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8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考点01 太阳系的组成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单,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星球与地球相伴,一起围绕着太阳转动。1.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1)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2)八大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按距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都以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3)小行星带: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大量的小行星分布,称为小行星带。3.太阳系的观测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开始用望远镜对太阳系进行观测,逐步揭开了太阳系神秘的面纱。如今,天文学家不仅利用现代望远镜在地球上进行观测,还把望远镜置于太空中观测,甚至发射航天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考点02 太阳1.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2.作用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为重要的天体。耀眼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温暖着地球。太阳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空气和水的循环都与太阳息息相关。2.地球仪是正球体的原因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km,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km,相差极小。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km。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m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mm。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3.基本数据日地平均距离 约为1.5×10 km直径 约为1.4×10 km,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温度 约5500℃中心温度 高达1.5×10 ℃体积 约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 约为地球的33万倍4.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等于1光年,天文学上常用光年作为单位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5.太阳的演化历程现代观测表明,太阳已有约50亿年的历史。它是一颗典型的中等质量的恒星,正平稳地燃烧着自身。现在,科学家对恒星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勾勒出太阳的生命历程。6.太阳的大气层结构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1)光球层:光球层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2)色球层:是太阳大气的中间层。通常,色球层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才能看见。(3)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只有使用特殊仪器或在日全食时才能观察到。7.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1)太阳黑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黑色小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涡旋,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温度要低,看上去比周围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2)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由于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太阳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当太阳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发生剧烈碰撞,干扰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短波的功能。此外,太阳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日珥: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它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被直接看到。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的“耳环”一样。(4)太阳风:日冕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在南极和北极附近,这些粒子可以进入地球大气层,撞击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并使这些分子发光,产生极光现象。8.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观测发现,太阳黑子的活动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科学家推断,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9.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太阳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伤。太阳大气层情况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下表:由内到外 最内层 中间层 最外层名称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日珥、太阳耀斑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地球气候 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太阳活动峰年,反常气候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多;反之,气候状况相对平衡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发生短时间中断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受地球磁场的作用,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产生“极光”现象▉考点03 行星及其卫星1.行星、卫星的含义(1)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2)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1)运动特征: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2)形态特征虽然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但是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要比地球和其他行星大很多,但它们与太阳相比,仍然很小。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个单位,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和体积的数值见下表:八大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3.八大行星(1)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比地球的卫星——月球大不了多少,也是质量最小的行星(约0.05个地球质量)。它没有天然的卫星,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2)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是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金星的质量、体积与地球相似(约0.82个地球质量)。金星是一颗固体星球,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也没有天然的卫星。金星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平均温度约460℃。(3)地球①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水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中富含氧气;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②地球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4)火星①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②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非常稀薄。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约为-140~20℃。③科学家观测到火星上有一些巨大的峡谷,以及一些很像古代海岸线的地貌特征,由此推断,很久以前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流动的液态水。④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大量的水被冻结在火星地表下面。⑤火星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铁,因此,火星看上去呈橘红色,又被称为“红色行星”。(5)木星①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②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6)土星①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②土星大气与木星大气一样,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在八大行星中,土星有着壮观的光环,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比水星还大。截至2024年12月的观测结果表明,土星的卫星数量已达100多颗。(7)天王星①天王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四,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拥有卫星。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和甲烷。②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温度约为-224℃。③天王星是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8)海王星①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且寒冷的蓝色行星,大气层以氢气和氦气为主,有微量的甲烷。②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人们观测到的天王星轨道与用牛顿理论计算出的结果有偏差,于是,两位年轻的天文学者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和牛顿理论,各自独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运行轨道,天文学家在预测位置观测到了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考点04 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1)含义: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2)小行星带:太阳系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3)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于1928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2.彗星(1)含义:彗星是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2)组成:彗核、彗发、彗尾(朝向:背向太阳)三部分。①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②彗发: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阳光照射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③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气态物质被“吹”成长长的彗尾。(3)运动:绕太阳公转(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4)哈雷彗星①发现:彗星的出现曾被视作一种神秘的现象。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对彗星轨道的研究中,运用牛顿理论计算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的轨道是一样的。由此他推断,这三次出现的彗星应是同一颗星,其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76年,并预言它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出现。1759年3月,这颗彗星果然又出现了。人们把这颗彗星叫作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发现,显示出科学理论的强大预测能力。②我国古代的观测发现:其实,我国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历史文献研究表明,我国古人曾经记录了10个世纪中,哈雷彗星每次出现的时间,但由于哈雷彗星76年才出现一次,因此,他们无法关联这些现象来证明多次看到的是同一颗彗星。(5)彗星的撞击彗星在绕太阳运行时,可能会跟行星发生剧烈的撞击。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以2.1×10 km/h的速度撞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1000km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地球般大小的痕迹。一.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共17小题)1.截止5月底,2024年太阳已经发生多次大耀斑,这预示着第25个太阳周期将进入高峰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耀斑一般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极光C.太阳黑子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答案】A【解答】解: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耀斑一般发生在色球层,黑子在光球层,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的高纬度可能会出现极光,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4年1月1日05时55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是太阳上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B.耀斑爆发时无线电通信会受到干扰C.太阳的表层由外到里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答案】C【解答】解: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故A正确;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故B正确;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C错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故D正确。故选:C。3.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气态球体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最主要标志C.太阳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答案】B【解答】解:A、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气态球体,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最主要标志,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C、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由于其温度比周围温度低,显得黑,所以被称为黑子,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日20时18分,太阳爆发2024年以来最强耀斑,下列关于耀斑叙述错误的是( )A.耀斑发生在色球层B.耀斑活动会增强使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伤C.耀斑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唯一标志D.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答案】C【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耀斑发生在色球层,耀斑活动会增强使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伤,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ABD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C.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显得较亮的斑块【答案】B【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A错误。太阳是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B正确。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C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D错误。故选:B。6.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答案】C【解答】解:A、太阳活动周期是太阳黑子数及其它现象的准周期变化,约为11年,不符合题意。B、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不符合题意。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符合题意。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7.有的科学家认为,“苏醒”的太阳产生的太阳耀斑将给地球磁场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可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D.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呈熔融状态的、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固体星球【答案】D【解答】解: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色球层,A正确。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正确。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可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C正确。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D错误。故选:D。8.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答案】A【解答】解: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故A正确。日珥和耀斑位于色球层,故BC错误。太阳风位于日冕层,故D错误。故选:A。9.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目最多的一年称为( )A.平年 B.峰年 C.谷年 D.闰年【答案】B【解答】解:平年、闰年是公历的历法计算,与太阳活动无关,故AD错误。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目最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黑子数量最多的那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故B正确,C错误。故选:B。10.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那时,它可能膨胀成一个巨大的红色星体。再经历200亿年,它将最终完全冷却然后慢慢地消失在黑暗里。(1)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的结构由里到外依次为 光球 层、 色球 层、日冕。(2)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色球 层。(3)太阳活动增强时,对地球的影响有 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发生磁暴;高纬度产生极光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光球;色球(2)色球(3)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发生磁暴;高纬度产生极光【解答】解:(1)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故答案为:(1)光球;色球(2)色球(3)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发生磁暴;高纬度产生极光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地球上短波通信受到影响B.地球上出现四季的更替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答案】A【解答】解:地球上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破坏森林等造成的,C错误。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D错误。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A正确。故选:A。12.据科技日报消息,2024年1月至10日之间的第25个太阳周期活动高峰为“太阳活动极大期”。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影响短波通信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风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气体斑块【答案】B【解答】解: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A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正确。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D错误。故选:B。13.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cūn)乌”。我国《汉书 五行志》中也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如图为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图,据上述文字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观察图片,请将A、B分别对应的太阳大气层名称填入下列空白处:A表示 光球 层,B表示 色球 层。(2)根据文中记载,画中的“乌鸦”和文中提到的“黑气”现象是指太阳活动中的 太阳黑子 ,主要出现在图中的 C (填写字母)层。(3)下列现象受太阳活动强烈爆发影响的是?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组合并填入空白处: ①④ 。①某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②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消融加剧③太平洋上某个岛屿的火山突然喷发④科研人员在深山考察罗盘指向失灵【答案】(1)光球;色球;(2)太阳黑子;C;(3)①④。【解答】解:读图可知,(1)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A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2)故文中描述的“乌鸦”和“黑气”现象实际上是指太阳活动中的太阳黑子,它们主要出现在太阳大气的最外层,也就是C层。(3)太阳活动强烈爆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会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消融加剧,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上升,与太阳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太平洋上某个岛屿的火山突然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太阳活动强烈爆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粒子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导致磁场方向和强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罗盘指向失灵,故①④正确。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答案为:(1)(2)(3)14.回忆太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结构由外向内可以分为:日冕、色球层、 光球层 。(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太阳黑子会影响地震B.由于太阳离地球太远,所以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多大影响C.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D.在低纬度地区时的白天也会看到太阳活动引发的美丽极光【答案】(1)光球层(2)C【解答】解:(1)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太阳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2)太阳黑子影响地震的可能很小,故A错误。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故B错误。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会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衰减或中断,故C正确。太阳活动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但只有夜晚才可以看见,故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光球层(2)C15.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答案】B【解答】解:太阳是一颗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A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错误,但符合题意。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C正确,不符合题意。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二.太阳系的组成(共21小题)16.2024年火星成为天文现象一大主角,可以观测到火星合金星、火星合土星,以及火星合木星。行星合相指的是当两颗行星在天空中彼此靠近到角距离小于1°时,观测者可在一个望远镜视野里同时看到它们。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金星能自行发光B.太阳在银河系的中心C.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D.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火星和木星【答案】C【解答】解:金星是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银河系的一个普通天体;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故选:C。17.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表示地球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B【解答】解: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因此c应为火星,故图示中b表示地球。故选:B。1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 )A.土星 B.木星 C.地球 D.海王星【答案】A【解答】解:根据最新研究可知,土星新增128颗卫星,总数达274颗,这几乎是太阳系其他行星所有卫星总数的两倍,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根据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水星和金星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其中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的是 A 。A.地球表面有陨石撞击B.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光热适量D.地球表面有空气和水【答案】(1)水星和金星;(2)A。【解答】解:(1)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只有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行星可以产生“凌日”现象,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水星和金星。(2)地球表面常有陨石撞击,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A符合题意。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该条件能保证地球生物不受行星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光热适量,若地球接收的热量过高,导致地球上的生命处于高温或炎热环境,将不利于生物的生存,C不符合题意。生物需要呼吸作用,同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因此地球表面有空气和水属于地球生存生命的有利条件,D不符合题意;故选A。故答案为:(1)水星和金星;(2)A。20.2024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CD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D (填字母)。【答案】(1)ACD(2)D【解答】解:(1)根据题干可知,火星自转轴的倾角和地球相近,所以火星上有四季变化,A正确。根据题干可知,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的一天约为24小时,并不比地球的一天长约一倍,B错误。由于火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所以在火星上也能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C正确。火星大气的密度只有地球的1%,导致火星表面不能有效保温,因此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D正确。故选:ACD。(2)火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对应图中的D行星。故答案为:(1)ACD(2)D21.2024年2月15日晚,金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了一趟“结伴游”,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行星极近现象,两颗行星彼此靠近的是由于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从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 自东向西 。【答案】公转;自东向西。【解答】解:两颗行星彼此靠近,说明行星间的距离在变小,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从金星看太阳是西 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故答案为:公转;自东向西。22.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光球 层。(2)小应在杭州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于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分别观察杆影,如右图所示。则形成 a (选填“a”“b”)表示的杆影时,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3)“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24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金星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答案】(1)光球;(2)a;(3)①金星;②太阳黑子。【解答】解:(1)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影最短,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杆影最长。故b为夏至日正午杆影长度,a为冬至日杆影长度,此时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3)①从太阳系中行星的位置可以看出:B是水星,A是金星。②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太阳黑子。故答案为:(1)光球;(2)a;(3)①金星;②太阳黑子。2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临的两颗行星是 火星 和 金星 ;体积最大的是 木星 ;有光环的是 土星 和 木星 ;卫星最多的是 木星 ,离太阳最远的是 海王星 。【答案】火星;金星;木星;土星;木星;木星;海王星【解答】解: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序,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火星;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有光环的是体积和质量较大的木星和土星;其中卫星数量最多的是质量最大的木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故答案为:火星;金星;木星;土星;木星;木星;海王星24.读图,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 。(2)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此图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C (填字母编号)。A.水星凌日B.金星凌日C.火星凌日(3)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③ (填图中序号)。(4)下列证据不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是 C (填字母编号)。A.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C.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D.地球与类地行星在体积、质量和物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答案】(1)太阳(2)C(3)③(4)C【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星凌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凌日现象是内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此时太阳、金星(或水星)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即当日、水星或金星、地球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水星或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可能发生凌日现象,AB错误。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不会发生火星凌日,C正确。故选:C。(3)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太阳系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所以图乙中,③是火星,④是木星,从材料当中可知,“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所以这些探测器飞向了图中的③。(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公转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在结构特征方面,与类地行星在体积、质量和物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因此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ABD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是特殊的,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故答案为:(1)太阳(2)C(3)③(4)C25.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C.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表面至今没有发现大气层D.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答案】B【解答】解:太阳活动的强弱标志是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但耀斑暴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的显示,故A错误;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故B正确;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如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都有大气层,故C错误;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有卫星,故D错误。故选:B。26.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答案】C【解答】解: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以上都集中在太阳上;目前观测到的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还有冥王星系;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太阳黑子是一些发光的温度较低的区域,并不是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故选:C。27.读右边“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1)小行星带位于 DE (填字母)之间。(2)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B 。A.远处驶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看到B.日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C.麦哲伦环球航行D.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②③ (填序号)。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太阳光中紫外线相对增强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答案】(1)DE(2)B(3)①②③【解答】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故小行星带位于DE之间。(2)远处驶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看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均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ACD不符合题意。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仅能证明月球为球体,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B符合题意。故选:B。(3)太阳活动扰乱①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故正确。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会增强,故正确。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正确。故选:①②③。故答案为:(1)DE(2)B(3)①②③28.2024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它的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1)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B (填字母)。(2)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CD 。A.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B.在火星上能看到太阳的西升东落C.火星上的平均气温低于地球D.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答案】(1)B(2)CD【解答】解:(1)火星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对应图 中的B行星。(2)根据材料,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的 一天与地球相似,A错误。火星存在自转轴倾角且有绕日的公转运动,因此火星上存在四季的变化,D正确。火星自转的方向与地球相同,因此火星上太阳 也是东升西落,B错误。火星体积和质量较小,形成的大气层密度较 小,因此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较弱,火星上的平均气温低于地球,C正确。故选:CD。故答案为:(1)B(2)CD29.如图是太阳系行星大小情况对比模型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模型中涉及的三类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 。(2)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方法。表格是关于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信息,据表推理可得出 D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平均距离(×106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天”) 公转周期(以地球“年”)水星 4878 58 59 0.24金星 12104 108 243 0.62地球 12756 150 1 1火星 6794 228 1.03 1.9A.体积越大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B.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D.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3)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108km,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时间为 500s 。【答案】(1)恒星、行星、卫星(2)D(3)500s【解答】解:(1)由于该模型是太阳系行星大小情况对比模型图,所以该模型中,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属于恒星;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八大行星都属于行星,围绕着地球等行星转动的月球等属于卫星,所以图中模型中涉及的三类天体为恒星、行星、卫星。(2)表格的四个行星中地球的体积最大,但地球不是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AC错误。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远,行星公转的周期逐渐变长,自转周期没有逐渐变长,D正确,B错误。故选:D。(3)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故答案为:(1)恒星、行星、卫星(2)D(3)500s30.读图,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 。(2)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C 。A.水星凌日B.金星凌日C.火星凌日(3)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C (填字母)。【答案】(1)太阳;(2)C;(3)C。【解答】解:(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着它运行。(2)据题目提示“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太阳、水、金、地、火、木、土星等,则只有水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因此不可能是火星凌日,C符合题意。(2)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观图得知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C。故答案为:(1)太阳;(2)C;(3)C。31.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如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行星 直径(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 公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水星 4878 59 0.24金星 12104 243 0.62地球 12756 1 1火星 6794 1.03 1.9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答案】D【解答】解:引力影响公转的速度,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受到的引力越大,所以当行星离太阳近时公转就越快,故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故D正确。故选:D。3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水星 。【答案】水星【解答】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故答案为:水星33.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行星 直径 (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106千米)水星 4879 58金星 12104 108地球 12756 150火星 6794 228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D.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答案】B【解答】解:AB、由表中数据可知,从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到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根据柱状图可知行星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大,即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故B正确,A错误;CD、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的直径最大,其体积最大,但根据柱状图可知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即行星的公转速度与行星的体积没有绝对的关系,故CD错误。故选:B。三.行星及其卫星(共4小题)34.2024年7月,中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B.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C.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D.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答案】A【解答】解: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不属于科学问题;BCD属于科学问题。故选:A。35.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运行的行星。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A.建立假设 B.合作与交流C.提出问题 D.检验与评价【答案】A【解答】解:科学家发现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运行的行星。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划线部分是对此行星特征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所以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建立假设,提出猜想环节。故选:A。36.2024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器成功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勘探火星浅层地质结构、空间环境,收集火星表面的相关数据等,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科学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C.设计研究方案 D.获取事实与证据【答案】D【解答】解:收集火星表面的相关数据,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故选:D。37.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球,它们是(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答案】A【解答】解:彗星由固体物质构成,受太阳风的影响,表层物质会气化形成长长的彗尾,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8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考点01 太阳系的组成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单,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星球与地球相伴,一起围绕着太阳转动。1.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2.太阳系的基本情况(1)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2)八大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按距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都以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3)小行星带: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大量的小行星分布,称为小行星带。3.太阳系的观测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开始用望远镜对太阳系进行观测,逐步揭开了太阳系神秘的面纱。如今,天文学家不仅利用现代望远镜在地球上进行观测,还把望远镜置于太空中观测,甚至发射航天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考点02 太阳1.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2.作用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为重要的天体。耀眼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温暖着地球。太阳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生长、空气和水的循环都与太阳息息相关。2.地球仪是正球体的原因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km,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km,相差极小。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km。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m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约3mm。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看不出来的。3.基本数据日地平均距离 约为1.5×10 km直径 约为1.4×10 km,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温度 约5500℃中心温度 高达1.5×10 ℃体积 约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 约为地球的33万倍4.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等于1光年,天文学上常用光年作为单位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5.太阳的演化历程现代观测表明,太阳已有约50亿年的历史。它是一颗典型的中等质量的恒星,正平稳地燃烧着自身。现在,科学家对恒星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勾勒出太阳的生命历程。6.太阳的大气层结构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1)光球层:光球层是人们能够看到的太阳的圆面,我们所见到的太阳可见光,几乎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2)色球层:是太阳大气的中间层。通常,色球层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才能看见。(3)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只有使用特殊仪器或在日全食时才能观察到。7.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主要有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1)太阳黑子: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黑色小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涡旋,因为其温度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温度要低,看上去比周围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2)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由于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太阳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当太阳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发生剧烈碰撞,干扰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短波的功能。此外,太阳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日珥:日珥是太阳色球层上喷射出的弧状大气。它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被直接看到。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它像是太阳的“耳环”一样。(4)太阳风:日冕发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在南极和北极附近,这些粒子可以进入地球大气层,撞击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并使这些分子发光,产生极光现象。8.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观测发现,太阳黑子的活动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科学家推断,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9.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太阳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伤。太阳大气层情况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下表:由内到外 最内层 中间层 最外层名称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 日珥、太阳耀斑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地球气候 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太阳活动峰年,反常气候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多;反之,气候状况相对平衡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发生短时间中断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受地球磁场的作用,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产生“极光”现象▉考点03 行星及其卫星1.行星、卫星的含义(1)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是直接围绕太阳转动的球状星体。人类很早就用肉眼观察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2)卫星:是围绕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转动的天体。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特征(1)运动特征: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大致都在同一平面的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2)形态特征虽然和太阳相比,行星的体积都很小,但是八大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外观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要比地球和其他行星大很多,但它们与太阳相比,仍然很小。假定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为1个单位,太阳系其他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和体积的数值见下表:八大行星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质量 0.05 0.82 1 0.11 317.89 95.18 14.63 17.15体积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3.八大行星(1)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比地球的卫星——月球大不了多少,也是质量最小的行星(约0.05个地球质量)。它没有天然的卫星,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由于离太阳比较近且没有空气,水星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很大。(2)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是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金星的质量、体积与地球相似(约0.82个地球质量)。金星是一颗固体星球,表面有非常厚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也没有天然的卫星。金星是颗炙热的行星,表面的平均温度约460℃。(3)地球①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上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水改变着地表的形态。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中富含氧气;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②地球是当今人类已知的星系中唯一能够孕育和支持生命的星球。(4)火星①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②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非常稀薄。火星表面温度变化范围约为-140~20℃。③科学家观测到火星上有一些巨大的峡谷,以及一些很像古代海岸线的地貌特征,由此推断,很久以前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流动的液态水。④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大量的水被冻结在火星地表下面。⑤火星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铁,因此,火星看上去呈橘红色,又被称为“红色行星”。(5)木星①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②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自伽利略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以来,天文学家又发现了许多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6)土星①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②土星大气与木星大气一样,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在八大行星中,土星有着壮观的光环,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比水星还大。截至2024年12月的观测结果表明,土星的卫星数量已达100多颗。(7)天王星①天王星的体积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四,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拥有卫星。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和甲烷。②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温度约为-224℃。③天王星是人类使用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行星。(8)海王星①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且寒冷的蓝色行星,大气层以氢气和氦气为主,有微量的甲烷。②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人们观测到的天王星轨道与用牛顿理论计算出的结果有偏差,于是,两位年轻的天文学者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和牛顿理论,各自独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运行轨道,天文学家在预测位置观测到了这颗行星,命名为海王星。▉考点04 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1)含义: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2)小行星带:太阳系中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小行星带。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并发生剧烈的撞击。(3)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于1928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2.彗星(1)含义:彗星是指亮度和形状会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并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2)组成:彗核、彗发、彗尾(朝向:背向太阳)三部分。①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球”。②彗发:接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阳光照射变成气态物质,形成彗发。③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气态物质被“吹”成长长的彗尾。(3)运动:绕太阳公转(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4)哈雷彗星①发现:彗星的出现曾被视作一种神秘的现象。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对彗星轨道的研究中,运用牛顿理论计算它们的轨道,发现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的轨道是一样的。由此他推断,这三次出现的彗星应是同一颗星,其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76年,并预言它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出现。1759年3月,这颗彗星果然又出现了。人们把这颗彗星叫作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发现,显示出科学理论的强大预测能力。②我国古代的观测发现:其实,我国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历史文献研究表明,我国古人曾经记录了10个世纪中,哈雷彗星每次出现的时间,但由于哈雷彗星76年才出现一次,因此,他们无法关联这些现象来证明多次看到的是同一颗彗星。(5)彗星的撞击彗星在绕太阳运行时,可能会跟行星发生剧烈的撞击。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以2.1×10 km/h的速度撞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1000km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地球般大小的痕迹。一.太阳的结构与概况(共17小题)1.截止5月底,2024年太阳已经发生多次大耀斑,这预示着第25个太阳周期将进入高峰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耀斑一般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极光C.太阳黑子的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2024年1月1日05时55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是太阳上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B.耀斑爆发时无线电通信会受到干扰C.太阳的表层由外到里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3.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气态球体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最主要标志C.太阳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斑块4.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日20时18分,太阳爆发2024年以来最强耀斑,下列关于耀斑叙述错误的是( )A.耀斑发生在色球层B.耀斑活动会增强使紫外线对皮肤造成损伤C.耀斑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唯一标志D.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讯会受到明显影响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B.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C.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显得较亮的斑块6.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一个强耀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B.太阳耀斑是太阳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C.太阳大气层由内往外分别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D.耀斑发出的强大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7.有的科学家认为,“苏醒”的太阳产生的太阳耀斑将给地球磁场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可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D.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呈熔融状态的、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固体星球8.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9.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目最多的一年称为( )A.平年 B.峰年 C.谷年 D.闰年10.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那时,它可能膨胀成一个巨大的红色星体。再经历200亿年,它将最终完全冷却然后慢慢地消失在黑暗里。(1)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的结构由里到外依次为 层、 层、日冕。(2)日珥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层。(3)太阳活动增强时,对地球的影响有 (写出一点即可)。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A.地球上短波通信受到影响B.地球上出现四季的更替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12.据科技日报消息,2024年1月至10日之间的第25个太阳周期活动高峰为“太阳活动极大期”。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光球层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影响短波通信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风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气体斑块13.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cūn)乌”。我国《汉书 五行志》中也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如图为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图,据上述文字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观察图片,请将A、B分别对应的太阳大气层名称填入下列空白处:A表示 层,B表示 层。(2)根据文中记载,画中的“乌鸦”和文中提到的“黑气”现象是指太阳活动中的 ,主要出现在图中的 (填写字母)层。(3)下列现象受太阳活动强烈爆发影响的是?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组合并填入空白处: 。①某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②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消融加剧③太平洋上某个岛屿的火山突然喷发④科研人员在深山考察罗盘指向失灵14.回忆太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结构由外向内可以分为:日冕、色球层、 。(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会影响地震B.由于太阳离地球太远,所以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多大影响C.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D.在低纬度地区时的白天也会看到太阳活动引发的美丽极光15.科幻片《流浪地球2》再次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讲述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C.太阳大气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二.太阳系的组成(共21小题)16.2024年火星成为天文现象一大主角,可以观测到火星合金星、火星合土星,以及火星合木星。行星合相指的是当两颗行星在天空中彼此靠近到角距离小于1°时,观测者可在一个望远镜视野里同时看到它们。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金星能自行发光B.太阳在银河系的中心C.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D.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火星和木星17.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表示地球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18.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 )A.土星 B.木星 C.地球 D.海王星19.根据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前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其中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的是 。A.地球表面有陨石撞击B.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日地距离适中,接受到的光热适量D.地球表面有空气和水20.2024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1)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2)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字母)。21.2024年2月15日晚,金星与海王星相合上演了一趟“结伴游”,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行星极近现象,两颗行星彼此靠近的是由于 (“自转”或“公转”)运动;从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 。22.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人类对他的探索始终在进行。(1)据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以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里的黑气是指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层。(2)小应在杭州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于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分别观察杆影,如右图所示。则形成 (选填“a”“b”)表示的杆影时,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3)“帕克“太阳探测器于2024年8月12日升空,正式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如图乙所示,“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不是直飞太阳而是驶向行星A,以便通过该行星的引力作用改变探测器的速度和轨道。①图中行星A的名称是 。②“帕克“太阳探测器可以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请举一个对人类有影响的太阳活动: 。2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相临的两颗行星是 和 ;体积最大的是 ;有光环的是 和 ;卫星最多的是 ,离太阳最远的是 。24.读图,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2)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此图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填字母编号)。A.水星凌日B.金星凌日C.火星凌日(3)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4)下列证据不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是 (填字母编号)。A.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C.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D.地球与类地行星在体积、质量和物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25.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C.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表面至今没有发现大气层D.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26.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系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八大行星上B.太阳系中类似地月系的天体层次只有一个C.大部分小行星位于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D.太阳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27.读右边“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1)小行星带位于 (填字母)之间。(2)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远处驶来的帆船桅杆比船身先看到B.日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C.麦哲伦环球航行D.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太阳耀斑增强时,太阳光中紫外线相对增强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28.2024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它的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1)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 (填字母)。(2)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B.在火星上能看到太阳的西升东落C.火星上的平均气温低于地球D.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29.如图是太阳系行星大小情况对比模型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模型中涉及的三类天体: 。(2)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方法。表格是关于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信息,据表推理可得出 。行星 直径(千米) 与太阳平均距离(×106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天”) 公转周期(以地球“年”)水星 4878 58 59 0.24金星 12104 108 243 0.62地球 12756 150 1 1火星 6794 228 1.03 1.9A.体积越大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B.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D.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3)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108km,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时间为 。30.读图,根据太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2)图甲是一幅在地球上拍摄的太阳系某行星凌日天文奇观照片,此图不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水星凌日B.金星凌日C.火星凌日(3)火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从地球上望去,火星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火星探险比起其他星球更具挑战性,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飞向火星,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这些探测器都飞向了图中的 (填字母)。31.小明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如表信息,对太阳系中的行星运行周期进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行星 直径(千米) 自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天”为单位) 公转周期(以地球上的“年”为单位)水星 4878 59 0.24金星 12104 243 0.62地球 12756 1 1火星 6794 1.03 1.9A.行星直径越大,自转周期越长B.行星直径越大,公转周期越长C.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自转周期越长D.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3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33.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行星 直径 (千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106千米)水星 4879 58金星 12104 108地球 12756 150火星 6794 228A.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B.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D.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三.行星及其卫星(共4小题)34.2024年7月,中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B.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C.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D.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35.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运行的行星。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A.建立假设 B.合作与交流C.提出问题 D.检验与评价36.2024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器成功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勘探火星浅层地质结构、空间环境,收集火星表面的相关数据等,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科学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C.设计研究方案 D.获取事实与证据37.有时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球,它们是( )A.彗星 B.恒星 C.行星 D.卫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8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word)2025-2026学年七上科学浙教版2024期中复习学案知识点+习题(原卷版).docx 专题08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word)2025-2026学年七上科学浙教版2024期中复习学案知识点+习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