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集安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集安市第七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名句。(每句1分,共8分)
(1)
,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2)此物何足贵?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3)王缋《野望》中,化用典故表达隐居愿望的诗句

(4)崔颢《黄鹤楼》中,运用对偶修辞,描写嗜明而富生机景象的诗句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对植物的描绘突出初春特点的诗句是
2.阅读语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①相约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聚合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守岛英雄王继才、燃灯校长张桂梅、重庆山火中逆行的摩托骑士口③通过正能量作品,我
们看到无数凝聚力量的榜样人物和奉献身影。④其中()蕴含着强劲的榜样力量,(
诠释着平凡人的坚守奋斗。⑤展播活动就是将这些人物、事迹、作品汇集到一起,让线上
线下同频共振,让正能量“裂变”于网络空间之中。⑥当有越来越多人点赞、关注他们时,
也会推动更多人弘扬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激励、鼓舞更多人前行。
(1)第②句的方框内缺少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请选择正确的一项()。(2分)
A.,
B.。C.…D.
(2)请为第④句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A.虽然…但是…B.因为…所以…C.或者…或者…D.不仅…而且…
(3)第⑥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二、阅读(44分)
(一)古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3-9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偕内人系舟于寓楼下,剥
菱煮芡,小饮达曙。人声既绝,楼台灯灭,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
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子瞻云:“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予则谓:
何地无闲人无事寻事如吾两人者未易多得尔。
一一节选自龚鼎孽《定山堂诗余》
八年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3,甲乙两文中的“吾两人”分别是和关系。(
)(2分)
A.朋友,夫妻B.朋友,父子C.兄弟,朋友D.叔侄,兄弟
4.参考甲文题目,请给乙文拟一个标题。(2分)
5.下列选项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B·盖竹柏影也盖:遮盖
C,人声既绝绝:消失
D·周视悄然悄然:静悄悄的祥子
,6.给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何地无闲人),无事寻事如吾两人者未易多得尔。
7.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独为吾有。
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此时此刻”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以"闲人”自称,表现
了自己空虚的精神状态。
B·乙文描写诗人与夫人一起乘小画舫游湖场景,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
为一篇佳作。
C·甲文叙事简净,只用几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月下美景图,并且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
合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
D·乙文中的“予”在西湖夜饮,觉得此刻的西湖“独为吾有”,产生了“不谓人世”之感。
9.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富有感染力,历来备受称赞,
请作赏析。(3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9分)
12月7日下午,金华市非遗馆里,来了一群“非凡同学”一一他们身着古装,端
坐茶桌前,跟随老师的示范,轻提执壶,注水,温碗,温笺,随后,搅动茶笺,慢慢
地,茶碗内茶沫泛起,即可点茶作画。伴随着优雅的古乐,沐浴着午后的阳光,同学
们举手投足间尽显宋韵婺风。
这是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在金华市非遗保护和信息中心协助下举办的“婺州
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非遗实践课的结课展示。来自财大外语系的一群大学生在传承
人郑咏恩老师的悉心传授下,通过学习,不仅初步掌握了宋代点茶技艺,还对金华首
个人类非遗项目婺州举岩、宋代茶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有了系统
认知。
金宇琪同学表示:“要想点好一碗茶需要兼具耐心与毅力,我们从老师身上就能
充分感受到工匠精神。”
外教老师Joe也被非遗之美所吸引。课堂上,他的那份全神贯注,就是对非遗的
致敬。·他说,东方文化独具魅力,这次学习机会让他对中国茶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
趣,原来非遗如此美妙有趣。
八年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