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上册8.1《认识生命》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上册8.1《认识生命》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上册8.1《认识生命》教案
【教材分析】 《认识生命》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框内容。本课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生命的特点,感悟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理性认识死亡,寻找个体生命的传承和接续的意义,从而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及积极传承人类的精神。
【学情分析】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但是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和青少年自身年龄较小,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容易陷人生存的迷失状态, 对自己的生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这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审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有限性,感谢无数英烈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道德修养: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 健全人格: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他人生命,正确理解死亡; 责任意识:通过学习生命的接续,体会生命的价值,增强热爱生命传承生命和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死亡和生命有接续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导入新课: 师: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 生:看视频 师:从视频中,你听到或看到了哪些生命? 生:分享 师:这些生命,都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迹,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奇迹中的奇迹,都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去感受它的价值,去理解它的特点,请大家把课本翻到六十页,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的第一框《认识生命》。 讲授新课: 问题一:生命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大自然的生命奇迹,现在,请大家把目光收回来聚焦于我们自己。请你回忆并分享你最近亲身经历的、让你心头一暖或心头一亮的美好瞬间,它可以是一处风景、一个画面、一次对话,或一件小事。 生:分享 师:(学生回答与引导预设)“放学路上看到夕阳照在树叶上,金灿灿的。” -----而之所以能看到这份美好/生机勃勃,是因为我们有生命,如果你没有生命你会看见这份美好吗?不会 “妈妈给我煮了碗面。”------而之所以感受到这份幸福/温情,是因为有生命,如果没有生命,你会看到这份美好吗?不会 (其它情况预设指导:因为有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到喜怒哀乐,感受到生命的多姿多彩;因为有什么人类社会才能存在) 师:大家的分享,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有了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才能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种种可能,才能创造璀璨的人类文明。这就是生命的重要性,请大家做好笔记。 问题二:生命的特点?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分享的每一个瞬间,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与光芒,而这份能感受美好的生命,本身又有何特点呢?我们继续来探索。 师: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仔细看看你的指纹。你知道吗?你的指纹可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全世界80多亿人,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一样的,连双胞胎也不行。而且不仅仅是指纹,你的DNA、你的声音、你的性格、你的梦想……都是独一无二的。 师:所以老师想请问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在某方面很特别?是独一无二的,比如特别爱画画、特别会安慰人、或者记性特别好? 生:分享 师:你看,这就是你们的“独特性”的表现,你有独特的性格爱好、独特的天赋异禀、独特的个性品质,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下还会拥有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一切都在说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独特的,那这唯一的人生,能重来吗 你昨天不小心对好朋友说了句伤人的话,今天能不能回到昨天,重新说一遍?你小时候没好好练琴,没好好学习现在能不能“重启”童年? 生:不能 师:对,不能,生命就像一条河,只向前流,从不回头。你经历的每一天——小学毕业那天的合影,第一次考满分的喜悦,甚至那次让你后悔的眼泪……都永远地留在了过去,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再到中年和老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珍惜现在。 师:既然我们的生命只能向前走,那它会一直走下去吗? 生:不会 师:是的,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医学多么进步,人的生命总有终点。 所以,老师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医生告诉你:“你只剩下一年时间了。”你会怎么安排这最后的365天?你会去见谁?想去哪里?想完成什么心愿? 生:分享 师:我们同学说:我要陪爸妈去旅行、我想再看一次海边的日出、我想对那个我一直没敢说‘谢谢’的人,亲口说一声。你看,正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有限,我们才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值得奋斗。但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认为国家、民族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信仰,所以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了祖国的山河,献给了人民的安宁。这些人是陈祥榕,在中印边境冲突中,他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了祖国的山河,年仅18岁;这些人是王伟,在美军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被迫跳伞后,他坠入茫茫南海,最终牺牲,年仅33岁。18岁,本该是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年纪;33岁,正是人生最蓬勃有力的年华,所以这两个数字不论怎么看都让人痛心,但正是因为这些短暂的生命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所以他们的生命会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走向了真正的永恒。 师:同学们,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用奋斗拓展它的深度,用奉献提升它的高度,愿我们都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祖国奋斗、为人民奉献中去。 师:老师刚才说,这些英雄的生命走向了‘永恒’,我想请问为什么他们的生命,能超越生死,走向永恒? 生:因为他们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所以大家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忘记就会永恒;因为...... 师:你的说法老师赞同,就像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的一样: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存在。 师:(引导学生答出这两点:因为后来的人还在做他们做的事;因为他们的精神还在影响着我们,后面的教学在引导出来这两点的基础上展开) 师:刚才有同学说,他们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后来的人还在做他们做的事,的确如此。陈祥榕,在中印边境英勇牺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无数年轻的战士接过钢枪,在祖国的边疆、海岛、高原站成一道钢铁长城;虽然王伟坠入南海,没能归来,但今天的海军飞行员,驾驶着更先进的战机,巡航在祖国海天之间。人的生命就像一棵大树,老树终会枯萎,但它留下的种子会落地生根,长出新枝,开出新花。 正如个体的生命终将结束,但人类的生命却在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中不断延续。所以,人类的生命是代代有接续的。 师:还有同学说,他们之所以永恒是因为他们的精神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确如此(放视频)。 师:这些精神,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比石头更坚硬,比时间更长久,正如同同学们刚刚所看到的视频;正如同孔子死了两千多年,我们还在学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雷锋牺牲了六十多年,仍有无数人默默做着好事;袁隆平爷爷走了,可他的“禾下乘凉梦”,正在年轻科学家的稻田里开花结果。他们的肉体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生命将代代接续,因为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以上老师所讲就是生命的特点,请大家做好笔记。 课后升华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它是不可逆的、是短暂的、是有限的,但是却可以在奋斗与奉献中走向永恒,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你打算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奋斗与奉献中走向永恒? 师:老师先给一个示范:我承诺: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生:分享 预设:“我承诺:每天认真值日,守护我们的班级。” “我承诺:主动帮助同学,让善良延续。” “我承诺:升旗时站得笔直,用心唱国歌。” “我承诺:不浪费粮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我承诺:诚实守信,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承诺:锻炼身体,将来也能守护祖国。”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说的每一句‘我承诺’,都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光。原来,认识生命,不只是知道它有多短暂,更是要懂得如何让它变得有意义。从今天起,愿我们珍惜每一刻,接续前行,传承精神, 用行动证明:我,就是那束光。下课。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