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德阳中学2025年秋期七年级第一次学业综合素质测评
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请在答题卷上对应的区域作答,选择题部
分用2B铅笔填涂,其余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物使用修正
带或涂改液。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ang)窠巢(ke)
黄晕(yin,wM吝啬(1in)
B.嘹亮(1io)棱镜.(1éng)
静谧(mi)
莅临(èi)
C.抖数(su)Y镶边(xiang)着落
(zhu6)
澄清(chng)
D.粗犷(kuang发髻(j1)
看护(kan)
菜畦(q1)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健壮
花枝召展
呼朋引伴
B.烘托
喉咙
淅淅沥沥
豪下掩饰
C.娇媚
化妆
咄咄逼人絮絮叨叨
D.冷洌干涩
披镀戴笠
不知不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妈妈咄咄逼人地追问我的考试成绩,让我有些喘不过气。
B.春天如期而至,公园里的姑娘们个个花枝招展,与盛开的鲜花相映成趣。
C.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就冲出教室,呼朋引伴去玩耍。
D.老师提醒他很多次,他虽然知道自己错了但还是不以为然的态度。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一些作品中,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小山“会低声说话”这种把物当
作人来写的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拟人,是比拟的一种。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
《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等。
C.“外面”“里头”“以上”“之下”都是表示方位的名词。“阳光”“衣裳”
“花朵”“水花”都是表示事物的名词。
D.《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的乐府诗,曹操字梦得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
基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春》这篇散文,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B.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C.我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D.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6,下列各句中的敬辞、谦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妈妈带我去拜访她的大学老师,见面时妈妈对老师说:“王教授,好久不见,
这是我的孩子,今天特意带他来拜见您这位恩师。”
B.售货员热情推销产品时说:“我家商品物美价廉,现在购买,还可惠赠您丰富
礼品哦。”
C.爸爸和叔叔视频,聊到妹妹的成绩,爸爸说:“你家姑娘真优秀,反观我家令
爱,这次考试又粗心丢分了。”
D.奶奶跟邻居张奶奶聊天,提起爷爷时说:“我家尊君最近总去公园下棋,每
天回来都跟我念叨下棋的趣事。”
7.下列朗读的停连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ˇ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
烟。
D.小山ˇ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8.仿照示例,请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示例:成长是一方澄澈的星空,需要我们用理想的星光点亮;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一11小题(共10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青少年阅读现状与特征分析
1.阅读量与时长:据2024年全国青少年阅读调查报告显示,12-15岁学生年均阅
读纸质书4.2本,电子书28本,合计7本,低于成年人年均91本的水平。从阅
读时长看,58%的学生每日阅读时间不足30分钟,仅12%能达到1小时以上,
且阅读多集中在课后碎片化时间,如睡前、课间,完整阅读时段较少。
2阅读内容偏好:青少年阅读内容呈现明显分化。纸质书方面,科幻小说(如《三
体》节选)、校国文学(如《窗边的小豆豆》)和漫画书占比最高,分别达35%、
28%和22%;经典名著阅读占比仅15%,且多为教材要求的必读书目。电子书方
面,网络小说(玄幻、言情类)占比超60%,工具类(学习资料、解题技巧)占
比25%,深度社科类内容不足5%。
3阅读习惯特点:72%的学生表示“阅读时容易分心,需反复回看内容”,65%
承认“逼到复杂内容会直接跳过”。此外,“碎片化阅读”特征显著,9%的学
生习惯“先看结局再读正文”,38%会“只看章节摘要”,沉浸式深度阅读能力
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