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27《陈情表》(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一轮复习】27《陈情表》(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27 《陈情表》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注意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臣密言:臣以(因为)险衅,夙(早年)遭闵(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怜惜)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零丁(孤独的样子)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福分)薄,晚有儿息(子嗣)。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无期功强近之亲(近亲),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形影相吊(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而刘夙婴(缠绕)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停止侍奉而离开(祖母)]。
【理解助记】诉苦情:总括(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幼年(生孩六月,……躬亲抚养);少年(臣少多疾病,……至于成立);成年(既无伯叔,……形影相吊);奉养祖母(而刘夙婴疾病,……未曾废离)。
【易写错字】闵凶、愍、零丁、祚薄、僮、茕茕孑立、夙婴、床蓐。
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清化[(自己)受到晋朝清明教化的润泽]。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主事的人),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授官)臣郎中,寻(不久)蒙国恩,除(授官)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用)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上闻、报告),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一天比一天)笃(病重);欲苟(暂且)顺私情,则告诉[申诉(苦衷)]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理解助记】诉两难:多次被征召(逮奉圣朝,……除臣洗马);辞不就职(猥以微贱,……辞不就职);催逼急迫(诏书切峻,……急于星火);狼狈处境(臣欲奉诏奔驰,……实为狼狈)。
【易写错字】孝廉、洗马、猥、陨首、切峻、逋慢、笃。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怜悯)育,况(何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特别严重)。且臣少仕(做官)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希图)宦达,不矜(看重,推崇)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最渺小最鄙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有所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但(只是)以刘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这里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理解助记】晓之以理:孝治天下(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特为尤甚);表明态度(且臣少仕伪朝,……有所希冀);祖母残年(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易写错字】伏惟、矜育、郎署、拔擢、优渥、盘桓、危浅。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这样)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乌鸦。传说乌鸦能反哺其母,常比喻孝亲之人)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辛酸悲苦),非独(不只是)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称州郡长官)所见明知(明明白白知道的),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照察,审辨)。愿陛下矜愍(怜恤)愚诚,听(任从。这里指应许)臣微志,庶(希望)刘侥幸,保卒(终)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经得住,能承担)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上表章)以闻。
【理解助记】示之以忠:两全之法(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愿乞终养);他人证明(臣之辛苦,……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祈求允许(愿陛下矜愍愚诚,……保卒余年);做出承诺(臣生当陨首,……谨拜表以闻)。
【易写错字】报养、牧伯、共鉴、矜愍、庶。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察
(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经考察后予以推举)
(2)众好之,必察焉(《论语》)(考察)
(3)徐而察之(《石钟山记》)(观察,仔细看)
【同义联想】察言观色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看得清)
(5)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明察)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精明,清高)
2.当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承担)
(2)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抵押)
(3)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判处)
(4)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应当,应该)
【同义联想】老当益壮、理所当然
(5)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表时间,值、在、正在)
【同义联想】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6)当窗理云鬓(《木兰诗》)(对着,向着)
【同义联想】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7)锐不可当(阻挡,抵挡)
【同义联想】以一当十
(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占据,把守)
(9)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主持,掌握)
三、判断下列对文中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中的“伏惟”,下对上陈述时表敬之辞,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伏惟启阿母”中的“伏惟”意义相同。( √ )
提示:句意: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他恭恭敬敬地向母亲哀求。
2.“今臣亡国贱俘”的“亡”与《离骚》(节选)中“宁溘死以流亡兮”的“亡”意义相同。( × )
提示:亡:灭亡/消逝。句意: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宁可突然死去随流水消逝。
3.“终鲜兄弟”中的“鲜”,少,此处是“没有”的意思,与“数见不鲜”“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相近。( × )
提示:与“数见不鲜”中的“鲜”意思不同。鲜: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新鲜,新奇/少。句意:又没有哥哥弟弟。/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很少有人知道。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两句中的“于”含义不同。( √ )
提示:于:介词,表比较/介词,在。句意: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
5.“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提出异议的一种文体,《出师表》即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建议。( × )
提示:“提出异议的一种文体”错误。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以及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6.“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与“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见”含义相同。( √ )
提示:见:加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句意:我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官吏(代指焦仲卿)再三嘱咐我。
四、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像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承担侍奉太子的职务,(皇帝的恩遇)不是我用生命所能报答的。
解析:“猥”,谦辞,辱;“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当”,承担;“报”,报答。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就臣)自己的私情(而言)不能够停止奉养而远离(祖母)。
解析:“更相”,相互;“是以”,因此;“区区”,自己的私情。
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新情境)小刚学《陈情表》时,发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和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类似之处,都提到“影”。只不过李白表现的是旷达洒脱的胸怀,李密表达的是孤独悲哀的感情。
2.(新角度)李密的《陈情表》各部分逻辑联系紧密,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例如“刘病日笃”,既照应前文对祖母病情的概括“而刘夙婴疾病”,又伏下文的比喻句“但以刘日薄西山”以及“报养刘之日短也”。
3.(新情境)小明在参加家族聚会时,引用了《陈情表》中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表达对长辈的孝心,表示希望长伴长辈身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