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08.第七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一轮复习】08.第七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第七讲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任务一 语言表达简明题
——注意简洁明确,根据题干作答
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简省的语言材料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实现表达效果的最佳化。“简”即“简洁而无冗余”,一般采用“文段修改”的方式考查,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修改:
方法一 去次留主法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不要节外生枝。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1(2025·江西南昌入学考试T22)义卖展台前,某同学询问:“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请你根据物理课代表提供的下列知识,用简洁的语言予以解答。(不超过25个字)(4分)
相关物理知识 不倒翁的特点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重力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作物体的重心。物体重心越低,它的稳定性越高,越不容易倒 不倒翁呈椭圆体,往往绘有可爱的图案。它一般用较轻的材料制成,底部大而圆滑,且放有较重的铁块,上轻下重,从而使得不倒翁的重心始终保持在底部中央
答:上轻下重(1分),重心低且始终保持在底部中央(2分),稳定性高(1分)。
解析:根据相关物理知识可知,物体重心越低,稳定性越高,越不容易倒;再看不倒翁的特点,不倒翁一般用较轻的材料制成,底部大而圆滑,且放有较重的铁块,上轻下重,并且重心始终保持在底部中央,所以,不倒翁的稳定性很高。
方法二 删繁就简法
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含、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2(2024·全国甲卷T21)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80个字。(6分)
大夫好!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是这么回事儿。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就赶紧来医院了。
答:大夫好(1分)!我昨天晚饭后就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睡了一觉,今早还疼,头一晃就更疼了(3分)。另外,我有高血压和糖尿病(2分)。
解析:一般来说,在“患者—医生交流”情境中,患者在初次述说中先要让医生知晓的主要是患病的症状、病情发展过程,以及是否存在基础病等情况。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出相关信息:“头疼”是症状的总体描述,“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整个头都疼”“一晃就更疼了”等,是症状的具体描述;“昨天晚饭后”“先是”“后来”“今天早上”等,是病情发展过程的时间节点,这些信息应该在患者向医生的讲述中。从材料可知,患者长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一重要的基础病情况也应该在讲述中。至于脚踝的扭伤,属于轻微外伤,又时隔多年,从常理判断应该和头疼无关,不属于需要讲述的内容。
材料中患者为减轻病情而采取的措施,以及看电视等情况,它们不像“排了好长时间队”“我老闺女来家里”那样属于完全无关的信息,但相对于症状、时间、基础病来说,重要性较低,在实际的语言交流情境中,可能会在后续的对话中出现,但不应在初次讲述中。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除了必要的信息之外,在交流中应保持礼貌、客气,最好先以“大夫好”等方式致以问候。
方法三 巧用替代法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只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唆。
3(2025·浙南名校联考T22)在交际语境中,代词有时会承载说话者“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中“你”“他”的表达效果。(4分)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宝玉见酒来,抢来欲喝。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地笑两声罢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八回,有删改)
答:①“你”明指雪雁,暗指宝玉;“他”明指紫鹃,暗指宝钗。②黛玉含沙射影(旁敲侧击、一语双关、借题发挥),写出了对宝玉听宝钗的话而将自己的话置若罔闻的不满和吃醋的心理,突出黛玉聪慧机智、口齿伶俐、敏感多疑的形象。(每点2分)
解析:①从指代对象上,本句话表面上是说给雪雁的,说雪雁听紫鹃的话,不听自己的话。实则是说给宝玉听的,讽刺宝玉听宝钗的话,不听自己的话。因此句中的“你”,表面上是对着雪雁说,指雪雁,实际上指宝玉。“他”表面上是指雪雁听从的人——紫鹃,实则指宝玉听从的人——宝钗。②从表达效果上,黛玉本意是不满宝玉听宝钗的话,却将自己的话当耳旁风,不满宝玉、宝钗两人关系亲密,而自己却当旁观者,但又不能直接说出,只得用这样间接委婉、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表达,以达到借题发挥的目的,从中可以看出黛玉的聪明敏捷,言谈应对灵活,以及作为朦胧中的恋爱小儿女的猜忌多疑的性格。
方法四 消除歧义法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者是产生多种理解,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因此,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避免误解,消除歧义。
消除歧义“四方法”
1.标点(或停顿)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或停顿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如“中国女排打败了巴西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只需在“巴西队”后加一逗号,歧义就可立刻消除。
2.变换词语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与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他好说话”,只要将“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3.调序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为多项定语修饰层次不清引起的歧义。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若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
4.语境消除法
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义。
4辨析下面的歧义句。(6分)
(1)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答:“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情况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二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2分)
(2)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是一流的。
答:“保管”有两种不同的意思:一是“保证”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种子”后面;二是“保存管理”的意思,读的时候停顿在“保管”后面。(2分)
(3)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答:“我写不好”有“不赞成自己写”和“没有把握写好”两种理解。可作如下修改:“这份报告不该让我来写(不赞成自己写)”或“这份报告我可能写不好(没有把握写好)”。(2分)
任务二 语言表达连贯题
——注意瞻前顾后,衔接照应紧密
题型一 补写句子题
下面是补写句子题的两个要求。
内容上扣紧:依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先要把握语段中心,最起码要保持话题的一致性,然后依据上下文的内容,推导出应填写的具体内容。这个“上下文”,不仅仅指要填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有时还指更远的“上下句”。
表达上接榫:依据上下文的句式特点,推知具体的衔接词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上下文的语言形式具体指:①语序要一致;②关联词语要搭配;③问句与答句相照应;④指代词要衔接;⑤句式前后要一致;⑥与前后句的词语要搭配。
1.总提(起)句
所谓总提(起)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如: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分析:这是一则说明性文段,从横线所在的位置和前后语境看,应补写一个总提(起)句。
从后文看,“白天”“夜晚”“夏季”“冬季”是时间,而“白天”和“夜晚”、“夏季”和“冬季”的太阳能和风能的情况是互补的,由此分析,横线处所填内容应该强调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互补的特点。
在确定横线处要引出“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互补”这个特点后,再根据“不超过16个字”的要求,用一个陈述句表达。
参考答案: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2.总结句
所谓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几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在语句补写题中,这样的句子前面通常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提示性语言。总结句的补写,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尤其是对上文两至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
如: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都变成了太空垃圾。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因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分析:总结句一般在一段文字的结尾,起总结收束作用。从横线前面的“因此”看,此题考查总结句的补写。
这段文字谈太空垃圾的问题。太空垃圾的影响,包括对“太空”和“地球”两方面,影响很大,清理太空垃圾就显得很重要,空缺处前面是“因此”,所以很显然此处应该填写结论。
在补写后,一般还要代入原文段,通读一遍,看看是否准确、连贯。
参考答案: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3.过渡句
所谓过渡句,就是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内容的句子。补写过渡句,要注意内容上的前后关联、结构上的承前启后、表各种关系的连词和关联词语的恰当使用。
如: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想变成什么颜色,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分析:语段的话题是“变色龙变颜色”,传统观点认为,变色是动物的主观愿望,科学证明,变色需要有外在条件,中间应补写的是一个起桥梁作用的过渡句。
横线前是人们的错误看法,即变色龙变色不需要条件,横线后说变色需要外在条件。因此,补写时要恰当地使用转折连词,做好由“不需要条件”到“需要条件”的过渡。
过渡句的补写,常常采用表顺承、转折、递进等关系的关联词语。结合文中的观点和前后句关系,“其实”引出转折的内容,以引出下文。
参考答案:事实并非如此
4.展开句
所谓展开句,就是起展开说明或论述作用的句子,前半句已有,要求接着往下写,要写的句子就是展开句。展开句的补写首先需要明确陈述对象,即写什么,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在上下文中找出陈述对象,然后再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揣测陈述内容,即陈述对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性质、作用、功能等。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根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展开句的补写在语句补写题中有上升趋势,在复习中应引起关注。
如: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_①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疑问,__②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分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主要阐明了读书的目的问题,①②处需要填写展开性语句。
①前说“不追求……”,后面说“而主张……”,可见,①处应是说批判型阅读不追求简单、机械的记忆。②前说“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后面说“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此处与上下句形成具有递进关系的排比句。
在补写后,要代入原文段,看看是否准确、连贯。
参考答案:①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②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5(2025·宁夏石嘴山质检T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劳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物质财富,(甲)。在田野上,劳动是土地与生命的对话,是汗水与希望的交融,它让土地生机勃勃,也让农人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工厂里,劳动让冰冷的机器焕发出生命的光芒,也让工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作为社会建设者的骄傲与自豪。有一些劳动(乙),实际上也能在平凡中书写伟大。
答:(甲)更在于它塑造了人的精神世界
(乙)看似平平无奇(每点2分)
解析:第一步,精细阅读。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劳动的价值。第二步,逻辑推导。甲处,根据“不仅仅在于”可知,补写处连接词应为“更在于”,表示递进关系;再根据后文“在田野上,劳动是土地与生命的对话,……也让农人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可知,此处强调劳动对人精神的影响,故可填“更在于它塑造了人的精神世界”。乙处,根据后文“实际上也能在平凡中书写伟大”可知,此处强调劳动的平凡,故可填“看似平平无奇”。第三步,回读检查。将答案代入原文读一读,确保全文连贯、贴切、严密。
题型二 语句复位题
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就是将某一语段(或复句)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考生从中选出原句。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解答这类试题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主语或话题前后的一致性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才会中心明确,语意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语意的连贯。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最重要。
2.保持事理相承
用语要合乎逻辑才能保持连贯。事理不通,语言必然不通。
3.保持语言形式上的衔接与呼应
要使语言前后衔接紧密,前呼后应,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分句,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
(2)巧妙使用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一词语、同义词语、代词、同义句子、顶真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
4.保持氛围(意境)的协调性
选用句式或所给语段一般有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热情奔放,或悲凉伤感,或明丽愉悦,或冷落萧条。感情上或喜或悲,态度上有褒有贬。
解题时,要整体把握语段的情调和氛围,注意保持选项中的景物及其特征与语段中所提到的景物及其特征的协调性。
5.保持结构、句式的一致性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
(1)语段中常有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
(2)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
(3)复句中,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不注意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6(2025·贵州遵义质检T21)“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这句话最适合放在文章中的哪一位置?(3分)( D )
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的上线,以往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得以压缩,光阴变得富余,时间变得可控,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劳动的进程、节奏、结果进行预判与规划,有利于人们更自由地协调生活。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快时代”带来的满足,任意挥洒着“快时代”赐予的简易便捷,将节省下来的大量时间按需分配,实现了时间效益的最大化。
【甲】遗憾的是,在技术发展使人们对时间的使用更加自由的同时,现代人又往往陷入一味以“快”来衡量科技水准、娱乐效果、生活质量的怪圈。【乙】键盘代替了手写、阅读器替换了纸质书、短视频霸占了视听平台、Apple Vision Pro开启了新虚拟世界……【丙】我们开始无法忍受缓冲与等待,无法面对时间的滞留与拖延,我们在“快时代”的裹挟和冲击下,像风一样往前追赶,不断刷新更快的生活“加速度”:网速不能不快,“当日达”网购不能不快,游戏续作的产出不能不快……人们匆匆忙忙,为“快”而快,不停飞奔,将压缩出来的时间投掷于下一轮对“快”的追逐。
【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进步不可阻挡,留恋旧日的缓慢、盼望时光的逆流并不可取,但是茫然求快、贸然求速的浮躁生活态度亦不可倡行。我们不应只懂得享受“快时代”的产品升级、技术更新、人力解放,更应重视当下,积极体验,感受生活原有的节奏与过程,追寻生命本身的沉淀与况味,不被“速度”迷心,在抓住生命本身的基础上推动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行。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一步,理解语段。语段介绍的是人工智能的利与弊。第二步,理解选项。“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意思是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骤然前进只会自取灭亡。这是强调一味求“快”的弊端。与丁处后面的“茫然求快、贸然求速的浮躁生活态度亦不可倡行”意思一致。A项,甲处“遗憾的是”是针对第1段内容的过渡句,后面开始讲现代人过于看重“快”的后果,不能放在此处。B项,乙处“键盘代替了手写、阅读器替换了纸质书……”是对上句“陷入……怪圈”的具体描述,二者衔接紧密,不能放在此处。C项,丙处“我们开始无法忍受缓冲与等待”说的是人们的感受,与题干句子的意思不符,不能放在此处。第三步,代入句子。将D项代入文中,联系上下文,可知答案选D。
任务三 语言表达得体题
——注意措辞得体,对象场合合理
“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得体类题目的考查内容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考查的方式主要有“文段修改”和“叙述表达”,常用方法有以下五种:
方法一 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有些词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敬辞只能用于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己方。还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
【拓展积累】
谦敬歌
雅光宝贵贤令尊,对方事物前头用。
敝鄙寒拙愚舍家,须在自己头上加。
家大舍小令外人,谦称敬称有巧法。
谦辞只能用自己,敬辞只能用于他。
7下列两个句子均取材于某中学戏剧社的古装戏剧本,每句都有措辞错误,请找出并修改。(4分)
(1)欣闻同窗聚会,本应专程前往,奈何身体不适,恐无法惠临,恳请谅解。
答:“惠临”改为“前来”(或“前往”“参与”等)。(2分)
(2)就定于八月初八,小店准时开张大吉,欢迎各位届时光临。
答:删去“大吉”。(2分)
解析:(1)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只能用于他人,不能用于己方。(2)大吉:非常吉利。“开张大吉”是祝福语,多用于对方,此处语境意思是小店准时开张,所以说到“开张”就可以结束了。
方法二 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有时所说的重点不同,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出恰当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8从语言得体需要“看准对象,掌握分寸”的角度分析下面几个语句是否得体,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1)一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到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答:不得体。“高抬贵手”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用在本句中不当,应删掉。(2分)
(2)学校教导处通知说: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答:不得体。“莅临”用于欢迎上级到访,此处用错对象。(2分)
方法三 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有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涵的语言。
【拓展积累】
(1)在欢庆的场合,说的话就应当有助于烘托欢快气氛,多讲些吉利话,切记不能说丧气话。
(2)在悲伤的场合,用语要严肃、低沉而简略。
(3)在庄重的场合,用语要庄重、规范,不能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
(4)在工作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经常用行话和术语。
(5)日常生活中,用语要自然、亲切、灵活,多用口语。
(6)与亲人谈话,不该用外交辞令,故弄玄虚。
(7)娱乐场合,用语要风趣、生动。
(8)外交场合,用语要不卑不亢。
(9)同是批评一个人,在私下场合,可直截了当;在公开场合,要委婉,把握语气。
9从语言得体需要“适应场合”的角度分析下面几个语句是否得体,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1)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答:不得体。“否则后果自负”没有注意说话的场合,过于生硬。(2分)
(2)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答:不得体。“积点德吧!”言语不礼貌,没有注意场合和身份,过于生硬。(2分)
方法四 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即使是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同样要到电视台应聘,假如你想应聘记者,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侧重于介绍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应变等能力,因为这几方面的能力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如果你要应聘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突出自己口齿清晰、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相貌端庄等特点,因为主持人既要用语言向观众传播信息,又要将个人形象展示在荧屏上。
10某栏目以“原创杂文剧,戏说世相百态;另类新视角,娱评真假善恶”为特色,针砭时弊,幽默诙谐。现该栏目要招聘演员和记者各一名。如果你打算应聘,请你从“演员”的角度介绍自己。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各40字左右。(3分)
答:示例:本人拥有出色的幽默基因(1分),具有多方面的才艺(1分),善于揣摩人物心理、模仿各类人物(1分)。
方法五 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于不同的语言材料中,以适应不同的语境,满足交际需要。比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体,在公文中使用;方言和俚语简明、通俗,在口语或书面语的文艺语体中使用。
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情况下硬要使用一些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某电影中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道,“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有外商问:“什么叫‘正法’?”中国官员答:“正法就是杀头。”这里,林则徐说的是法令,所以用的是庄严典雅的“正法”;官员是口头对话,所以用了浅显易懂的“杀头”。两种说法和各自的语体都很协调。
11从语言得体需要“把握语体”的角度分析下面几个语句是否得体,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1)(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摇篮》就任你挑上一本了。
答:不得体。口语与书面语混杂。(2分)
(2)地震发生后,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元。(广播稿)
答:不得体。广播稿要求语言口语化,句中的文言语句、括号不合要求。(2分)
任务四 语言表达准确题
——注意词语运用,了解语言情境
“准确”,是指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准确”在各种语言运用题型中均有考查,一般结合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图文转换、压缩语段、语言表达连贯等综合考查。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符合特定的语言情境。选用词语时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只有根据特定情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2)注意事理及对象身份。语言表达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人物特定的身份地位。
(3)程度、范围、大小要一致。考生在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时,要根据语境正确选用程度、范围、大小合适的词语。
(4)词语运用要符合规范。词语的使用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注意语法成分的相互搭配。
12在下列四种不同的语境中,加点词语“人家”的含义是不同的,请对其准确解释。(4分)
①文康《儿女英雄传》:“嘱咐他见了姑娘千万莫问他‘有人家没人家’的这句话,是个‘入门问讳’的意思。”
②朱自清《笑的历史》:“又过了三四年,她们告诉我,姑娘人家要斯文些,笑是没规矩的。”
③“政声人去后,现在人家说你好,不算好,将来人家说你正确,那才算正确。”
④老婆对老公说:“老公,几点下班呀?人家想死你了!”
答:①女子未来的丈夫家(1分)。
②表示身份,女孩子(1分)。
③别人、他人(1分)。
④对对方称自己(1分)。
解析:①句,上文交代了人物——姑娘,下文提到“有人家没人家”,显然这里的“人家”不是指姑娘的父母家,应指女子未来的丈夫家。②句,“人家”与“姑娘”放在一起说,是表明身份,女孩子之意。③句,“人家说”,指别人说,“人家”是别人、他人之意。④句,面对老公称自己为“人家”,显然是对对方称自己之意。
任务五 语言表达鲜明题
——表达观点鲜明,不要含糊其词
“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词。本考点一般出现在压缩语段、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写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写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要做到语言表达鲜明,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选用色彩鲜明的词语。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表示不确定的词,要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绝不能这样”等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还可以通过选择感彩鲜明的褒贬词语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使语言表达鲜明的效果。
(2)选用语气强烈的句式。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鲜明。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3)选用气势饱满的修辞。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13(2025·四川内江开学考试T21)“茶百戏”,又叫作“水丹青”,你更喜欢哪个名字?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4分)
电视剧中表演的点茶,就是宋代盛行的一种吃茶方式,先把茶叶用碾子碾成茶粉,再倒入少许热水,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不断击打,直到出现一层气泡,气泡消散得越慢说明功夫越深。
点茶以后的分茶,是将茶盏里的茶倒入茶盘中,之后便可以用小工具沾水在茶汤表面作画了,这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叫作“茶百戏”,又叫作“水丹青”,如今这项技艺,已经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人在电视剧中看到过这一令人记忆犹深的“绝技”。
答:示例一:更喜欢“茶百戏”。茶,表明具体事物,百戏,将茶水之画与表演艺术联系,暗示画面之多样性,给人无限遐思。
示例二:更喜欢“水丹青”。水,点明作画介质,丹青,乃绘画之雅称,此名使茶水之画更富诗意和文化韵味。(选择1分,理由3分)
解析:①喜欢“茶百戏”,分析名字的构成:“茶”,表明要喝的具体事物;“百戏”,是一种技艺,将茶水之画与表演艺术联系,“百”字暗示了画面的多样性,既新颖又别致,充满想象。②喜欢“水丹青”,分析名字的构成:“水”,点明了作画介质;“丹青”,古人常以此为颜料作画,故代指绘画,听起来雅而不俗。“水丹青”这样的称呼让人很容易将它和绘画联系起来,古代四雅“琴棋书画”,所以这样的名字使得茶水之画更富诗意和文化韵味。
任务六 语言表达生动题
——表达形象可感,进行全面概括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形象可感。本考点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语段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要做到语言表达生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特定的语言风格。把握语言的本质特征,依据题干的具体要求,选择或明快,或绚丽,或质朴,或清新,或幽默的语言风格作答。
(2)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恰当地运用整句与散句,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整句形式较整齐,音节较匀称,可以起到强调语意和增强语势的作用;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整散结合,可以避免语言单调乏味,既能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又能使语言节奏鲜明,气势贯通。
(3)运用形象生动的修辞。要使语言表达生动,除了使用题干要求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用其他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等。
(4)渗透有哲理魅力的语言。不论是叙述、议论还是描写,语言的生动性都会体现在语句的哲理和意蕴上。即语句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富含哲理、有言外之意、有文化底蕴等都会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富有魅力。
14(2025·湖南长沙开学考试T21)文段中的“拍砖”是一个网络流行词,网络流行词是现代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文化中广泛使用的语言现象,它们以简洁、生动、富有创意的特点迅速传播,反映了社会热点、年轻人心态和文化趋势。请另用一个网络流行词创设情境,描写一种生活现象。要求:语意完整,表达流畅,使用贴切,情境合理。(4分)
“看春晚,最累的是手。”不仅要抢红包,更有不吐不快的拍砖或点赞。敲字、分享、转发……根本停不下来。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给春晚加上弹幕,可能会覆盖整个荧屏,再没人能愉快地收看了。
答:示例:减肥不外乎就是控制身体热量的摄入量,同时增加身体消耗的热量,想通过使用甩脂机来快速减肥,就是“妥妥的”交智商税。(有网络流行词2分,创设情境2分)
解析:可以从自己熟悉的网络流行词中挑选,考虑其含义、适用场景和情感色彩,确保能够准确地表达所创设情境的特点。比如,选择网络流行词“妥妥的”,这个词具有强调肯定的意味,能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情感色彩。
根据所选的网络流行词和生活现象,构建一个具体的情境,描述现象的特点或问题。在描述中,要突出网络流行词的使用,使其与情境紧密结合,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比如,减肥是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可以创设减肥的情景,利用“妥妥的”网络词语,通过描述减肥的正确方法和否定其他方法,使情境具有现实意义。
课时作业44
时间:40分钟 分值:43分
1.(2025·吉林长春开学考试)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超过50个字。(4分)
记得有一年国庆节,学校组织我们参加天安门前的群众游行,队伍走到府右街解散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一路小跑回家,好像落汤鸡一般,白汗衫蓝裤子已经贴在身上。母亲让我赶紧脱下湿衣服,赤溜溜钻进被窝。母亲给钻进被窝的我冲了一碗藕粉,在被窝里的我趴在枕头上喝下了藕粉,一股暖流直通肚腹。当时真想天天下雨,天天钻热被窝喝甜藕粉,感觉世间幸福莫过于此。现时的堂屋却是屋门紧紧闭着,不知是否有人居住?此刻有种淡淡的忧伤袭上心头。
答:母亲让我赶紧脱下湿衣服,赤溜溜钻进被窝。母亲冲了一碗藕粉,我趴在枕头上喝下,一股暖流直通肚腹。(每删除一处重复内容给1分,全对给4分)
解析:“母亲冲了一碗藕粉”可直接成句,中间的内容可删除。因为前文已说了“我”钻进被窝,所以后面“给钻进被窝的我”“在被窝里的”可删除。后一个“藕粉”也与前文重复,可删除。最后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2.(2025·四川成都质检)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最近,有个概念在年轻人中流行了起来——“云自在”。追视频,看慢综艺,刷直播……在屏幕里体验自在人生,在云端畅想别样生活。然而,云上再自在,依然只在“方寸之间”,__①__。在抗击新冠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云音乐”会让人热血沸腾,但更令人难忘的,是身处现场时的震撼和感动;“云买菜”的确给生活带来便利,但更能温暖人心的,__②__。倘若把“云自在”作为一种逃避,那么我们最终收获的,__③__,而是退缩萎靡。如果个体灵魂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那精神世界如何能自在?
答:①远不如现实生活精彩
②是逛街溜达时的惬意和闲适
③不是精神的富足充盈(每空2分)
解析:①处,前文强调“云自在”的局限性,后文“但更令人难忘的,是身处现场时的震撼和感动”则是强调现实生活的精彩和暖心,据此可填“远不如现实生活精彩”。②处,前文提到“‘云买菜’的确给生活带来便利”,“但”表转折,引出后文,应强调现实生活中温暖惬意的活动和画面,可填写“是逛街溜达时的惬意和闲适”。③处,依据后文“而是退缩萎靡”,前文应用“不是……”引出,与其构成对照并列关系,与“退缩萎靡”相对应的应是“富足充盈”一类的词语;再结合文末“如果个体灵魂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那精神世界如何能自在”,说明此空与精神世界状态有关,故此处可填写“不是精神的富足充盈”。
3.(2025·江西鹰潭调研)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__A__: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那么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家欢乐”虽则常见,但我们其实没有办法确定__B__。中国人的这个“家”是非常有弹性的、伸缩自如的一个名词。它既可以指跟太太一起两个人,也可以指包括兄弟姐妹叔伯兄弟一大批人。这个自家人,有时候包括远房亲戚,有的时候又只包括至亲亲属。对此,费孝通给出了解释:中国人的家庭格局是一种圈子的划定。
答:A.中外的家庭观念是不一样的
B.“阖家”到底指的是多少人(每空2分)
解析:A处,“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阐述了在西洋“家庭”界限是分明的这一特点。再结合后文“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可知,中国和外国对家庭这一团体的概念理解是不同的。根据横线后的冒号可知,这里是一个总领句,故可填“中外的家庭观念是不一样的”。B处,前文提到“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我们中国‘阖家欢乐’虽则常见,但我们其实没有办法确定”,说明在中国说“阖家欢乐”时,不清楚具体涵盖的人员范围,故可填“‘阖家’到底指的是多少人”。
4.(2025·海南学业水平诊断)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角度来看:我们步行,__①__;从椅子上站起来,用手撑椅子扶手获得推举力;飞机转弯,通过操纵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作用于高速空气获得相应作用力。这些例子中,都存在第三物体,比如地面、椅子扶手、空气,运动体都通过作用于外界而获得反作用力。而在太空中,就像电影中的宇航员,__②__,就无从着力,只能通过扔出宇航服手臂来获得反作用力作为推进力。
答:①用脚蹬地来获得动力(反作用力)
②不存在第三物体(没有外界物体)(每空2分)
解析:①处,由前文“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角度来看:我们步行”及后文“……比如地面……获得反作用力”可知,需要补充说明步行时如何获得反作用力,因此可补充“用脚蹬地来获得动力(反作用力)”。②处,后文提到“就无从着力”,所以此处需要补充说明宇航员在太空中无从着力的原因,再结合前文“这些例子中,都存在第三物体……”“而”分析,在太空中没有类似地面、椅子扶手或空气这样的第三物体。因此可补充“不存在第三物体(没有外界物体)”。
5.(2025·辽宁县级重点高中联考)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科技日报讯 记者9月19日获悉,在安徽合肥近日召开的中国智能机器人生态大会上,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研人形机器人“启江二号”亮相。在此前举行的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安徽首款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__①__。“启江一号”人形机器人身高1.7米,体重55公斤,全身拥有36个自由度。此外,它还搭载了激光雷达、红外相机、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续航时间超过1小时。
此次亮相的“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60公斤,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配备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和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__②__,“启江二号”在“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和强健肢体”方面均实现性能提升。其中,在“大脑”方面,“启江二号”基于具身分层框架实现了自主决策、多模态交互;__③__,通过自研的强算力强实时具身运动控制器实现了躯体敏捷控制;在肢体方面,提升了非结构化环境的运动能力与物体精细灵巧操作能力。
答:①“启江一号”正式亮相
②相比于“启江一号”
③在“小脑”方面(每空2分)
解析:①处,前面说“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后文主要介绍“启江一号”人形机器人的情况,此处是说“启江一号”在大会上正式出现,可填:“启江一号”正式亮相。②处,下文“‘启江二号’在‘智慧大脑、敏捷小脑和强健肢体’方面均实现性能提升”强调“启江二号”的性能提升,是相对于前文介绍的“启江一号”而言的,可填:相比于“启江一号”。③处,前文先说“启江二号”“在‘大脑’方面”的提升,此处分号后“实现了躯体敏捷控制”是小脑方面能力的提升,可填:在“小脑”方面。
6.(2025·辽宁朝阳开学考试)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还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吗?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答:①“抛砖引玉”改为“金玉良言”。②“略尽绵薄之力”改为“不遗余力”或者“竭尽全力”。③“殷切期望”改为“衷心希望”。(每改对一处1分)
解析:①“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用在此处谦敬不得体,应改为“金玉良言”。金玉良言:像黄金和美玉一样宝贵的忠告或教诲。②“略尽绵薄之力”用于帮助他人的时候说自己出力不多,是谦辞。用在此处谦敬不得体,应改为“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不遗余力/竭尽全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儿也不保留。③“殷切期望”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用在此处谦敬不得体,应改为“衷心希望”。
7.(2025·江苏百校联考)文段谈到了“缩写偏离”,并列举了“yygq(阴阳怪气)”“nsdd(你说得对)”两个例子。对“缩写偏离”,有人说可以使用,有人说尽量不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网络特殊用字主要在年轻人中流行,青年群体对旧字加以改造或者创造新字,给原本清晰易懂的文字增添了一层神秘面纱。例如,使用缩写字、谐音字和符号字来形成语言偏离,增加阅读难度。缩写偏离,像“yygq(阴阳怪气)”“nsdd(你说得对)”;谐音偏离,像“集资”改用音近且缩写相同的“橘子”表达,并进一步用表情符号替换“橘子”。当表达有压力时,网友更倾向用谐音字委婉地表达情绪,这样还能形成幽默诙谐的风格。
答:示例:可以使用(1分)。“缩写偏离”简洁高效,适应网络快速交流的需求(1分),具有创新性(1分),能丰富语言表达形式。只要不影响理解和交流,适度使用是可以的(1分)。(如不认同,可从容易造成信息壁垒,或者影响汉语的规范性等角度分析)
解析:如果认为可以使用,需要分析这种“缩写偏离”的特点和好处。“缩写偏离”,顾名思义,是某些词语的“缩写”,缩写之后文字或者字母减少,更简洁高效。再看使用范围,“缩写偏离”是网络用语,是特殊网络用字的一种。材料说“网络特殊用字主要在年轻人中流行,青年群体对旧字加以改造或者创造新字,给原本清晰易懂的文字增添了一层神秘面纱”,可见这样的“缩写偏离”能够适应网络快速交流的需求,而且富有创新性,在年轻人中使用较广泛,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形式。由此,我们认为“缩写偏离”可以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词汇不能影响理解和交流,要适度使用。如认为这样的词语尽量不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材料说网络特殊用字一般在年轻人中流行,也就是其使用是有一定群体范围的,如果只在这样的群体中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信息壁垒,群体以外的人很难看懂,形成交流障碍;此外,这种“缩写偏离”毕竟不是正常的语汇,可能会影响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等。
8.(2025·内蒙古赤峰开学考试)文中加点词语“总是”和“始终”均有“一直”的意思,请辨析二者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4分)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答:①“总是”意味着一种持续的状态或行为,强调的是一贯性或连续性。句子“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强调人类想超越极限的行为或状态是持续的,没有间断的。②“始终”则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指一个事件或状态的完整周期,文中的“始终”强调在“我”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束缚”持续存在。(每点2分)
解析:“总是”,表示在过去的某个时段内,某种事件、动作行为、性质状态多次发生、经常发生,强调频率高,通常用于描述过去的重复行为或状态。在文中“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指人类想要超越极限的想法一直存在,是种习惯性的行为,想法不时会强烈起来,提醒人类它的存在。“始终”,意思是从开始到结束都一样,表示某种状态或行为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持续,用于描述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状态,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在文中“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指前文那种“无形的束缚”一直存在,没有间断过。
9.(2024·陕西兴平模拟)请结合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阐述“镶”字的“味道”。(4分)
沈从文的小说,写一个水手,没有钱,不能参加打牌,就“镶”在一边看别人打。“镶”字甚妙。如果说“挤”在一边,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有人对“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以为然,说:“杏花没有声音,‘闹’什么?”对于“满宫明月梨花白”,有人说:“梨花本来是白的,说它干什么?”跟这样的人没法谈论。
答:①“镶”字展现出水手在热闹的打牌现场只是一个“配角”“旁观者”的状态。而“挤”则展现出其在现场积极参与的状态。②“镶”字运用了拟物修辞,将人物化,突出人物的“静态”,形象地表现出水手因“没有钱”而受牵制无法参加打牌的无奈形象。(每点2分)
解析:原文“就‘镶’在一边看别人打”中,“镶”字有静态的感觉,有无法移动固定视角的意思,展现出水手在热闹的打牌现场只是一个“配角”“旁观者”的状态。而“挤”有来回移动的意味,有左右位置的转换的意味,故“挤”有主动的意思,即展现出其在现场积极参与的状态。由原文“沈从文的小说,写一个水手,没有钱,不能参加打牌”可知,水手没有本钱去打牌,在看打牌的时候不能上前,一个“镶”表现了他窘迫的状态,形象地表现出水手因“没有钱”而受牵制无法参加打牌的无奈形象。而“镶”一般用于事物被镶嵌在某处,小说中“镶”字运用了拟物修辞,将人物化,突出人物的“静态”和被动的状态,表现了人物无钱的状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态。
10.(2025·福建泉州开学考试)最近,市里举办了一系列绿色低碳活动。休息时,你们家准备外出踏春,距离不算太远,爸爸说要开车去,妈妈说要骑共享单车去。面对父母的分歧,你会怎么说?(4分)
答:示例:骑共享单车低碳环保,多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我赞成妈妈的意见。爸爸,我们一起骑共享单车去吧!(观点鲜明2分,表达得体2分)
解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选择支持妈妈骑共享单车去的提议。其次在表达自己支持妈妈提议的时候,应当注意“父母的分歧”的这个表达环境,不能一上来就表达自己支持的观点,应先表述自己所支持的观点的正确性或优点,如骑共享单车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同时,骑车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身体健康。之后,再表明自己支持妈妈并提出一起骑共享单车去的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