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期末综合测试卷(五)(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大雪飘飘”描述的是( )。A.气候 B.天气 C.环境2.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A.大气圈里 B.大气圈外 C.太空里3.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速记为( )。A.3个等级 B.8个等级 C.13个等级4.天空中云量最多的是( )。A.晴天 B.多云 C.阴天5.天气观测记录中不需要记录的是( )。A.风向 B.云量 C.小鸟飞翔6.水沸腾时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气泡冒出 B.水变成白色 C.有“白气”出现7.冰熔化成水时,体积会( )。A.变小 B.变大 C.不变8.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需要( )。A.受热 B.受冷 C.温度不变9.下列现象属于热胀冷缩的是( )。A.吹气球 B.水结冰 C.温度计液柱上升下降10.在行驶的汽车上,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司机是(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确定11.荡秋千时,身体的运动轨迹是( )。12.在100米赛跑中,冠军成绩为16秒,亚军成绩最可能是( )。A.15秒 B.14秒 C.17秒13.下列运动的物体中,运动形式和风扇叶片相同的是( )。A.钟表的指针 B.下落的雨滴 C.掉落的苹果14.下列物体的运动路线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的是( )。A.摆动的钟摆 B.上升的电梯 C.行驶的过山车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6分)1.记录天气情况。(1)12月2日国旗随风向南完全展开,可以推断当天的风向是 风,风力为 (填“无风”“微风”或“大风”)。(2)12月1日出门游玩,适合带上的物品是( )。A.雨伞 B.墨镜 C.防晒衣(3)表中包含的天气信息有:降雨量、气温、 、 等。(4)风向通常可以用 个方向描述。(5)“多云”的天气符号是( )。(6)天空中的云实际上是由许多的( )组成。A.水蒸气 B.小水滴 C.小水滴或小冰晶(7)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 )。A.操场阳光下 B.树荫下通风处 C.教室里(8)图1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A”“B”或“C”),读数是 ℃,这个温度和表中12月 日的气温相同。(9)图2中,A是 ,C是 (填“刻度”或“玻璃泡”,上同)。(10)图3是12月5日的气温变化柱状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A.一直升高 B.先升高再降低 C.一直降低2.水的探究。某组测得水的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1)图1,观察到杯底有大量 上升到水面后破裂,说明水沸腾了。(2)上表中,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不合理的,水沸腾的温度是 ℃,沸腾后继续加热2分钟,水的温度是 ℃。(3)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灯帽盖灭 B.用嘴吹灭 C.用外焰加热(4)图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保持 ℃不变,水结冰后体积 。(5)图2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A.固定试管 B.固定温度计 C.标记水位(6)把器材名称填写在下图的方框里。(三脚架、酒精灯、蒸发皿)(7)图3,当发现( ),就应熄灭火焰。A.食盐水沸腾 B.食盐水烧干 C.有较多白色颗粒出现(8)分离食盐和沙子,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蒸发—溶解—过滤 B.溶解—过滤—蒸发C.溶解—蒸发—过滤3.小科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完成“观察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的实验探究。(1)在实验中,要用 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2)小科在实验时,用粉笔在斜面顶端做了一个标记,每次都从这个标记由静止释放小球,这样可以保证球从顶端运动到底端的 相同。(3)小科改变垫斜面的木块数,分别记录小球运动到底端的时间,情况如下表所示。在这三次实验中,小球运动的 相同,小球从顶端滚下来时,运动越来越 。小球运动到底端最快的是第 次实验,因为它运动的 最短。三、实践应用题(每空1分,共18分)1.观察和记录某天的降水情况。(1)测量降水量时应持续监测( )小时。A.6 B.12 C.24(2)测量降水量的装置是 (填“气温计”或“雨量器”)。(3)下列容器能用来制作该装置的是( )。(4)测量降水量时,装置要放在( )位置。A.斜坡 B.水平 C.四下去的(5)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 (填“毫米”或“毫升”)。2.图1是某天天气状况。图2中的“良”表示的是空气质量,天气预报中提到的“空气质量”,反映的是空气的污染程度。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越低;指数越大,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1)图1中,这天上午的天气是( )。A.多云 B.小雨 C.小到中雨(2)图2中,这天的空气质量情况是 (填“优”或“良”)。如果某地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50,适合旅游吗 ,理由是 。3.小科发现装满水的水缸,几天后水会少了一大截。他选了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水杯,装入同样多的水,放在窗台上,探究水去哪里了。(1)两天后,他发现 号杯的水位下降较多。(2)水会变成 跑到空气中,因此水缸里的水少了一大截。(3)他发现②号杯的塑料膜朝 (填“上”或“下”)的一面有很多 。4.小科和小明在学校中参加活动。(1)如图1,从实验室去操场,应该向 走 米。(2)如图2,小科在实验室里拨动尺子,此时尺子的运动形式是 (填“振动”或“转动”)。(3)食堂在实验室的 (填“东北”或“西北”)方向,可以借助 .(填“米尺”或“方向盘”)来判断。四、操作题(每空1分,共18分)1.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小科已经准备了水、食盐、小苏打、搅拌棒,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A.烧杯 B.酒精灯 C.漏斗(2)实验中,两杯水的水量要 。(3)把食盐和小苏打各分成8小份,每小份的量要 (填“相同”或“不同”)。(4)溶解时最好是 (填“一份一份地”或“全部一起”)加。为了加快溶解要用 充分搅拌,加快溶解的方法还有 、碾碎。(5)关于这个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①搅拌时,搅拌棒可以碰到烧杯的杯底与杯壁。 ( )②实验时打翻了一些水,继续实验。 ( )③充分搅拌后,小苏打不能继续溶解,就停止实验,统计份数。( )(6)探究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 (填“相同”或“不同”)。2.科学课上,小科同学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得到如下数据。(1)选择正确数据,填在表格中。(2)这个小组用来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A.相同时间比较运动距离的远近B.相同距离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3)同一个小球要测量三次,主要原因是( )。A.小组成员各做一遍 B.训练使用秒表C.重复实验,数据更准确(4)实验时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可以分为操作员、 、 。(5)通过分析数据,发现( )。A.红色小球运动速度快 B.蓝色小球运动速度快C.两个小球运动速度一样快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自主检测卷(期末综合测试五)一、1.B解析:“大雪飘飘”描述的是天气。2.A解析: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里的。3.C解析: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速记为0~12共13个等级。4.C解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将天气分为晴天、多云、阴天等。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5.C解析:天气观测记录中需要记录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云量等,不需要记录天空中的鸟类。6.B解析:水是无色透明的,水沸腾时不会变成白色。7. A解析:冰熔化成水时,体积会变小。8. A解析:冰变成水要吸收热量,需要受热。9. C解析:水结冰体积会变大,水在4℃以下时,呈现“热缩冷胀”的性质。10.B解析: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司机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11. A解析:荡秋千时,身体的运动是摆动。12.C解析: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快。亚军比冠军的速度慢,用时会更多。13.A解析:钟表的指针和风扇叶片的运动形式都是转动,下落的雨滴和掉落的苹果的运动形式都是平动。14.C解析:摆动的钟摆的运动路线是曲线,上升的电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行驶的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二、1.(1)北 大风 (2)A (3)风向风速 云量 (4)8 (5)B (6)C (7)B (8)B 156 (9)刻度 玻璃泡 (10)14 B 2.(1)气泡 (2)16 100 100 (3)B (4)0 0变大(5)C (6)蒸发皿 酒精灯 三脚架(从上到下) (7)C (8)B 3.(1)秒表(2)距离 (3)距离 快 3 时间三、1.(1)C (2)雨量器 (3)C (4)B (5)毫米 2.(1)B (2)良 不适合 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50属于重度污染 3.(1)① (2)水蒸气(3)下 小水珠 4.(1)西 90(2)振动(3)西北 方向盘四、1.(1)A (2)相同(3)相同(4)一份一份地 玻璃棒 加热(5)①× ②× ③ (6)不同 2.(1)11秒 15秒(2)B (3)C (4)计时员 发令员 记录员 (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