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5.2环境保护与发展(学案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八上5.2环境保护与发展(学案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主题思考】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二氧化碳制造淀粉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生物催化过程,最终转化为淀粉。
这一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实现,他们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项技术的突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自然的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通过11步反应,人工合成的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实验结果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
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环境问题?积累了哪些治理经验吗?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带来 、 、 等环境问题。
2.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质量整体 , 的时期。
二、走向生态文明
1.为了建设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美丽中国。要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 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2.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 、 、 为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
<重难点>
(1)我国主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
(2)走向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比亚迪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品牌,其公司的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近年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据此完成1、2题。
1.比亚迪将公司的总部设在深圳的主要原因是( )
①当地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②海陆交通便利 ③周边地区经济基础好 ④地广人稀,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⑤毗连港澳,靠近东南亚,市场广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比亚迪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大城市得到广泛推广,可以缓解城市的( )
①房价高涨 ②能源紧张 ③空气污染 ④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岗,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图为碳中和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开发利用风、水能等清洁能源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提高煤炭、石油能源消费比例 D.大力发展钢铁、冶金等重工业
4.为实现“碳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
①参加植树活动 ②乘坐私家车 ③践行“光盘行动” ④自备购物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曾经草木稀疏,黄沙漫天,经过三代林场人坚持不懈的造林,营造出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塞罕坝林场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半干旱地区
C.东北地区 D.季风气候区
6.随着塞罕坝林场规模的逐步扩大,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是( )
A. 改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B. 使当地地形相对高度显著增大
C. 降低沙尘天气对北京市的危害
D. 利于雨水下渗降低水资源利用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每到深秋初冬时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汾河湿地公园便会迎来大批美丽的“环保鸟”——白鹭驻足栖息。太原市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我们身边的候鸟”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 收集信息
(1)说出白鹭在我国所分布的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任务二 分析探究
(2)白鹭迁徙途中翻山越岭,写出下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3)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任务三 成果展示
(4)白鹭频现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由此推测太原市环境的变化。
<能力提升>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煤碳 C.石油 D.棉花
9.下列行为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国家明确提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下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据此完成10~12题。
10.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
A.1100万辆 B.1200万辆 C.1300万辆 D.1400万辆
11.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是( )
①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②满足人们追逐新奇的消费欲望 ③促进汽车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减少石油等常规能源的使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活动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要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鼓励人们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你认为“世界无车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民众参与环保 B.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C.彻底避免交通事故 D.拒绝乘坐公共汽车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使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内物种的正常迁移和物质交换造成极大的威胁。研究表明,建立生态网络为物种迁移以及物质交换提供通道,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生态廊道构建。
(1)指出土默特左旗生态廊道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土默特左旗生态廊道构建的生态意义。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参考答案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1.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 2.持续好转 稳中向好
二、1.摒弃 实现 2.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达标检测】
1.D 2.B 3.A 4.C 5.D 6.C
7.(1)内蒙古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2)A秦岭、B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
(4)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8.B 9.A 10.C 11.C 12.A
13. (1)分布特点:北部生态廊道较为集中,东部与南部生态廊道较为匮乏;总体连通水平较低。原因:北部区域生态源地面积较大且较为密集,东部与南部缺少源地或源地面积较小。
(2)构建生物迁移与扩散的最佳路径;促进生物的迁徙和移动;扩大生物的栖息活动范围;提高连通性,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