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重难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
我爱大自然,爱那田间yōu rán   的白鹭和那陆地上跑得飞快的liè bào   ;我爱阅读,佩服那tóng xīn xié lì   保卫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还有那为救乡亲而不顾白蛇dīng zhǔ   的海力布;我爱生活,爱那甜甜的桂花gāo bǐng   和曾经jīn bì huī huáng   的圆明园,一切都那么美好!
二、单选题
2.下列加点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鹰隼(shǔn) 咧嘴(liě) 牛虻(máng) 削弱(xuē)
B.玉簪(zān) 筛选(shī) 强迫(qiáng) 垂蔓(wàn)
C.长喙(huì) 嗜好(shì) 眸子(móu) 上卿(qīng)
D.孑口(jié) 岔道(chà) 谴责(qián) 禽兽(qín)
3. 五(1)班要在班里挂一张劝人惜时的名言,以告诫大家珍惜时间,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D.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4.下面的经典故事中,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田螺姑娘》 B.《草船借箭》
C.《牛郎织女》 D.《八仙过海》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完壁归赵 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
B.同心胁力 负荆请罪 一泻汪洋
C.震天动地 金碧辉皇 人影卓卓
D.临危不惧 举世闻名 千古流芳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阅读时,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一直不用管它。
B.讲故事时,为了让故事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情节。
C.缩写故事时,可以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D.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
B.《示儿》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
C.《少年中国说(节选)》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D.《题临安邸》一诗是针对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三、填空题
8.在括号里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任务    (rèn rén) 牺牲    (xǐ qī) 恳求    (gěn kěn)
衰落    (shuǎi āi) 抖擞    (shū sǒu) 舀水    (yǎo chú)
9. 形近字组词。
浇    谎    框    臣   
烧    慌    筐    巨   
10.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鸿遍    完       生灵       内   外   
金碧       足   多          失所 路   拾   
结合语境,根据你积累的语文知识填空。
11.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临终前的嘱托:“   ,   。”爱国是龚自珍发自肺腑的呼号:“   ,   。”爱国是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赞颂:“   ,裔裔皇皇,干将发硎   。”
12.有人到你的家乡走搭石,你会告诉他一句俗话:   。有人浪费时间,你会这样勉励他:莫等闲,   ,   。
13.读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再逢七夕节,你就不禁吟出了诗句:“   ,牵牛织女渡河桥。”
四、句子练习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4.根据下面的要求用“风浪”一词写句子。
①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②比喻艰险的遭遇或斗争的环境:   
15.读下面的语段,借助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2025年4月19日7时30分,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南海子公园南门开跑。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跑步爱好者一起冲出起跑线,在21.0975公里长的赛道上挑战极限。
五、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资料】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屡有修缮扩建,用时150多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约有150万件。
16.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7.老师让各小组成员分段朗读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朗读选文第①自然段时语气应自然、从容,体现自豪赞叹之情。
B.朗读选文第②自然段时语速稍慢,应带着对这段历史的悲愤之情。
C.朗读选文第①、②自然段时语气语速平稳,体现连贯自然之感。
D.朗读选文第①、②自然段时语气语速应有变化,体现情感的起伏变化。
18.小铭要向别人介绍圆明园的建筑宏伟,【资料】中对他没有帮助的一项是(  )
A.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
B.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约有150万件。
C.圆明园建成以及修缮扩建,用时150多年。
D.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19.回想课文,结合【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0.假如此刻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作为一名胸怀天下的少年,你有怎样的感想?请 写下来。
六、诗歌鉴赏
文学阅读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1.“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中,“汴州”是指现在的(  )。
A.浙江杭州 B.河南开封 C.山西霍州 D.河北沧州
22.你是怎样理解“暖风熏得游人醉”这句话的?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的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感情。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有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②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已经预料斗不过畜生,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踟蹰的时候,带头的一头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了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③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④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等到满地金黄或农闲的时候,它可能还得担当负重搬运的工作,或终日绕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计程的路。
⑤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永远沉沉实实的。它们不像印度的牛,负着神圣之名,摇着尾巴在大街上闲荡;它们不像荷兰乳牛、日本肉牛,终日无事可做,悠闲只等一死;它们不像西班牙斗牛,全身精力,都尽付暴力斗争中。
⑥默默地工作,平心静气,这就是中国的牛。
23.在郊游时,“我们”与耕牛不期而遇,认真读短文,补全思维导图。
24.阅读第④自然段,结合图片,给两幅图命名。
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更能理解作者说的“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了。
25.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写法,突出了中国的牛   的特点。
26.作者借“中国的牛”赞扬了具有什么品质的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八、写作题
27.习作
跟着书本去旅行,读完《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认识了勤劳善良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还认识了善解人意的老牛。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让我们尊敬的如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一样的人。如,走街串巷,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快递小哥;风雨无阻,用辛勤劳动换来道路清新洁净的环卫工人……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来写,注意选取最典型的事例,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特智能拉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悠然;猎豹;同心协力;叮嘱;糕饼;金碧辉煌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rèn;xī;kěn;shuāi;sǒu;yǎo
9.【答案】浇地;谎言;框架;大臣;烧火;慌张;竹筐;巨大
10.【答案】哀;野;壁;归;涂;炭;忧;患;辉;煌;智;谋;流;离;不;遗
【答案】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奇花初胎;有作其芒
12.紧走搭石慢过桥;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七夕今宵看碧霄
【答案】14.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船颠簸得很厉害;即使生活中的风浪再大,我们也要勇往直前
15.2025年4月19日7时30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南海子公园南门开跑。
【答案】16.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7.C
18.B
19.突出了圆明园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控诉侵略者的罪行。
20.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圆明园的废墟,是我们民族苦难的历史见证,更是激励我们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将这份悲愤转化为前进的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发展,以胸怀天下的担当,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答案】21.B
22.“暖风” 既指西湖边和煦的春风,也暗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奢靡风气。“熏得游人醉” 中,“醉” 既写出游人在春光中沉醉的状态,更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与达官显贵沉溺于西湖歌舞的享乐中,昏聩麻木到忘却国仇家恨,将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故都汴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状的愤慨与忧虑。
【答案】23.踟蹰;走离阡陌
24.苦耕图、负重图
25.对比;勤劳踏实,肯负重
26.赞扬了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比如环卫工人,他们无论酷暑严寒,每天清晨都会早早起来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出行的人一个整洁的环境。
27.【答案】暴雨中的“老黄牛” 傍晚,暴雨突然倾盆而下。我站在窗前,看见穿橙马甲的张叔,正蹲在路口排水口前,像一头扎进泥地的老黄牛。
雨水顺着路沿疯狂灌进排水口,可杂物堵住了口子,积水迅速漫上马路。张叔的脸晒得黝黑,皱纹里嵌着灰尘,他顾不上擦脸上的雨水,铁锹插进淤泥,使劲一撬—— 泥水溅满裤腿,他却像没看见似的,反复清理着堵在管口的树枝、垃圾袋。“哐当” 一声,铁锹磕到硬物,张叔踉跄了一下,膝盖磕在满是泥水的路面上,他咧了咧嘴,又埋下头继续干。
“张叔,雨这么大,明天再弄吧!” 路过的商店老板喊。张叔直起腰,雨水顺着帽檐流进脖子,他抹了把脸:“这口子堵了,大家出行要遭殃,我得守着。” 雨幕里,他的声音闷闷的,却像一根定海神针,让人心安。
不知过了多久,排水口终于通了,积水打着旋儿往下退。张叔坐在路边台阶上,橙马甲滴着水,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路灯昏黄,照在他湿透的后背,我突然想起《牛郎织女》里的老牛—— 一样的默默吃苦,一样的守着一方天地。
这就是我身边的“老黄牛” ,在暴雨里弯腰的身影,把“奉献”两个字,牢牢种进了城市的泥土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