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7 认识地球▉考点0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人类很早就在探索地球,并提出过种种看法。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古人往往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是平的,整个大地也是平的。2.对古人“大地是平面”认识的怀疑既然大地是平的,应该有“天涯海角”,为什么我们在地面上总是走不到边 为什么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许多现象促使人们逐渐对“大地是平面”的认识产生了怀疑。3.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猜想。(2)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多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通过观察天象得出地球形状的推月食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3)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在人类的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20世纪,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照片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他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几千年来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考点02 地球的大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用几何学方法定量地测定了地球的大小。1.地球大小的数据现代科学技术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如下图)。2.地球仪是正球体的原因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km,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km,相差极小。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km。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m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mm。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考点03 地球仪1.地球仪(1)含义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根据地球是球体这一特征,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颜色和符号,直观明了地表示地球表面的不同事物。(2)结构:地球仪由底座、支架、地轴、球体等组成。(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①地轴:转动地球仪,它可以绕着一根轴旋转,这根轴表示地轴。②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这一极,叫北极,用符号“N”表示;另一极叫南极,用符号“S”表示。③赤道: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2.经线和纬线(如下图)(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2)本初子午线: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3)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线圈叫纬线。(4)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项目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纬线 圆圈(两极为点)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东西方向 所有纬线都平行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分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度数,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经度,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纬度。项目 划分界线 字母表示 度数范围 度数变 化规律 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 特殊点经度 本初 子午 线 (0°经线)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0°经线以西 的180°属 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东经180°和西经180°在同一条经线 上纬度 赤道(0°纬线) 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赤道以北是 北纬,赤道 以南是南纬 北纬90°是北极,南纬90°是南极4.经纬网(1)含义: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2)作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表面上任一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一点的经纬度来表示,即经过这一点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例如,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无论是地面的建筑,还是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轮船,都可以用经纬度坐标来描述它们当前的位置。(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5.半球划分项目 划分界线 半球范围 判断依据南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赤道以南;北半球:赤道以北 北纬度数在北半球,南纬度数在南半球东西半球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 西经度数:小于20°W的在东半球,大于20°W的在西半球。东经度数:小于160°E的在东半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考点04 阅读地图1.地图的概念地图是地球的平面模型。它是人们运用符号来表示地表各种事物的特征,将地表的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2.地图的“语言”地图的“语言”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要看懂地图,先要掌握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地图的“语言”。(1)比例尺①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表现方式表现方式 示例线段式文字式 1cm代表实地距离100km数字式 1:10000000或1/10000000③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指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比例尺的分子均为1,所以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大比例尺(≥1:100000) 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小比例尺(≤1:1000000) 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比较粗略④绘制地图时,比例尺大小的选择与所绘地图的范围、内容的关系a.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b.地图所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因此,画一幅学校地图(范围小),就要选用大比例尺;画一幅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范围大),就要选用小比例尺。(2)方向地图的方向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①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如图1)。②指向标定向法:通常用一个指北的指向标指示北方(如图2)。3.地图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图的表现形式、装载内容和编制方式也不断发展,地图的种类更为丰富,出现了许多新型地图,如有声地图、三维地图、盲文地图、电子地图等。地图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4.电子地图(1)含义:电子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2)特点:电子地图的比例可放大、缩小,图像可旋转,图层可叠加,从而显示不同效果。(3)绘制:依托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科学家现在能够更方便和准确地绘制电子地图。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人们能够方便地获取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子地图。(4)作用:电子地图不仅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还能服务于气象预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军事建设等各领域。地理科技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国家经济建设,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民生活。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共7小题)1.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顺利入住“天宫”。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 )A.能辨方位的经纬网 B.巨大的球体C.绕月球公转 D.倾斜的地轴2.一人从赤道上向正东走了200km,再向正北走了200km,又向正西走了200km,最后又向正南走了200km,此时他在( )A.出发点 B.出发点的东面C.出发点的西面 D.出发点的南面3.若在A、B两位置同时起飞两架飞机并以相同的速度在同一高度沿着各自的经线往南飞行至南极点,两飞机之间的水平距离将(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4.老师在课堂上玩“拨浪鼓”来模拟“地球的形状变化”。这个活动能说明( )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胶布等。【过程】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所示。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④组合固定。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实用性 球体能灵活旋转且不会脱离 球体能灵活旋转但会脱离 球体不能灵活旋转且又会脱离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不会倾倒 放在着手倾倒(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3)为增强自制地球仪的实用性,防止乒乓球在旋转时脱离铁丝,在制作时应如何操作 。(4)请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科学性”维度,对小海制作的C图中的地球仪展开评价 。6.地理老师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直观,组织同学一起演示了如下探究活动:(1)第一组:甲同学拿帆船模型由远到近向桌子一侧移动,让乙同学观察帆船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第二组:丙同学手拿帆船模型,由雨伞一侧向位于雨伞另一侧移动,让丁同学观察帆船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2)上述实验和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海边的人们发现远去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 。二.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共7小题)7.为了证明地球是球体,小明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一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⑤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其中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的是( )A.①②⑤ B.②③ C.④⑤ D.①④⑤8.在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②乙同学认为:远离海岸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③丙同学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④丁同学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9.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10.古诗中常有一些能反映科学道理的词句。下列能反映大地是曲面的诗句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探索从未停止。下列证据与地球是个球体不相符的是( )A.远去的帆船船身会先消失B.日食的阴影边缘是弧形C.麦哲伦环球航行D.登高可以望得更远1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对太阳和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如图是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照片,它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最新气象云图。以下关于这幅照片意义的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显示了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B.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C.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D.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1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 (填序号)。①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推断出地球是个球体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一周,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③人们凭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④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2)如图是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照片,它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最新气象云图。以下关于这幅照片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A.显示了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B.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C.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D.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了 (填字母编号)。A.地球的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改变B.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全凭突发奇想C.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完善的D.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与科技发展有关(4)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小明按照科学书上的步骤,自制地球仪,他先在乒乓球的中间用笔画了一个圈,如图所示。则小明是想用该圆圈表示 。三.地图(共7小题)14.小宁参加了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如在野外迷路时辨别方向的方法。下列在野外定方向的方法错误的是( )A.晴朗的白天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来确定方向B.晴朗的白天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树影的朝向变化来确定方向C.晴朗的夜晚可寻找位于北方天空的大熊星座的北极星来确定方向D.因苔藓植物适宜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最可能朝北15.下面四幅平面图,大树位于学校东边的是( )A.B.C. D.16.对于图幅相同的下列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地图 ②浙江省地图 ③仙居县地图A.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些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些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②①17.世界上最大鲍鱼品种是红鲍,分布于美国加州、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读下表中关于加州红鲍的捕捞许可,完成下面小题:捕捞许可证: 需要办理钓鱼证和鲍鱼许可证。捕捞时间: 每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以及8月1日至11月30日,每天的捕捞时间为上午8时到日落后一个半小时。捕捞地点: 捕捞地点限于旧金山以北的几个县。捕捞尺寸: 每只鲍鱼的贝壳宽度必须超过7英寸(约17.8厘米)。捕捞数量: 每天最多捕捞3只,全年限额为18只。如图是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市地图,请从图中找出红鲍捕捞地点( )A.甲 B.乙 C.丙 D.丁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里仁花园在艺术楼的 方向;(2)若生活楼到足球场的图上距离是3cm,则实地距离是 m。19.如图中,范围大的是 图,比例尺小的是 图,内容详细的是 图,内容简单的是 图。20.小明同学绘制了一张自己家的平面示意图。(1)小明家的大门是朝 方向的。(2)此图中表示的地图要素和信息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四.经线与经度(共6小题)21.下列有关经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B.经线都是环绕地球的C.经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D.经线都是长度相等的22.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证据的是( )A.站得高看得远B.日全食圆弧形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23.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C.太阳的东升西落D.人造卫星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24.(2006秋 镇海区期中)北京时间”是( )A.北京的时间B.东九区的区时C.北京(东经116°)的时间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时间25.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地球自转 能自由旋转 能旋转但并不灵活 不能旋转(1)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3)如图是小德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对其中一项科学性评价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经纬线 26.学习了地球仪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并设计了评价量表地球仪模型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A档(3分) B档(2分) C档(1分) 评分指标一:地轴与地面夹角 夹角为66.5度 夹角为70度或60度 夹角大于70度或小于60度指标二:南、北回归线 准确画出南、北回归线,并且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画出南、北回归线,到赤道距离不等 简单表示南北回归线指标三:经线均匀美观,12等分球体,并标明0度,东西经60度、120度、180度等重要经线的度数 准确画出经线,均匀平分,经度标明准确 画出经线,均匀平分,没有标明经度 简单画出经线,没有平分,没有标明经度如图是小南同学利用铁丝和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模型。(1)在“指标一”的评价中,小南同学得到了C档,若要使该指标达到A档,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2)小南想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请你帮忙选出通过哪个城市的经线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3)在“指标三”的设计中,要求把模型12等分。请你利用棉线、刻度尺等工具和模型中的赤道、南北极点,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五.纬线与纬度(共4小题)27.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从赤道以北5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应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28.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A.B.C. D.29.地球仪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从地球仪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B.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30.在a、b、c、d 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六.经纬网方向、定位(共15小题)31.图中显示地球上的经纬网中的其中一部分,其中阴影A与阴影B的面积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C.阴影A=阴影B D.无法比较32.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突遇渔船机械故障。某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事发地点营救。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33.下列各经纬网示意图中的M点所代表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B.C.D.34.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B.E点在F点的西北方向;G点在F点的东北方向C.A点在东半球;B点在南半球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经纬度是40°S,120°E35.如图是甲、乙两点所处经纬度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处于北半球B.甲、乙都处于西半球C.甲所处纬度是15°N,乙处所处纬度是45°ND.甲所处经度是45°W,乙处所处经度是15°W36.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B.甲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C.甲在乙的东北方向D.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37.2024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A.a B.b C.c D.d38.图为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上显示的A点经纬度,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120°E,30°N B.E120°,N30°C.120°N,30°E D.N120°,E30°39.已知公益中学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北纬30°17'。则我校在下列经纬线所围范围内的是( )A.B. C. D.40.读图回答:(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2)有关B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41.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1)【观察】在观察地球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中国处于 板块。(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台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台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台州的经纬度为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经纬线 42.2024年的21号台风康妮给浙江的部分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缓解了秋旱,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2024年11月1日8时到2日8时的台风中心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位置如表,请据表中信息完成以下任务。时间 1日8时 1日14时 1日20时 2日2时 2日8时经纬度 26°N,121°E 27°N,122°E 30°N,124°E 32°N,127°E 32°N,132°E(1)在图中标出经纬度和表中不同时间台风中心的位置。(2)据此描述这一天台风康妮的移动方向。4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东阳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文化和影视名城”。地理坐标大约是东经120.23°,北纬29.28°。(1)A点的经度是 。其中A、B、C、D、E五个点,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2)小明乘坐从美国飞往东阳的飞机上,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某时刻飞机的地理坐标刚好在D点,此时小明位于东阳的 方向。44.据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地球仪上,纬线AB (填“>”,“<”或“=”)CD,经线AC (填“>”,“<”或“=”)BD。(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方向;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米。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共7小题)45.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A. B.C. D.46.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一幅是( )A. B. C. D.47.如图经纬网中,甲地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⑤低纬度地区⑥中纬度地区⑦高纬度地区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48.某地向西是西半球,向东是东半球,向北是高纬度,向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160°W,23.5°S B.20°W,60°SC.20°W,60°N D.160°E,30°N49.读图,回答问题。(1)②点的经纬度是 。(2)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3)②点位于①点的 方向。50.读图回答:(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C点位于B点的 方向。(2)有关B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51.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称 ,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八.比例尺(共7小题)52.绍兴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图幅大小相等的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地图 B.浙江省地图C.绍兴市地图 D.越城区地图53.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54.下面四条河流的图幅相同,根据图示比例尺判断,河面最窄的是( )A.B.C. D.55.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如下所示,则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A.B.1:2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0米D.三十万分之一56.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图( )A.图上1厘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00千米B.图上1厘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千米C.图上1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千米D.图上1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00000千米57.小刚同学要用A4纸(长约30cm,宽约21cm)绘制校园操场(有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示意图,他选取的最合适的比例尺是( )A.1:200 B.1:800 C.1:8000 D.1:2000058.读某村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如果用数字式比例尺可表示为 。(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方向。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7 认识地球▉考点0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人类很早就在探索地球,并提出过种种看法。今天,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古人往往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是平的,整个大地也是平的。2.对古人“大地是平面”认识的怀疑既然大地是平的,应该有“天涯海角”,为什么我们在地面上总是走不到边 为什么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许多现象促使人们逐渐对“大地是平面”的认识产生了怀疑。3.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猜想。(2)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多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通过观察天象得出地球形状的推月食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3)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在人类的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20世纪,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照片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他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几千年来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考点02 地球的大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并用几何学方法定量地测定了地球的大小。1.地球大小的数据现代科学技术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如下图)。2.地球仪是正球体的原因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km,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km,相差极小。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km。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m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mm。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考点03 地球仪1.地球仪(1)含义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根据地球是球体这一特征,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即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颜色和符号,直观明了地表示地球表面的不同事物。(2)结构:地球仪由底座、支架、地轴、球体等组成。(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①地轴:转动地球仪,它可以绕着一根轴旋转,这根轴表示地轴。②极点: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这一极,叫北极,用符号“N”表示;另一极叫南极,用符号“S”表示。③赤道:地球仪上,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2.经线和纬线(如下图)(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2)本初子午线: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决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3)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线圈叫纬线。(4)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项目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相互关系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纬线 圆圈(两极为点)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东西方向 所有纬线都平行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分地球仪上的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注了度数,在经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经度,在纬线上标注的度数称为纬度。项目 划分界线 字母表示 度数范围 度数变 化规律 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 特殊点经度 本初 子午 线 (0°经线)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0-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0°经线以西 的180°属 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东经180°和西经180°在同一条经线 上纬度 赤道(0°纬线) 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 0°~9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赤道以北是 北纬,赤道 以南是南纬 北纬90°是北极,南纬90°是南极4.经纬网(1)含义: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互交织,形成了经纬网。(2)作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表面上任一地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一点的经纬度来表示,即经过这一点的经线与纬线的度数。例如,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无论是地面的建筑,还是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轮船,都可以用经纬度坐标来描述它们当前的位置。(3)不同形式的经纬网5.半球划分项目 划分界线 半球范围 判断依据南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赤道以南;北半球:赤道以北 北纬度数在北半球,南纬度数在南半球东西半球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 西经度数:小于20°W的在东半球,大于20°W的在西半球。东经度数:小于160°E的在东半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考点04 阅读地图1.地图的概念地图是地球的平面模型。它是人们运用符号来表示地表各种事物的特征,将地表的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2.地图的“语言”地图的“语言”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要看懂地图,先要掌握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地图的“语言”。(1)比例尺①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表现方式表现方式 示例线段式文字式 1cm代表实地距离100km数字式 1:10000000或1/10000000③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指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比例尺的分子均为1,所以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大比例尺(≥1:100000) 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比较详细小比例尺(≤1:1000000) 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比较粗略④绘制地图时,比例尺大小的选择与所绘地图的范围、内容的关系a.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b.地图所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因此,画一幅学校地图(范围小),就要选用大比例尺;画一幅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范围大),就要选用小比例尺。(2)方向地图的方向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①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如图1)。②指向标定向法:通常用一个指北的指向标指示北方(如图2)。3.地图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图的表现形式、装载内容和编制方式也不断发展,地图的种类更为丰富,出现了许多新型地图,如有声地图、三维地图、盲文地图、电子地图等。地图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4.电子地图(1)含义:电子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2)特点:电子地图的比例可放大、缩小,图像可旋转,图层可叠加,从而显示不同效果。(3)绘制:依托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科学家现在能够更方便和准确地绘制电子地图。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人们能够方便地获取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子地图。(4)作用:电子地图不仅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还能服务于气象预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军事建设等各领域。地理科技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国家经济建设,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民生活。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共7小题)1.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顺利入住“天宫”。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的( )A.能辨方位的经纬网 B.巨大的球体C.绕月球公转 D.倾斜的地轴【答案】B【解答】解:当宇航员在太空回望地球时,能看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B正确;地轴、经纬网都是人为定义的,在地球中并不真实存在,AD错误;地球是绕太阳进行公转,C错误。故选:B。2.一人从赤道上向正东走了200km,再向正北走了200km,又向正西走了200km,最后又向正南走了200km,此时他在( )A.出发点 B.出发点的东面C.出发点的西面 D.出发点的南面【答案】C【解答】解: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一人在赤道上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200千米,仿佛回到原点,但要知道纬线圈的长度都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向南向北纬线越来越短,因此从赤道出发,向正东走、再向正北走时,纬线圈变短,再向西走时,由于纬线圈变短,因此就会偏西些,所以顺着经线向南走,就会发现处于原点的西面,故C正确。故选:C。3.若在A、B两位置同时起飞两架飞机并以相同的速度在同一高度沿着各自的经线往南飞行至南极点,两飞机之间的水平距离将(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D【解答】解:假设两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在同一高度沿着经线A、B同时起飞,往南飞行至南极点,则水平距离先越来越远,过赤道后水平距离越来越近,到南极上空相遇。故选:D。4.老师在课堂上玩“拨浪鼓”来模拟“地球的形状变化”。这个活动能说明( )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C【解答】解: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而不是正球体,故A错误。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地球成为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故C正确,BD错误。故选:C。5.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的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胶布等。【过程】①确定两极和赤道,如图A所示。②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画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③做地轴,如图B所示。④组合固定。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科学性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实用性 球体能灵活旋转且不会脱离 球体能灵活旋转但会脱离 球体不能灵活旋转且又会脱离稳定性 旋转时不会倾倒 旋转时不会倾倒 放在着手倾倒(1)图A中乒乓球的黏合线代表 赤道 。(2)在制作过程中量角器的作用是 测量地轴与底座之间的角度 。(3)为增强自制地球仪的实用性,防止乒乓球在旋转时脱离铁丝,在制作时应如何操作 在乒乓球两极处用胶布将铁丝与乒乓球固定好,或者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使其更稳固,防止在旋转时脱离 。(4)请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科学性”维度,对小海制作的C图中的地球仪展开评价 合格 。【答案】(1)赤道;(2)测量地轴与底座之间的角度;(3)在乒乓球两极处用胶布将铁丝与乒乓球固定好,或者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使其更稳固,防止在旋转时脱离;(4)合格。【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A中乒乓球的粘合线是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线,为赤道。(2)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其与底座的夹角为 66.5°,量角器方便测量角度。(3)为了增强自制地球仪的实用性,确保乒乓球在旋转时不会脱离铁丝,可以通过使用胶布在两极固定住铁丝,或者进一步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与嵌入深度增加稳固性,来确保球体与铁丝的连接更加稳固。(4)读图可知,经线的特点是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极点,图中经线制作有误,因此评价维度为合格。故答案为:(1)赤道;(2)测量地轴与底座之间的角度;(3)在乒乓球两极处用胶布将铁丝与乒乓球固定好,或者调整铁丝在球体中的长度使其更稳固,防止在旋转时脱离;(4)合格。6.地理老师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直观,组织同学一起演示了如下探究活动:(1)第一组:甲同学拿帆船模型由远到近向桌子一侧移动,让乙同学观察帆船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不明显 (填“明显”或“不明显”)。第二组:丙同学手拿帆船模型,由雨伞一侧向位于雨伞另一侧移动,让丁同学观察帆船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明显 (填“明显”或“不明显”)。(2)上述实验和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能 。(3)海边的人们发现远去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 船身 。【答案】(1)不明显;明显;(2)能;(3)船身。【解答】解:(1)甲同学拿帆船模型由远到近向桌子一侧移动,因为视线没有被阻挡,让乙同学观察帆船的长度看上去变化不明显。第二组:丙同学手拿帆船模型,由雨伞一侧向位于雨伞另一侧移动,因为视线被雨伞阻挡,让丁同学观察帆船的长度看上去变化明显。(2)上述实验和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3)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地球形状的阻挡,从大海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看到船帆先消失,船身后消失。故答案为:(1)不明显;明显;(2)能;(3)船身。二.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共7小题)7.为了证明地球是球体,小明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③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一个球体;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⑤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其中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的是( )A.①②⑤ B.②③ C.④⑤ D.①④⑤【答案】D【解答】解: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很多,如: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④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是地球的影子;⑤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①④⑤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②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是月亮的影子;③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②③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选:D。8.在科学课堂上,同学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认为: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②乙同学认为:远离海岸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③丙同学认为: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但不能说明地球一定是球体④丁同学认为: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点可得,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日食时日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只能证明月球是球体,不能证明地球是圆的。故选:D。9.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答案】C【解答】解:我们在船上能够看到港口的灯塔,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随着船舶离开陆地开往海洋,灯塔会逐渐没入地平线,所以给人的效果是从下而上从视野中消失。故选:C。10.古诗中常有一些能反映科学道理的词句。下列能反映大地是曲面的诗句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答案】C【解答】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大漠孤烟直冲云霄,长河落日圆圆的景象,并不能反映大地是曲面,A错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的是黄河之水从天上来的景象,并不能反映大地是曲面,B错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绘的是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的情景,这是因为地球是曲面的,视线会被地球的曲面阻挡,C正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并不能反映大地是曲面,D错误。故选:C。1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探索从未停止。下列证据与地球是个球体不相符的是( )A.远去的帆船船身会先消失B.日食的阴影边缘是弧形C.麦哲伦环球航行D.登高可以望得更远【答案】B【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远去的帆船船身会先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可以望得更远,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ACD排除;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所以日食时的影子应该是月球而不是地球,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B符合题意。故选:B。1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对太阳和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如图是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照片,它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最新气象云图。以下关于这幅照片意义的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显示了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B.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C.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D.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答案】C【解答】解:该图是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照片,这幅照片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而不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地球是不规则的正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C。1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 ③①②④ (填序号)。①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推断出地球是个球体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一周,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③人们凭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④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2)如图是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照片,它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最新气象云图。以下关于这幅照片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D (填字母编号)。A.显示了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B.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C.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D.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了 CD (填字母编号)。A.地球的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改变B.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全凭突发奇想C.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完善的D.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与科技发展有关(4)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小明按照科学书上的步骤,自制地球仪,他先在乒乓球的中间用笔画了一个圈,如图所示。则小明是想用该圆圈表示 赤道 。【答案】(1)③①②④;(2)D;(3)CD;(4)赤道。【解答】解:(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最初是③人们凭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后来①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从而推断出地球是个球体;然后是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一周,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最后是④从太空拍摄的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所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③①②④。(2)地球是不规则球体,A错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是天圆地方,B错误;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C错误;从照片可以看出,地球是球体,说明该照片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D正确。故选D。(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完善的,而不是全凭突发奇想,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与科技发展有关,B错误,CD正确;地球是客观存在的,其形状不会随着人类的认识而改变,A错误。故选CD。(4)科学家不仅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小明按照科学书上的步骤,自制地球仪,他先在乒乓球的中间用笔画了一个圈,小明是想用该圆圈表示赤道。故答案为:(1)③①②④;(2)D;(3)CD;(4)赤道。三.地图(共7小题)14.小宁参加了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如在野外迷路时辨别方向的方法。下列在野外定方向的方法错误的是( )A.晴朗的白天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来确定方向B.晴朗的白天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树影的朝向变化来确定方向C.晴朗的夜晚可寻找位于北方天空的大熊星座的北极星来确定方向D.因苔藓植物适宜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最可能朝北【答案】C【解答】解:如在野外迷路时辨别方向的方法有:晴朗的白天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来确定方向;晴朗的白天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树影的朝向变化来确定方向;晴朗的夜晚可寻找位于北方天空的小熊星座的北极星来确定方向;因苔藓植物适宜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最可能朝北。故选:C。15.下面四幅平面图,大树位于学校东边的是( )A. B.C. D.【答案】C【解答】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右侧为东方,左侧为西方的方法确定。读图可知,大树位于学校东边的是C。故选:C。16.对于图幅相同的下列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地图②浙江省地图③仙居县地图A.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些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些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②①【答案】D【解答】解:题干中的三幅地图,①中国地图的范围最大,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简单,该图的比例尺最小;仙居县地图的范围最小,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最大。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②①。故选:D。17.世界上最大鲍鱼品种是红鲍,分布于美国加州、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读下表中关于加州红鲍的捕捞许可,完成下面小题:捕捞许可证: 需要办理钓鱼证和鲍鱼许可证。捕捞时间: 每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以及8月1日至11月30日,每天的捕捞时间为上午8时到日落后一个半小时。捕捞地点: 捕捞地点限于旧金山以北的几个县。捕捞尺寸: 每只鲍鱼的贝壳宽度必须超过7英寸(约17.8厘米)。捕捞数量: 每天最多捕捞3只,全年限额为18只。如图是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市地图,请从图中找出红鲍捕捞地点(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答】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捕捞地点限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以北的几个县;图示信息显示,乙位于旧金山以北,故选项B正确;甲位于旧金山以东,丙位于旧金山以西,丁位于旧金山以南,故选项ACD错误。故选:B。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里仁花园在艺术楼的 东北 方向;(2)若生活楼到足球场的图上距离是3cm,则实地距离是 150 m。【答案】(1)东北;(2)150。【解答】解:(1)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所示方向为北可判断,里仁花园在艺术楼的东北方向。(2)据图中比例尺1:5000可知,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50m,若生活楼到足球场的图上距离是3cm,则实地距离是3cm×50m=150m。故答案为:(1)东北;(2)150。19.如图中,范围大的是 B 图,比例尺小的是 B 图,内容详细的是 A 图,内容简单的是 B 图。【答案】B;B;A;B。【解答】解:如图中,A为北京市地图,B为中国地图。范围大的是B图,其比例尺小,内容简单;范围小的是A图,其比例尺大,内容详细。故答案为:B;B;A;B。20.小明同学绘制了一张自己家的平面示意图。(1)小明家的大门是朝 东南 方向的。(2)此图中表示的地图要素和信息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比例尺 。【答案】(1)东南;(2)比例尺。【解答】解:(1)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得,小明家的大门是朝东南方向的。(2)此图中表示的地图要素和信息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即比例尺错误,该比例尺太大。故答案为:(1)东南;(2)比例尺。四.经线与经度(共6小题)21.下列有关经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B.经线都是环绕地球的C.经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D.经线都是长度相等的【答案】D【解答】解:经线是相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与赤道垂直,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故选:D。22.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证据的是( )A.站得高看得远B.日全食圆弧形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D.太阳东升西落【答案】A【解答】A.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光是直线传播的,站得越高,你看到的范围也就越大,所以站得高看得远,符合题意;B.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发生日环食,不符合题意;C.在篮球表面铅笔的末端先消失,长度也变短;在木板表面铅笔的末端不会消失,长度也不会发生改变,篮球是圆的,而木板表面是平的,不能说明地球的形状,不符合题意;D.太阳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决定的,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相对于太阳就东升西落,不符合题意。故选:A。23.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C.太阳的东升西落D.人造卫星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答案】D【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环球航行、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发生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人造卫星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选项ABC中的现象不可以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故选:D。24.(2006秋 镇海区期中)北京时间”是( )A.北京的时间B.东九区的区时C.北京(东经116°)的时间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时间【答案】D【解答】解:“北京时间”不是北京当地的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即东八区中央经线的时间。故选:D。25.学习了地球仪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小德利用铁丝穿过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并设计了评价量表。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地球自转 能自由旋转 能旋转但并不灵活 不能旋转(1)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 地轴 。(2)小德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的城市是 C 。A.北京B.东京C.伦敦D.华盛顿(3)如图是小德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对其中一项科学性评价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经纬线 待改之 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 【答案】(1)地轴;(2)C;(3)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经纬线 待改之 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解答】解:(1)读图分析,铁丝穿过乒乓球,穿过乒乓球的铁丝模拟地轴,连接南北极。(2)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C正确;本初子午线未经过北京、东京、华盛顿,ABD错误;故选C。(3)图中经纬线(经线)错误,应与南北两极相交,作品待改进。故答案为:(1)地轴;(2)C;(3)科学性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改进建议经纬线 待改之 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26.学习了地球仪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地球仪模型,并设计了评价量表地球仪模型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A档(3分) B档(2分) C档(1分) 评分指标一:地轴与地面夹角 夹角为66.5度 夹角为70度或60度 夹角大于70度或小于60度指标二:南、北回归线 准确画出南、北回归线,并且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画出南、北回归线,到赤道距离不等 简单表示南北回归线指标三:经线均匀美观,12等分球体,并标明0度,东西经60度、120度、180度等重要经线的度数 准确画出经线,均匀平分,经度标明准确 画出经线,均匀平分,没有标明经度 简单画出经线,没有平分,没有标明经度如图是小南同学利用铁丝和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模型。(1)在“指标一”的评价中,小南同学得到了C档,若要使该指标达到A档,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利用量角器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的夹角成66.5° 。(2)小南想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请你帮忙选出通过哪个城市的经线 C 。A.北京 B.东京 C.伦敦 D.华盛顿(3)在“指标三”的设计中,要求把模型12等分。请你利用棉线、刻度尺等工具和模型中的赤道、南北极点,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用棉线测量出赤道的长度,并用刻度尺把该棉线长度12等分,再把南北两极点和每个等分点用画笔画出 。【答案】(1)利用量角器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的夹角成66.5°;(2)C;(3)用棉线测量出赤道的长度,并用刻度尺把该棉线长度12等分,再把南北两极点和每个等分点用画笔画出。【解答】解:(1)在“指标一”的评价中,小南同学得到了C档,若要使该指标达到A档,他应该利用量角器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的夹角成66.5°。(2)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因此,小南想在地球仪上标出本初子午线,该经线通过伦敦。(3)在“指标三”的设计中,如果把模型12等分。应该用棉线测量出赤道的长度,并用刻度尺把该棉线长度12等分,再把南北两极点和每个等分点用画笔画出。故答案为:(1)利用量角器让地轴的那根铁丝与水平面的夹角成66.5°;(2)C;(3)用棉线测量出赤道的长度,并用刻度尺把该棉线长度12等分,再把南北两极点和每个等分点用画笔画出。五.纬线与纬度(共4小题)27.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从赤道以北5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应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答案】A【解答】解:赤道以北50千米和赤道以南50千米所在纬线等长。结合经纬线的特点,可判定,某人从赤道以北5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此人最后位于出发点。故选:A。28.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A. B.C. D.【答案】A【解答】解:据此读图分析可知,选项A中P点的经纬度是(30°W,20°S);选项B中P点的经纬度是(0°,0°);选项C中P点的经纬度是(30°E,20°N);选项D中P点的经纬度是(10°W,10°S)。由此可知,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的是A选项中的P点。依据题意。故选:A。29.地球仪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从地球仪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B.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答案】B【解答】解:地球仪中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A正确;0°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B错误;0°纬线既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正确;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D正确。故选:B。30.在a、b、c、d 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b、c ,长度大致相等的两条是 a、d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在a、b、c、d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b、c,这两条线是纬线;长度相等的两条是a、d,这两条线是经线。故答案为:b、c;a、d。六.经纬网方向、定位(共15小题)31.图中显示地球上的经纬网中的其中一部分,其中阴影A与阴影B的面积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C.阴影A=阴影B D.无法比较【答案】B【解答】解:纬度高低与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图中四地所跨经纬度度数相同,依据其所在的纬度可判定,图中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大小是阴影A<阴影B。故选:B。32.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突遇渔船机械故障。某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事发地点营救。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答案】D【解答】解:经纬网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某渔政船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 (10°N,117°E)附近海域救援,事故发生地在其东南方向。故选:D。33.下列各经纬网示意图中的M点所代表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 B.C. D.【答案】A【解答】解: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选项中M点的经纬度是20°N,10°W,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B选项中M点的经纬度是40°N,100°W,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C选项中M点的经纬度是30°S,40°E,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D选项中M点的经纬度是10°S,100°E,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故选:A。34.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B.E点在F点的西北方向;G点在F点的东北方向C.A点在东半球;B点在南半球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经纬度是40°S,120°E【答案】A【解答】解:根据甲、乙两图的经纬度数据可知,甲图范围比乙图范围小,因此,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A正确。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可判定,E点在F点的正西方向,G点在F点的正北方,B错误。依据半球的划分,可判定,A点(22°W)在西半球,B(30°S)在南半球,C错误。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经纬度是(40°N,120°E),D错误。故选:A。35.如图是甲、乙两点所处经纬度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处于北半球B.甲、乙都处于西半球C.甲所处纬度是15°N,乙处所处纬度是45°ND.甲所处经度是45°W,乙处所处经度是15°W【答案】D【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45°W,15°S;乙点的经纬度是15°W,45°S。可判定,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乙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故选:D。36.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B.甲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C.甲在乙的东北方向D.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答案】B【解答】解:纬度和纬线长短的关系是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丙点所在纬线纬度比乙点所在的纬线的纬度低,所以丙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乙点所在纬线的长度长,A正确,不符合题意。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甲点(经度为0°)位于东半球,B错误,符合题意。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在乙的东北方向,C正确,不符合题意。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7.2024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约为(40°N,60°E),b点的地理坐标约为(40°N,100°E),c点的地理坐标约为(40°S,60°E),d点的地理坐标约为(40°S,100°E)。因此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点应为图中的b点。故选:B。38.图为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上显示的A点经纬度,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120°E,30°N B.E120°,N30°C.120°N,30°E D.N120°,E30°【答案】A【解答】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点经纬度是120°E,30°N。故选:A。39.已知公益中学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北纬30°17'。则我校在下列经纬线所围范围内的是( )A. B.C. D.【答案】B【解答】解:公益中学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北纬30°17',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该校位于B所示的经纬度范围内。故选:B。40.读图回答:(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80°E,10°S 。(2)有关B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答案】(1)80°E,10°S;(2)C。【解答】解:(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80°E,10°S;B点的经纬度是80°E,20°S。(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B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故答案为:(1)80°E,10°S;(2)C。41.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1)【观察】在观察地球仪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中国处于 亚欧 板块。(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台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台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台州的经纬度为 (30°N,120°E)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均错误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经纬线 合格;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 【答案】(1)亚欧;(2)(30°N,120°E);(3)合格;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解答】解:(1)全球大致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分别是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读图甲,同学们发现中国的位于亚洲东部,处于亚欧板块上。(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乙,可判断台州的经纬度为(30°N,120°E)。(3)读图丙,这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经纬线有一处错误,该作品等级为合格。故答案为:(1)亚欧;(2)(30°N,120°E);(3)合格;经线没相交于南北两极。42.2024年的21号台风康妮给浙江的部分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缓解了秋旱,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2024年11月1日8时到2日8时的台风中心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位置如表,请据表中信息完成以下任务。时间 1日8时 1日14时 1日20时 2日2时 2日8时经纬度 26°N,121°E 27°N,122°E 30°N,124°E 32°N,127°E 32°N,132°E(1)在图中标出经纬度和表中不同时间台风中心的位置。(2)据此描述这一天台风康妮的移动方向。【答案】(1);(2)台风康妮的移动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正东方向移动;。【解答】解:(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在图中标出经纬度及表中不同时间台风中心的位置即可。(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此次台风的移动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正东方向移动。故答案为:(1);(2)台风康妮的移动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正东方向移动;。4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东阳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文化和影视名城”。地理坐标大约是东经120.23°,北纬29.28°。(1)A点的经度是 140°E 。其中A、B、C、D、E五个点,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AD ,位于东半球的点有 AB 。(2)小明乘坐从美国飞往东阳的飞机上,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某时刻飞机的地理坐标刚好在D点,此时小明位于东阳的 东北 方向。【答案】(1)140°E;AD;AB;(2)东北。【解答】解:(1)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40°E、40°N,B点的经纬度是140°E、40°S,C点的经纬度是140°W、40°S,D点的经纬度是140°W、40°N,E点的经纬度是170°E、0°。其中A、B、C、D、E五个点,位于北半球的点是A、D,位于东半球的点是A、B。(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材料可知,东阳的地理坐标大约是东经120.23°,北纬29.28°,据图可知,D点的经纬度是140°W、40°N。据所学知识可知,东阳和D点两地的经度之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则小明所在的D点位于东阳的东方,东阳和D点同在北纬,纬度值大的在北,那么小明所在的D点位于东阳的北方,故此时小明位于东阳的东北方向。故答案为:(1)140°E;AD;AB;(2)东北。44.据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地球仪上,纬线AB < (填“>”,“<”或“=”)CD,经线AC = (填“>”,“<”或“=”)BD。(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东北 方向;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900 米。【答案】(1)<;=;(2)东北;900。【解答】解:(1)地球仪上,赤道是最长纬线,往两极依次缩短;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故在地球仪上,纬线AB<CD,经线AC=BD。(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指向标来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正北方。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乙村庄的东北方。图上的比例尺是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米,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际距离为900米。故答案为:(1)<;=;(2)东北;900。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共7小题)45.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是( )A. B.C. D.【答案】A【解答】解: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从经纬网图看出,A图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C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选:A。46.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一幅是( )A. B. C. D.【答案】D【解答】解:据此读图分析可知,选项A中P点的经纬度是(30°W,20°S);选项B中P点的经纬度是(0°,0°);选项C中P点的经纬度是(30°E,20°N);选项D中P点的经纬度是(10°W,10°S)。由此可知,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的是D选项中的P点。故选:D。47.如图经纬网中,甲地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⑤低纬度地区⑥中纬度地区⑦高纬度地区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答案】C【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约是:27°S,37°W。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甲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综上所述,故②④⑤符合题意。故选:C。48.某地向西是西半球,向东是东半球,向北是高纬度,向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160°W,23.5°S B.20°W,60°SC.20°W,60°N D.160°E,30°N【答案】C【解答】解:向西是西半球,向东是东半球,则该地的经度是20°W,向北是高纬度,向南是中纬度,则该地的纬度是60°N,故C正确。故选:C。49.读图,回答问题。(1)②点的经纬度是 (170°E,10°S) 。(2)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西半球 ,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北 半球。(3)②点位于①点的 西南 方向。【答案】(1)(170°E,10°S);(2)西半球;北;(3)西南。【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②点的经纬度是(170°E,10°S)。(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图中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3)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1)(170°E,10°S);(2)西半球;北;(3)西南。50.读图回答:(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80°E,10°S 。C点位于B点的 正东 方向。(2)有关B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B.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答案】(1)80°E,10°S;正东;(2)C。【解答】解:(1)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80°E,10°S。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2)读图可得,B地经纬度是80°E,20°S,该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故答案为:(1)80°E,10°S;正东;(2)C。51.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称 本初子午线 ,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答案】本初子午线;20°W;160°E。【解答】解: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答案为:本初子午线;20°W;160°E。52.绍兴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图幅大小相等的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地图 B.浙江省地图C.绍兴市地图 D.越城区地图【答案】D【解答】解:相同图幅的地图,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题目中,越城区地图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故选:D。53.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答案】A【解答】解:读图可知,甲乙两图相比较,甲图范围比乙图范围小,可判断甲图比例尺比乙图比例尺大,故A正确。读图可知,E点经度为105°E,在东半球;G点纬度是45°N,在北半球,故B错误。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正东方向,故C错误。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得C点的经纬度是(60°N,20°E);F点经纬度是(40°N,120°E),故D错误。故选:A。54.下面四条河流的图幅相同,根据图示比例尺判断,河面最窄的是( )A. B.C. D.【答案】A【解答】解:相同图幅的地图,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题目中,A比例尺最大,表示的河面最窄。故选:A。55.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如下所示,则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A.B.1:2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0米D.三十万分之一【答案】C【解答】解:同样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题目中的比例尺,C选项比例尺最小,范围最大,表示的面积最大。故选:C。56.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图( )A.图上1厘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00千米B.图上1厘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千米C.图上1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千米D.图上1米,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00000千米【答案】B【解答】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即1:1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故选:B。57.小刚同学要用A4纸(长约30cm,宽约21cm)绘制校园操场(有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示意图,他选取的最合适的比例尺是( )A.1:200 B.1:800 C.1:8000 D.1:20000【答案】B【解答】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地图的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单。因为学校操场的范围较小,所以绘制操场示意图,要应用较大的比例尺,如果比例尺太大,则图幅就太大,就超出A4纸的范围;周长400米的标准跑道最长边不超过200米,A4纸长约30cm,比例尺为:30厘米/20000厘米≈1/667.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58.读某村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如果用数字式比例尺可表示为 1:30000 。(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东北 方向。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0.9 千米。【答案】(1)1:30000;(2)东北;0.9。【解答】解:(1)据图中线段式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0.3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可表示为1:30000。(2)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所示方向为北可判断,村庄甲位于村庄乙的东北方向。图上的比例尺是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0.3千米,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3×0.3千米=0.9千米。故答案为:(1)1:30000;(2)东北;0.9。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7 认识地球(word)2025-2026学年七上科学浙教版2024期中复习学案知识点+习题(原卷版).docx 专题07 认识地球(word)2025-2026学年七上科学浙教版2024期中复习学案知识点+习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