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章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8m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5m/sC.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 50sD.适合洗澡水的温度是 60℃2.如图所示是对测量物体长度时使用刻度尺的几种情况分析,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B.乙图:刻度尺没有放正C.丙图: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面垂直 D.丁图:物体边缘没有对齐零刻度3.2024年 6月 2日 6时 23分,嫦娥 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此时,相对于嫦娥 6号静止的是( )A.月球南极 B.地球南极 C.太阳 D.中国空间站4.有一只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标准大气压下,在冰水混合物中其读数为 25℃,在沸水中的读数为 85℃,当温度计示数为 55℃时,其对应的实际温度是( )A.55℃ B.60℃ C.50℃ D.45℃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凝华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6.过去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氟利昂在冷凝器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C.氟利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D.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熔化现象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调越高B.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C.通过转化放大的方法说明发声体在不停地振动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8.“绽放雪域文化之花,奏响新春华彩乐章。”2025年央视春晚拉萨分会场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开场曲《翻身农奴把歌唱》高亢嘹亮,饱含各族群众对党和祖国的真挚深情,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下列关于歌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歌唱家声带振动产生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高亢嘹亮的“高”是指歌声的音色 D.观众可以通过歌声的音调来判断是哪位歌唱家在演唱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目的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B.图乙,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音乐盒声音变小,是因为介质减少发声体振动减弱C.图丙,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D.丁图,两列声波的音调不同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s t 图像,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在 0~20s内的平均速度 2v甲 v乙B.从出发地出发后,20s内甲、乙两物体 2次相遇C.甲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在改变D.乙物体运动 15s,距离出发点 250m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 7小题,每空 0.5分,共 12分)1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如图所示,物体 A的长度为 cm,分度值是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12.2024年 4月 25日 20时 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约十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直冲云霄,如图所示。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后,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此时飞船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3.(1)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 的音调相同, 的响度相同;A. B. C. D.(2)物理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经 传播到同学们耳中,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3)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制成的。14.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 ~ 20000Hz,甲昆虫翅膀4s振动了 1200次;乙昆虫翅膀1min振动了 600次。乙昆虫翅膀的振动频率为 ,人耳可听到 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15.(1)图 1中,所测木块长度是 ;图 2是测量 (填物理量名称)的仪表。(2)小明从家出发去看奶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 3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的 (选填“OA”或“AB”)段,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骑行时以小明为参照物,道路旁边的建筑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16.图甲为我国古代的“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 (填写物态变化),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7.近期珠山镇中学开展了精彩的篮球比赛活动,304与 307班开始进行精彩对决,对于运动场上激烈运球的 307班球员来说,以与他们同方向相同速度抢球的 304班球员为参照物,307班球员是 的,以操场上站立喝彩的同学为参照物,304班球员是 的。(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304班球员从篮下抢球迅速冲锋运至 28米以外的自家篮下用时 5秒,请问他的平均速度是 m/s,他是做 运动的。(此空填匀速或变速)三. 实验题(本题共 3小题,共 16分)18.明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 A、B、C三处时电子秒表的显示时刻。(1)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除电子秒表外还要用到 ;(2)实验中斜面较长且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 (选填“增长”或“缩短”)运动时间,从而减少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秒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 (选填“大”或“小”);(4)若 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BC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AC 。19.如图所示,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小兰利用几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一个纸盒、两根木条制作了一个橡皮筋吉他。(1)小红用相同的力拨动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 (选填“粗”或“细”)橡皮筋振动得快,它发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高”或“低”);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相同、松紧程度不同的橡皮筋时,较(选填“松”或“紧”)橡皮筋振动得快,它发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高”或“低”);(2)小兰想研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她的实验方法是 ;(3)分析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音调与发声体 有关,响度与发声体 有关。20.请完成下列填空。(1)如图,该装置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此时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振动的音叉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声源。(2)如图,用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3)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会发生改变。四.科普阅读题与简答题(共 2小题,共 12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汽车与物理汽车抬头显示(如图 1)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 Display),简称 HUD,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 2),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它们也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乘积为定值,其图像如图所示。(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C.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夜间为了安全行车,应关闭车内的灯(2)汽车的后视镜是 镜,目的是让司机扩大视野;(3)夏天汽车玻璃上的水雾出现在 (选填“内侧”或“外侧”);(4)当轿车倒车时如图 3所示,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哪几项( )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A.只有③ B.只有④C.有①②③ D.有①②④(5)该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行驶时,当驾驶员前方呈现数字 时,则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图 4的( )(填正确选项的字母);A. B.C. D.(6)“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 400Lx 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22.(1)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2)超声波虽然人耳不能听见,但是人类利用它具有的特性发明了许多的工具,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极大的便捷了我们的生活。请你举出两个超声波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五.计算题(本题共 2小题,23题 5分,24题 5分,共 10分)2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S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 / s,且声速与车速不变。问:(1)汽车第一次收到超声波信号时,距测速仪多远?(2)该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4.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 1020m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 2.8s。(1)声音在钢轨中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3)如果敲击另一根完全相同的钢轨,在另外一端第一次听到声音的时间为 0.4秒,则这根新钢轨的长度是多少米?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C D A C A C B二、填空题(本题共 7小题,每空 0.5分,共 12分)11.(1) 3.55 1mm (2)-12℃12.运动 静止13.(1) ABD ABC (2) 振动 空气 能量 (3)超声波14. 10Hz 甲15.(1) 2.35cm 速度 (2) AB 2 运动 相对16.汽化 吸收17.静止 运动 5.6 变速三、 实验题(本题共 3小题,每空 1分,共 16分)18.(1)刻度尺 (2)增长 (3)大 (4) 0.3 0.2419.(1) 细 高 紧 高 (2)见解析 (3) 振动的快慢 振动的幅度20.(1)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属于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音调四.科普阅读题与简答题(共 2小题,21题每空 1分,22题每个理由 3分,共 12分)21.(1)D (2)凸面 (3)外侧 (4)C (5)C (6)1522.(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 20000Hz,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300~400次,则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为 300~400Hz,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5~6次,则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只有 5~6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凭听觉只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却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生活中应用超声波的例子有:医生利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五.计算题(本题共 2小题,23题 5分,24题 5分,共 10分)23.(1)102 m (2)26.2 m/s1【详解】(1)设第一次超声波往返所用总时间为0.6s,则单程时间为 t1 0.6s 0.3s2则汽车第一次收到超声波信号时,距测速仪 s1 vt1 340m / s 0.0s 102m1(2)从图中读得第二次超声波往返时间为1.8s 1.4s 0.4s,则单程时间为 t2 0.4s 0.2s2距离由 s2 vt2 340m / s 0.2s 68m两次汽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为 t3 1.6s 0.3s 1.3s汽车向测速仪方向移动的路程为 s s1-s2 102m-68m 34mv s 34m因此该被测汽车的速度是 26.2m / st 1.3s24.(1)0.2s (2)5100m/s (3)2040mt s 1020m【详解】(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1 =3sv1 340m/s声音在钢轨中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 t2 t1 Δt 3s 2.8s 0.2ss 1020m(2)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v2 5100m/st2 0.2s(3)这根新钢轨的长度 s v2t 5100m / s 0.4s 2040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物理答案.pdf 山西省阳泉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