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课内阅读精选题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课内阅读精选题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课内阅读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以上文段加一个小标题:《   》
2.出自课文《   》,“将”是指   ,“相”是指   。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选出正确说法。
①赵王和大臣们:   
A.进退两难 B.考虑周全
②蔺相如:   
A.逞能 B.勇敢、果断
4.蔺相如是怎样逼秦王击缶的?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5.选文中对蔺相如进行了   、   、   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
课内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岛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白鹭的嗜好是____。
A.站着钓鱼 B.立于树顶 C.悠然望哨 D.空中低飞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热爱不寻常之美的思想感情。
B.本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C.作者写“歌未免太铿锵了”,是说歌声太响亮了,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D.第五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阅读天地一
落花生(节选)
什么东西都有个幸与不幸。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的名气大。你说,凭良心说,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没碎,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粒,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布尔乔亚!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地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直接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当槟榔含着也好。写文章的时候,三四个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烟,而且有益无损。
9.本段文字从花生的   、   和   三个方面写出了作者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10.“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11.“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地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这句话中加点的短语具体指什么?
12.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课文《落花生》,说说父亲的希望是什么?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焑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略    销毁    笼罩   
14.在文中找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15.读短文第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   。
16.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   感情,朗读时要读出   的语气。
17.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外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你的观点、理由是:   。
课内阅读。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____,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____它就在我们身边。____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____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七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8.文段选自《   》,作者是美国的罗伯特·E·威尔斯。
19.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当然 而且 如果 就
B.不过 而且 只要 立刻
C.虽然 并且 只有 立刻
D.然而 并且 因为 就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2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对的用正确,错的用错误表示。
①根据光的传播速度,我们可以推算赤道的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   
②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2.第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   。
23.片段中“好香的雨”指的是   。
24.片段中加点的“浸”字用得好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渑池会见
2.将相和;廉颇;蔺相如
3.A;B
4.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5.神态;语言;动作;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热爱国家
【答案】6.B
7.比喻;反问;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
8.A
【答案】9.外观;内部结构;口感
10.解释说明
11.“粉红的胖小子”是指花生仁;“粉红的衫儿”是指花生仁的皮。
1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答案】13.侵犯;毁灭;覆盖
14.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5.英法联军肆意抢掠圆明园的贪婪和可憎
16.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愤怒
17.我认为不应该全面重建圆明园。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资源,并努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答案】18.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19.B
20.列数字;作比较
21.正确;错误
【答案】22.摇桂花
23.纷纷飘落的散发着香气的桂花
24.好。“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浓郁的特点,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同样香气弥漫。同时,这也说明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表明桂花的香已经不受季节的限制,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