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6课第一课时《缤纷雕刻-准备阶段》课件+素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第6课第一课时《缤纷雕刻-准备阶段》课件+素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课时
缤纷雕刻-准备阶段
(浙教版)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雕刻的种类和制订方案,深刻认识雕刻的艺术魅力与历史文化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01
02
在学习“缤纷雕刻-准备阶段”活动的过程中,了解雕刻艺术的传承现状,主动传承雕刻艺术的意识、培养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03
通过学习雕刻的知识,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践尝试等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分析与解决雕刻相关问题的能力。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通过制订活动的方案,基于探究获取的知识感受,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雕刻作品,培养动手实践与创意表达能力。
新知导入
把木材、石头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预期的形状都可称为雕刻。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刻工艺,如玉雕、木雕、石雕、泥雕、冰雕、竹刻、骨刻、刻砚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瑰宝。
新知导入
思考:
雕刻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你知道的雕刻有哪些种类?你见过什么雕刻作品?有什么特点?
雕刻工艺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新知导入
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雕刻师能利用玉石的自然形状、色泽、质地、纹理和透明度,创作出许多巧夺天工的作品。
石雕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
新知导入
木雕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冰雕
冰雕,是一种以冰
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
术形式。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样,冰雕也分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冰雕塑与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讲究工具使用、表面处理、刀痕刻迹,由于材质无色、透明,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故雕刻出的形象立体感不强。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看一看
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雕刻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历代民间工匠用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令人叹服的创造力留下了无数雕刻精品。
准备阶段
探究新知
瞭望台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后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五躯佛像、狮子园玉像、敦煌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大足石刻、泥彩塑千手观音······雕刻在无尽的岁月中留下了痕迹。
你见过哪些雕刻作品?不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准备阶段
探究新知
瞭望台
准备阶段
见过的雕刻作品 外形特点 材料性质 在生活中的作用
寿山石雕印章 体积小巧,造型多为方形、圆形印面 质地脂润、色彩斑斓,硬度适中 书画作品落款盖章也可作为礼品
玻璃雕刻花瓶 瓶身造型丰富,立体感强,晶莹剔透 玻璃材质坚硬、透明,在灯光下折射出绚丽光彩 家居装饰品也可插花使用
砖雕影壁 多为长方形,图案丰富,层次分明 砖材硬度较高,耐磨 用于遮挡视线,美化大门入口
琥珀雕刻挂件 挂件形状不规则,雕刻线条柔和 质地轻,硬度较低,具有独特的光泽和透明度 时尚饰品佩戴或收藏
探究新知
资料链接
准备阶段
雕刻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圆雕强调立体造型,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方法来处理,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圆雕和浮雕
探究新知
问题树
准备阶段
关于雕刻,我们想了解哪些内容?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去了解?怎样才能雕刻出一款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呢?一起来讨论。
(详细内容见教材p67页并填写问题及信息)
探究新知
挑战任务
准备阶段
关于玉雕的研究主题关于雕刻,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了解,可以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在线搜索等。关于玉雕,你想了解什么?对大家想了解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归类,来一次头脑风暴吧!
探究新知
小提醒
准备阶段
项目确定后,最重要的是建立团队。团队组建要形成共同的约定,做好角色分工。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是相互信任、扎实稳重、善于沟通、融洽快乐的。
探究新知
资料链接
准备阶段
祥瑞寓意:玉雕作品常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寓意。比如,雕刻蝙蝠寓意 “福”,雕刻鱼寓意 “年年有余”,雕刻如意表示 “万事如意“。
道德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被赋予了 “仁、义、智、勇、洁” 等君子品德,佩戴玉雕作品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象征。
玉雕的寓意
探究新知
资料链接
准备阶段
礼仪传承:玉器在古代长期作为礼器使用,如璧、琮、圭等,在祭祀、朝聘、婚嫁等礼仪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载着古代的礼仪文化。
玉雕的寓意
探究新知
方案表
准备阶段
制订活动方案表是我们实施活动的必要准备,方案不仅能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活动的策划者,还能保障活动有序进行。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活动计划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制订,为活动的实施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在线搜索
准备阶段
时期 特点
原始社会 制作简单的石器和其他生活用具
青铜器和铁器时代 金属雕刻工具的运用
辽金西夏时期 融合本民族与中原文化
元代 多民族文化融合致风格多元
民国时期 承明清风并受西方影响,题材贴近现实商业化趋势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 传统技艺获保护传承与创新,融入现代元素
你对雕刻的历史了解吗?请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
知识拓展
微雕
知识拓展
雕刻的材料
传统硬质材料:核心有玉石、石材、木材。
传统软质 / 易塑形材料:竹子、兽骨、泥塑 / 陶土。
现代新型材料:包括金属、塑料 / 树脂、玻璃。
特殊场景材料:冰块、食品。
知识拓展
雕刻的意义
经济价值与社会功能:带动相关经济发展提升环境艺术氛围。
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录:传递时代文化内涵记录社会风貌与生产水平。
能力培养与个人成长:锻炼创造力与
动手能力,可以磨炼耐心专注力。
艺术审美与情感表达:借造型、线条、
材质展现审美,承载情感思想。
知识拓展
雕刻的特点
材质依赖性强:材料的硬度、纹理、色泽直接影响技法选择与作品风格。
空间立体性:核心为三维空间艺术,通过透视、层次营造立体效果,区别于平面艺术。
技艺专业性高:需掌握精准的刀法且不同材质对应专属技法,对创作者的手眼协调、细节把控能力要求严格。
知识拓展
雕刻的特点
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兼顾使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纯观赏类作品则聚焦艺术表达传递文化或情感内涵。
耐久性与传承性:硬质材料雕刻作品可保存千年,能长期承载历史文化信息,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实物载体。
课堂练习
结合所学,思考如果要学习雕刻技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1.雕刻种类与材料特性:了解不同雕刻种类以及各类材料的质地、硬度、纹理等特点,明确不同材料适配的雕刻技法。
2.基本雕刻技法:学习雕刻的基础刀法,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3.雕刻历史与文化背景:知晓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不同种类雕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能更好地理解雕刻作品的意义。
4.安全知识与规范:了解雕刻过程中涉及的工具使用安全规范以及材料处理等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保障创作过程安全。
课堂总结
1
认识了解雕刻的种类
缤纷雕刻-准备阶段
2
研究制订雕刻的活动方案
3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4
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缤纷雕刻-准备阶段
1.认识雕刻种类
2.制订活动方案
3.知识拓展
4.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从 “历史”“用途”“工艺” 中选择一个角度,收集关于玉雕的资料,写一段介绍文字(200 字左右)。
课后作业
2、尝试用身边容易获取的材料(如橡皮、肥皂等),进行简单的雕刻创作,然后和同学分享你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