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运用(22分)
1. C(3分)
2. A(3分)
3. B(3分)
4. C(3分)
5. B(3分)
6. B(3分)
7. 示例:妈妈的腰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4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课内文本阅读(17分)
8. ①春天到来,母亲熬过严冬 ②“我”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每空1分,共2分)
9. C(3分)
10. 朗读设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理由:“熬”字重读,突出母亲过冬的艰难,体现“我”对母亲的心疼与庆幸;停顿处体现语句的节奏,强化情感表达。(4分)
11. 描绘了南方初春田野的生机盎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铺垫。(4分)
12. 示例:《责任》。理由:文章通过散步时的分歧与抉择,体现了“我”作为中年人在家庭中肩负的责任,既对长辈尽孝,又对晚辈尽责,“责任”一词能很好地体现文章主旨。(4分)
(二)课外文本阅读(11分)
13. ①月色下的百草园 ②向往 ③动人 ④依恋(每空1分,共4分)
14. 示例一:选(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金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营造出朦胧的月色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月色的喜爱。(3分)
示例二:选(2)。“朦朦胧胧”一词反复出现,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突出了百草园及周边景物、语言的朦胧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独特感受。(3分)
15.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的怀念,对童年时光的追忆;本文则表达了对鲁迅笔下百草园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家乡南坡百草园般生活的依恋,还有对童年和青春岁月的怀念。(4分)
三、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对比阅读(18分)
16. A. 离开;B. 约定;C. 还;D. 拜访(每空1分,共4分)
17. 南阳宗世林[B]魏武[C]同时[F]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3分)
18. (1)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分)
(2)宗世林因为违背曹操的旨意被疏远,职位与他的德行不匹配。(4分)
19. “方正”指为人正直、有原则,坚守道德和礼法。甲文中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的无信无礼,乙文中宗世林不与曹操结交且坚守志向,都体现了这种正直有原则的品质。(3分)
(二)古诗赏析(7分)
20. D(3分)
21.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拟人化,把“愁心”寄给明月,让它伴随友人到夜郎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担忧与思念之情。(4分)
(三)默写(8分)
22. (1)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应傍战场开 (4)岐王宅里寻常见 (5)不知何处吹芦管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小桥流水人家(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四、整本书阅读(7分)
23. B(3分)
24. 示例一:选A“乐和忧”。阅读《朝花夕拾》,我看到了鲁迅童年的“乐”:在百草园里听蟋蟀弹琴、看云雀高飞,在三味书屋后园折腊梅、寻蝉蜕。我也看到了他的“忧”:父亲病重时的焦虑,对衍太太教唆行为的厌恶,以及对旧中国社会现状的忧虑。
示例二:选B“爱和憎”。阅读《朝花夕拾》,我看到了鲁迅的“爱”:对长妈妈的感激(她为“我”买《山海经》),对藤野先生的敬重(他关心“我”的学业)。我也看到了他的“憎”:对庸医的痛恨(他们耽误父亲的病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如《二十四孝图》中的虚伪孝道)。(4分)2025年秋教学质量监测(一)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
效,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相应位置。监测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本试卷满分150分。监测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选择题3分,第7题4分,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yin)》
酝酿(1iàng)
嘹亮(1iáo)
高邈(miǎo)
B.应和(hé)
莅临(11)
澄清(cheng)
吝啬(1in)
C.着落(zhu6)
棱镜(1eng)
姊妹(z1)
粗犷(guǎng)
D.倜傥(dǎng)
贮蓄(chǔ)
雕镂(1u)
徘徊(hua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烘托博学
咄咄逼人
人迹罕至
B.娇媚宽敞
翻来复去
人生鼎沸
C.浩渺决别
呼朋引伴
气象万千
D.徜徉祷告
搜索枯肠
鸦鹊无声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一一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
4.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B.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进入了班级前列,他感到喜出望外。
C.这位科学家讲述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让每一位参观者受益匪浅。
D.他们同学三年,关系一直很好,两人相敬如宾,互相尊重。
七年级语文(一)第1页(共8页)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市域铁路S11线起于成都地铁韦家碾站,止于德阳北站,途经金牛区、新都区、
彭州市、广汉市和旌阳区,全长大约70公里左右。
B.通过这些珍贵的图像,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百态。
C.十年间,图书的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这说明图书印刷的平
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D.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6.下面的情境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
赐教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
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朋友的父亲应你之邀参加
了这次活动,你对朋友说:“感谢令堂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赐教
B.见笑
C.笑纳
D.令堂
7.读了《金色花》《荷叶·母亲》之后,陈婷婷同学沉浸在“母爱”之中,于是提笔写了一
首《妈妈,您把一切都给了我》的小诗,请你再补写一小节。
妈妈的头发白了,
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妈妈的容颜老了,
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课内文本阅读(17分)
阅读《散步》,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
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
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
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一生命。
七年级语文(一)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