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2025年我国改革开放新成就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相关部署,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科学精神:结合改革开放进程的阶段性特征与2025年时政素材,辩证看待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意义,提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公共参与:联系“十四五”时期民生改善案例,理解改革开放与个人生活的关联,树立为新时代改革开放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学情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通过新闻、生活体验对改革开放有初步感知,知晓“东数西算”“自贸试验区”等热点词汇,但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深层意义缺乏系统梳理。同时,他们对2025年经济数据、航天成就等时效性素材兴趣浓厚,适合以时政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一框,衔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目“改革开放的进程”按时间线梳理关键节点,第二目“改革开放的意义”从历史、现实、世界维度阐释价值,教材内容与2025年时政热点(如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高度契合,为时政融合教学提供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关键节点及阶段特征);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对中国、对世界)。
教学难点: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解“改革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方法和准备
(一)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以总议题统领分议题,引导学生层层探究。
时政案例法:融入2025年经济、科技、民生等领域素材,增强教学时效性。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梳理知识点,提升学生参与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2025年时政素材、历史图片的PPT;准备“长征火箭发射次数突破600”“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等探究材料。
学生:预习教材,搜集2025年身边的改革开放新变化(如公共服务改善、环境变化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2025年10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短视频,展示数据:“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次数从1970年首次发射到2025年突破600次,见证中国航天从起步到领跑的跨越”,提问:“这一跨越背后的关键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初步思考,自由发言表达观点。
设计意图:以2025年最新航天成就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本课主题“伟大的改革开放”。
(二)议题探究
总议题:从历史到现实,为何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分议题一:足迹可循——改革开放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对应第一目:改革开放的进程)
教师活动:出示“改革开放进程时间轴”PPT,标注三大关键阶段,结合素材补充说明:
起步探索阶段(1978-1992年):重点讲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经济特区设立(对外开放起步),关联“小岗村改革精神对今日乡村振兴的启示”。
深化推进阶段(1992-2012年):强调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结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今日自贸试验区发展奠定基础”说明。
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举措,引用2025年数据:“自贸试验区总数达22个,‘东数西算’算力规模占全国超七成”,体现开放与协调发展成果。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时间轴填充任务”,标注各阶段核心事件及意义,派代表展示成果。
知识点归纳:
阶段 时间范围 核心事件 阶段特征
起步探索 1978-199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设立 农村改革突破,开放格局初显
深化推进 1992-2012年 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加入WTO 改革向纵深发展,开放融入世界
全面深化 2012年至今 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自贸试验区扩容、“东数西算”工程 系统集成改革,高水平开放
分议题二:成就斐然——改革开放带来了哪些深刻变革?(对应第二目:改革开放的意义)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2025年10月时政汇总:①经济总量预计达140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大幅增长;②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多个“全球首次”,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升至第10位;③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缩小,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连续4年超3000万人;④已成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问题设置:①结合材料,从经济、科技、民生、世界四个维度概括改革开放的成就;②这些成就印证了教材中哪些关于改革开放意义的论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聚焦一个维度,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重点讲解:
对中国: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应材料①②③);推动国家治理效能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关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对世界: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开放格局惠及全球(对应材料④),印证“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展示成果,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补充(如城市书房增多、环境改善等)。
相关链接:播放“沈阳钢花与玫瑰共生”短片:老工业基地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工业升级与文化繁荣,说明改革开放既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分议题三:继往开来——新时代为何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探究与分享
背景材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2025年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但核心技术领域仍需突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虽缩小,但均衡化仍需发力。
问题设置:①结合材料,分析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性;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何将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论述,分析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挑战与机遇。强调:改革开放前的实践为后续发展积累条件,新时代改革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两个不能否定”)。
学生活动:开展辩论式发言,从“破解发展瓶颈”“满足民生需求”“应对国际竞争”等角度阐述观点。
(三)课后练习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新时代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在新征程上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之所以要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是基于改革开放()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下列对此次会议认识正确的是()
①把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经过新时代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下列改革开放时期的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格局基本形成
④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2024年10月15日开幕,本届广交会为全球采购商提供品类齐全、物美价优、便捷高效、信誉保障的一站式贸易平台。新时代,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基于()
①我国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潍坊是山东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2024年潍坊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研学红色基地赓续精神血脉”活动启动仪式就在市党史教育馆举行。该活动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学习了解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伟大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和红色传统。参加该活动,青少年可以正确认识到()
①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中国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丰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DADA
(四)知识小结
六、教学反思
听课状态:多数学生对2025年航天发射、经济数据等时政素材兴趣浓厚,在探究讨论中参与积极,但部分基础薄弱学生对历史进程梳理存在困难,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
知识点讲解:通过时间轴和表格归纳,学生对“改革开放进程”的掌握较为扎实,但对“两个历史时期的联系”这一难点,时政素材融合不够深入,可增加“右玉精神传承”等案例强化理解。
作业练习:填空题和简答题能有效检验基础知识点,但实践题的可操作性需提升,可提供采访提纲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