①牧夫座星系离地球有多远?它的退行速度有多大?②哪个星系的退行速度最大?哪个星系离地球最近?③星系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其退行速度有什么关系?④请预测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星系的退行速度?3.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科学仪器的发明,对观察宇宙更加有利。说一说哈勃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观看视频了解哈勃星系特点。哈勃定律: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成正比。v=Hd其中v为星系退行速度,d为星系到观察者的距离,H为哈勃常数。4.思考讨论①哈勃定律反映了宇宙的整体性,展示了宇宙正在怎样变化中?②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在退行,是否意味着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你能借助怎样的实验进行模拟呢?5.建立星系运动模型①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画上一些小圆点。②用打气筒持续地向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③观察气球在胀大过程中各个小圆点间距离的变化。④如果这些小圆点代表星系,那么,这些原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吗 哈勃眼中的宇宙:发现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发现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发现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按照哈勃的说法,你是怎样理解哈勃定律中关于星系运动的特点?6.爱因斯坦相对论(1)谁最早提出了时空的概念?并指出每个事件由几个坐标来进行描述?(2)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相对论分为哪两种?(3)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用于宇宙研究,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宇宙模型?7.思考与讨论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着过去的 宇宙比现在小。那么,时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是否必然越小?再往前倒退至某一时间,宇宙是否密集在一个点上?8.宇宙大爆炸理论(1)1948年,加莫夫等人建立的元素生成理论,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奠定了基础。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奇点”的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 生成各种物质,形成各种星系,演化成今天的宇宙, 今天的宇宙仍将继续膨胀下去。(2)宇宙大爆炸理论合理吗?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结果相一致,理论才能被人们接受。宇宙膨胀得到了观测事实的有力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很多观测事实。因此,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3)观看宇宙大爆炸视频。(4)理论观点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二、课堂小结三、课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2025七上·临平开学考)下列关于宇宙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2.(2025七上·余杭期末)恒星的寿命是指恒星从形成到灭亡所经历的时间,这取决于多种因素,质量是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结合图表信息,推测四种恒星中寿命最长的是恒星 质量(与太阳相比的倍数)天狼A星 2.14天狼B星 1.05织女星 2.13牛郎星 1.79A.天狼A星 B.天狼B星 C.织女星 D.牛郎星3.(2025七上·衢州期末)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用新模型取代旧模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模型也有可取之处,新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右图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 “地心说”模型虽然不正确,但也可以解释一些人们观察到的天文现象,请举出一个例子 。(2)根据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以下“日心说”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②太阳是固定不动的③地球是球形的 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4.(2025七上·苍南期末)小明在学习现代宇宙理论后,采用一个气球来模拟星系运动的特点:用打气筒充气将气球从图甲变为图乙。分别测出气球上点B、C、D到A的直线距离变化,部分结果如图丙。(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该实验证明了宇宙在不断的膨胀②气球上的点A、B、C、D用来模拟宇宙中的星系③以气球上其中任何一个点为参照物,在充气时,其它的点都是运动的(2)若气球均匀膨胀,请在图丙中画出充气后的AD 距离 。(3)该实验可以用来模拟“距离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大。”请结合图丙相关数据的变化进行说明 。(4)该实验需要测量“气球上点A和点B的直线距离”。请选用合适器材设计一个测量方案。(供选器材:圆规、细线、刻度尺等。)5.(2025七上·德清期末)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读表回答下列问题。行星 大气特点天王星 主要是氢气和甲烷地球 大气浓密,大气中富含氧气金星 大气浓密,二氧化碳占97%火星 大气非常稀薄,二氧化碳占96%(1)由于金星的大气浓密,且 气体的含量高,导致金星的温室效应很强烈,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70℃,不适合人类移居。(2)于是人们将目光放到了火星上,“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上火星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是否有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并对照地球大气特点,行星若适合人类移居起码应具备下面三个条件:一定厚度大气和适宜呼吸的 气体、适宜的温度,还要有生命必需的水分。(3)科学家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与地球一样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课后练习】1.(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对人们认识宇宙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盖天说”的观点是受神话影响提出的,没有科学依据B.“地心说”的提出阻碍了科学进步,没有科学价值C.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地心说”、“日心说”等阶段D.人们已探索到宇宙的边界,对宇宙的认识近乎完美2.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 138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不断下降。若横坐标表示宇宙年龄t,纵坐标表示宇宙半径 R,图中AB 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据图可知,宇宙的膨胀规律为( )A.始终匀速 B.初期匀速,后期加速C.始终加速 D.初期匀速,后期减速3.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推测宇宙的年龄约为138亿年,但是科学家却发现有一颗名为HD140283的星球年龄远比宇宙年龄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大爆炸理论还不够科学和完善B.宇宙是在不断膨胀和不断演化的C.这违背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应予以D.可能是科学家测量星球年龄的方法出现错误4. 在气球表面贴上一些圆形小纸片,给气球充气使气球膨胀。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作为宇宙膨胀的证据B.小纸片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C.小纸片都以同一纸片为中心膨胀D.有的小纸片距离会减小5. 在“地心说”统治西方文明一千多年之后,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关于此学说,下列叙述中恰当的是 ( )A.“日心说”是一个正确无误的学说B.“日心说”一提出来就被广泛接受,因为它是符合科学的C.“日心说”不能解释任何的天体运动D.“日心说”挑战了“地心说”6. 现代宇宙学说最重要的事实证据是 ( )A.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B.天文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C.前苏联科学家弗里德曼得出的均匀膨胀或收缩的宇宙模型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圆形小纸片间的距离不断变大7.(2025七上·义乌期末)关于宇宙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们有很多认识,以下图示几种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请按照提出的顺序进行排序: ;(2)图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能解释地球上的昼夜变化现象:“地心说”对此的解释是太阳围绕地球进行公转,而“日心说”对此的解释是: 。8.(2025七上·义乌期末)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说。(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 (选填“科学结论”或“理论假说”)。(2)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由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 。9.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的,因此这一学说又称为“天圆地方说”。大约在公元 2 世纪,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认为从地球向外,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16世纪,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心说”观点,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一边像陀螺一样自转,一边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1)根据以上信息,请选出“日心说”所对应的模型图 (填字母,下同)。(2)“日心说”的建立推翻了长期以来处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不少仁人志士付出了血的代价。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地心说”不是科学假说,“日心说”是科学假说B.“地心说”没有积极作用,“日心说”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C.“地心说”的形成符合当时的科学水平D.太阳中心论的宇宙观,从现在看还是正确的10.小科同学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蘸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如图所示。(1) 在气球膨胀过程中,球内气体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2) 小黑点间的间距变大,可以说明星系间的距离在 ,宇宙在 。(3) 如果以气球变化模拟宇宙演变,本实验使小科体验到宇宙的 没有中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一课时》学案-学生版.docx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七上《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一课时》学案-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