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甘肃省武威九中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部分(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映衬(yìng chèn) 濒临(bīn lín) 恹恹欲睡(yān)
B.倔强(jué jiàng) 主宰(zǎi) 杳无消息(yǎo)
C.蹒跚(pán shān) 倦怠(dài) 油光可鉴(jiàn)
D.炽热(zhì) 屏息(bǐng) 跋山涉水(bá)
2、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抑扬顿挫 直截了当 淋漓尽致 不记其数
B、好高骛远 殚精竭虑 博闻强识 阴谋诡计
C、梦寐以求 刚愎自用 按步就班 桀骜不驯
D、逆来顺受 脍灸人口 无精打彩 深恶痛疾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
B. 每当展望未来,我就会浮想联翩,仿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在眼前,祖国大地到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
C. 中学生活五光十色,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拨动过你的心弦,也一定有许多喜、 怒、哀、乐让你不能忘怀。
D.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络绎不绝,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蜀绣又名“川绣”,具有精美细腻、色彩明快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B.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C.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D.我们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也许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起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富细致的感情。
B、《中国制造2025》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战略。高铁、手机、家电……中国向世界相继亮出了一张张名片。
C、“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工资水平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成为“新市民”。
D、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是一个展示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良机,值得全世界仔细聆听。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
B、朱自清,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济南的冬天》《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D、《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里的“黄金台”,相传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8、古诗文积累(12分)(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别字、字迹潦草不清均不得分)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 颢《黄鹤楼》) 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 殊《浣溪沙》)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 (5)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朱敦儒《相见欢》) (6)争渡,争渡 , (李清照《如梦令》) (7)《饮酒》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得、恬淡高远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 。 (8)《赤壁》中借古讽今,反面假设,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 。 (9)《渔家傲》中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和对南宋黑暗现实不满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完成9-12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方七百里 方:地方 B.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C.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险峻的大山 D.一厝朔东 厝:安放,放置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君之力 自以为大有所益 B.告之于帝 闻之于宋君 C.面山而居 而山不加增 D.操蛇之神闻之 河阳之北 1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4分)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 意思是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 意思是 。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二)名著阅读(7分) 13.阅读下面《昆虫记》选段,填上相应的昆虫。(4分) 在作者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 )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罗曼罗兰把( )(作者姓名)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14.(3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微尘远,山花近 秦锦屏 ①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 ②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稍有不慎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沟中!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 ③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的最坏打算。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个忙吗?” ④“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 ⑤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 ⑥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傅和那位不知名的司机一齐转回头看我,面露喜色。我撇撇嘴,心想,这老人,十有八九不会回来了,因为,这地方离他居住的村庄一定十分遥远,任凭我手搭凉棚望尽村路,也未见窑洞组成的村郭坐落在何处! ⑦沉默。等待。 ⑧又是数十分钟过去了,(A)夕阳像一个没有烧透的夹生煤球,半红半黑悬挂在天际,树梢上满是寒凉寡情的秋风。刘师傅站一会儿,蹲一会儿,“啪啪”打火抽烟。司机则反复在原地看表、兜圈子,看样子,他有些后悔接了我这档活儿。 ⑨听,土堆后面好像有人声! ⑩我们一跃而起,探头看去,呀,好多手执铁锹、锄头的村民,正从带状的小路上陆陆续续汇集而来,带头的就是那弓背老人!他们舞动工具又铲又挖。刘师傅和司机高兴坏了,挽起袖子在路的这端徒手刨土,我也要效仿他们,却被硬生生推开:“你是客人呢,不要把手弄脏了!” (B)蒙在夕阳脸上的灰色面纱被风掀开了,夕阳一跃而出,安详地注视着大地,橘色的薄暮里,一群人,正在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刨土开路!呵,不说别人,就那位黑脸白牙的刘师傅,我认识他也才不到两小时。当时,我在县城里招手问驾摩托车兜生意的他:“黑家洼村怎么走?”他认真打量了我一下,自告奋勇要弃车带路,理由是,那地方路况不好,驾摩托车去危险,不识途的人很容易走岔道,路走岔了,非但今晚回不了城,连个宿住的地方也难找到。他特别强调:“你看看,这天都快黑了,你一个女人家,身上还背着个包……”我见他满脸真诚,便接受了建议,由他带路,当街拦了一辆出租车……哪知,路上遇到这坟包一样意外出现的“拦路虎”!刚才还差点误会了他。 “拦路虎”被一群陌生人合力“打败了”!我强忍满眼激动的泪花,掏出钱想略表谢意,却被那些粗糙的大手坚决挡回:“那不能要呢,都是小事情嘛!谁人出门不遇个事儿嘛……” 一旁的刘师傅拍拍满是灰尘的手,竟也替他们帮腔:“应该的,咱们这里的人,都这个样儿。快走,天快黑了!” 车子再次启动,夹道而立的是扛着、拄着劳动工具的村民,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 车子颠簸前行,我频频回头。远远看去,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15.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情感变化。(4分) ,沮丧焦虑→回村喊人, → ,愧疚感激 →再次前行, 。 16.从划线句A、B中任选一句,分析描写夕阳的作用。(4分) 选句 ,作用: 17.请依据提示,品析画线句子(6分) (1)他们微笑的脸庞朴实而憨厚,挥舞的手臂,像广袤大地上鲜明生动的平安路标,被夕阳镀上了灿灿金色。(从修辞的角度)(3分) (2)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摘掉眼镜,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人物描写的方法)(3分) 18.“他们散落道旁,如微尘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又像朵朵沁人心脾的山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请在下面三篇课文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言行品质说说他(她)是怎样如“微尘”又如“山花”的。(3分) 《老王》 《背影》 《台阶》 (二)厄尔尼诺现象(14分) 在南太平洋的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爪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著名的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经这里,与赤道流(暧流)相遇,形成了世办上著名的渔场。这里的鱼产量曾占世界海洋鱼类总产量的1/5左右。但是近几十年来,约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渔业大幅度减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 厄尔尼诺出现时,不仅秘鲁沿岸的气候突然变化,其他许多地方的气候也一反常态:该热的地方不热,该冷的地方不冷;该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便地,一向少雨的地方却大雨滂沱,洪涝成灾。这是什么原因? 原来厄尔尼诺来临是,海洋温度会变得异常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打破了大气环流中热量、水流等动态平衡分布,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它的规律。20世纪以来,它出现了17次,每次都 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来了个改变。如1972年厄尔尼诺出现时,热带和亚热带许多地方就经历了一场百年少有的寒流,1976年我国东北收回成命反常的低温气候,造成粮食减产。1982年、1983年,厄尔尼诺再次来临,这次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东太平洋海水升温最高达6°C—9°C,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害频频发生,如印度出现特大干旱,秘鲁发生雪崩。这一次,厄尔尼诺在全世界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更是频频光顾,造成全球气候。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 19、划线部分主要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2分) 20、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形成的?(2分) 21、这篇文章采取的说明顺序是属逻辑顺序,具体就是 。(2分) 22、第二自然段“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文章结构上起 作用(2分) 23、请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24、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25、第四自然段中带点的“大约”“至少”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6、厄尔尼诺频频光顾造成严重影响,试举出近年来你耳闻目睹的一二个事例。(2分) 三、写作(60分) 27.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八年级,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写成记叙文; 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100
(
200
)
(
400
)
100
(
60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