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大李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大李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古人常常将喜怒哀乐寄托于自然景物中,让景物成为情感的“代言人”。
(1)惆怅之情:王维《使至塞上》中“① ,② ”两句以蓬草、大雁自喻,字里行间蕴含着孤独无依的失意和惆怅。
(2)思乡怀人之情:崔颢《黄鹤楼》中“③ ④ ”将故乡的方向模糊在烟波之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⑤ ,⑥ ”以拟人的手法写故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暗含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3)对美景的喜爱之情: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⑦ ,⑧ ”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的迷人月夜,也衬托出作者欣赏美景的闲适心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⑨ ,⑩ ”通过俯仰两种视角的描绘,赞美了山水相映的自然之景。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甲】一天早上我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去,我注意到有一个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年轻指挥员。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便开玩笑说:“那边那个人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他来了吗 ”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乙】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qín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涨( )得通红 缉( )拿 死qín( )活捉
(2)给选文【乙】中加点字“悬”选择正确的义项( )(3分)
A.挂,吊在空中 B.没有着落,没有结束
C.距离远,差别大 D.公开提示
(3)根据《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相关内容,填写人物名。(2分)
肖像描写 人物名
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孩子相 ①
他面容清瘦、目光锐利,留着浓密的胡子,举止优雅从容,兼具“知识分子”的儒雅和“革命者”的果敢 ②
(4)请结合【甲】【乙】选文,简要分析彭德怀的形象。(4分)
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抗战史,砥砺新征程”主题活动于3月3日下午两点半在明光学校礼堂举办,请你参与。(13分)
学校拟邀请退伍老兵王爷爷来做主题报告,下面是小宇同学拟写的邀请函,请你修改。(4分)
邀请函
尊敬的王爷爷: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贵校将于9月3日下午两点半举办“铭记抗战史,砥砺新征程”主题活动。我们深知您作为退伍老兵,有着丰富的抗战经历和深刻的历史感悟,特邀请您前来为同学们做主题报告。盼复!
明光学校,
2025年9月1日
①邀请函中有一处内容疏漏,请补充。(2分)
———————————————————————————————————————
②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2分)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5月13日公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如右图)。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该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和 ① 构成。长城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橄榄枝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② 。“光辉”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③ 。
(3)活动中、语文王老师要为大家宣讲一篇抗战题材的经典课文。以下课文不符合要求一项是( )(2分)
A.《山地回忆》 B.土地的誓言》 C.《黄河颂》 D.《谁是最可爱的人》
(4)活动即将结束,主持人对同学们进行了采访。请根据情境补全对话.(4分)
主持人:同学们,抗日战争是一首波澜壮阔的抗争史诗。
丁同学:狼牙山五壮士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英勇跳崖。
张同学:赵一曼被日军逮捕后,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主持人:是的,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李同学:我们要发扬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从小就要树立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价值导向。
王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树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把抗日精神发扬光大。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十二个洋葱
●张燕峰
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行事毛糙的小青年。
春节临近,母亲做了土豆粉条和炸年糕,让我给住在山里的二姨送去。
二姨很热情,用最好的饭菜款待我,并留我过夜。看到二姨家三个年幼的表弟、卧病在床的姨父,我不愿再给她增添麻烦,便借口要去城里找同学借书,执意告辞。
临出门时,二姨硬往我手里塞了一袋洋葱。二姨要强且懂得感恩,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在与亲友的交往中,一向讲究礼节。我了解二姨的个性,也不忍拂她的好意,便接了过来。
路上,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洋葱,一个个都个儿大饱满,圆润可爱,一看便知是二姨精心挑选出来的。我数了数,正好十二个。
这些年里,经常听母亲说二姨经历了许多生活的磨难。此次相见,只见四十出头的二姨,鬓角已染上厚厚的霜雪,眼角爬上了深深浅浅的鱼尾纹,曾经红润光洁的皮肤也晦暗了许多,手指因长期劳作弯曲变形。再看看手中沉甸甸的洋葱,我的内心酸酸的,也暖暖的。
走了一段路,我见日影渐渐西斜,估摸若在天黑前到不了家,想到这里离县城更近一些,干脆去县城住一晚,明天再步行回家。
走到县城,已是万家灯火,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与我住同一房间的是邻镇一个做皮毛生意的大哥。大哥很健谈,给我讲了许多行业趣闻,我也聊起自己的村庄、家庭。
第二天出门吃早餐时,居然遇到了同学。他说他父亲今天要到我们乡调研,可以把我捎回
去,我自然高兴坏了。想到住宿的押金正好抵一晚房费,我便决定不再回旅馆,直接去同学家。那袋洋葱,早已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回家之后,母亲询问二姨家的情况,我把看到的、听到的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母亲为妹妹没有尽头的苦日子怅然叹息,看到我两手空空地回来,也没有多问。
这时,那袋洋葱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怎么把洋葱给忘了 那可是二姨的一片心意呀!我内心慌乱,怕母亲责怪,便什么都没有说。
我深深地自责,内心充满了对二姨的愧疚。
原以为那一袋洋葱会像一粒小小的石子,落入岁月之河,再无人提及。出乎意料的是,三天后,一个陌生男子来到我家,他手里拎着的正是二姨给我的那袋洋葱。
原来,他是邻村村民,到县城皮毛市场卖羊皮时遇到了与我同屋住的大哥。大哥那天晚上回到旅馆,发现了那袋洋葱,意识到我忘记带回家了,于是第二天在皮毛市场做买卖时,到处打听谁是我们村的,终于遇到了邻村的这个男子。那位大哥回忆起我聊天时提及的住址、姓氏,一一告知男子,拜托他把洋葱送到我家。
看到洋葱的那一刻,我的脸烧得通红,感到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扎进去。
得知了原委,母亲连声致谢,并拿出五个洋葱执意塞给他。来人摆摆手,如释重负般地微笑着说:“我没有辜负陌生人的信任,东西捎到我就放心了。”
我打开装洋葱的袋子,数了数,十二个,一个都不少。那天晚饭,我们吃的是洋葱炒肉。洋葱爽口,格外清甜。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回忆起往事,唇齿间似乎仍萦绕着洋葱的清香。
(摘编自《光明日报》)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直接点明“三十年前”的时间,意在突出岁月久远,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为后文回忆具体事件做铺垫。
B.“十二个洋葱”在文中不仅是具体物品,更作为情感载体和线索贯穿全文,通过对其由“收下”到“遗忘”再到“失而复得”过程的叙述,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亲情的朴实无华与人性的温暖。
C.文中对县城“万家灯火”的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已晚,渲染了“我”独自在外的孤独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县城生活的繁华,与二姨家的贫困形成反差。
D.母亲看到“我”两手空空回来“没有多问”这一细节,是后文陌生男子送回洋葱的重要伏笔,暗示母亲早已知道洋葱被遗忘,并暗中托人寻找。
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字“塞”的表达效果。(4分)
临出门时,二姨硬往我手里塞了一袋葱。
6.文中做皮毛生意的“大哥”和邻村“陌生男子”在情节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7.文章以“十二个洋葱”为题,请分析其作用。(6分)
8.文章最后说“洋葱爽口,格外清甜”,又说唇齿间“萦绕着洋葱的清香”。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份“清甜”与“清香”的理解,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5分)
【二】(17分)
材料一:巴黎奥运会网球项目女单决赛于3日进行,中国选手郑钦文以6:2、6:3战胜了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同时,她也是第一位站上该项目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亚洲运动员。
比赛开始,郑钦文较早进入了状态,迅速拿下前两局。比赛进入第三局,尽管郑钦文出现“双误”但最终顺利保发。几轮周旋后,她拿下首盘。第二盘开局,维基奇似乎找到了节奏。
双方咬紧比分,陷入破发、回破和交替得分的局面。随着比赛的进行,双方都与裁判产生了数次界外球的界定争议,但并未影响比赛进程。在第二盘后期,维基奇逐渐落后,并产生焦躁情绪,一度摔拍。郑钦文则始终较为冷静,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郑钦文为本次奥运会该项目的六号种子。此前,她在国际大赛中取得过的最好成绩是202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亚军。本次奥运会,她曾连续两天在高温天气的户外进行了超过三小时的鏖战,并接连取得胜利。此外,她还在半决赛中击败了自己从未战胜过的、现排名世界第一的女单选手斯维亚特克。
——摘自“新华网”2024年8月4日,有删改
材料二:郑钦文哭了。在2024中国网球公开赛(简称“中网”)10月5日晚的女单半决赛中,郑钦文在首盘第6局时因救球而摔倒,手部受伤,最终以3:6、4:6不敌前法网亚军、捷克名将穆霍娃,遗憾止步四强。
【甲】这次比赛,进入中网女单四强的郑钦文获得了390个积分,虽然在冠军积分榜仍排名第八,但积3470分的她已与第七名纳瓦罗(积3568分)缩小了差距,只差98分。
尽管没有再创历史,但郑钦文在摔倒前紧紧盯球并奋力挥拍、摔倒后躺在地上,足足有1分钟没有起来,掩面哭泣的场景令人为之动容。医疗暂停期间,郑钦文在场边眼眶通红,吃了止疼药后,她再度上场,坚持到最后一刻。赛后,郑钦文表示,因为近期感冒和休息不足,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在峰值,“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耗时三个多小时逆转战胜德国名将科贝尔,挺进四强。【乙】在决胜球落地的一瞬间,她扔掉拍子躺在球场上,起身后用护腕擦去了眼泪,激动地向观众挥手致谢。当时,她在赛后解释说,这是她打过的最艰难的比赛。“我就想着每一分都不能放弃,因为网球是一个永远都有(取胜)机会的运动。”
——摘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10月6日,有删改
材料三:郑钦文为什么这么火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杨铁黎认为,网球是国际化、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运动,在全球范围颇具关注度和影响力,而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女单金牌又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某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认为,网球是一个强调个体的运动,具有明星效应。“郑钦文有很棒的竞技成绩、很高的情商,还有身上的那种浓浓的家国情怀。她本人这种综合的素质特点,也是吸引受众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张庆说。
“郑钦文在获得金牌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现出的高情商、高素质为她本人增彩不少。特别是那句‘在我心中,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的话体现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大格局,也为她赢得了无数粉丝。”杨铁黎说。
更重要的是,郑钦文的火依托于网球在中国几代网球人不断耕耘铺就的受众基础。“网球作为国际主流运动项目,在过去的20多年当中,从李婷、孙甜甜在20年前雅典奥运会夺得双打金牌开始,一直到后来李娜两夺大满贯冠军,不断有新人涌现。直到这一次郑钦文历史性地夺得了奥运会的女单冠军,将网球在中国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的浪潮推到了一个高点。”张庆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网球允许运动员“单飞”,全方位向职业化靠拢。主动拥抱职业网球的发展规律。李娜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拿下法网、澳网冠军。2014年澳网,11岁的郑钦文在电视机见证了李娜捧杯,自此埋下了成为冠军的种子。正是有了这样的榜样和传承,中国网球才有了厚实的人才储备,才能在四大满贯、奥运会、亚运会等赛事中屡有突破。
张庆认为:“我们固然不应该夸大一个人对于一个运动项目的影响,‘郑钦文现象’的发生是几代网球人努力结出的一个硕果,当然有郑钦文个人的努力在里面,历史创造了英雄。同时反过来英雄也有机会影响历史,让网球在中国的普及提高有一个加速。
——摘自“新华网”2024年10月7日,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或写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钦文克服重重困难,夺得金牌,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奥运网球女单项目新纪录。
B.材料一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层次分明地报道了新闻事件的结果、过程和背景。
C.郑钦文的成功,既有个人的努力,也是和几代网球人的精神引领和传承分不开的。
D.材料三主要采取议论的方式写作,引用有关业内人士的话能使文章更具有趣味性。
10.请结合材料二中【甲】【乙】两处的画线句,分析新闻特写的语言特点。(4分)
11.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和“中网”比赛中两次流泪,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她两次流泪蕴含的不同情感。(4分)
12.请从三则材料中各找出一个方面,说说郑钦文为什么能够“这么火” (6分)
【三】(16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千人石古株轮困①,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②垂垂。固恍如乘槎③泛斗牛④渚也。若上浮图⑤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节选自王士性《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有删改)
【注】①轮困(qūn):盘绕高大。②碧落:天空。③槎:木筏。④斗牛:天上的星宿名。⑤浮图:佛塔。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至”与“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的“至”含义相同。
B.“盖竹柏影也”的“竹”与“无丝竹之乱耳”的“竹”含义不同。
C.“而见怪于秦皇也”的“于”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含义相同。
D.“又昔人所称绝景云”的“绝”与“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绝”含义不同。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
把 酒 问 月 醉 而枕 之 仰 视 碧 落 垂 垂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
16.两篇文章都写了“月”,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5分)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水,至柔却蕴含无穷力量。它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顺势而为,从不强行抗争,以柔韧之姿适应万物。然而,滴水穿石,那看似微弱的水滴,凭借持之以恒,能穿透坚硬的石头。水还懂得汇聚,江河湖海皆由点滴汇聚而成,拥有包容一切的胸怀。人生亦当如水,柔中带刚,懂得变通又坚守执着,以包容之心,汇聚点滴力量,成就广阔人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 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
(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①征蓬出汉塞 ②归雁入胡天
(2)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 ④烟波江上使人愁 ⑤仍怜故乡水 ⑥万里送行舟
(3)⑦庭下如积水空明 ⑧水中藻、荇交横 ⑨高峰入云 ⑩清流见底
2.(12分)(1)zhǎng jī 擒(3分。每空1分)
(2)D(3分)
(3)①徐海东 ②周恩来(2分。每空1分)
(4)①幽默风趣:以敌人的称呼"著名的赤匪;②不惧危险,善于变通:政府军悬赏缉拿他,但是他(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1)①在“下午两点半”后面加上“在学校礼堂” ②贵校 我校
(2)①时间:1945-2025
②珍爱和平 维护和平
③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
(3)D
(4)①示例:在你们心中,哪些英雄事迹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②示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们认为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
二、阅读(55分)
【一】(23分)
8.文章最后说“洋葱爽口,格外清甜”,又说唇齿间“萦绕着洋葱的清香”。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份“清甜”与“清香”的理解,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6分)
4. B (A项:“意在突出岁月久远,强调故事的真实性”错误,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直接点明“三十年前”的时间,主要是为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C项:“同时也暗示了县城生活的繁华,与二姨家的贫困形成反差”错误,文中对县城“万家灯火”的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已晚,渲染了“我”独自在外的孤独氛围,并没有暗示县城生活的繁华以及与二姨家贫困形成反差的意思。D项:“暗示母亲早已知道洋葱被遗忘,并暗中托人寻找”错误,母亲看到“我”两手空空回来“没有多问”,这一细节主要是表现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宽容,并没有暗示母亲早已知道洋葱被遗忘并暗中托人寻找的意思。)
5.“塞”这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二姨在“我”临出门时,坚决、不容拒绝地将一袋洋葱放到“我”手里的情景,表现了二姨的热情好客、懂得感恩、讲究礼节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二姨对“我”的关爱和心意。
6.做皮毛生意的“大哥”和邻村“陌生男子”在情节发展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大哥”发现“我”遗忘的洋葱后,积极打听“我”的住址并拜托“陌生男子”送回,使得洋葱得以失而复得,这一情节既展现了“大哥”的热心肠和责任感,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主题。同时,“陌生男子”的出现和送回洋葱的行为,也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扣人心弦。
7.文章以“十二个洋葱”为题,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②“十二个洋葱”是二姨对“我”的心意和关爱的象征,通过对其由“收下”到“遗忘”再到“失而复得”过程的叙述,展现了亲情的朴实无华与人性的温暖;③以“十二个洋葱”为题,新颖独特,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发读者对亲情、人性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8.我对这份“清甜”与“清香”的理解是:它不仅仅是指洋葱本身的爽口和清甜味道,更是指二姨对“我”的关爱和心意所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互助所传递出的美好情感。
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身边人的关爱和心意,不要轻易遗忘或忽视;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传递温暖和关爱,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17分)
9.(3分)D 【解析】引用有关人士的话是为了体现权威性而非趣味性。
10.(4分)【甲】句使用一连串具体数字,体现出新闻特写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2分);【乙】句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郑钦文赢得比赛后兴奋激动的样子,体现了新闻特写语言的生动性(2分)。
11.(4分)①巴黎奥运会时流泪,是艰难战胜德国名将,挺进四强,突破极限的兴奋激动(2分);②“中网”比赛时流泪,是因救球不慎摔伤,掩面而泣,既有伤痛,也有担心输掉比赛的遗憾伤心(2分)。(只说情感不结合材料的,减半给分)
12.(6分)①材料一:郑钦文奥运夺冠,实现历史性突破,表现出色;②材料二:郑钦文不畏困难、顽强拼搏,令人钦佩;③材料三:郑钦文热爱祖国,具有高情商、大格局,赢得无数粉丝;④材料三:网球是国际化、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运动,在全球范围颇具关注度和影响力,具有明星效应。⑤材料三:中国几代网球人不断耕耘,铺就了深厚的受众基础。(每点2分,“材料三”方面,③④⑤点任答一个,意思对即可)
【三】(16分)
13.C
14.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垂垂。
15.(1)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这个地方的游客很多,像集市一样热闹,但最美的景色还是秋天的月亮。
16.共同特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的皎洁、明亮。氛围:《记承天寺夜游》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游虎丘小记》营造了一种空灵、奇幻的氛围。
三、写作(55分)
1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