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水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练习题(A卷)六年级 科学综合评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小车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 无关,与 有关。2.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 引起,也可能由 引起。3.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4.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 和 作用,塑造着沟壑、峡谷、冲积平原等不同的地表形态。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顺序正确的是( )。A.撕表皮、滴清水、浸润标本 B.滴清水、撕表皮、浸润标本C.滴清水、浸润标本、撕表皮2.下列属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是( )。3.在使用酵母粉发面后,面团膨胀了是因为( )。A.面团的温度在升高 B.用力挤压面团导致面团体积变大C.酵母粉中的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4.久放的馒头会生出“白毛”或“黑毛”,这些“白毛”或“黑毛”实际上是( )。A.细菌 B.霉菌 C.病毒5.当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时,人体的( )就会自卫,保护身体。A.白细胞 B.红细胞 C.真菌6.河面上常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雾气是( )。A.飘浮在空气中的烟尘 B.水经过蒸发变成的水蒸气C.水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滴7.冰雹与( )的形成原因相同。A.雪 B.云 C.雨8.下列现象中,形成时所需温度最低的是( )。A.露 B.雨 C.雪9.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所以平原地形一般在大江大河的下游。A.风化 B.沉积 C.侵蚀10.下图是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简图,三者比例与实际不符),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当月球在位置()时,地球上的人可能会看到日食。A.1 B.2或4 C.311.关于安全用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记录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并告诉医生,避免药物过敏B.用药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也要坚持用药C.口服药一般用一定量的温开水送服12.三块烘干的面包上有同样多的霉菌,下列条件中,霉菌生长最快的是( )。A.保持干燥,放在常温下的面包B.滴上10滴水,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的面包C.滴上10滴水,放在冰箱里的面包13.下面不是流水塑造的地表形态的是( )。A.沟壑 B.峡谷 C.盆地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下比山上见到雾的时候多 B.钻到雾里感觉空气很湿润C.早上比中午见到雾的时候多15.下列有关黄曲霉毒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霉的坚果产生的就是黄曲霉毒素 B.它是一种致癌性剧毒物质C.煮沸就可以将其分解三、连线与填图题。(共15分)1.在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图中标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5分)2.结合生活经验,将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及形成原因用线连起来。(10分)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形成小水珠露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低空霜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云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在物体表面形成小冰晶雪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小冰晶,降落地面四、阅读分析题。(共10分)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小麒一家严格遵循郑州市政府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和要求,切实履行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的知识,更好地保护自身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小麒一家进行了一场关于“新冠知识知多少”的科普比赛。以下是本次比赛的试题内容,快来看看你掌握的情况如何吧!(1)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已知的第 种可感染的冠状病毒,它的的宿主包括 和禽类。(2)政府出台了许多防控措施,其中, “早发现早报告”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中的(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距离以上”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中的( )。A.管理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3)如图,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其中,无症状感 病原体染者是图中的 。 可变为五、实验探究。(共29分)1.奇妙小组在探究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下滑点高度的关系时,得到的数据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8分)下滑点高度 (厘米) 实验过程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 (厘米)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2 21 22 234 44 31 456 66 68 67(1)做下滑点高度为4厘米的实验时,有一次操作失误了,可能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2)在实验时每个实验重复三次是为了 。(3)由上表中的实验结果可知,下滑点高度为2厘米时,物体在地面的平均滑行距离为 厘米;下滑点高度为6厘米时,物体在地面的平均滑行距离为 厘米。(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下滑点高度 (填“有”或“无”)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就越 (填“近”或“远”)。2.在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时,探究小组选用同一品牌的四片相同的新鲜面包进行了如下实验。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8分)实验一:实验组别 滴水情况 存放环境 出现霉菌情况A 不滴水 冰箱, 5天后仍无明显变化B 不滴水 室温, 左右 第3天出现霉斑实验二:实验组别 滴水情况 存放环境 出现霉菌情况C 不滴水 室温, 左右 第3天出现霉斑D 每天滴10滴水 室温, 左右 第2天出现霉斑(1)对比实验一中的两组实验,可以发现, (填“温暖”或“寒冷”)条件下食物更容易发霉。(2)在实验二中,我们发现C组面包片比D组面包片出现霉菌的速度 (填“快”或“慢”),说明霉菌生长与 有关。(3)以上两个实验表明,在 和 的环境中,霉菌出现得快,食物更容易发霉;在 和 的环境中,霉菌出现得慢,食物不容易发霉。(4)发霉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可以采取 、 等方法防止食物发霉。3.奇奇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13分)(1)图1使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制造( )。A.水 B.水蒸气 C.冰(2)下面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用时必须盖好灯帽B.火焰的外焰温度高,加热时应把受热物体放在外焰部分C.熄灭时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3)图1中小盘子上放置冰块的目的是 。(4)实验结束后,奇奇用流程图的形式解释了雨的形成过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把下图补充完整。( ) 合并蒸发 落下六年级科学期中练习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物体的重量 下滑点高度2.病毒 细菌3.海洋 大气4.侵蚀 沉积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B 2.C 3.C 4.B 5.A 6.C 7.A 8.C 9.B 10.A 11.B12.B 13.C 14.A 15.C三、连线与填图题。(共15分)1.在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图中标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5分)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2.结合生活经验,将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及形成原因用线连起来。(每线2分,共10分)雾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形成小水珠露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低空霜 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云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在物体表面形成小冰晶雪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小冰晶,降落地面四、阅读分析题。(共10分)(1)七 哺乳动物(2)A B(3)甲五、实验探究。(共29分)1.(8分)(1)B(2)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3)22 67(4)有 远2.(8分)(1)温暖(2)慢 湿度(3)温暖 潮湿 寒冷 干燥(4)烘干食物中的水分 放入冰箱冷藏3.(13分)(1)B(2)C(3)降低温度,让水蒸气遇冷凝结(4)冷却凝结 水蒸气 大水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