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镇宁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镇宁民族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及月球照片,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5月8日10时12分,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距离着陆后嫦娥六号探测器最近行星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土星
3.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将要发射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 B. 降落在我国境内的嫦娥六号探测器
C. 在环月轨道飞行的嫦娥六号探测器 D. 升空分离后的长征五号火箭推进器
4. 月球上没有大气的原因是( )
A.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较近 B. 月球的质量和体积较小
C. 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 D. 月球上昼夜温差较大
2025年2月底3月初发生了“七星连珠”现象,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夜空中近似排成直线。在观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肉眼仅能直接观测到金星、火星、木星三颗较亮行星。下图为此次七星连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构成此次“七星连珠”的七颗行星所属的最小一级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6. 七星能形成视觉“连珠”的直接原因是行星( )
A. 公转方向相同 B. 公转周期一致 C. 轨道近似共面 D. 自转速度相近
2024年9月,杭州西湖边上新增了一批太阳能座椅,这些座椅不光好看,而且还能免费给手机充电。下图为太阳能座椅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太阳能座椅利用的太阳辐射( )
A. 能量来自太阳耀斑的爆发 B. 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波段
C. 是地球所有能源的能量来源 D. 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地球
8. 仅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角度考虑,太阳能座椅使用效果最好的城市是( )
A. 青海西宁(36°N) B. 德国法兰克福(52°N)
C. 山西晋中(37°N) D. 加拿大温哥华(49°N)
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太阳“微笑”照片(如下图)。在紫外线成像中,这些太阳上的暗斑被称为日冕洞,是高速太阳风涌入太空的区域。据此回答问题。
9. 太阳上的暗斑位于(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10. 太阳“微笑”释放的高速太阳风2—3天到达地球,这些带电粒子流可能( )
A. 稳定空间通信 B. 造成“磁暴”现象 C. 减弱极光强度 D. 引起火山喷发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由于月球背面一直背向地球,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实现了通信联系。此次登月,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熔断拉丝纺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并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土壤采样。读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面关于在月面上进行采样的“嫦娥六号”探测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天体 B. 属于地月系
C. 属于银河系 D. 主要能源是太阳辐射
12. 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造成中继卫星“鹊桥二号”与地球通讯中断,原因是( )
A. 高纬出现极光,影响长波通信 B. 干扰地磁稳定,影响轨道运行
C. 全球气温升高,阻碍信号传输 D. 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电子设备
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的物质是( )
A 水汽和臭氧 B. 水汽和杂质 C. 氩和氖 D. 二氧化碳和臭氧
14. 近些年来,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
A. 水汽比重 B. 杂质含量 C. 有害气体成分 D. 干洁空气成分
读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是重要的造煤时期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③⑤
16. 下列有关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出现两栖动物
B. ③时期裸子植物繁盛,大型爬行动物盛极一时
C. ④时期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D ①时期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动物化石,存在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B. C. D.
18. 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 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 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 D. 三叶虫→鱼类→恐龙
19. 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新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
B.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C. 通过化石,我们无法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D. 研究地层及其包含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径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8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400-450千米左右的高空与我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与此前已在轨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会师。下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下右图为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发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从发射到与神舟十六号胜利会师,依次经过( )
A. 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 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D. 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21. 神舟十七号飞船穿过对流层时( )
A. 大气臭氧浓度极高 B. 大气压强逐渐升高
C. 大气密度逐渐增大 D. 大气温度逐渐降低
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在2025年7月30日发生一场强烈地震,震级经修正后定为8.7级,这次事件迅速成为全球焦点,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当地,还波及太平洋周边多个国家。震中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约144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底,震源深度仅有17公里,这种浅源特性让能量释放得特别猛烈,导致地面剧烈晃动和海啸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 地壳 B. 地幔 C. 内核 D. 外核
23. 地震发生后,正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
A.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 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 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①、②、③、④序号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25. ①圈层的特点是( )
A.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B. 连续不规则圈层 C.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D. 气体和悬浮物质
二、综合题(共25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因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导致年太阳辐射总量地区差异很大(如图)。
(1)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并分析其成因。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除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但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仍在不断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截至2025年1月,NASA“毅力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行驶32.76千米,并成功翻越杰泽罗陨石坑边缘,进入全新探测区域。杰泽罗陨石坑曾是火星远古湖泊所在地,科学家推测该区域可能保存着地外生命存在的痕迹。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下表为火星资料对照表。
与日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h56′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h37′ 1.9年
(1)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2)结合材料信息分析火星保存着地外生命存在的痕迹的原因。
贵州省镇宁民族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2. B 3. C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D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B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D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D
【17~19题答案】
【答案】17. A 18. D 19. D
【20~21题答案】
【答案】20. C 21. D
【22~23题答案】
【答案】22. B 23. D
【24~25题答案】
【答案】24. A 25. B
二、综合题(共25分)
【26题答案】
【答案】(1)形成煤炭、石油等能源;提供丰富、清洁的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光照条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地区:青藏高原(或图中M地区)。成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太阳辐射易到达地面。
【27题答案】
【答案】(1)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活动;地球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够吸引并保留住大气,且大气成分中含有氧气等生命必需气体;地球上有液态水,液态水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杰泽罗陨石坑曾是火星远古湖泊所在地,湖泊的存在意味着火星曾经可能有液态水,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使得火星表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可能为生命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火星与日距离适中,表面均温虽然较低,但部分区域在历史上可能存在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