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逐字稿(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逐字稿(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础教案设计
4.1夯实法治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时设两目,第一目是“选择法治道路” ,知道良法善治是现代各国的共识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法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的选择和总结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果,法治对个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意义。第二目是“描绘法治蓝图”,知道中国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怎样走好法治道路,理解依法治国的推进过程和地位,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基本要求和总体要求。
【学情分析】 法律相关知识,部编版课本是螺旋上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开始认识,七年级接触法律,知道法律的产生及作用,八年级学习国家依法行政的相关知识,及分辨违法行为,但是相对来说,初中生对法律的知识及应用不多,理解知识起来有些费力。对于本节课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什么是良法善治以及对依法治国的理解也不够。在社会生活中有些问题分辨不清。所以本课中对法治的要求、作用及我国法治的发展和走法治道路做了全面的闸述。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我国法治发展历程,认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认同我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要求和意义。 责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及要求。 教学难点:建设法治中国的做法。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导入新课: 师: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来思考几个有意思的问题。你觉得当人的灵魂出现问题,需要哪一专业去解决这一问题 生:....... 师:需要神学家,也就是神学去解决这一问题。 师:那当人的身体出现问题,需要哪一专业去解决问题? 生:医学 师:那社会出现问题,又需要哪一专业去解决问题呢? 生:....... 师:那便是法学,而法学就是关于法律的科学。那换句话说要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法律,更需要靠在法律基础上进行的法治。因此,要解决社会问题,要使社会社会生活井然有序,就必须要夯实法治基础,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44页。 讲授新课 问题一:法治的含义 问题二:法治的要求 师:那什么叫做法治呢?所谓法治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那依照的法律是是那些侵犯权力、促进暴政、无效制裁或无法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恶法吗?比如说:连坐,一人犯罪诛九族;还有五马分尸啊,处以宫刑等等过于残暴的惩罚制度吗? 生:不是 师:是的,法治依照的绝不是恶法,相反它依照的是最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的良法来治理的。 师:那法治又依照法律如何来治理呢?是只由小部分人来治理吗?不是,而是要尽可能发扬人民民主,让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拥有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来治理,那么这样就可以使这种治理满足更多人的利益,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我们把能够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称之为善治。所以法治,法治要求的是用良法来善治。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师:在了解了法治的含义与要求后,我们来判断这样一个观点:有了法律制度是否就代表实现了法治,法制是否等同于法治。 生:不等于 师:是的,它们并不相同,法制就是法律制度的简称,他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建立起的法律与制度,它是一个名词,它更加强调立法层面;而法治是依法治理,它是一个动词,它更加强调执法与司法层面。当然,它们也有联系,法制是法治前提,而法治又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问题三: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师:那我们要走一条要求良法善治道路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起依托一些法律来思考。 师:《道路交通安全法》它有什么作用 生:保障人民的安全、有利于道路畅通有序 师:《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以及《义务教育法》它又有何作用 生:保护我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我们的受教育权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又有何价值呢? 生:....... 师:(教师引导)比如民法典中规定了咱们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还规定了我们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这就可以保障我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我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走法治道路的第一点原因。 (边讲边书写关键词:安全、有序、保障权利、自由、有尊严) 师:请同学再看几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国家都在奉行法治;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法治。 师:是的,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应走法治道路。 师:我们再从两位领导人的治国理念思考,我们为何要走法治道路? 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关键词:保障人民民主、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法治道路能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富国强民。 师:我们来总结为何要走法治道路的原因,请大家做好笔记。 问题四: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师:我们刚才在讲我国为何要走法治道路,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是如何走上法治道路的吗 这个问题咱们上节课讲过,我们一起简单的来进行梳理。 师: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们都是人治社会,在近代中国各个阶级进行变革改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就开始依法治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依照PPT介绍)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2002年,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12年,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22年,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问题五:正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 师:从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图可知,在党的十八大我国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那什么是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又应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与总目标是什么?也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怎么做,最终达到怎样的效果。同学们来看看这幅图,想一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要如何做呢? 生:是要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要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还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师:那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 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师: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我们还要知道它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而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问题六: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如何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师:那么咱们再根据全面依法治国的方法与要求,想想应如何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呢? 生:........ 师: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法与要求,就是那十六字方针,也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那么相对应的如何落实依法治国那便是:科学立法也就是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严格执法也就是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公正司法也就是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也就是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另外要建设法治中国那必然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请同学们做好相关笔记。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