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领悟和践行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教学设计(表格式)+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科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领悟和践行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教学设计(表格式)+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科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8课 领悟和践行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从参与、申请到举办奥运会的历程。 2.掌握“双奥理念”中所蕴含的中国体育文化。 3.领悟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领悟并践行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双奥理念”的核心要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航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中国与奥运会的深厚缘分。教师播放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片段;借助开幕式现场响起的《我和你》歌曲,带领学生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和你》在冬奥会的再次响起,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更是展示国家形象的舞台和检验综合国力的平台。然而,中国参加奥运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给学生讲解中国从参与、申请到举办奥运会的历程,为后续介绍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和获得首枚比赛金牌的经历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冬奥会,成为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宝库 1.刘长春奥运之旅 教师播放《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片段,让学生切身感受刘长春身负祖国命运,克服艰难险阻远涉重洋,第一次代表中国踏上奥运赛场的爱国情怀。 2.许海峰中国首金 教师播放许海峰奥运夺金的纪录片,借助许海峰平时训练中的刻苦与勤奋,引导学生认识到,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意志以及坚定的爱国情怀。 3.中国特色办奥运 教师为学生讲述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的办赛理念、赛事文化等,彰显中国人民愿与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大国愿景,以此加强学生对于中国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 三、行为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中阐述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组抽取到的任务单,分两组观看北京奥运会赛前的筹备工作报道和冬奥赛事的经典回放。一组归纳概括赛前筹备工作哪些行为体现了“执着专著,一丝不苛”以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另一小组寻找运动员的哪些行为符合“精心设计规划,精心雕琢打磨”以及“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观看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分享和汇报。 四、考一考你 关于北京冬奥知识小测验,你能做对几道题? 1.北京冬奥会会徽的名称:__________。 2.北京冬奥会的口号:__________。 3.北京冬奥会火炬的名称:_________。 4.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名字:___________。 5.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时间:_________。 6.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场所:___________。 7.北京冬奥会举办时间:____________。 8.北京冬奥会是第几届冬奥会:_________。 9.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赛区:____________。 10.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北京冬奥会: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利用本周体育课记录一则《我的体育精神践行日记》。 2.同父母分享一位优秀运动员追求卓越的故事案例。(共29张PPT)
领悟和践行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体育与健康(科学版)
康康和家人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爸爸妈妈听着现场响起北京奥运会《我和你》熟悉的旋律,瞬间湿润了眼角。
故事导航
1
故事导航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哭了?
奥运会不仅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更是展示国家形象的舞台和检验综合国力的平台……。
2
3
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领悟篇







中国奥运历程
4
中国参加奥运的历程是十分曲折的。
第1届奥运会
1896年中国战乱不断,清朝闭关锁国,中国并未参加。
第10届奥运会
1932年,第一位中国田径运动员刘长春出现在奥运赛场。
第23届奥运会
1984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
第29届奥运会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中国成为金牌榜第一名。
第24届冬奥会
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
民 族 英 雄
他是谁
刘长春
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许海峰
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
中国体育从零到有的重大历史性突破。
为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跑出第一步。
单刀赴会--刘长春
幼年时期
痴迷于弹弓打鸟,萌生“神枪手”梦想,成为“弹弓大王”。
毕业后
三次参军都因年龄原因被拒,但他从未放弃,仍然坚持练习。
25岁美梦成真
放弃“金饭碗” 加入射击队,走上了射击之路。
突破之路
为赶超队友,突破“呼吸晃动”,每天带沙袋举枪训练到手麻木。
奥运首金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用0.5的视力以一环优势夺得中国奥运首金。
中国奥运首金--许海峰
从“双奥理念”领会中国体育文化







一副巨大中国画卷向世人展开。
千年画卷
活字印刷
火药技术
击缶而歌
国粹戏曲
海上丝路
一幕幕展现的都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
雪花隐藏的五个故事:
1.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每块引导牌的独特设计,寓意着不同个体、国家间样貌、语言、文明的差异,彰显各自鲜明的特色。
2. “燕山雪花大如席”,万千雪花最终汇聚成一朵人类共有的雪花,象征着人类应摒弃分歧,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筑美好家园。
3. 雪花上融入的中国结元素,寄寓团结吉祥之意。
4. 大雪花外围环绕橄榄枝,象征和平希望,寓意人类战胜困境,世界焕发生机。
5. 置于大雪花间的小火炬,传递中国低碳环保理念,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崭新风貌与价值追求。
绿色科技自信闪耀奥运舞台
同学们是不是也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感到无比的骄傲,更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呢?
谈一谈:
学到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悟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探讨起来吧~
核心探究:中国追寻的卓越体育精神
问题一:“一个人的奥运”背后是怎样的民族精神?
如果刘长春因“参赛无望”而放弃比赛,会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二:1984年奥运赛场上,许海峰在最后一枪前离场休息,返回后完成射击,以一环优势夺
取中国奥运首金,奥委会临时用直升飞机送国旗,颁奖推迟40分钟,说明什么?
问题三:北京冬奥场馆建设者为何要坚持最高标准?谷爱凌为何要挑战从未尝试的动作?
问题四:奥运会高科技的加持以及中国文化元素在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运用代表了什么?
小组讨论:
一、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他的行动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体育进步和国际交流的渴望。他展现了中国人不甘落后,积极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实力,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境界,希望通过体育来展示中国的新形象,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当时刘长春退缩了,可能全世界还不知道有中国这个国家存在。
二、许海峰用坚毅的信念与过硬的技术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他和王义夫一个单项同时获取金、铜两枚奖牌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体育的崛起,为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与话语权。
三、北京冬奥建设者坚持最高标准体现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与谷爱凌挑战从未完成过的动作一样,都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了热爱与专注,他们都追求卓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目的只为向世界展示最好的中国。
四、通过科技手段优化运动员与观众的赛事体验,展现我国科技领域的创新研发实力,塑造现代化科技强国形象。奥运的舞台秀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使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增进了文化交流,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
什么是体育精神?看看七岁的糖糖怎么做
追求卓越体育精神的三重密码
刘长春“一个人的奥运”
胸怀大局,永不言弃
许海峰“极限突破”
执着专注,自信开放
双奥之城“极致匠心”
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践行篇







学习中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对比维度 体育精神核心表现 中学生学习生活对应体现
学习态度 运动员挑战极限、永不言弃 —面对难题反复钻研,制订专项突破计划
—用自律规划时间,拆解目标逐步提升
实践行动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突破 —主动挑战竞赛难题,尝试跨学科创新
—复盘失误,将挫折转化为进步动力
团队协作 体育团队的默契配合与集体荣誉感 —小组合作中分工明确、高效沟通
—班级活动中为共同目标默契配合,增强集体感
身心健康 运动员的自律习惯与抗压能力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迁移运动自律到生活
—通过运动缓解学习焦虑,保持积极心态
中学生的“差不多思想”
“作业好难,我不想写了,明天再说吧。”
“复习任务太重了,来不及,下次考试再努力。”
“事情好多,不想干了,差不多就行了!”
“这次没办法,那就算了。”
“唉,反正也学不会,还不如打会儿游戏放松放松。”
“我就这个样了,你们就别管我了。”
“今天没状态,就这样吧,睡觉,睡觉……”
中学生追求卓越思想大比拼
追求卓越体育精神
“差不多就算了”的思想
V
S
思 想 大 比 拼
体育精神核心 典型案例 与“差不多思想”对比
执着专注,一丝不苟 许海峰每日瞄准训练上万次,调整呼吸与姿势细节。 “差不多”:训练敷衍,借口“已经很累了”。
坚持最高标准 北京冬奥会制冰团队精确控制冰面温度至±0.1℃。 “差不多”:“差不多能用就行,何必较真。”
精心雕琢细节 开幕式导演组对每个灯光、动作彩排超百次。 “差不多”:“差不多好看就行,别麻烦了。”
永不言弃,突破极限 苏翊鸣为完成高难度动作,带伤训练上百次。 “差不多”:“太难了,我肯定做不到。”
自我诊断:“差不多思想”测评表
评分标准:A=1分,B=3分,C=5分;总分9分:需警惕“差不多”;9到13分:偶有敷衍;大于13分:执行力较强。
场景 你的做法
作业遇到难题 A.查答案就会;B.思考30分钟后请教;C.标记问题,课后深究。
值日时发现地面有纸屑 A.假装没看见;B.捡起扔进垃圾桶;
C.主动清扫整个区域。
考试后发现计算错误 A.叹口气就算了;B.订正并分析原因;C.总结易错题本。
行 动 转 化







榜样引路:中学生的“体育精神践行者”
案例分享:
某校学生在运动会训练中,为提升接力赛成绩,反复练习接棒手势,从“掉棒三次”到“零失误”夺冠。
学生小宇通过制定“每日学习清单”,像运动员规划训练一样细化目标,成绩从班级中游跃升至前列。
实践方案:三步践行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第一步:定目标——胸怀大局
示例:制定“学科突破计划”,如“数学月考提升10分”,将小目标与“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绑定。
第二步:抠细节——执着专注
实操:每天用10分钟“专注训练”(如练字、背单词),要求“一笔一划写工整,一词一义记准确”。
第三步:勤反思——突破极限
工具:建立“卓越成长日记”,记录每日拒绝“差不多”的瞬间(如“今天主动检查了3遍作业”)。
结束语
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顽强的意志以及坚定的爱国情怀。同学们要像优秀运动员一样,为了目标不懈努力、不断超越。
“每一枚奖牌背后,都是千万次‘差不多不行’的坚持。”
“学习如赛场,要么‘追求卓越’,要么‘被差距淘汰’ 。”
1.利用本周体育课记录一则《我的体育精神践行日记》。
2.同父母分享一位优秀运动员追求卓越的故事案例。
课 后 作 业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