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8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一噪声的来源1.噪声(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通常是指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2)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来源物理学角度 自然噪声:雷声、波浪声、火山爆发时的声音等交通噪声:各种车辆行驶时的马达声、鸣笛声、刹车声等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机器设备在工作时的轰鸣声等施工噪声:推土机工作时发动机的声音,重锤打夯的声音等家用电器噪声:电风扇、冰箱、空调等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夜深人静、安然入睡之际,邻居家响起的摇滚乐声安静学习时,窗外传来的鞭炮声在电影院观影时,旁边的窃窃私语声在自习课上集中精力写作业时,传来的说话声3.乐音和噪声的相对性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乐音能使人身心愉悦,但如果乐音干扰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时,也会成为噪声,例如广场舞音乐对于跳舞的人来说优美动听,但对于周围生活的居民来说,就属于噪声知识点二噪声的危害1.噪声强弱的等级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2.声音的等级与听觉效果知识点三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一般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这三个方面着手.1.(2024秋 英吉沙县期中)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竹笛、大鼓和古筝都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乐器,关于这三种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C.古筝琴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D.它们奏出的乐曲一定不会成为噪声【答案】A【解答】解:A、竹笛声是由笛管内部的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鼓手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面振动越快,但是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故B错误;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古筝琴弦停止振动,弦不会发声,故C错误;D、竹笛、大鼓和古筝奏出的乐曲,如果妨碍到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或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了干扰,就会成为噪音,故D错误。故选:A。2.(2024秋 锦江区校级期中)在2024年全国新教材培训会上,张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跨学科乐器展示课,关于课堂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自制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五个不同音调的名称,可以通过调节琴弦的长度来发出不同的音调C.可以通过敲击大鼓的力度改变声音的音色D.箜演奏的中国古乐五声乐曲一定不是噪声【答案】B【解答】解:A.学生自制箜(传统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五个不同音调的名称,可以通过调节琴弦的长度来改变琴弦振动快慢,即振动频率,从而发出不同的音调,故B正确;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通过敲击大鼓的力度可以改变鼓振动的幅度,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箜演奏的中国古乐五声乐曲若干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就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B。3.(2024秋 威县校级期中)下列情景中,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B.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C.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D.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答案】A【解答】解:A、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故A正确;BD、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是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都没有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属于噪声,故BD错误;C、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很小,没有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和学习,也没有对人们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不属于噪声,故C错误。故选:A。4.(2024秋 稷山县期中)远离污染,守护蓝天,山西多地婚嫁等喜庆日用音响礼炮车替代了燃放鞭炮的习俗。该礼炮车工作时车载大功率音响发出模拟鞭炮的声音,音量大小也可以调节。下列关于该礼炮车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由汽车发动机振动产生的B.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和燃放鞭炮声的音色相似D.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不属于噪声【答案】C【解答】解:A、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由车载大功率音响发出模拟鞭炮的声音,故A错误;B、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可以在传声的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C、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和燃放鞭炮声的音色相似,故C正确;D、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属于噪声,故D错误。故选:C。5.(2024秋 盱眙县期中)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D.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答案】C【解答】解: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听课,属于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不属于噪声,故C符合题意。D、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4秋 山西期中)《“更上一层楼”2024黄河民歌春晚》以“黄河”为纽带,以“民歌”为载体,以“春节”为节点,以年终岁尾中国人必备的一道文化大餐“春晚”为情感依托,用板胡、唢呐、贝斯、吉他、架子鼓等乐器共同奏响民歌《信天游》。下列关于唢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唢呐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D.唢呐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会成为噪声【答案】A【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唢呐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故A正确;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空气柱振动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B错误;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进而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即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唢呐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但如果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也是属于噪声,故D错误。故选:A。7.(2024秋 桃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不属于噪声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答案】D【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笛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B.“歌声”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干扰时,属于噪声,故B错误;C.“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不是传递能量,故C错误;D.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故选:D。8.(2024秋 广州校级期中)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如图所示,英歌所到之处,踏步声、锣鼓声、槌棒声、喝彩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和踏步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C.人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D.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答案】A【解答】解:A、敲鼓时,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在同一温度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人们能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故C错误。D、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不一定属于乐音,故D错误。故选:A。9.(2024秋 宝应县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种乐器叫筚(bì)篥(lì),亦称“芦管”“茄管”,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起源于西域,后传入中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筚篥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B.吹筚篥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用相同力吹筚篥时按住不同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吹筚篥发出的声音是由筚篥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答】解:A、从环保角度来看,筚篥发出的声音如果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就成为噪声,故A错误;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如果吹筚篥的力越大,筚篥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会变大,不会改变音调,故B错误;C、用相同力吹筚篥时声音的响度相同,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改变了筚篥内空气柱的质量和体积,即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进而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改变了乐器发出的音调,故C错误;D、吹筚篥发出的声音是由它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10.(2024秋 赣州期中)古筝,作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乐器之一,深受大家喜爱。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弹奏古筝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奏时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人们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是古筝发出的声音C.弹奏古筝时振动越快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弹奏古筝时发出的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乐音【答案】C【解答】解:A、古筝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不同发声体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是古筝发出的声音,故B错误;C.弹奏古筝时振动越快的琴弦,即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古筝发出的声音如果打扰了人们正常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音,故D错误。故选:C。11.(2024秋 苍梧县期中)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优美的歌声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D.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答案】D【解答】解: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都是噪声。例如唱家发出的声音也是乐音,机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故A错误;B、乐音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噪声听起来不舒服,同时会损害人的健康,乐音不一定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不一定是机器发出的声音。要看从那角度判断。故B错误;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优美的歌声不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故C错误。D、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故D正确。故选:D。12.(2024秋 广州校级期中)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英歌所到之处,踏步声、锣鼓声、槌棒声、喝彩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C.人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D【解答】解:A、鼓声是鼓面的振动产生的,不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了人们工作、学习、休息,则可能形成噪音,故B错误;C、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人们能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则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13.(2024秋 单县期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长度不同的吸管粘在一起制作成了“排箫”,如图所示,并在班级交流会上进行了演奏,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排箫”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排箫”长短不同时,越短的箫音调越低D.“排箫”演奏的乐曲一定是乐音【答案】A【解答】解:A.管乐器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所以小明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排箫”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排箫”长短不同时,越短的箫,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因此音调越高,故C错误;D.对于正在学习、休息和工作的人来说,“排箫”演奏的乐曲就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A。14.(2024秋 义县期中)在深夜小明正欲入睡时,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声是由二胡琴弦的 产生的;此时二胡独奏曲声对小明来说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独奏“二泉映月”时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由于是在夜深人静正欲入睡时演奏,因此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属于噪声。故答案为:振动;噪声。15.(2024秋 涉县校级期中)新晚报2014年6月25日讯,记者从哈尔滨市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中考期间,哈尔滨出动百余名执法人员在全市各区38个考场周边盯守治理噪声污染,确保在考试期间考场200米范围内无噪声。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B.空灵优美的钢琴曲不可能成为噪声C.噪声一向为人所厌,丝毫没有用处D.人们以响度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答案】A【解答】解:A、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故A正确。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空灵优美的钢琴曲可能成为噪声,故B错误。C、噪声一向为人所厌,但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加以利用,故C错误;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故D错误。故选:A。16.(2024秋 金坛市校级期中)图中的噪声来源属于生活噪声的是( )A. B.C. D.【答案】D【解答】解:A.翻斗车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是建筑、工业噪声,不合题意;B.电钻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是建筑、工业噪声,不合题意;C.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是交通噪声,不合题意;D.燃放鞭炮发出的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17.(2024秋 江南区校级期中)学校附近的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学校附近的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于汽车的鸣笛声。故答案为:汽车的鸣笛声。18.(2024 桂林)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1)工业噪声: ;(2)交通噪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工业上有许多机器的轰鸣声,这属于噪声。在大街上,汽车行驶会产生许多的噪声。故答案为:(1)工厂(车间)里的机器运转声。(2)街道上的汽车声。19.(2024秋 水富县校级期中)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工业噪声:建筑工地上搅拌机工作时产生的声音、工厂中机床工作产生的声音等;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行驶时发动机产生的声音等。20.(2024秋 乐亭县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丙响度相同 B.乙与丙频率相同C.丁是噪声的波形图 D.甲与乙振幅相同【答案】C【解答】解:A、甲、丙中,图像高度不同,即振动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A错误;B、乙、丙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C、噪声从物理学角度可定义为,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丁图是无规则的振动,所以丁图属于是噪声的波形图,故C正确;D、甲、乙中,图像高度不同,的振动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C。21.(2024秋 灌阳县期中)如图分别是甲乐器和乙乐器发出的其中一个音在相同参数下的波形图,则( )A.甲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高B.乙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较大C.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答案】B【解答】解:A.由波形图可知,乙的波形更密集,即频率更高,所以乙的音调更高,故A错误;B.乙的波形上下起伏程度更大,即振幅更大,所以乙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更大,故B正确;C.波形图的形状决定音色,甲、乙两个声音的波形形状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故C错误;D.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乐器发出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B。22.(2024秋 无锡期中)把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显示出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音调比甲高B.丙一定是乐音C.将丙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甲波形D.丙和丁音色不同【答案】D【解答】解:A.由图得,甲、乙的振动快慢相同,则甲、乙的音调相同,故A错误;B.丙的声波规律,但丙如果干扰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仍为噪声,故B错误;C.将丙的音量降低,声音的振动幅度相同,振幅可能与甲相同,但甲、丙的振动频率不同,则两波形不同,故C错误;D.音色与振动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丙、丁两个声音的波形不相同,且丁属于噪声的波形,故丙、丁音色不相同,故D正确。故选:D。23.(2024秋 长安区期中)声音传感器可以将声的波形显示出来,敲击某音叉显示出来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敲击后声音越来越小,波形由图甲可逐渐变为图丙B.换用其他乐器发声可得到波形图乙C.相同力度敲击其他音叉可得波形图丁D.图甲表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音【答案】B【解答】解:A、声音的大小叫响度,随着敲击后声音越来越小,即响度变小,但频率不变,则波形由图甲可逐渐变为图丁,不可能是图丙,故A错误;B、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乙图与其他图的波形不同,即换用其他乐器发声可得到波形图乙,故B正确,C、相同力度敲击其他音叉,响度不变,故不可能是图丁,故C错误;D、从物理学角度看,图甲表示的声音是乐音,从环保的角度来讲,乐器发出的优美动听旋律如果干扰到了他人的休息、学习、生活等,也可以成为噪音,故D错误。故选:B。24.(2024秋 宁阳县期中)如图所示,小王同学用手机声波软件检测到不同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 声是噪声, 声响度最大。(两空均选填“甲”、“乙”或“丙”)【答案】丙;乙。【解答】解:小王同学用手机声波软件检测到不同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丙声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是噪声,乙声的波峰或波谷的长度最大,振幅最大,响度最大。故答案为:丙;乙。25.(2024春 丰城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图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答案】丁;甲、乙。【解答】解:甲、乙、丙图显示的波形振动规则,属于乐音;丁图显示的波形振动不规则,属于噪声;甲、乙两波形图中,声音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答案为:丁;甲、乙。26.(2024秋 铁西区期中)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若将此声音接收示波器放置在一条主干道路旁,发现示波器上显示波形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则说明此声音 (选填“音调”或“响度”)变大。【答案】乙;响度【解答】解:由声音的波形图可知,乙图中的波形无规律、杂乱无章,是噪音;甲图中的波形有规律,是乐音。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若发现示波器上显示波形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故答案为:乙;响度。27.(2024秋 青羊区校级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监测设备显示屏中的数据65.7dB描述的是噪声的频率B.图乙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C.图丙编钟是我国传统的乐器,通过木锤敲击可使之发声,它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D.空间站的太空舱是密封的,舱内有与地球表面相近的空气,航天员可以借助空气直接交谈【答案】D【解答】解:A、图甲监测设备显示屏中的数据65.7dB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其他声波,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木锤敲击编钟可使之发声,它发出的声音是编钟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空间站的太空舱内有与地球表面相近的空气,航天员可以借助空气直接交谈,故D正确。故选:D。28.(2024秋 蔡甸区期中)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48Hz的音属于超声波B.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C.分贝是音调的单位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答案】D【解答】解: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2048Hz的音不属于超声波,故A错误;B.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频率低,音调更低,故B错误;C.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故C错误;D.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划分,故D正确。故选:D。29.(2024秋 北林区校级期中)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升国旗时,国歌奏唱时间约为46sB.中学生100m赛跑的平均速度为1m/sC.早晨班级朗朗读书声的响度约为20dB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答案】A【解答】解:A、升国旗时,国歌奏唱时间约为46s,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100m赛跑的平均速度为8m/s,故B不合题意;C、早晨班级朗朗读书声的响度一般超过70dB,故C不合题意;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8dm,故D不合题意。故选:A。30.(2024秋 新市区校级期中)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A.90dB B.70dB C.50dB D.0dB【答案】C【解答】解: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1.(2024秋 兖州区校级期中)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1.6mB.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m/sC.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D.轻声交谈的声音响度约为20—30dB【答案】B【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初二男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即1.6m左右,故A合理;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m/s,故B不合理;C.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60次,故C合理;D.树叶轻轻摇曳的声音或者远处的人声约为20dB;安静的图书馆内的背景噪音或者远处的交通声约为30dB,所以轻声交谈的声音响度约为20—30dB,故D合理。故选:B。32.(2024秋 崇州市校级期中)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km/h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C.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1s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答案】C【解答】解: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5m/s=18km/h,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身高约为165dm=16.5m,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正常心率是70次/min,则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1s,故C符合实际;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70dB以上,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多选)33.(2024秋 坪山区校级期中)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振动快B.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答案】BC【解答】解:响度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的振幅,二是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由于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甲的振幅大;二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A、甲发声体振动快,即说明甲的音调高,故与响度无关,故A错误;B、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可能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乙距离声源远,故B正确;C、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若甲发声距仪器远,但甲的振幅非常大也是有可能的,故C正确;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发声体振幅可能大,但不能说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BC。34.(2024秋 定陶区期中)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78.8dB,若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答案】B【解答】解: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5.(2024秋 洪泽县校级期中)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C【解答】解:从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68分贝,它代表声音的响度。A、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故A说法错误。B、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8分贝,故B错误。C、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8分贝,所以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故C正确。D、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故选:C。36.(2024秋 深圳期中)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立有噪声显示器,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以知道( )A.此时噪声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C【解答】解:从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66.5分贝,它代表声音的响度。A、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故A说法错误。B、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6.5分贝,故B错误。C、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6.5分贝,所以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故C正确。D、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故选:C。37.(2024秋 蜀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 )A.会使人失去听力B.会严重妨碍人们的工作和谈话C.会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会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C【解答】解:从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68分贝,它代表声音的响度。A、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故A说法错误。B、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8分贝,故B错误。C、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而图中噪声监测上显示的是68分贝,所以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故C正确。D、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故选:C。38.(2024秋 襄州区校级期中)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答案】B【解答】解: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故选:B。(多选)39.(2024秋 岳麓区校级期中)噪声污染对人体有很大危害,下列噪声的等级与危害相符的是( )A.高于5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B.高于7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C.在30dB﹣﹣40dB的环境中,人会感觉到烦躁D.长期在高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将会影响人们的听力【答案】BD【解答】解:A、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故A错误;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高于7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故B正确;C、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故C错误;D、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故D正确。故选:BD。40.(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深夜,非法改装的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查获后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A.阳台的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B.在学校周围植树C.嘈杂环境中人捂住耳朵D.中考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答案】D【解答】解:深夜,非法改装的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查获后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A.阳台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途径来减弱噪声,与题目中通过拆除改装部件从声源处控制噪声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在学校周围植树,也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和题目中的控制噪声方式不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C.嘈杂环境中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并非在声源处,故C不符合题意;D.中考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和题目中交警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相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41.(2024秋 宿州校级期中)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防治噪声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隔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B【解答】解: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音乐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属于噪声,故A错误;B、考试期间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C、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能传声,故C错误;D、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故选:B。42.(2025 吐鲁番市模拟)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这是通过下列哪种途轻来控制噪声的(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防止噪声进入耳朵C.阻断噪声的传播 D.以上三种方法都有【答案】A【解答】解: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选:A。43.(2024秋 肇源县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B【解答】解:A、古筝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44.(2024秋 临洮县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答案】D【解答】解:A.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由两列音叉的波形图可以看出,a音叉的振动频率大于b的振动频率,说明两个音叉发声时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D.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声呐发出超声波),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45.(2024秋 社旗县期中)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成为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该船配有先进的声呐探测系统和静音螺旋桨,其静音螺旋桨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船发出的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B.该船发出的噪声属于次声波C.声呐探测是通过发射超声波工作的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答案】C【解答】解:A.噪声也是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A错误;B.该船发出的噪声人耳能够听到,不属于次声波,故B错误;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利用的是超声波,故C正确;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故选:C。46.(2024秋 五华县期中)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减弱噪声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在路旁小区内种植树木D.在道路两旁安装隔声板【答案】B【解答】解: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在路旁小区内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在道路两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7.(2024秋 海口期中)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B.居民区安装噪声检测器C.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戴耳塞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玻璃【答案】A【解答】解: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符合题意;B.噪声检测器是监测噪声的仪器,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8.(2024秋 易县期中)学校为给同学们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采取了一些措施。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在教学楼栋之间种植密集的大树B.禁止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大声喧哗C.禁止在学校周围进行噪声超标的施工作业D.在学校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仪【答案】A【解答】解:A、在教学楼栋之间种植密集的大树,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C、禁止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大声喧哗,禁止在学校周围进行噪声超标的施工作业,这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C不符合题意;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出声音响度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9.(2024秋 西宁期中)小芳一家人用如图所示的无线蓝牙话筒唱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由话筒振动产生的B.爸爸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小明耳朵的C.为了不打扰邻居,妈妈把门窗都关上了,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话筒将声音音效切换成“魔音”,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答案】B【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在这个场景中,爸爸唱歌的声音首先是由爸爸的声带振动产生的,然后这个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话筒,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这个场景中,爸爸的歌声就是通过空气这个介质传播到小明耳朵的。故B正确;C.妈妈把门窗都关上了,这是为了阻断声音的传播路径,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不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有三个主要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而音色则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在这个场景中,用话筒将声音音效切换成“魔音”,实际上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色,而不是响度。故D错误。故选:B。50.(2024秋 成都校级期中)双层中空钢化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玻璃而言,具有更好的保温、隔音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双层中空钢化玻璃可以( )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降低噪声的音调【答案】B【解答】解:双层中空钢化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1.(2024秋 左权县期中)如图所示是庆元旦节日的场景,班级两位同学分别用萨克斯和笛子合奏一曲《青花瓷》为大家带来了无限欢乐,下列有关该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笛子时抬起不同的手指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同学们听到美妙的音乐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同学们听音乐能够区分是什么乐器在发声靠的是音色不同D.隔壁班同学听到音乐声关上了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C【解答】解:A.演奏笛子时抬起不同的手指按压的位置,改变了笛管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时的频率改变,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学们听到美妙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C.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同学们听音乐能够区分是什么乐器在发声靠的是音色不同,故C正确;D.关闭音乐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52.(2024秋 大竹县期中)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声音包含着情感,吐露着秘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B.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的深度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利用阻断噪声产生的方式来控制噪声的D.多数情况下,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答案】A【解答】解: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故A正确;B.声呐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的深度,故B错误;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用来阻断噪声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C错误;D.声速与介质有关,多数情况下,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小,故D错误。故选:A。53.(2024秋 平原县期中)小明假期从江门站乘坐复兴号高铁外出旅游,从江门站往南行驶几分钟,小明看到一道泛着金属光泽的蓝灰色拱形长廊覆盖在铁路上,如图所示,他了解到这是为了让近在800米外“小鸟天堂”不闻车声,让小鸟不受列车运行的干扰,这在噪声控制中属于( )A.在产生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接收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方式都用到了【答案】B【解答】解:蓝灰色拱形长廊覆盖在铁路上,这在噪声控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4.(2024秋 福清市期中)中考期间,在英语听力测试时,为保障考生听力效果,考室内要求:①关闭风扇;②关门关窗。其中( )A.①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②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①②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①②都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B【解答】解:①关闭风扇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关门关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5.(2024秋 崇阳县校级期中)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现昆虫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答案】A【解答】解:A、蝙蝠能发现昆虫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故A正确;B、防噪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C、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由于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声纹锁依据音色来辨别主人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A。56.(2024秋 大田县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朵处减弱噪声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图丁中从无人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D【解答】解:A.倒车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来判断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从而辅助驾驶员进行安全倒车。故A正确;B.航母舰载机在起飞和降落时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影响,保护听力。故B正确;C.吹笛子时,通过按住不同的气孔来改变笛子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D。57.(2024秋 海沧区期中)如图所示,飞机引导员戴有耳罩的头盔,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C【解答】解:飞机引导员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不能防止噪声产生,也不能监测噪声强弱和减小噪声传播速度。故选:C。58.(2024秋 江岸区期中)某同学将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和噪声监测装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某一瞬间噪声监测装置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波形中的“幅值”反映了声音的“音调”B.图甲波形中的“幅值”反映了声音的“音色”C.图乙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35dB”反映了声音的“响度”D.图乙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来控制噪声的【答案】C【解答】解:AB、图甲波形中的“幅值”表示的是物体的振幅的大小,反映了响度的大小,故AB错误。CD、图乙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35dB”反映了声音的“响度”,不能减弱噪声,故C正确、D错误。故选:C。59.(2024秋 盐城期中)下列事例中,在声音接收处控制噪声的是( )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C.高速公路旁装隔音板 D.路边装噪声监测仪【答案】A【解答】解:A.工人通常会佩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禁止在学校附近鸣笛,是控制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的隔音板,是控制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题意;D.设置在路边的噪声监测仪,只会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0.(2024秋 甘肃期中)如图所示,这是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起飞时的场景。舰载机起飞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是由发动机 产生的;舰载机起飞引导员戴的防噪声耳罩是在 减弱噪声。【答案】振动;人耳处。【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舰载机起飞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是由发动机振动产生的。(2)舰载机起飞引导员戴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人耳处。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0/3 17:30:02;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1vhautmWwWi-Hbnw1NVJ_A@weixin.m;学号:6399269专题08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一噪声的来源1.噪声(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通常是指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2)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来源物理学角度 自然噪声:雷声、波浪声、火山爆发时的声音等交通噪声:各种车辆行驶时的马达声、鸣笛声、刹车声等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机器设备在工作时的轰鸣声等施工噪声:推土机工作时发动机的声音,重锤打夯的声音等家用电器噪声:电风扇、冰箱、空调等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夜深人静、安然入睡之际,邻居家响起的摇滚乐声安静学习时,窗外传来的鞭炮声在电影院观影时,旁边的窃窃私语声在自习课上集中精力写作业时,传来的说话声3.乐音和噪声的相对性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乐音能使人身心愉悦,但如果乐音干扰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时,也会成为噪声,例如广场舞音乐对于跳舞的人来说优美动听,但对于周围生活的居民来说,就属于噪声知识点二噪声的危害1.噪声强弱的等级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2.声音的等级与听觉效果知识点三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一般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这三个方面着手.1.(2024秋 英吉沙县期中)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竹笛、大鼓和古筝都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乐器,关于这三种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C.古筝琴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D.它们奏出的乐曲一定不会成为噪声2.(2024秋 锦江区校级期中)在2024年全国新教材培训会上,张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跨学科乐器展示课,关于课堂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自制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五个不同音调的名称,可以通过调节琴弦的长度来发出不同的音调C.可以通过敲击大鼓的力度改变声音的音色D.箜演奏的中国古乐五声乐曲一定不是噪声3.(2024秋 威县校级期中)下列情景中,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B.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C.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D.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4.(2024秋 稷山县期中)远离污染,守护蓝天,山西多地婚嫁等喜庆日用音响礼炮车替代了燃放鞭炮的习俗。该礼炮车工作时车载大功率音响发出模拟鞭炮的声音,音量大小也可以调节。下列关于该礼炮车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由汽车发动机振动产生的B.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和燃放鞭炮声的音色相似D.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不属于噪声5.(2024秋 盱眙县期中)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D.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6.(2024秋 山西期中)《“更上一层楼”2024黄河民歌春晚》以“黄河”为纽带,以“民歌”为载体,以“春节”为节点,以年终岁尾中国人必备的一道文化大餐“春晚”为情感依托,用板胡、唢呐、贝斯、吉他、架子鼓等乐器共同奏响民歌《信天游》。下列关于唢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唢呐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D.唢呐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会成为噪声7.(2024秋 桃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不属于噪声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8.(2024秋 广州校级期中)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如图所示,英歌所到之处,踏步声、锣鼓声、槌棒声、喝彩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和踏步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C.人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D.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9.(2024秋 宝应县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种乐器叫筚(bì)篥(lì),亦称“芦管”“茄管”,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起源于西域,后传入中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筚篥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B.吹筚篥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用相同力吹筚篥时按住不同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吹筚篥发出的声音是由筚篥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10.(2024秋 赣州期中)古筝,作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乐器之一,深受大家喜爱。如图所示是表演者弹奏古筝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奏时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人们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是古筝发出的声音C.弹奏古筝时振动越快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弹奏古筝时发出的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乐音11.(2024秋 苍梧县期中)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优美的歌声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D.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12.(2024秋 广州校级期中)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英歌所到之处,踏步声、锣鼓声、槌棒声、喝彩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鼓和槌棒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C.人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鼓声和槌棒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13.(2024秋 单县期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长度不同的吸管粘在一起制作成了“排箫”,如图所示,并在班级交流会上进行了演奏,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排箫”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排箫”长短不同时,越短的箫音调越低D.“排箫”演奏的乐曲一定是乐音14.(2024秋 义县期中)在深夜小明正欲入睡时,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声是由二胡琴弦的 产生的;此时二胡独奏曲声对小明来说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15.(2024秋 涉县校级期中)新晚报2014年6月25日讯,记者从哈尔滨市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中考期间,哈尔滨出动百余名执法人员在全市各区38个考场周边盯守治理噪声污染,确保在考试期间考场200米范围内无噪声。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B.空灵优美的钢琴曲不可能成为噪声C.噪声一向为人所厌,丝毫没有用处D.人们以响度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16.(2024秋 金坛市校级期中)图中的噪声来源属于生活噪声的是( )A. B.C. D.17.(2024秋 江南区校级期中)学校附近的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18.(2024 桂林)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1)工业噪声: ;(2)交通噪声: 。19.(2024秋 水富县校级期中)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工业噪声:交通噪声:20.(2024秋 乐亭县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物体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丙响度相同 B.乙与丙频率相同C.丁是噪声的波形图 D.甲与乙振幅相同21.(2024秋 灌阳县期中)如图分别是甲乐器和乙乐器发出的其中一个音在相同参数下的波形图,则( )A.甲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高B.乙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较大C.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22.(2024秋 无锡期中)把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显示出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音调比甲高B.丙一定是乐音C.将丙的音量降低可能出现图甲波形D.丙和丁音色不同23.(2024秋 长安区期中)声音传感器可以将声的波形显示出来,敲击某音叉显示出来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敲击后声音越来越小,波形由图甲可逐渐变为图丙B.换用其他乐器发声可得到波形图乙C.相同力度敲击其他音叉可得波形图丁D.图甲表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音24.(2024秋 宁阳县期中)如图所示,小王同学用手机声波软件检测到不同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 声是噪声, 声响度最大。(两空均选填“甲”、“乙”或“丙”)25.(2024春 丰城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图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26.(2024秋 铁西区期中)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若将此声音接收示波器放置在一条主干道路旁,发现示波器上显示波形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则说明此声音 (选填“音调”或“响度”)变大。27.(2024秋 青羊区校级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监测设备显示屏中的数据65.7dB描述的是噪声的频率B.图乙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C.图丙编钟是我国传统的乐器,通过木锤敲击可使之发声,它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D.空间站的太空舱是密封的,舱内有与地球表面相近的空气,航天员可以借助空气直接交谈28.(2024秋 蔡甸区期中)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48Hz的音属于超声波B.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C.分贝是音调的单位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9.(2024秋 北林区校级期中)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升国旗时,国歌奏唱时间约为46sB.中学生100m赛跑的平均速度为1m/sC.早晨班级朗朗读书声的响度约为20dB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30.(2024秋 新市区校级期中)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A.90dB B.70dB C.50dB D.0dB31.(2024秋 兖州区校级期中)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1.6mB.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m/sC.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D.轻声交谈的声音响度约为20—30dB32.(2024秋 崇州市校级期中)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km/h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dmC.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1s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30dB(多选)33.(2024秋 坪山区校级期中)有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为88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为56dB.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振动快B.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C.甲发声距仪器可能远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大34.(2024秋 定陶区期中)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78.8dB,若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35.(2024秋 洪泽县校级期中)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36.(2024秋 深圳期中)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立有噪声显示器,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以知道( )A.此时噪声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噪声能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37.(2024秋 蜀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 )A.会使人失去听力B.会严重妨碍人们的工作和谈话C.会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会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38.(2024秋 襄州区校级期中)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多选)39.(2024秋 岳麓区校级期中)噪声污染对人体有很大危害,下列噪声的等级与危害相符的是( )A.高于5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B.高于70dB的噪声将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C.在30dB﹣﹣40dB的环境中,人会感觉到烦躁D.长期在高于90dB的噪声环境中将会影响人们的听力40.(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期中)深夜,非法改装的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查获后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A.阳台的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B.在学校周围植树C.嘈杂环境中人捂住耳朵D.中考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41.(2024秋 宿州校级期中)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防治噪声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隔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42.(2025 吐鲁番市模拟)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这是通过下列哪种途轻来控制噪声的(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防止噪声进入耳朵C.阻断噪声的传播 D.以上三种方法都有43.(2024秋 肇源县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44.(2024秋 临洮县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45.(2024秋 社旗县期中)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成为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该船配有先进的声呐探测系统和静音螺旋桨,其静音螺旋桨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船发出的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B.该船发出的噪声属于次声波C.声呐探测是通过发射超声波工作的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46.(2024秋 五华县期中)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减弱噪声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在路旁小区内种植树木D.在道路两旁安装隔声板47.(2024秋 海口期中)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B.居民区安装噪声检测器C.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戴耳塞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玻璃48.(2024秋 易县期中)学校为给同学们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采取了一些措施。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在教学楼栋之间种植密集的大树B.禁止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大声喧哗C.禁止在学校周围进行噪声超标的施工作业D.在学校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仪49.(2024秋 西宁期中)小芳一家人用如图所示的无线蓝牙话筒唱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由话筒振动产生的B.爸爸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小明耳朵的C.为了不打扰邻居,妈妈把门窗都关上了,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话筒将声音音效切换成“魔音”,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50.(2024秋 成都校级期中)双层中空钢化玻璃相对于传统的玻璃而言,具有更好的保温、隔音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双层中空钢化玻璃可以( )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降低噪声的音调51.(2024秋 左权县期中)如图所示是庆元旦节日的场景,班级两位同学分别用萨克斯和笛子合奏一曲《青花瓷》为大家带来了无限欢乐,下列有关该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笛子时抬起不同的手指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同学们听到美妙的音乐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同学们听音乐能够区分是什么乐器在发声靠的是音色不同D.隔壁班同学听到音乐声关上了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2.(2024秋 大竹县期中)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声音包含着情感,吐露着秘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B.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的深度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利用阻断噪声产生的方式来控制噪声的D.多数情况下,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53.(2024秋 平原县期中)小明假期从江门站乘坐复兴号高铁外出旅游,从江门站往南行驶几分钟,小明看到一道泛着金属光泽的蓝灰色拱形长廊覆盖在铁路上,如图所示,他了解到这是为了让近在800米外“小鸟天堂”不闻车声,让小鸟不受列车运行的干扰,这在噪声控制中属于( )A.在产生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接收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方式都用到了54.(2024秋 福清市期中)中考期间,在英语听力测试时,为保障考生听力效果,考室内要求:①关闭风扇;②关门关窗。其中( )A.①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②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①②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①②都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55.(2024秋 崇阳县校级期中)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现昆虫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防噪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56.(2024秋 大田县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朵处减弱噪声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图丁中从无人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7.(2024秋 海沧区期中)如图所示,飞机引导员戴有耳罩的头盔,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58.(2024秋 江岸区期中)某同学将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和噪声监测装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某一瞬间噪声监测装置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波形中的“幅值”反映了声音的“音调”B.图甲波形中的“幅值”反映了声音的“音色”C.图乙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35dB”反映了声音的“响度”D.图乙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来控制噪声的59.(2024秋 盐城期中)下列事例中,在声音接收处控制噪声的是( )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C.高速公路旁装隔音板 D.路边装噪声监测仪60.(2024秋 甘肃期中)如图所示,这是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起飞时的场景。舰载机起飞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是由发动机 产生的;舰载机起飞引导员戴的防噪声耳罩是在 减弱噪声。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0/3 17:30:02;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1vhautmWwWi-Hbnw1NVJ_A@weixin.m;学号:639926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8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2025-2026学年八上物理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课件知识点+习题(原卷版).docx 专题08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2025-2026学年八上物理人教版2024期中复习课件知识点+习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