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21《五石之瓠》(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一轮复习】21《五石之瓠》(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21 《五石之瓠》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注意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hù)(葫芦)之种(zhǒnɡ),我树(种植)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坚固。这里指大瓠的坚固程度)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因为)其无用而掊(pǒu)(击破)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大的东西,事物的“大”的功用)矣。宋人有善(擅长)为不龟(jūn)(同“皲”,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pínɡpì)(漂洗)·(kuànɡ)(同“纩”,丝绵絮)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一说,同“悦”,取悦)吴王。越有难(nàn)(发难),吴王使之将(统率,率领)。冬,与越人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战,大败越人,裂地(划分出土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同样的)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一种草,弯曲不直)之心也夫!”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举
(1)其坚不能自举也(承受)
(2)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举起,抬起)
【同义联想】举手之劳
(3)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举出,提出)
【同义联想】不胜枚举、举一反三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兴起,发动)
(5)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被攻占)
(6)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提拔,推举)
【同义联想】举善荐贤
(7)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拿,用)
2.固
(1)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实在,确实)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三章》)(巩固)
(3)固不如也(《鸿门宴》)(本来)
【同义联想】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4)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牢固地)
(5)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使……牢固)
(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顽固)
【同义联想】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7)少年固强之(《促织》)(坚持,一定)
三、判断下列对文中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则瓠落无所容”的“容”与“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并序》)中的“容”意思不同。( √ )
提示:容:动词,盛、容纳/名词,脸色。句意:却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整理衣裳,显出端庄的脸色。
2.“魏王贻我大瓠之种”中“贻”的意思是赠送,与《静女》中“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贻”意思不同。( × )
提示:两句中的“贻”都是“赠送”的意思。
3.“裂地而封之”与“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两句中的“而”用法不相同。( √ )
提示:而:表顺承/表并列。句意:于是割地封赏他。/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
四、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1.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译文: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解析:“洴澼”,漂洗;“”,同“纩”,丝绵絮;“鬻”,卖;“与”,给。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译文: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当作大的盛酒器(或: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当作大的盛酒器)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呢?
解析:“虑”,用绳结缀,一说,考虑;“以为”,把……当作;“乎”,于、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