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2.2气候(学案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八上2.2气候(学案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主题思考】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江西北部(如南昌、九江、庐山等地)属湿润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200-1900毫米,春夏多锋面雨,夏秋多台风雨,全年相对湿度高(75%-85%)。尤其是在春夏之交的梅雨季(6-7月),冷暖气团频繁交汇,形成持续性阴雨天气,低空云层厚重,常出现“山腰云雾缭绕,山巅隐现”的景象。
“带雨云埋一半山”既是对赣北亚热带山地多雨多云气候的真实写照,也是将自然气象符号化的文学创造。 辛弃疾借气候现象暗喻南宋政局的压抑,同时以“青山”隐喻不屈的抗金意志,自然气候成为家国情怀的符号。
你知道我国各地的气候特征吗?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属于典型的 气候。
2.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此线 地区有结冰现象。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7月平均气温超过20℃, 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南北气温差别小,漠河与三沙7月平均气温相差不到11℃。
二、气候类型多样
1.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带、 带、 带、 带、 带。
2.根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 、 、 、 四类地区。
3.我国的青藏高原及天山等高海拔地区属于 气候。
三、影响因素复杂
1.我国气候的东西差异最为显著,东部以 气候为主,西北以 气候为主,这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2.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主要受 位置影响。
3.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受 影响。
<重难点>
(1)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获得的太阳热量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因此在我国形成了多个温度带。
②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部距离印度洋较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③地形因素: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分异。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
(2)季风气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
有利影响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分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分布纬度要高得多。
不利影响 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3)雨带的移动规律
4--5月 东南沿海
6--7月 长江流域
7--8月 华北、东北
9月份 雨带南移
9月底 撤出东南沿海
南方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 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移动速度快 北涝南旱
移动速度慢 北旱南涝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中国疆域辽阔,秋景美不胜收:当漠河雪花开始漫天飘舞时,三亚的街头依然裙角飞扬。下图为2024年10月8日我国入秋图和我国集中供暖起止时间图。据此完成1、2题。
1.“你在漠河踏雪,我在三亚划水”,这反映出此时我国的气温特点是( )
A.自北向南递增 B.自西向东递减
C.南北温差大 D.东西部气温相同
2.读图,下列城市中.最早开始集中供暖的是( )
A.哈尔滨 B.乌鲁木齐
C.石家庄 D.呼和浩特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下图为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东部各地常年入冬时间( )
A.自北向南越来越晚 B.自东向西越来越晚
C.自南向北越来越晚 D.自西向东越来越晚
4.拉萨入冬时间较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冬季风
根据干湿程度的空间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四类地区。下图为甘肃省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该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空间分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④湿润区面积广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M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显著的国家之一,有冬、夏季风交替的季风区十分广阔。习惯上,人们把能够明显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把不受或很少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在中国境内,由于冬夏季风的源地、强度不同,其影响范围也不同。下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
(1)简析我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比较武汉、哈尔滨的降水量逐月分配的特点,归纳两城市降水的共同特征。
(3)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概括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能力提升>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B.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C.季节变化大,夏秋少,冬春多 D.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大
9.针对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特点,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建水库 C.围湖造田 D.植树造林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从中可以领悟诗词的内涵,发现诗词中的地理知识,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据此完成下10、11题。
10.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主要体现了( )
A.气温的水平差异 B.气温的垂直差异
C.降水的水平差异 D.降水的垂直差异
11.下列诗句,描写夏季景象的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
(1) 指出“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抵达广东湛江途中穿越的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简述“候鸟”式生活反映的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3)“候鸟老人”打算到三亚越冬,为他们携带的物品提出建议。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参考答案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1.季风 2.以北 3.暖热 高于
二、1.寒温 中温 暖温 亚热 热带 2.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3.高原山地
三、1.季风 温带大陆性 2.纬度 3.地形
【达标检测】
1.C 2.B 3.A 4.C 5.B 6.D
7.(1)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2)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3)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A 9.B 10.B 11.D
12.(1)秦岭——淮河。
(2)“候鸟”式生活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
(3)太阳镜、防晒霜、短袖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