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7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1.声波能传递信息(1)人们常用声音来进行表达,传递信息.(2)除了人类,动物也依靠声音来定位食物、发现敌害、传递消息.例如,鸟儿的叫声不仅能建立社交联系,还能用于示警等.(3)自然界的声音也能传递给人们相应的信息.如听到隆隆的雷声,就知道大雨即将来临.2.次声波能传递信息人们虽然听不见次声波,但可以利用声学仪器来监测次声波获得信息,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也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3.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获取信息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也很常见.情境 说明蝙蝠捕食 蝙蝠每秒用喉部发射10~20次超声波并用耳朵接收反射波,借助回声,它可以探查到很细小的昆虫,甚至能辨别出直径0.1mm的金属丝障碍物声呐探测 声呐系统发射超声波“照射”水中目标,而后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根据回波到来的时间和方位测定目标的距离、位置倒车雷达 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当遇到障碍物时,会产生回波,传感器接收到回波后,计算出障碍物的位置及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同时发出不同的警报声,以提醒驾驶员医用B超 B超诊断仪向人体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经过不同的器官与组织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产生强弱不同的回声,计算机接收到探测器的回声信号后,将其处理成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超声波探伤 如果产品内部有缺损或者裂纹,超声波就会在该处发生反射,仪器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可以根据反射时间和波强度评估缺损或裂纹的大小、深度知识点二声与能量1.声波能传递能量如图所示,将音箱对准火焰,播放音乐,能观察到火焰随着音乐“舞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相较于次声波和可听声,超声波具有更好的方向性,会定向地向某一方向传播,容易聚焦,所以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应用 说明 优势超声波治疗结石 如图所示,超声波方向性好,发生器从多个方向向结石的位置发射超声波,达到碎石效果 不会对周围的柔软组织造成损伤,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超声波清洗 如图所示,超声波进入液体中后,会引起液体的剧烈振动,这种振动会不断地冲击物体上的污垢,将污垢清洗下来 不会损坏被清洗的物体,适用于复杂、高精度、高表面质量要求的物体超声波雾化 利用超声波将液态水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耗能减少了90%.加湿器、盆景造雾机、雾化治疗仪等都是超声波雾化的应用 结构简单,节能环保1.(2024秋 通辽期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2.(2024秋 费县期中)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声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空气传播到“客船”的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靠音色判断出演奏的乐器是“玉笛”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音调高3.(2024秋 姜堰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旅游景区放置的智能伴游机器人,可担任导游陪伴游览,进行历史文化讲解和科普。机器人在讲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仅把声音由男声改为女声,声音的响度发生了改变D.游客能听懂机器人的讲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4.(2024秋 泉州期中)跨学科: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魂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响度辨别的5.(2024秋 长沙期中)古诗词、俗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们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是依据响度辨别出“笛声”的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6.(2024秋 道县期中)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识别障碍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C.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超声波的产生D.“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传递能量7.(2024秋 石家庄期中)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Hz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8.(2024秋 山亭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D.警报声可以传递信息9.(2024秋 丰润区期中)下列有关声音的事例,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有( )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某些结石D.爆竹强烈的爆炸声震破了附近房屋的玻璃窗10.(2024秋 营口期中)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声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钟振动并通过空气传播的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我们是靠音色判断演奏的乐器是“玉笛”11.(2024秋 大同期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学校文艺汇演中,同学们在学校礼堂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们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C.音乐伴奏声和合唱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合唱声感动了现场观众,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2.(2024秋 饶平县校级期中)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根据发动机的声音我们判断它是远离还是靠近我们B.学生听到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的指令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D.利用超声波清洗脏了的眼镜13.(2024秋 沈河区校级期中)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 (信息/能量),考生听到发令声是靠 传过来的,发令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14.(2024秋 吉林期中)电影《满江红》中全军复诵的场景大为震撼,由传话兵接龙,穿过层层街巷,最后诵声响彻整片大地,说明声音可以 (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其中的“响”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15.(2024秋 利津县期中)如图所示,一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的道理(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来自患者内脏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16.(2024秋 兴宁区校级期中)学校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时,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撤离教室,说明声可以传递 。报警声是通过 这种介质传入耳中的。17.(2024秋 夷陵区期中)古代士兵为了防止敌人偷袭,常采用“伏地听声”的方法及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气体 (选填“快”或“慢”),同时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18.(2024秋 淳化县期中)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敲击梆子时,梆子由于 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 能够传声。19.(2024秋 和平区期中)“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口令”却无法让锁打开。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20.(2024秋 宣城校级期中)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 。21.(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赫兹是响度的单位C.因为次声波响度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D.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2.(2024秋 扶沟县期中)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耳贴地面听远处的马蹄声——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3.(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D.人们往暖水瓶里倒开水,根据暖水瓶里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水装得满不满24.(2024秋 白云区校级期中)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测距B.超声波加湿器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铁轨25.(2024秋 西平县期中)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敲击鼓面,看到泡沫跳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B.乙图,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C.丙图,直尺伸出桌面一定长度,拨动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D.丁图,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6.(2024秋 宜昌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洁器正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眼镜浸没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下列声的利用,与此清洁器工作时声的利用方式相同的是( )A.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确定昆虫位置B.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C.利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D.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27.(2024秋 威县期中)超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列主要利用超声传递能量的是( )A.声呐 B.“B超” C.超声牙刷 D.倒车雷达28.(2024秋 西安期中)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蝙蝠是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进行目标定位的B.次声波不能引起人耳的听觉,所以不能传递信息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不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D.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的性质29.(2024春 蓬莱区期中)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人听到“嗞嗞”声是超声波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30.(2024秋 武威期中)下列事例中,其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大的声音把人的耳朵震得痛B.超声波能粉碎体内的结石C.美妙的音乐能使人愉悦D.炸弹的爆炸声能将玻璃震碎31.(2024秋 库尔勒市校级期中)下列事例中,对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不同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B.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多选)32.(2024秋 鹿邑县期中)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声也需要振动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33.(2024秋 定州市期中)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34.(2024秋 威县校级期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方,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情况,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均选填“能量”或“信息”)35.(2024秋 广州校级期中)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如图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超声波水雾机利用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选填“信息”或“能量”)。36.(2024秋 沾益区期中)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机场的工作人员需要佩戴耳罩,目的是降低噪声的伤害,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37.(2024秋 港南区期中)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 (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更快”“更慢”或“相同”)。38.(2024秋 成武县期中)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有可能诱发雪崩,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 。39.(2024秋 海口期中)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巨大”形容的是声音的 这一特性,离得近耳膜会感觉有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40.(2024秋 阜阳校级期中)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种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 的特性。41.(2024秋 茂名校级期中)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哪几项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只有③ B.只有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④42.(2024秋 东海县期中)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与其他不同类的是( )A.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声呐测海水深度C.利用超声波进行体内碎石D.听到铃声同学们进教室上课43.(2024秋 灵宝市期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C.道路旁设置隔声板D.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44.(2024秋 库尔勒市校级期中)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45.(2024秋 花垣县校级期中)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利用声音获得身体信息的含义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细机械C.在月球表面的宇航员可以直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以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响亮46.(2024秋 桃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对于声音的利用,可行的是( )①通过声波的反射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②利用骨传导制作助听器;③用内含真空层的玻璃进行隔音;④通过测量振动频率来判断声音的强弱。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47.(2024秋 苏州期中)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下面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地震波在大地中传播最快速度为5.5km/s。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B.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全境也都产生了强烈震感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振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48.(2024秋 曲靖期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49.(2024秋 甘肃校级期中)一场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是因为雪地有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会场和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为了装饰50.(2024秋 安次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51.(2024秋 新罗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响鼓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52.(2024秋 富顺县校级期中)“亚马逊回声”是一款新型的语音控制智能音箱。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来访问一系列服务,实现智能家居控制、语音购物、音频音乐播放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B.智能音箱播放乐曲时,可以将播放的乐曲的音调变高C.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与用户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智能音箱识别出不同的用户,是通过辨别声音的响度来实现的53.(2024秋 北湖区校级期中)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54.(2024秋 武汉期中)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超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的方位和强度B.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次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目标和位置C.利用B超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55.(2024秋 望奎县期中)下列四个成语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音调高B.立竿见影﹣﹣﹣﹣﹣﹣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滴水成冰﹣﹣﹣﹣﹣﹣凝固现象D.振振有词﹣﹣﹣﹣﹣﹣物体振动发声56.(2024春 南岗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噪声可以去除杂草B.利用人体内器官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C.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人们制成了超声加湿器D.利用自然灾害前发出的次声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57.(2024秋 新丰县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58.(2024秋 乐平市期中)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人们之所以能分辨出笛声与萧声是因为二者的 不同。59.(2024秋 闵行区期中)我们敲击音叉时,音叉便会快速振动,使附近的空气一起振动,这些空气的振动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形成声波。声波通过介质将声源振动的信息和 传播开去。声波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 特征会发生变化。60.(2024秋 璧山区校级期中)演唱会现场,吉他手悠扬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奏中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振动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0/3 17:13:36;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1vhautmWwWi-Hbnw1NVJ_A@weixin.m;学号:63992695专题07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1.声波能传递信息(1)人们常用声音来进行表达,传递信息.(2)除了人类,动物也依靠声音来定位食物、发现敌害、传递消息.例如,鸟儿的叫声不仅能建立社交联系,还能用于示警等.(3)自然界的声音也能传递给人们相应的信息.如听到隆隆的雷声,就知道大雨即将来临.2.次声波能传递信息人们虽然听不见次声波,但可以利用声学仪器来监测次声波获得信息,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也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3.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获取信息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也很常见.情境 说明蝙蝠捕食 蝙蝠每秒用喉部发射10~20次超声波并用耳朵接收反射波,借助回声,它可以探查到很细小的昆虫,甚至能辨别出直径0.1mm的金属丝障碍物声呐探测 声呐系统发射超声波“照射”水中目标,而后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根据回波到来的时间和方位测定目标的距离、位置倒车雷达 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当遇到障碍物时,会产生回波,传感器接收到回波后,计算出障碍物的位置及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同时发出不同的警报声,以提醒驾驶员医用B超 B超诊断仪向人体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经过不同的器官与组织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产生强弱不同的回声,计算机接收到探测器的回声信号后,将其处理成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病情超声波探伤 如果产品内部有缺损或者裂纹,超声波就会在该处发生反射,仪器接收到反射信号后,可以根据反射时间和波强度评估缺损或裂纹的大小、深度知识点二声与能量1.声波能传递能量如图所示,将音箱对准火焰,播放音乐,能观察到火焰随着音乐“舞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相较于次声波和可听声,超声波具有更好的方向性,会定向地向某一方向传播,容易聚焦,所以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应用 说明 优势超声波治疗结石 如图所示,超声波方向性好,发生器从多个方向向结石的位置发射超声波,达到碎石效果 不会对周围的柔软组织造成损伤,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超声波清洗 如图所示,超声波进入液体中后,会引起液体的剧烈振动,这种振动会不断地冲击物体上的污垢,将污垢清洗下来 不会损坏被清洗的物体,适用于复杂、高精度、高表面质量要求的物体超声波雾化 利用超声波将液态水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耗能减少了90%.加湿器、盆景造雾机、雾化治疗仪等都是超声波雾化的应用 结构简单,节能环保1.(2024秋 通辽期中)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答案】A【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A正确;B、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D、“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D错误。故选:A。2.(2024秋 费县期中)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声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空气传播到“客船”的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靠音色判断出演奏的乐器是“玉笛”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音调高【答案】D【解答】解: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A正确;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靠音色判断出演奏的乐器是“玉笛”,故B正确;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错误。故选:D。3.(2024秋 姜堰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某旅游景区放置的智能伴游机器人,可担任导游陪伴游览,进行历史文化讲解和科普。机器人在讲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仅把声音由男声改为女声,声音的响度发生了改变D.游客能听懂机器人的讲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D【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机器人发声也需要振动,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仅把声音由男声改为女声,声音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游客能听懂机器人的讲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4.(2024秋 泉州期中)跨学科: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魂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响度辨别的【答案】B【解答】解: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辨别的,故D错误。故选:B。5.(2024秋 长沙期中)古诗词、俗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们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是依据响度辨别出“笛声”的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答案】D【解答】解:A.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人们是依据音色辨别出“笛声”的。故A错误;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狗的叫声传递了人回家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故选:D。6.(2024秋 道县期中)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识别障碍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C.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超声波的产生D.“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答案】B【解答】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区分障碍物的距离,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B、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故B正确;C、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次声波的产生,故C错误;D、“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7.(2024秋 石家庄期中)小米自研机器狗“铁蛋二代”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波来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还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HzB.该机器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该机器狗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答案】C【解答】解:A、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故A错误;B、使用该导盲杖,使盲人可以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信息,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该导盲手杖是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前方障碍物的,与声呐测距原理相同,故C正确;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前,一般会发出次声波,故D错误。故选:C。8.(2024秋 山亭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D.警报声可以传递信息【答案】D【解答】解:A、超声波属于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B、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超出了人类的听力范围,人类听不到超声波,故“嘀嘀嘀”的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D、警报声是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9.(2024秋 丰润区期中)下列有关声音的事例,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有( )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某些结石D.爆竹强烈的爆炸声震破了附近房屋的玻璃窗【答案】B【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能清洗精密元件,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不合题意;B、铁路工人通过声音,判断螺栓是否松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某些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爆竹的爆炸声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合题意。故选:B。10.(2024秋 营口期中)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声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钟振动并通过空气传播的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我们是靠音色判断演奏的乐器是“玉笛”【答案】A【解答】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C正确;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靠音色判断出演奏的乐器是“玉笛”,故D正确;故选:A。11.(2024秋 大同期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学校文艺汇演中,同学们在学校礼堂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们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C.音乐伴奏声和合唱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合唱声感动了现场观众,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B【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听到的合唱声是由人的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B正确;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音乐伴奏声和合唱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D.合唱声感动了现场观众,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12.(2024秋 饶平县校级期中)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根据发动机的声音我们判断它是远离还是靠近我们B.学生听到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的指令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D.利用超声波清洗脏了的眼镜【答案】D【解答】解:A、根据发动机的声音我们判断它是远离还是靠近我们,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正确;B、学生听到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的指令,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正确;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正确;D、利用超声波清洗脏了的眼镜,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D。13.(2024秋 沈河区校级期中)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 (信息/能量),考生听到发令声是靠 传过来的,发令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生听到发令声是靠空气传播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发令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信息;空气;振动。14.(2024秋 吉林期中)电影《满江红》中全军复诵的场景大为震撼,由传话兵接龙,穿过层层街巷,最后诵声响彻整片大地,说明声音可以 (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其中的“响”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答案】传递信息;响度大。【解答】解:电影《满江红》中全军复诵的诵声响彻整片大地,这是在传递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最后诵声响彻整片大地,是指声音的分贝较大,指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大。15.(2024秋 利津县期中)如图所示,一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的道理(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来自患者内脏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答案】传递信息;响度。【解答】解:由题意知,听诊器通过听到的声音知道有关内脏的信息,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自患者内脏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向外扩散的程度小,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16.(2024秋 兴宁区校级期中)学校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时,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撤离教室,说明声可以传递 。报警声是通过 这种介质传入耳中的。【答案】信息;空气【解答】解: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报警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的耳中。故答案为:信息;空气。17.(2024秋 夷陵区期中)古代士兵为了防止敌人偷袭,常采用“伏地听声”的方法及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气体 (选填“快”或“慢”),同时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古代士兵为了防止敌人偷袭,常采用“伏地听声”的方法及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气体快,同时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快;信息。18.(2024秋 淳化县期中)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敲击梆子时,梆子由于 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 能够传声。【答案】振动;信息;液体。【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梆子时,梆子由于振动而发声;(2)人们听到“刘大开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液体能够传声。故答案为:振动;信息;液体。19.(2024秋 和平区期中)“声纹锁”能识别主人说出的“口令”并自动解锁,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口令”却无法让锁打开。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主人身份的;利用声音来识别主人身份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音色;信息。20.(2024秋 宣城校级期中)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 。【答案】信息。【解答】解:在50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答案为:信息。21.(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赫兹是响度的单位C.因为次声波响度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D.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D【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无介质的情况下,声音无法传播,故A错误;B.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其单位是分贝,故B错误;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Hz~20000Hz之间,次声波的频率在20Hz以下,所以人耳听不到,是因为次声波频率很低,故C错误;D.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超声波震碎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22.(2024秋 扶沟县期中)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耳贴地面听远处的马蹄声——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B【解答】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A正确。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与次声波没有关系,故B错误。C、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故C正确。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B。23.(2024秋 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D.人们往暖水瓶里倒开水,根据暖水瓶里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水装得满不满【答案】C【解答】解: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人们往暖水瓶里倒开水,根据暖水瓶里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水装得满不满,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2024秋 白云区校级期中)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测距B.超声波加湿器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铁轨【答案】B【解答】解:A、超声测距,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铁轨,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2024秋 西平县期中)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敲击鼓面,看到泡沫跳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B.乙图,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C.丙图,直尺伸出桌面一定长度,拨动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D.丁图,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A【解答】解: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故C错误;D、发声的扬声器使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26.(2024秋 宜昌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洁器正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眼镜浸没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下列声的利用,与此清洁器工作时声的利用方式相同的是( )A.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确定昆虫位置B.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C.利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D.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答案】D【解答】解:超声波清洁器清洗眼镜,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ABC.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确定昆虫位置、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利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都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将水珠打碎,故D符合题意。故选:D。27.(2024秋 威县期中)超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列主要利用超声传递能量的是( )A.声呐 B.“B超” C.超声牙刷 D.倒车雷达【答案】C【解答】解:ABD、声呐、“B超”和倒车雷达都是利用超声波获得某种信息,是利用超声传递信息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超声牙刷是利用超声可以传递能量,达到清洁牙齿的作用的,故C符合题意。故选:C。28.(2024秋 西安期中)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蝙蝠是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进行目标定位的B.次声波不能引起人耳的听觉,所以不能传递信息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不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D.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的性质【答案】A【解答】解:A.蝙蝠是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进行目标定位的,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物体的位置,故A正确;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但是次声波是存在的,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故C错误;D.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A。29.(2024春 蓬莱区期中)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人听到“嗞嗞”声是超声波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D【解答】解: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高,故A错误;B、超声波可以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中传播,故超声波能在水中传播,故B错误;C、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30.(2024秋 武威期中)下列事例中,其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大的声音把人的耳朵震得痛B.超声波能粉碎体内的结石C.美妙的音乐能使人愉悦D.炸弹的爆炸声能将玻璃震碎【答案】C【解答】解:A、大的声音把人的耳朵震得痛,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A不符题意;B、超声波能粉碎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B不符题意;C、美妙的音乐能使人愉悦,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符合题意;D、炸弹的爆炸声能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D不符题意。故选:C。31.(2024秋 库尔勒市校级期中)下列事例中,对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不同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B.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答案】D【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都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属于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多选)32.(2024秋 鹿邑县期中)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声也需要振动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答案】BC【解答】解:A、该声源每秒钟振动30~60次,其频率为30~60Hz,不属于次声波,故A错误;B、灭火装置虽然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也必须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频率低,而不是利用其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C。33.(2024秋 定州市期中)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答案】振动;空气;能量。【解答】解: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能量。34.(2024秋 威县校级期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方,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情况,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均选填“能量”或“信息”)【答案】能量;信息。【解答】解: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声音将能量通过空气传递给烛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情况,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能量;信息。35.(2024秋 广州校级期中)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如图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超声波水雾机利用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选填“信息”或“能量”)。【答案】响度;能量。【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答案为:响度;能量。36.(2024秋 沾益区期中)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机场的工作人员需要佩戴耳罩,目的是降低噪声的伤害,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答案】振动;能量。【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乘客听到的飞机的轰鸣声是发动机振动产生的;机场的工作人员需要佩戴耳罩,目的是降低噪声的伤害,这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答案为:振动;能量。37.(2024秋 港南区期中)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 (选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更快”“更慢”或“相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超声也是声音,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答案为:传递能量;相同。38.(2024秋 成武县期中)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有可能诱发雪崩,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同的声音传递了螺栓是否松动的信息;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有可能诱发雪崩,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声音的能量通过空气传递给雪山,引起部分雪的振动,从而引发雪崩。故答案为:信息;能量。39.(2024秋 海口期中)火箭发射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巨大”形容的是声音的 这一特性,离得近耳膜会感觉有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答案】响度;能量【解答】解:巨大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巨大”形容的是声音的响度这一特性,如果离得近,会感觉耳膜有胀痛感,这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响度;能量。40.(2024秋 阜阳校级期中)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种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 的特性。【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的特性。故答案为:能量。41.(2024秋 茂名校级期中)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哪几项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只有③ B.只有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④【答案】C【解答】解: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获得一些信息。所以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超声波、回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没涉及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部分。故应用的物理知识有①声音的反射;②超声波; 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选:C。42.(2024秋 东海县期中)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与其他不同类的是( )A.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声呐测海水深度C.利用超声波进行体内碎石D.听到铃声同学们进教室上课【答案】C【解答】解:(1)听诊器诊断病情、声呐测海水深度、同学们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这些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2)利用超声波进行体内碎石,属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故选:C。43.(2024秋 灵宝市期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C.道路旁设置隔声板D.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答案】B【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合题意;B.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C.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C不合题意;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B。44.(2024秋 库尔勒市校级期中)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答案】A【解答】解:大礼堂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故选:A。45.(2024秋 花垣县校级期中)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利用声音获得身体信息的含义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细机械C.在月球表面的宇航员可以直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以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响亮【答案】C【解答】解:A、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故其中的“闻”是据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故A正确;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C、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在月球表面的宇航员不可以直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D、在教室里,由于教师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教师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教师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C。46.(2024秋 桃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对于声音的利用,可行的是( )①通过声波的反射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②利用骨传导制作助听器;③用内含真空层的玻璃进行隔音;④通过测量振动频率来判断声音的强弱。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答案】C【解答】解:①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太空是真空区域,声波无法传播,所以无法通过声波的反射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故①错误;②有些具有听力障碍的人是传导障碍,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到声音,故②正确;③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可以用内含真空层的玻璃进行隔音,故③正确;④判断声音的强弱应通过振动幅度而不是振动频率,故④错误。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故选:C。47.(2024秋 苏州期中)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下面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地震波在大地中传播最快速度为5.5km/s。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B.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全境也都产生了强烈震感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振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答案】B【解答】解:A、发生地震时,地震波将发出巨大的能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发生,产生的次声波的传播需要时间,当时四川省大部分地区感受不到震感;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题意知“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频率位于20HZ~100HZ时,人耳可以听到,但声音的频率较低,音调比较低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震在传播过程中“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较高频率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只有频率很低的次声传到距离汶川很远的地方;但由于次声波的频率较低,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振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8.(2024秋 曲靖期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答案】C【解答】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C、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海底反射回来,记录收到回波的时间,再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海底的深度,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慢,故D错。故选:C。49.(2024秋 甘肃校级期中)一场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是因为雪地有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会场和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为了装饰【答案】A【解答】解:A、四壁和屋顶凹凸不平,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减弱声音的反射,故A正确;B、声音在反射时,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会使声音得到加强,但墙壁和屋顶凹凸不平就是为了减弱回声,故B错;C、影响声音响度的物理量是声音的振幅,会堂和剧院的设计就是为了减弱回声,故C错;D、屋顶凹凸不平,或用蜂窝伏的材料并不美观,故D错。故选:A。50.(2024秋 安次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答案】B【解答】解:A、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低一些,故B错误。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故C正确。D、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故D正确。故选:B。51.(2024秋 新罗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响鼓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答案】B【解答】解:A、“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通过墙传播出去,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声音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而不是音调高。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较大,鼓敲敲的响,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2.(2024秋 富顺县校级期中)“亚马逊回声”是一款新型的语音控制智能音箱。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来访问一系列服务,实现智能家居控制、语音购物、音频音乐播放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B.智能音箱播放乐曲时,可以将播放的乐曲的音调变高C.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与用户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智能音箱识别出不同的用户,是通过辨别声音的响度来实现的【答案】C【解答】解:A、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听到,故它的振动频率应介于20~20000Hz之间,故A错误;B、智能音箱播放乐曲时,可以将播放的乐曲的响度变大,故B错误;C、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与用户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智能音箱发出的声音与用户发出的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速度相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C正确;D、智能音箱识别出不同的用户,是通过辨别声音的音色来实现的,故D错误。故选:C。53.(2024秋 北湖区校级期中)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答案】B【解答】解: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C错误;D、月球到地球之间有一部分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B。54.(2024秋 武汉期中)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超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的方位和强度B.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次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目标和位置C.利用B超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答案】C【解答】解:A、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核爆炸时会产生次声波,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可以判断方位和强度,故A错误;B、蝙蝠的“回声定位”是靠发射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从而确定目标位置,故B错误;C、利用B超检查身体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的知识,故C正确;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55.(2024秋 望奎县期中)下列四个成语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音调高B.立竿见影﹣﹣﹣﹣﹣﹣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滴水成冰﹣﹣﹣﹣﹣﹣凝固现象D.振振有词﹣﹣﹣﹣﹣﹣物体振动发声【答案】A【解答】解:A、震耳欲聋指声音太大了,要把耳朵震聋了,所以这里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立竿见影是影子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C、滴水成冰形容天气寒冷,水由液态很快变为固态,这是凝固现象,故C正确;D、振振有词说明物体振动才能发声,故D正确。故选:A。56.(2024春 南岗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噪声可以去除杂草B.利用人体内器官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C.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人们制成了超声加湿器D.利用自然灾害前发出的次声可以预报灾害减少损失【答案】C【解答】解:A、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利用噪声可以去除杂草,故A正确;B、当人体有不适时,会发出与平时不同的声音,因此可以根据此信息探测身体的病灶,故B正确;C、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人们制成了超声加湿器,故C错误;D、火山喷发、龙卷风、雷暴等自然灾害爆发前会发出次声波,我们可以次声监测仪进行监测,故D正确。故选:C。57.(2024秋 新丰县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答案】C【解答】解:A、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A正确。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B正确。C、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故选:C。58.(2024秋 乐平市期中)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人们之所以能分辨出笛声与萧声是因为二者的 不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萧在演奏时,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空气柱长短不一样,因而空气柱振动频率也不同,所以音调也会不同;人们能分辨出笛声与萧声,是因为它们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音调;音色。59.(2024秋 闵行区期中)我们敲击音叉时,音叉便会快速振动,使附近的空气一起振动,这些空气的振动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形成声波。声波通过介质将声源振动的信息和 传播开去。声波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声音的 特征会发生变化。【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空气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从而形成声波;声波通过介质将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传播出去;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色、音调不会改变,但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故响度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波;能量;响度。60.(2024秋 璧山区校级期中)演唱会现场,吉他手悠扬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奏中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振动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2)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空气;音调;声源处。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0/3 17:13:36;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1vhautmWwWi-Hbnw1NVJ_A@weixin.m;学号:6399269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7 声的利用(word)2025-2026学年八上物理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课件知识点+习题(原卷版).docx 专题07 声的利用(word)2025-2026学年八上物理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课件知识点+习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