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零模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雅安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零模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材料二: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助为友。勖字元伯。二人并告归
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草亲,见孩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
以白母,请设候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
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节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材料三: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
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样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
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知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是适郢土而首冥山,背
道愈远矣。
自古皆有死,人非信不立,言非信不成。齐桓不背曹刿之盟,晋文不弃伐原之誓,吴起不亏
书辕之赏,魏侯不乖度人之期。用能德光于宇宙,名流于古今,不朽者也。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候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
柳季,柳季口:“君以鼎免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乃献岑鼎。
小邾射°以邑奔鲁,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季孙谓之曰:“千
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
夫柳季、季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而驰声于天下。故齐、邦不信千来之盟,而重二子
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
(节选自《刘子·履信》,有删改)
【注】①郢土、冥山,古地名,郢土在南,冥山在北。②小邾射:小邾国的大夫射。
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千乘之国囚不信回其盟回而信回子回之一言回子@何回辱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连词,如果,与《劝学》中“锲而舍之”的“而”意思不同。
B.克,约定,与《论语·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的“克”意思不同
C.使,假如,与《屈原列传》中“使于齐,顾反”的“使”意思不同。
D.全,保全,与《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全”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文言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孔子分别从修身和治国两个层面阐述“诚信”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
B.材料二中,张劭坚信范式会如约而至,其母也对范式充满信任,并为其酿酒等候。
C.材料三中,齐桓、晋文等人因守信而名传千古,体现了“信”在传统美德评价中的重要性。
D.材料三中,柳季拒绝鲁侯的请求,不愿意出使齐国,是为了坚守诚信的处事原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
14.材料三说理方法多样,请举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分)
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