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课外阅读精选题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课外阅读精选题练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课外阅读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桂花是中国木樨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樨,又名岩桂,系木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等。
材料二: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栽培桂花。桂花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喘,胃寒腹痛等。除了药用价值外,桂花还可加工为桂花糕食用,桂花糕历史悠久,又称重阳糕,有诗句“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
材料三:桂花在中国的生长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桂林南郊的甑皮岩洞穴遗址中,考古人员曾发现了桂花的孢粉,这是目前世界上桂花存在最古老的证据。
1.阅读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桂花又名岩桂,是一种植物的名称。
B.桂花形大,经冬不凋,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C.早在30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栽培桂花作药材使用。
D.甑皮岩洞穴遗址中发现的桂花的孢粉是目前世界上桂花存在最古老的证据。
2.最具代表性的桂花品种有    (写两种),桂花可以用于治疗   等。
3.“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   ,除了吃桂花糕 外,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还有   (写一种)。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 助老的传统美德,重阳节又名   。
4.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与桂花有关的课文《   》,桂花成熟后,作者最喜 欢做的一件大事是   。
实用性阅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间的声音
关于“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
楼主: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居然不会讲本地方言。再 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本地土生土长的,比他堂弟好点,至少还会说几句方言,但某些俚 语是一点儿都不懂了。儿子还说,学校里不说方言的同学多的是。现在的孩子都是一口流利 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的方言的孩子却很少见。方言还能在我们的 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1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本地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
2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方言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 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3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本地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普通话好。
4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我们本地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 是不会消亡的。
5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 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材料二】学者的言论
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 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比普通话更生动幽默、更有趣传神、更 受欢迎的原因。
——钱乃荣(语言专家)
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
——程乃珊(作家)。
5. 网友们认为很多孩子不会讲本地话的原因有哪些?(  )
① 孩子们大多贪玩,对本地话关注度不够,了解太少。
② 孩子们上课学习普通话、英语,没有学习方言的机会。
③ 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大家习惯用普通话交流。
④ 孩子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没有多少时间学习方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对材料二中学者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方言容易拉近人们与这座城市的距离。
B.方言一定比普通话更生动幽默、更受欢迎。
C.大力推广普通话,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方言。
D.方言里的生活、情感用语比普通话要丰富。
7.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普通话更能适应人们的需要,那么方言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结合 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课外阅读。
灯花姑娘
①中秋节的晚上,一个叫都林的年轻人在灯光下编竹箩筐。突然,灯花闪耀,灯芯开出一朵大红花,里面走出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笑眯眯地站在都林身边。
②从此以后,白天,他俩上山种田;晚上,一个编箩筐,一个绣花。两年以后,都林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大屋,仓里粮食满当当,栏里牛羊一大群。
③慢慢地,都林懒惰起来。姑娘要和他去山上翻地,他推说脚痛。姑娘要和他在灯下做工,他推说眼疼。姑娘劝说:“我们的生活不够好呀!我们还要加劲干啊!”都林翻着一双白眼,“哼”了一声,拿着鸟笼到别的寨子玩去。
④一天晚上,姑娘一个人在灯下绣花。忽然,灯芯又开出一朵大大的红花,里面飞出一只五彩孔雀,驮着姑娘飞走了。
⑤没有姑娘劝导,都林更加懒惰了,最后他把粮食卖光了,牛羊卖光了,衣服卖光了,又准备把床上仅有的一张席子卖了。他揭开席子,看见下面铺着两条绣花手帕。一条上面绣着稻谷满山满岭,像黄金一样发出闪闪的光,都林和姑娘在梯田里笑眯眯地收获稻谷。另一条上面绣着都林和姑娘在灯下笑眯眯地做工,一个编竹箩筐,一个绣花,仓里堆满了粮食,栏里关满了牛羊。
⑥都林眼里看着,心里想着,眼泪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落在绣花手帕上。他后悔极了。
8.文中加点词“懒惰”的反义词是   。
9.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0.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表现都林和灯花姑娘生活幸福美满的句子。
11.灯花姑娘为什么要坐着五彩孔雀飞走而不继续留下来呢?
12.都林看到两条绣花手帕后痛哭的原因是(  )
A.灯花姑娘不知到哪里去了。
B.他没有东西吃了。
C.他想起和灯花姑娘在一起劳动的日子,很后悔没听她的劝告。
13.都林有哪些缺点?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样劝告他呢?
清不过包公
①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____。那年,包公倒了不认发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借个名,把他削取为民。就算这样,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商议一阵。最后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②包公被削了职,京城大抵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当日就动身离京回老家。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当车,却没有料到太监在打梢。
③时当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日,来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这里____,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的瓜藤上面长得很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和包头七口地吃了起来。两个鬼鬼祟祟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古来君子是____,他偷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④正是动手,却见包公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露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吃瓜给钱,那还有啥说的。”
⑤傍晚,包公住到镇上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跟进去。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米饭。哪知米饭里掺了不少未脱壳的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往外挑。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太监说:“____,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来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⑥走着走着就要到淮河边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抄小路,草行露宿,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包公一到广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边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玷污河水的罪名。
⑦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只见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把水弄脏了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掏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心想:他真是天下难有的清官,就算跟他一万年,也找不到他的污点。两个太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京复命。
⑧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都说:毒不过皇上,奸不过太监,清不过包公。
14.请你选择合适的俗语,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糟蹋粮遭雷打
②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③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15.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整体把握事件。
①阅读相关内容,梳理太监打算安给包公的三个罪名。
罪名 偷西瓜吃 ② ④
地点 山下瓜地 ③ ⑤
包公的做法 ① 吃完米粒  
②请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记叙了三个不同的场景,运用了   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包公   、   、   的品质。
17.故事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试着把下面的情节写得更具体。
两个太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京复命。
水墨丹青哈尔滨
迟子建
①没来过哈尔滨的朋友,征询我什么季节来这里好时,我总是回答:冬天!是啊,哈尔滨号称“冰城”,如果不看银装素裹的她,那等于没有见到这位佳人最美的一面,令人遗憾。
②关于“哈尔滨”地名的由来,存在着多种说法。但不管哪一种说法,都可以看出,哈尔滨最初的人间烟火,是游猎民族生起的。这样的烟火,野性,蓬勃,妖娆,生生不息!
③如果让我给哈尔滨这张名片打上几个关键词的话,我会写:冰雪、步行街、教堂、啤酒、列巴、红肠。
④在中国,最适宜过圣诞节的城市,莫过于哈尔滨。十二月下旬,通常是这里雪下得最大的时候。
⑤此时,太阳岛的冰雪博览会开幕在即,冬泳比赛如火如荼。夜晚的冰雪大世界灯火璀璨,晶莹剔透的冰墙与飞旋的光束,构筑了一个人间的水晶世界。当你在黑夜里,乘着雪爬犁在冰道上飞驰时,看着眼前摇曳的五彩光影,会有在天宫的逍遥感。玩久了,如果你不胜严寒,牙齿打颤,手足发木,完全可以在雪地上,和着热烈的音乐节拍,跳起欢快的舞蹈。
⑥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是条步行街,由花岗石铺就,大约三里长。有人说,走在中央大街,就是行走在建筑艺术博物馆里。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见老的松浦洋行,它是这条街上巴洛克风格的标志性建筑;而声名远播的马迭尔旅馆,张扬的则是新艺术运动的精神,简捷流畅,典雅灵动。如今的妇女儿童用品商店,是旧时的协和银行,从它身上,你可以体味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⑦哈尔滨的教堂很多,最著名的,是位于透笼街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此外还有东大直街上的圣母守护教堂、尼古拉教堂,以及士课街的天主教堂。这些教堂宛如一盏盏神灯,照耀着尘世中疲惫的旅人。
⑧除了冬天,凉爽宜人的哈尔滨之夏也是迷人的。这时节,很多人家都喜欢在周末时去太阳岛野餐。秋林公司俄式风味的列巴、红肠,是野餐必需食品。列巴,也就是大面包,是用啤酒花做酵母,用白桦木熏烤的,外焦里嫩。而里道斯红肠,肥而不腻,是下酒的好菜。当然,历史上,哈尔滨也有其沉重惨烈的一面。
⑨参观一下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位于平房的731细菌部队遗址,会帮你重温这片土地曾有的壮怀激烈的抗日情怀,以及漫漫长夜中的血雨腥风。你也许会明白,为什么这片土地的夕阳,会浓烈如血。哈尔滨的四时风景,不管怎样变幻,总有着抹不去的清丽,脱不去的庄严!
⑩我总觉得,白山黑水间的它,无论在哪个季节,呈现给世人的,都是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水墨丹青画。它不以浓艳和华丽吸引人的眼球,而是以经久的淡雅和素朴示人。这样的美,恰如飞雪,满目灿烂,永不凋零!
18.读着这一段中划线的句子,体会到作者运用   的修辞与细致的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19.通过快速阅读本文,我们发现作者说去哈尔滨最好的季节是冬季,主要是通过   、   、   三方面来描述这“冰城”独有的美。
20.有人认为第⑨段描述的是哈尔滨历史上那沉重惨烈的场景,与本文主旨没有太大关系,你的理解是(  )。
A.这一段可以删去,因为记叙历史上哈尔滨那沉重惨烈一面,与其他段落写哈尔滨的美不和谐。
B.这一段不可或缺,补充交代哈尔滨曾经的腥风血雨,增加了厚重感和历史感,更凸显它的美。
C.这一段可再可无,其他段落都在写哈尔滨的美,本段却在追溯这片土地上曾有的抗日情怀。
21.小冰同学读了文章以后,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以“水墨丹青哈尔滨”为题,你能结合文章内容,告诉他原因吗?
课外阅读。
天鹅
我在沼泽地里见到了它——美丽的天鹅。
刚看见它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儿。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芦苇也无法使它的风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我总算亲眼看见了。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
但它自己告诉我,它的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22.第1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话题的转换。
2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天鹅的独特的美的,并完成填空。
①刚看见它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
初见这只美丽的天鹅时,“我”的表现可以用句中的“   、   、   ”这几个词语来形容,“我”的这些反应从侧面突出了   。
②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儿。
作者把天鹅的羽毛比作   ,接着展开想象,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儿”来表现天鹅的羽毛   的特点。
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这句话把天鹅与   进行比较,句中用“   、   、   、   ”这几个词语来概括它的独特的美。
2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天鹅的哪几个方面?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5.短文第2自然段对天鹅的外形描写十分生动贴切,请你仿照这种写法来写一写你喜欢的某种动物的外形。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金桂、银桂;痰饮咳喘,胃寒腹痛
3.九月初九;登高;老年节
4.桂花雨;摇桂花(或“摇花”、“摇花乐”)
【答案】5.B
6.B
7.①方言有文化价值,保留着很多古音。②方言里有乡土情,给人亲切感。③方言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比普通话更加生动传神④方言里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心世界”,学习方言能够拉近我们与这座城市的距离。
【答案】8.勤劳
9.一条上面绣着稻谷满山满岭,像黄金一样发出闪闪的光,都林和姑娘在梯田里笑眯眯地收获稻谷。
10.两年以后,都林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大屋,仓里粮食满当当,栏里牛羊一大群。
11.生活富足起来之后,都林变得懒惰起来,总想偷懒不想再参加劳动,整天光想着到处玩耍;灯花姑娘伤心极了。
12.C
13.都林,你们现在的富足生活都是你和灯花姑娘一起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不能这样好吃懒做,坐吃山空,不然的话再多的粮食也有吃完的时候;还是要辛勤劳动才行呀。
【答案】14.③④②①
15.吃瓜给钱;糟践粮食;客栈里;玷污河水,淮河边;干净的左手掏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
16.动作;廉洁自律;爱惜粮食;爱护水源
17.一路上,两太监再没了来时的嚣张气焰,骑在马上无精打采,连路边的风景都懒得看。到了京城,见了皇上,他们低着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把在陈州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尤其是包公如何公正断案、如何戳穿他们的心思,说得结结巴巴。说完,两人大气不敢出,只等着皇上降罪,那副垂头丧气的模样,活像两只斗败了的公鸡。
【答案】18.比喻;冰雪大世界的美丽辉煌;赞美和喜爱
19.冰雪博览会;中央大街;教堂
20.B
21.白山黑水间的哈尔滨,无论在哪个季节,呈现给世人的,都是一幅幅耐人寻味的水墨丹青画。
【答案】22.C
23.惊呆;凝视;惊叹;天鹅的美丽;白瓷;光滑、洁白;其他飞禽;高傲;纯洁;娴静;深沉
24.短文主要描写了天鹅的外形和姿态这两个方面。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天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5.我家养的那只小白兔浑身雪白雪白的,像一个小雪球,圆溜溜的眼睛像两颗红宝石。它跑起来比风还要快,刚刚还看见一个白色的绒球在你眼前晃动了一下,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