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任务规划【教学目标】1.运用熟字加偏旁、去偏旁等方法认识28个生字,读准“藏、行”等1个多音字,掌握“作、园”等25个生字的笔顺,规范书写;理解并运用“凉爽、五彩缤纷、温柔”等20个词语,尝试在句子中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和《听听,秋的声音》,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学习默读,做到不指读、不回读。3.能结合课文中的生动描写,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如色彩、声音、气味),积累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体会“打比方”“拟人”等写法的妙处。4.留心观察秋天的景物,能用几句话说说自己看到的秋天,做到语句通顺;学习看图写几句话,把画面内容说清楚、写明白。5.在口语交际中积极参与“秋天的快乐”话题讨论,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发现或感受,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单元内容】本单元以“秋日风情”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精读课文《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略读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秋天的美:《秋天的雨》以“雨”为线索,描绘秋天的色彩、气味和动植物的变化;《听听,秋的声音》用诗歌形式捕捉秋天的声音(如“黄叶道别的话音”“蟋蟀的歌唱”);《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则聚焦秋日街道的落叶美景,传递“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美”的理念。单元语文要素聚焦“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优美词句”。三年级学生首次系统接触“生动描写”,需引导其关注课文中形象的表达:如《秋天的雨》中“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打比方),《听听,秋的声音》中“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拟人),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画面感。习作要求“看图写几句话”,围绕“秋天的景色”展开。需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中的关键元素(如“落叶、果园、小朋友秋游”),再按“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顺序写,尝试用上积累的词语(如“金黄、丰收”)。“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引导分享“积累好词的方法”(如“抄在笔记本上”“读一读背一背”);“词句段运用”练习“把词语放进句子里”“照样子写句子”(如“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日积月累”背诵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口语交际”围绕“秋天里的快乐”展开,分享秋游、摘果子等趣事。【大单元任务群情境】秋天像一位神奇的画家,染红了枫叶,涂黄了银杏;又像一位音乐家,让蟋蟀弹琴,让落叶唱歌。让我们跟着课文走进秋天,捡一片落叶当书签,听一听秋风的悄悄话,再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秋天,用画笔和文字记下来,做成一本“秋天的小画册”吧!【任务安排】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发现秋天的色彩 3 《秋天的雨》、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填词语)”聆听秋天的声音 2 《听听,秋的声音》《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描绘秋天的故事 2 习作《秋天的景色》、语文园地“口语交际”“词句段运用(写句子)”【任务群设计】本单元以“走进秋天,感受美好”为核心,通过“赏色彩—听声音—写故事”三个任务,引导学生从“感知秋天”到“表达秋天”,在积累与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魅力。任务一:发现秋天的色彩。以《秋天的雨》为重点,聚焦“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活动1:“秋天的调色盘”——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色、红色、金黄色”),结合插图给“银杏树、枫树、田野”涂色,感受“五彩缤纷”的画面。活动2:“句子变变变”——学习“把…给了…”的句式(如“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仿写句子(如“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体会打比方的妙处(“像一枚枚邮票”“像金色的海洋”)。活动3:“词语串串烧”——积累“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等词语(结合“日积月累”),玩“词语接龙”游戏(如“金黄—黄色—色彩”),巩固词语记忆。任务二:聆听秋天的声音。串联《听听,秋的声音》《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感受“秋天的动静之美”。活动1:“秋声收集站”——朗读《听听,秋的声音》,圈出文中的声音(“唰唰、 ”),模仿声音读一读;再到校园里找一找秋天的声音(如“风吹落叶声、桂花飘落声”),用“我听到了…的声音,像…”来说一说。活动2:“落叶的旅行”——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找出描写落叶的句子(“法国梧桐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小组合作表演“落叶从树上飘落到地上”的过程,感受“动态美”。活动3:“我的积累本”——结合“交流平台”,学习“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每人选1-2句描写秋天的话,抄写在“积累本”上,互相展示朗读。任务三:描绘秋天的故事。以习作为载体,落实“用几句话写秋天”的能力。活动1:“看图找秋天”——观察习作插图(如“公园里的秋天:落叶满地,小朋友捡叶子”),说说图中有什么(“树、叶子、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捡叶子、笑”)。活动2:“句子排队站”——把打乱的句子(如“秋天来了。”“小朋友在捡枫叶。”“枫叶红了。”)按顺序排一排,学习“先写时间/场景,再写具体事物”的表达顺序。活动3:“秋天分享会”——结合“口语交际”,先在小组里说“自己看到的秋天”(如“我家院子里的菊花开了,黄黄的”),再把说的话写下来,配上简笔画,贴在“秋天的小画册”里。【单元整体框架】以“秋天的美”为线索,串联“感知—积累—表达”三个层次:通过《秋天的雨》赏色彩、学比喻,借《听听,秋的声音》《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听声音、悟动态,最终在习作和口语交际中用简单的词句表达对秋天的感受,辅以语文园地的词语积累和句式练习,让学生在“看、听、说、写”中爱上秋天,学会用语言描绘生活。【单元反思】本单元通过“涂色、模仿声音、表演”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多数学生能积累“五彩缤纷、秋高气爽”等词语,并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生动。习作中,学生基本能写出通顺的句子(如“秋天,树叶黄了,像蝴蝶一样飞下来”)。但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对“打比方”的理解较浅,仿写句子时容易混淆(如“小草像绿色的天空”);口语交际中,少数学生表达不完整,只会说“秋天很好看”,不会具体描述。改进方向:增加“实物观察”环节(如带来枫叶、银杏叶让学生触摸、比较),帮助理解比喻句;设计“句子支架”(如“秋天的____像____,____”),降低表达难度;鼓励学生把积累的词语贴在课本上,随时翻看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