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学 校
※※※※※※※※※※※※※※※※※※※※※※※※※※※※※※※※※※※※※※※※※※※※※※※※※※※※※※※※※※※※※※※※※※※※※※※※※※※※※※※※※※※※※※※※※※※※※※※※※※※※※※※※※※※※※※※※※※※※※※※※※※※※※※※※※※※※※※※※※※※※※※※※※※※※※※※※※※※※※※※※※※※※※※※※※※※※※※※※※※※※※※※※※※※※※※※※※※※※※※※※※※※※※※※※※※※※※※※※※※※※※※※※
)
(
※※※※※※※※※※※※※※※※※※※※※※※※※※※※※※※※※※※※※※※※※※※※※※※※※※※※※※※※※※※※※※※※※※※※※※※※※※※※※※※※※※※※※※※※※※※※※※※※※※※※※※※※※※※※※※※※※※※※※※※※※※※※※※※※※※※※※※※※※※※※※※※※※※※※※※※※※※※※※※※※※※※※※※※※※※※※※※※※※※※※※※※※※※※※※※※※※※※※※※※※※※※※※※※※※※※※※※※※※※※※※※※※※※※※※※※※※※※※
)
(
绥滨县
20
25
—20
26
学年度
上学期七
年级
期中
阶段
测试
语文
试卷
政治答题卡
)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粗犷(guǎng) 云宵 贮蓄(zhù) 诀别
B. 粗犷(kuàng) 云霄 贮蓄(chǔ) 块别
C. 粗犷(guǎng) 云霄 贮蓄(zhù) 诀别
D. 粗犷(kuàng) 云宵 贮蓄(chǔ) 块别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春天来了,鸟儿呼朋引伴,欢快地鸣叫着。
B. 夏日雨后,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
C. 秋天的田野春华秋实,一片丰收景象。
D. 青少年应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千佛山的最高海拔大约285米左右。
B. 在那里我们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山东手工艺作品和激昂澎湃的爱国歌曲。
C. 这些手工艺作品发扬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D. 千佛山不仅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更成为了济南的城市名片。
4. 仿写题:请仿照例句,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例句:友情是一片绿荫,遮挡头顶的烈日;友情是一场春雨,滋养干旱的土地;
友情是__________,;友情是,__________。
5.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12分)
(1)请写出两个与“交友”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6分)
你希望结交一个具有怎样品质的朋友?请用两个成语概括,并说明理由。(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段,完成6-11题。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孔子家语》(节选)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商好与贤己者处( )(4)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7.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 人不知而不愠B. 学而不思则罔
C. 择其善者而从之D. 久而不闻其香
8.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9. 【乙】文中孔子认为“商也日益,赐也日损”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10. 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什么重要观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古诗鉴赏(5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诗中“故园菊”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应傍战场开”一句有何深刻含义?(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
《秋日的思念》
史铁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文中“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有什么作用?(4分)
14. 文中描写北海菊花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5. 如何理解“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4分)
16. 本文与《散步》在主题上有何共同点?(3分)
四、写作(50分)
17.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5分)
1.【答案】C
【解析】(3分)
“犷”读作“guǎng”,不读“kuàng”,排除B、D;
“云宵”应为“云霄”,“宵”是夜晚,“霄”指天空,故“云霄”正确;
“贮蓄”读作“zhù xù”,“贮”不读“chǔ”;
“块别”应为“诀别”,“块”是错别字。
综上,C项全部正确。
2. 【答案】C
【解析】(3分)
“春华秋实”指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事物发展的过程或因果关系,多用于教育、事业等领域,不能直接形容“田野的景象”;
A项“呼朋引伴”形容鸟儿鸣叫、召唤同伴,使用恰当;
B项“争先恐后”形容万物在雨后迅速生长,拟人化得当;
D项“继往开来”指继承前人事业并开拓未来,符合语境。
故C项使用不当。
3. 【答案】D
【解析】(3分)
A项“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应删其一;
B项“看到……歌曲”搭配不当,“歌曲”应为“听到”;
C项“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应为“继承和发扬”;
D项结构清晰,逻辑合理,无语病。
故选D。
4. 【答案示例】(4分)
友情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友情是一缕暖阳,融化心中的寒冰。
【解析】(每空1分,共4分)
修辞:必须使用比喻;
内容:体现友情的积极意义;
句式:必须为“友情是……,……”的并列结构;
语义连贯,前后协调。
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5.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12分)
(1)(6分)【答案示例】
①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待,形容朋友之间非常信任。
② 志同道合:指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多用于形容朋友间理想契合。
【解析】(每个成语3分,共6分)
成语正确(1分),解释准确(2分);
其他如“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刎颈之交”等亦可。
(2)(6分)【答案示例】
我希望结交一个诚实守信、乐观向上的朋友。
理由:诚实守信能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让人安心;乐观向上能带来积极影响,在困难时给予鼓励,共同成长。
【解析】(成语2分,理由4分)
成语需贴合“交友品质”;
理由需具体、有逻辑,体现对友情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6. (4分)【答案】
(1)同“悦”,愉快
(2)诚信
(3)以……为好,喜欢
(4)因此,所以
【解析】(每小题1分,共4分)
(1)“说”通“悦”,常见通假;
(2)“信”在交友语境中为“诚信”;
(3)“好”读“hào”,意为“喜欢”;
(4)“是以”为固定结构,意为“因此”。
7.(3分)【答案】C
【解析】(3分)
A、B、D中的“而”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C项“而”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或不译;
故C项用法不同。
8. (4分)【答案】
(1)温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2)和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充满芝兰香气的房间,时间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因为自己也被同化了。
【解析】(每句2分)
关键词翻译准确(如“温故”“化”等);
句意通顺,符合原意。
9. (4分)【答案】
因为子夏(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往,能不断进步;而子贡(赐)喜欢议论不如自己的人,容易退步。
【解析】(4分)
答出“与贤者处”得进步(2分);
答出“说不若己者”致退步(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0. 4分)【答案】
都强调了交友的重要性。【甲】中曾子“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强调诚信;【乙】中孔子以“芝兰之室”与“鲍鱼之肆”比喻,说明环境和朋友对人的深远影响,主张“慎处”。(答出观点2分,分析2分)
【解析】(4分)
观点明确:交友需谨慎;
能结合两文内容分析。
(二)(5分)
11.【答案】
(1)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2分)
(2)菊花本应开在宁静家园,却“傍战场”而开,反衬战乱破坏之深,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控诉。(3分)
【解析】
(1)“故园”点乡愁,“菊”为思乡意象;
(2)“战场”与“菊”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战争残酷。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2. (5分)【答案】
慈爱隐忍:儿子发脾气,她默默忍受,不责备;
细心体贴:挡住飘落的树叶,避免引发儿子伤感;
坚强乐观:自己病重却仍鼓励儿子“好好儿活”。(每点1-2分,共5分)
13. (4分)【答案】
第一次:表现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默默退让;
第二次:为下文“诀别”埋下伏笔,增强情感冲击力;
重复出现,突出母亲的隐忍与牺牲。(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14.(4分)【答案】
渲染秋天氛围,呼应主题;
以花的“烂漫”象征生命的顽强,暗示“我”走出阴霾,理解母亲的期望。(每点2分)
15. (4分)【答案】
母亲想说:“无论多难,都要坚强地活下去。”“我”在看到菊花盛开时,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决心和妹妹一起积极生活,完成了母亲的遗愿。(理解2分,分析2分)
16. (3分)【答案】
都通过家庭亲情表达对“生命”“责任”“好好活着”的思考,体现亲情的温暖与力量。(答出“亲情”“生命”“责任”等关键词即可,3分)
四、写作(50分)
17.
【评分标准】
等级 分值 标准
一类 45-50 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二类 38-44 主题明确,内容较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 30-37 内容较空泛,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 20-29 偏题,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
五类 0-19 严重偏题或抄袭,字数不足300字
【写作提示】
可写一次挫折、一次道歉、一次担当、一次理解父母的经历;
抓住“那一刻”的细节描写,突出心理变化;
结尾点题,升华“成长”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