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1.2人口(学案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八上1.2人口(学案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主题思考】
“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于1935年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人口密度分界线,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云南腾冲。呈东北—西南走向,倾斜约45度,全长约4000公里。
我国人口数量到底是多还是少?为何不同地区的同学感受不同?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世界人口大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 (快或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人口 迅速。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 政策。曾提倡一对夫妻生育 个子女。
3.针对新生人口显著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情况。 年,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 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二、人口分布不均
1.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约为 人/千米2,约为世界人口密度(60人/千米2)的 倍。
2.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如果从黑龙江省 市到云南省 市画一条直线,则东南部人口密度超过 人/千米,西北部人口密度低于 。
<重难点>
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主要受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东部 西部
地形 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以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交通 交通运输网稠密,交通便利 交通运输网稀疏,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达 经济相对落后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2024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5.4%。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反映了2023年我国( )
A.流动人口增加 B.人口负增长
C.人口分布不均匀 D.人均寿命不断增长
2.材料所示,我国将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养老负担加重 B.青壮年就业困难
C.经济发展过快 D.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3.为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②鼓励三孩政策实施 ③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 ④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胡焕庸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反映了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和1935—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
A.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B.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C.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D.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大
5.由1935—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占比统计图可知( )
A.东南部人口占比大,且有增长趋势
B.东南部人口占比小,且有降低趋势
C.西北人口占比小,且有增长趋势
D.西北部人口占比小,且有降低趋势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统计数据,是指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人口管理部门通过户口登记、人口普查等方式经过统计得出的相关数据汇总。人口数据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情况调查,人口状况、管理以及制定各项方针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表为山西省2013年末和2023年末人口统计数据。
(1)归纳十年间山西省人口的变化情况。
(2)指出山西省人口变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能力提升>
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为2016~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曲线代表的是( )
A.①为人口出生率 B.②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C.③为人口死亡率 D.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8.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是( )
A.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人口出生率变化最小
C.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9.据图判断,2022年我国( )
A.人口出现负增长 B.生态环境改善
C.老龄化问题缓解 D.医疗水平提高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焕庸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
(1)说出“胡焕庸线”的起止点,并归纳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试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交通、经济发展等角度中任选两个,分析其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3)同学们围绕“‘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胡焕庸线”永远难以突破,有人认为可以通过鼓励人口大规模迁移至西部突破此线。你认为“胡焕庸线”能否突破?并说明理由。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参考答案
【知识归纳】
<知识点>
一、1.慢 增长 2. 计划生育 一 3.2021 三
二、1.147 2.5 2.黑河 腾冲 400 10
【达标检测】
1.B 2.A 3.D 4.B 5.C
6.(1)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劳动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
(2)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措施:积极发展老龄产业;通过政策鼓励生育,并实施渐进退休政策等。
7.A 8.D 9.A
10.(1)黑河、腾冲。极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侧人口稠密,西北侧人口稀疏。
(2)①海陆位置:距海越近,人口越稠密;距海越远,人口越稀疏。
②地形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口稀疏;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③气候:东部为季风区,气候适宜,人口稠密;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人口稀疏。
④交通:东部交通方式多样,分布密集,现代化程度高,人口稠密;西部缺乏水运的自然条件,交通网络稀疏,人口稀少。
⑤经济发展: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西部经济发展较缓慢,人口稀疏。
(3)不会突破。“胡焕庸线”是由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差异,只要自然环境不变,这种人口差异将长期存在。当自然环境发生改变时,有可能突破,但是自然环境的改变是十分缓慢的。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所以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不能简单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或者可以突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发展,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未来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