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三 名篇名句默写(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一轮复习】复习任务群三 名篇名句默写(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复习任务群三 名篇名句默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部编教材 推荐背诵篇目(60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六单元:《劝学》《师说》 第七单元:《赤壁赋》《登泰山记》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鹊桥仙》(纤云弄巧)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八单元:《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 古诗词诵读:《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锦瑟》《书愤》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蜀道难》、《蜀相》、《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 第三单元:《陈情表》《项脊轩志》《归去来兮辞并序》《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
其他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礼运》(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山居秋暝》、《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苏幕遮》(燎沉香)、《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玉案·元夕》、《贺新郎》(国脉微如缕)、《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朝天子·咏喇叭》
年份 试卷 考查内容 变化 对策
2024 Ⅰ卷 《屈原列传》、《归园田居》(其一)、借汉喻唐 1.试题越来越重视对真实生活情境的设置,引导考生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2.部分试题答案呈现多元化特点,便于引导考生增加古诗文名篇的阅读量,带动考生对古诗文名句进行探究和梳理 3.部分试题需要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有助于引导考生抓住不同古诗文的关联点进行知识整合 1.要注重对其语句意蕴的理解,准确分析其艺术技巧、风格特点、审美趣味及现实意义等 2.复习古诗文时,要认真落实文言词语,随时记录默写中的难写字、通假字、形近字、同音字等易错点 3.养成对相似、相关古诗文进行联想收集的习惯,主动梳理探究这些古诗文的关联点
Ⅱ卷 《归去来兮辞》、《蜀道难》、离别双方的情思
2023 Ⅰ卷 《报任安书》、《李凭箜篌引》、“诸葛亮”
Ⅱ卷 《五代史伶官传序》、《临安春雨初霁》、“江”“月”
2022 Ⅰ卷 《拟行路难》(其四)、《短歌行》、“谢公”(新课标版) 《劝学》、《关雎》、“鸟类啼鸣”(旧课标版)
Ⅱ卷 《归园田居》(其一)、《蜀相》、“京华”(新课标版) 《短歌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花与鸟”(旧课标版)
情境默写:八大策略,三大步骤
任务一 情境默写八大策略
——把握关键字词,留意易误内容
策略一 记住生僻难写字
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豗”“砯”“壑”“嘲哳”“嫠”都属于难记难写的生僻字,应当特别注意。
策略二 区分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误”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作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在演奏琵琶曲的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小乔初嫁了”,以美女衬英雄;再用“樯橹灰飞烟灭”,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1)“幽”易与同音字“忧”混。(2)“至”易与同音字“致”混。(3)“初”易与同音字“出”混。其实这些同音字的意义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
策略三 区分同义异形字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篇名句中也屡见不鲜,这是考生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对此高度重视。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师说》中,开篇点出老师的作用的两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1)“受”易与“授”混淆。(2)“知”易与“智”混淆。(3)“作”易与“做”混淆。
策略四 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也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1)“涯”不要写作“崖”。(2)“萧”不要写作“潇”。(3)“钩”不要写作“勾”。
策略五 留心语句的顺序
有些名篇名句,即使颠倒语句顺序,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一部分考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3)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词人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两句写他身居囚屋,夜不能寐,听着风声,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策略六 留意具体的语境
对名篇名句的背诵,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应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得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极力搜刮财物奢侈靡费发出的激愤质问。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实现了本质的飞跃:“相与枕藉乎舟中”——忘记了空间,“不知东方之既白”——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豁达超然之“乐境”。
(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自己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奏,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策略七 留意句中的通假字
虽然通假字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火烤变形之后,即使又晒干也无法复原的例子,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样子的句子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表现他的襟怀超旷,善于自解自慰。
(3)《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与一般人的天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1)中的“有”同“又”,“”同“煣”。(2)中的“尊”同“樽”。(3)中的“生”同“性”。
策略八 注意不遗漏虚词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漏掉,导致丢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韩愈在《师说》中通过“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三句将“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进行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错误的学习态度。(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1)中的“所”,(2)中的“也”和“亦”都是虚词,书写时很容易丢掉,应格外注意。
任务二 情境默写三大步骤
——了解试题情境,调动积累作答
背诵名篇名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识记原则
(1)为历代名家、选家、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所欣赏、所称引的,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
(2)概括力极强,已演化为成语的,如“满城风雨近重阳”,后演化为成语“满城风雨”。
(3)意义丰富,生命力强,已成为人们口头熟语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4)被广泛地歌咏传唱,脍炙人口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2.加强背诵,熟记内容
(1)归类记忆法。或按作者,或按内容,或按主题,或按情感进行分类记忆。
(2)比较记忆法。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记忆内容更准确、全面。如人们普遍知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动衬静,千古传诵;通过比较就会知道“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钟山即事》)也是很有特色的写静景的名句。
(3)联想记忆法。如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联想到类似的炼字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4)辨析记忆法。如《六国论》中的“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中的“事”不要写成“侍”。
3.强化“倒背”意识,改变“记忆惯性”
要想改变“记忆惯性”,平时就要试着改变背诵习惯,加强训练。如培养“倒背”的意识,让同桌出下句自己对上句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们就会有逆向思维的意识了。
4.据境分析,辨析字形
汉语中有许多读音相同,但形体、意义却完全不同的字,在备考时就要关注这些同音字不同的意义,根据语境来辨别它们的形体,从而准确识记。
9(2024·新课标Ⅰ卷T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第一步,理解语境。把握语境关键句“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栽种了多种树木”“借汉喻唐”。第二步,理解句意。调动所学不难得出答案。第三步,把握关键。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指”“迩”“见”“荫”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0(2024·新课标Ⅱ卷T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就是如此。(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解析:第一步,理解语境。把握语境关键句“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第二步,理解句意。调动所学不难得出答案。第三步,把握关键。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欣”“涓”“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课时作业20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1.(2025·八省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自己如果治理一个危难中的中等国家,三年之后,“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通过河中画船、天空飞鸟描绘出长江上的美丽景色。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相邻的两个数字来表示一个大概、差不多的数量,这种用法在古诗词中也很常见,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彩、鹭。
2.(2025·内蒙古赤峰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毕业纪念册上,小刚引用《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两句,寄语同学要兼具“内美”与“修能”,提升自身的高度。
(2)《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出了封建家族的富贵与奢华。
(3)春华秋实,春种秋收,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把“春”与“秋”同时吟进诗词中,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覆、隔、淹、序。
3.(2025·广东部分学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们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只要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所成就便不虚此生。
(2)我们不能指望这个世界给我们永远不竭的光明,而要让自己的生命发出襟怀坦荡之光,像宋朝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说的那样:“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3)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在诗中描写飞瀑流泉、江河之水时每每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增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道、攻、肝肺、回。
4.(2025·广东部分学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语文课堂上,王老师讲解“以实喻虚”时,列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以霜喻月光的两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2)中秋之夜,小明在院子里赏月,看到月光下的树木在风中摆动,非常可爱,不禁想起了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两句。
(3)古代文人对春天情有独钟,古典诗文中,常常写万物在春天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汀、珊珊、涓涓、莺、园。
5.(2025·江苏徐州质量监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明成绩不理想,认为学习对自己没有作用,张老师引用《荀子·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木”和“金”作比喻,告诫他学习能够改变自己。
(2)人们常常慨叹“有好的开始的总是很多,但能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谏太宗十思疏》中“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两句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3)楼船,中国古代战船,因外观似楼而得名。古代文人常引“楼船”入诗,表达抗敌的决心,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淼淼河流百尺宽,楼船飞渡晓风寒”。(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直、砺、善、繁、寡、洲、渡。
6.(2024·河南焦作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班会课上,张老师用《〈论语〉十二章》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句话,引导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责任。
(2)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正如苏洵在《六国论》中所说,如果六国“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一起攻打秦国,秦国必定寝食难安。
(3)辛弃疾常用军事意象赋予宋词以积极豪迈、昂扬血性之美,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弘毅、封、礼、才、戈、的卢、霹雳。
7.(2025·江苏盐城五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暑假里,小李到广州游玩,在参观孙中山纪念堂时,不禁想起了《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两句话。
(2)白居易《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妙用比喻描写琵琶声在短暂停歇后突然迸发出铿锵激昂的声音,给人以强烈的听觉震撼。
(3)某同学写文章时想引用古诗文中强调做事注重积累的句子,他找出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乍、浆、跬、至。
8.(2024·重庆第八中学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即将成年的小明希望未来能靠自身的决定和努力成为仁德之人,而不是依赖他人。《〈论语〉十二章》中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以作为他的座右铭。
(2)一轮明月,两种感情。《春江花月夜》中用“月照花林皆似霰”营造了月光倾洒花树,幽静甜蜜的意境;而《扬州慢》中,则用“冷月无声”渲染出了冷寂孤绝的氛围。
(3)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正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出现了两种不同色彩,使诗歌描绘的景象更加鲜明具体,更具画面感。(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霰、隔、鹂、篦、摧、鳞。
9.(2025·浙江名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静女》中,女子赴约却“爱而不见”,令男子“搔首踟蹰”,刻画了人物内在心理,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
(2)《项脊轩志》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两句,让我们想象出归有光时而歌吟,时而端坐,尽享读书之乐的情景。
(3)“玉”因其独特的美丽和珍贵的价值而备受古人推崇,是文人诗词创作钟爱的意象,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见、搔、踟蹰、偃、啸、冥、兀、沧、芙蓉。
10.(2025·山东菏泽质量监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清明来临之际,小强准备写一篇回忆祖父的文章,他想用苏洵《六国论》中的“暴霜露,斩荆棘”两句,来表明祖父早年创业的艰辛。
(2)昨天,李老师应约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名人画展,其中有一幅山水之作,令人震撼,其山峰之高与绝壁之险,不由让她想起李白《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古代文人常用“泪”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直击人心。比如唐诗宋词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暴、棘、峰、壁、捷、长、襟、惟、溅。
11.(2024·河北承德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明由眼前所见景色转向对往事的追忆的两句是:“念往昔,繁华竞逐。”
(2)珊珊假期去泰山看日出,在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一刻,她忽然想到姚鼐《登泰山记》中的句子“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不禁感叹云之变化与美丽。
(3)单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两部分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如“朝晖夕阴”“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样的例子还有“主人下马客在船”和“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忘归客不发/烟笼寒水月笼沙”。(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竞、异、须臾、采。
12.(2025·江苏盐城四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短歌行》中,曹操感叹贤者如月,不知“何时可掇”,内心惆怅,接着想象老朋友远道来访,众人“契阔谈讌”,重温往日恩情。
(3)“梦”是古代诗词中的高频词汇,古代文人借做梦突破时空限制,从心所欲,任意西东,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卿、掇、讌、度、楫、酹。
13.(2025·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南宋戴埴曾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两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运笔巧妙,表面写洞庭之大,实则显示词人豪迈、旷达气质的神来之笔是:“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3)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使用设问这一修辞手法增强情感表达的力量,如唐诗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事、鉴、衫、岱、祠。
14.(2025·广东深圳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班会课上王老师告诫同学们,不要像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写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那样,在一天天的嬉戏中荒废年华。
(2)走上工作岗位的小刚将苏轼《赤壁赋》中“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两句作为座右铭,警醒自己在物质诱惑面前保持廉洁之心,拒绝贪腐之念。
(3)在古代诗歌中,植物的凋零很容易引发古代文人的伤感之情,比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度、毫、憔悴、损、潭、萧、滚。
15.(2025·云南德宏定位监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隐晦的两句是:“其文约,其辞微。”
(2)同样面对明月之夜,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以“海上明月共潮生”写出了明月从海潮中涌起的开阔澄明之景,而李煜却在《虞美人》中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写出了明月映照下物是人非的无限悲愁。
(3)“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古人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古典诗词中使用“茶”这个意象的诗词名句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等。(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辞、生、堪、矮、浮梁。
16.(2025·广东江门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两句形象地写出了陶渊明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隐居生活。
(2)陆游一生以收复中原失地为己任,这种豪情壮志始终没有改变,在《书愤》中也表达了这种渴望:“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3)古人舟行水上,兴之所至时很喜欢边扣舷边唱歌,如“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忧、那、舷。
17.(2024·海南部分学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高三毕业典礼上,夏校长引用《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以昂扬之气,引导学生要用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人生,肯定自我,不为金钱所驱使。
(2)白居易《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两句借月和江水烘托出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寂寞处境。
(3)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千里”来形容行者的旅途遥远或面积广阔,有时它也意味着远途跋涉、磨难重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材、复、曛。
18.(2024·广西北海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后跟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老师谈到古人以行船写心境,别出心裁,让学生举例。小刚举的是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而小明举的是苏轼《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唐宋诗词中常常借“照镜”来抒发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词:须臾、凌、顷、衰鬓、已、斑、晓、吟。
19.(2025·河北邯郸部分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啸,是人们抒发情感的特别方式,张孝祥“扣舷独啸”抒发出满腔豪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两句则借“啸”寄寓自己的志趣。
(2)《孟子》中的名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对世人有很大的警醒作用,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句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小刚准备写一篇文学短评,主题为唐宋诗人用时空对举方式来营造阔大意境,让读者获得独特审美体验,你可以为他提供的例句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皋、啸、赋、豫、作。
20.(2025·黑龙江龙东地区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以“诗词中的英雄”为话题的演讲比赛中,小华在幻灯片上展示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相关内容,并标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句,引导听众品析周瑜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
(2)我们对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不要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其有无,就像《石钟山记》中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两句,苏轼也对此进行反问,认为不可以。
(3)在以“自信”为主题的班会上,你发言时可以引用唐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来增强感染力。(每空1分)
解析:易错字:樯、橹、臆、沧、材、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