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三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三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语文(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


线








)
九年·语文(省命题)
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展开泛黄的书简,踏入文明的圣殿。当指尖轻触那些承载千年的文字,我们不禁心潮 澎湃——司马光系统梳理千年兴衰,编纂《资治通鉴》的故事 甲 (A. 妇孺皆知 B. 举 世闻名);宋应星锲而不舍二十余载,终成《天工开物》的事迹家喻户晓;司马迁坚 rèn 不 拔,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壮举流传千古。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谓文化坚守。这些镌刻 在典籍中的精神品格,如甘霖般 乙 (A. 滋 补 B. 滋养)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成为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如今,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 是文明创新的开拓者。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先贤的智慧亮起来,在守正创新中书写 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华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1)锲而不舍( ) (2)坚rèn( )不拔
2.为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甲 : 乙:
3.语段中“文明的圣殿”的短语类型是( ) ( 2 分 )
A. 偏正短语 B. 主谓短语 C.并列短语 D. 动宾短语
4.按复句类型划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 ) ( 2 分 )
A. 递进复句 B.并列复句 C. 选择复句 D. 转折复句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南阳,自古便是诗词之乡。中秋夜,白河之滨,赏月夜美景,让人不禁想起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描绘的“(1)”的月映湖 水、金色玉光的美好景象。漫步河堤,听老者讲述历史变迁,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中“(2)
”的哲理,恰能慰藉时光流转中的感慨。遥想远行之人途经南阳,想到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借六种典型意象勾勒出早行清冷图景的千古名句“(3) ”,愁思涌上心头。而李白
《行路难》中“(4) ,直挂云帆济沧海”,能给人冲
破困境的力量,正是南阳文人风骨的完美体现。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
二、阅读(45分)
) 九 年 · 语 文 ( 省 命 题 ) D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材料一: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 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材料二:
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又得琴一张,乃张越 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 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 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 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 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释】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
6.欧阳修,字 ,自号醉翁, _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
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云归而岩穴瞑/一屠晚归 B.山间之朝暮也/朝晖夕阴
C.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 D. 乃知在人不在器/乃不知有汉
8.请用三条“/”给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10.欧阳修在滁州做了两年官后,改任扬州知州,上任前父老亲故为他送别饯行,欧阳修因
此写了《别滁》 一诗记叙当时的情景。请你在材料一中挑选一个字填入《别滁》这首诗 第三句的空缺处,并结合材料一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别 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 ,莫教弦管作离声。
1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两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的是 什么呢 请结合两文作简要分析。(3分)
考 生 座位序号
语文试卷 第 2 页 ( 共 8 页 )
九 年 · 语 文 ( 省 命 题 )
(

动物
·外祖父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15分)
①回望自己的童年,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林野、林野深处的小屋,然后是小屋里的外祖母。
②即便突然赶回海边,外祖母也一定是等在那里的。 一抬头看见我,她会轻轻喊一 声,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来。我依偎到她的身边,几百里的跋涉也就不算什么了, 一身磕 碰、脚上手上的荆棘划伤也不算什么了。
③我出生在这片林子与海滩,最好的友伴就是林野里的小动物。猫和狗经常缠着我, 它们无比聪明, 一双大眼睛什么都看得懂。刺猬的模样有些笨,其实也蛮有心眼。小鸟一 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只想回到林子,却又舍不得我们的小屋。猫和野兔有时做朋友,当 猫把野兔的鼻子抓伤时,外祖母就不得不出面了。
④我常在水渠旁看到各种动物。有一天我刚走过一片刺猬草,突然看到稀疏的红柳 后面有什么在探头探脑。它的眼睛像人一样,会斜着看过来,还会轻轻皱眉,这让我惊奇。 它见我不走,索性就卧在了树丛下。我蹲下来。过了一会儿,它两只前爪提在胸前站起, 望了我一眼,知道我还在那儿,就再次伏卧。我不吭一声,它就再次站起来看我。我们之 间很像捉迷藏。最后它竟然半蹲起来往前挪动:两只前爪提在胸前,摇摇晃晃向前。我惊 住了。
⑤回家后,我就跟外祖母说了渠边的事。她怔住了,满脸惊讶:“孩子,你遇上了一只 特别的狐狸!它一定把你当成了孩子,在引逗你哩。”我在想它的眼神。它斜眼看我呢, 它皱眉呢。
⑥外祖母常说我这样喜欢动物, 一定来自外祖父的遗传。我从未见过外祖父,却觉得 与他相处了很久。
⑦外祖母在外面忙碌时,我就一个人在小屋里“探险”。小屋是外祖父的朋友帮助搭 建的。有一天我在小屋阁棚上发现了一只白色礼帽。我戴着礼帽爬下,她一眼看到了,立 刻板起脸来,上前就取走礼帽,又重新把它藏起来。原来这是当年外祖父的一位朋友落在 我 们家的。几十年过去了,她一直等人来取。
⑧她不愿提到一些往事,她难过,可又忘不掉。说到外祖父和动物的事,她才会露出 笑容。“他的诊所是祖传的一座很大的院落,可后来有一多半被各种动物占了。城里人, 特别是孩子们,都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动物园。”我想自己出生得太晚了,没能和外祖父一 起饲养这些动物,真是亏大了。
⑨外祖父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加入了同盟会。他们在半岛地区一次次发动起义,呼应 南方革命党人。外祖父出生入死,他经历了哪些凶险,也只能在外祖母断断续续零散的讲 述中想象了。起义的日子里,深夜,大风刮起来,她就再也不能入睡。院子里的各种动物 都在骚动,它们和她一样,也在牵挂一个人。“你姥爷总是和他的大红马一起出门,直到 最后的日子。”她说不下去了。
⑩革命党人需要武器,要用很多钱。他们变卖家产,还劝说那些大户人家捐钱。“莱 州的一个大户,一次捐出了惊人的一万大洋。革命一日不成,奋斗一日不止。”她还记得 外祖父兴冲冲回家的样子。“他们发动了大大小小的起义,除了两次小有成功,其余全都 失败了。可他们还是起义。孩子,起义这种事会死人,可就是停不下来。”我一直记着她 的话 。外祖父的那些动物也是我最想知道的。她说:“他最爱看一头羚羊从假山往下冲。 龟下了一串一串的蛋,羊生小羊,都让他欢天喜地。”他能跟每一只动物交谈,它们听得懂 他的话。“爱动物不是教出来的,是天生的。”她说。我想念那个从未见面的人。如果他 在,我们会是一对多好的朋友,我们会一起在林子里,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动物。不过我还 想到了 更有重一要只的麻事雀:是起我义最。好的玩伴,我们形影不离。到果园小学上课,老师讲的一听就 懂。我身子坐得笔直,两手却在桌底下抚摸麻雀。有一天,老师若无其事地走过我身旁, 突然伸手按住我的衣襟。谁知麻雀比她机灵多了,倏地溜进袖筒,又钻到腋窝下。“站起 来!”她两手在我身上拍打。“你站好!”我站好。“转一下身!”我转一下身。小麻雀一直 趴在那 儿记,忆不中吭的一玩声伴,和什我么一破块绽儿都待没,发仍。要时不时地返回林子。我知道人这一生会遭 遇许多事情,其中包括与动物的分离。因为相聚再久,终有一别。除了猫和狗可以和我们 生活在一起,其他的还要回到自己的地方。
语 文 试 卷 第 3 页 ( 共 8 页 )
九年·语文(省命题) D
12.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小说以“回望”童年开端,以“我”与动物、外祖母的生活为线索展开故事,记叙了 “我”童年生活中一段丰富而有趣的经历。
B.第⑦段叙述“我”戴白色礼帽玩,引起外祖母的强烈反应,让“我”觉得礼帽非同寻 常,更想了解背后的故事,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C.外祖母“断断续续”讲述外祖父的故事,这既符合儿童视角和生活实际,避免平铺直 叙,又能对事件有所选择和侧重,丰富外祖父的形象。
D.第 段叙述“我”带麻雀上课的故事。其中麻雀躲避老师的细节生动传神,写出了 麻雀的机灵可爱,也表现了学习生活对“我”的束缚。
13.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4分)
它两只前爪提在胸前站起,望了我一眼,知道我还在那儿,就再次伏卧。
14.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15.下面哪一组词语最适合概括小说主题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①陪伴与分离 ②温暖与力量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9题。(10分)
材料一:
精神内耗,是一种在心理层面反复纠缠、自我质疑的状态。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常 被过度思考、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的过度担忧所困扰。这种心理困境并非个例,尤其在中 学生群体中较为凸显。研究数据显示,约35%的中学生,因学业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 系等问题,出现过持续两周以上的精神内耗症状。心理学专家指出,精神内耗的本质,是 “用想象中的问题消耗现实中的精力”。其根源复杂多样,完美主义倾向使他们对自身要 求严苛,稍有瑕疵便自我苛责;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让他们在面对未知时如履薄冰;过度的 自我批判,更如一把利刃,不断刺痛自己的内心。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不少中学生陷 入精神内耗的漩涡。
材料二:
某市对5所中学20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
现象 检出率
反复纠结小事 73%
每日情绪波动超3次 58%
人际关系敏感 32.5%
遇到负面情绪时主动寻求帮助 31%
受访者认为“情绪管理”应纳入校本课程 91%
材料三:
①心理学家陶勃恒揭示,诸多来访学生描述“大脑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此乃典型 的精神内耗表现。值得关注的是,这类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共情能力,能敏锐感知他人情 绪,也常常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因此陷入自我拉扯。
②应对精神内耗,需从认知与行动双管齐下。认知层面,要清晰分辨“可控”与“不可 控”之事,避免在无力改变的事情上徒耗精力,应聚焦于可改变领域,像制定详实的学习 计划,而非空想成绩好坏。行动上,“五分钟行动法”是打破焦虑循环的有效利器,从最容 易着手的任务起步,用切实行动取代反复纠结。
语文试卷 第4页(共8页)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11■
)
(


线





)
九 年 · 语 文 ( 省 命 题 )
③此外,运动、正念冥想等方式也是调节情绪的良方。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三次有氧 运动,能让抑郁症状缓解40%。通过规律运动,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带来 愉悦感;正念冥想则助力学生专注当下,摆脱杂乱思绪侵扰,助力他们走出精神内耗的泥沼。 材料四:
①在脑科学的研究范畴内,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是情绪调节过程中的关键脑区,它们 对我们的情绪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②前额叶皮层作为理性决策中心,宛如大脑的“指挥官”,负责规划、思考以及做出理 性判断。不过,它的发育成熟时间较晚,大约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备。杏仁核则是情 绪反应的“先锋官”,是情绪反应中心。在青春期,杏仁核会格外活跃,这使得青少年对情 绪的感知更为敏锐,情绪波动也更为明显。比如面对压力或挑战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焦 虑、激动等强烈情绪反应。
③而深呼吸这一行为有着独特的作用。当我们深呼吸时,前额叶皮层供血会增加 15%。这一变化能够激活前额叶皮层,使其更好地发挥理性调节功能,进而调节杏仁核过 度活跃引发的强烈情绪反应。帮助我们在情绪的浪潮中找到平衡,以更理性、平和的心态 应对生活。
16.选出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完美主义倾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过度的自我批判往往会导致中学生陷人精神内 耗的漩涡。
B. 精神内耗的本质,是“用想象中的问题消耗现实中的精力”。运动、正念冥想等方式 可以助力学生走出精神内耗。
C. 前额叶皮层是情绪调节过程中的关键脑区,初中学生,前额叶皮层发育基本完全, 理性控制能力相对较强。
D. 当我们深呼吸时,前额叶皮层供血会增加,能帮助我们增强理性思考和减弱情绪反应。
17.读材料二中的图表,综合各项内容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分)
18.材料三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19.初三男生小A 成绩优异,但总担心被超越。最近因数学考试比同桌低2分,连续三天 失眠…… ·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分析小A 的心理特征,并提出两条建议帮助 他走出精神内耗。(3分)
(四)名著阅读(5分)
20. (1)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
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渲染了梁山好汉豪侠仗 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
B.《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 反”的主题。
C.《水浒传》采取先总后分的链式结构,通过讲述一个个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彼此勾 连,使文章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D.《水浒传》使用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水平。
(2)爱迪生说:“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你认为《水浒传》中的下列哪个人物最能 体现这句话的内涵 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3分)
A. 武 松 B. 林 冲 C. 宋江
(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九年 ·语文(省命题) D
得分 评卷人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1.2025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6周年。某校九(1)班开展了以“纪念渡江战役,向英雄致 敬”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九(1)班班委会拟发布的一则通知,请你帮助修改。(4分)
通知 亲爱的同学们: 请于10月24日上午10点在学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重 温党的革命历史,关怀革命先辈。请大家准时参加活动。 2025年10月20日 九(1)班班委会
①通知中有一处格式有误,请你修改。(2分)
②通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修改。(2分)
(2)活动中,小华有幸采访了一位渡江英雄,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补全访谈的内 容。(4分)
小华: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是否顺利
渡江英雄:我们渡江比较顺利,但是战斗十分激烈。
小华:您能简单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形吗
渡江英雄:①
(2分) 小华: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想起当时渡江的情况,您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说。 那么,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渡江英雄:②
( 2 分 )
(3)活动期间,学校新闻社记者小文发现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准 备回校报道这一新闻。下列最适合作为小文报道该新闻的标题是( )(2分)
A. 追寻红色足迹,抒发爱国情怀
B. 渡江战役纪念馆前市民游客深情告白祖国
C. 活动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迎来游客高峰
D. 活动期间游客络绎不绝
(二)写作(50分)
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醉心那段好时光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仁爱的温度,藏于细节:是搀扶的双手,是倾听的耐心,是微笑传递的善意。担当 的重量,见于点滴:是弯腰的拾取,是认错的勇气,是本职的尽责。莫轻看言行之微,这 正是品格之始;莫小觑善念之小,这实为改变之源。当无数个“我”选择善良与责任, 校园乃至社会的未来,便因这温润而坚定的力量,走向更加美好的远方。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语 文 试 卷 第 5 页 ( 共 8 页 ) 语文试卷 第 6 页 ( 共 8 页 )
(
九年
·语文(省命题)
D
) (
500
800
) (
九年
·语文(省命题)
)
(
19×23=437
) (
19×23=437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 (
语文试卷
第7页(共8页)
)
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 参考答案
一、1 . (1)qiè(2) 韧 2 . 甲 :A 乙 :B 3.A 4.B 5. (1)浮光跃金 静 影 沉 壁 ( 2 )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3)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4)长风破浪会 有时
二、(一)6.永叔 宋代(北宋) 7.B
8.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
9. 官做得越来越大,琴越来越高级,但是心情越来越不高兴。(意对即可)
10. 可以填“醉”字。因为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多次提到“醉”,如“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体现了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在离别滁州时,他依 然保持这种洒脱的心态,所以用“醉”字符合他的性格和情感。
11. 欧阳修真正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闲适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材科一中,他饮酒 并非为了酒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感受山水之美,将心灵寄托于自然之中。同时,他为 政一方,造福一方;做到“与民同乐”。在材料二中,他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青山绿水 之间,即使没有好的琴,也能够自得其乐。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艺术创作中, 也成为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12 .D
13.运用动作描写(“提在胸前站起”“望”“伏卧”),生动形象地写出狐狸与“我”互动 · 时的姿态,表现出狐狸的机灵与温顺,体现“我”对它的好奇与喜爱。
14.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喜爱动物的内容,引出下文对外祖父与动物故事的回忆; 点明“我”喜爱动物与外祖父的遗传有关,为塑造外祖父形象作铺垫,使文章过渡自然。
15. 选②“温暖与力量”。文章中,外祖母对“我”的陪伴与呵护,动物与“我”的亲密互 动,都充满温暖;外祖父投身革命、坚持起义,即使多次失败仍不放弃,传递出坚定的信 念与力量,这些温暖与力量贯穿全文,是文章核心主题。而“陪伴与分离”仅体现部分 内容,未涵盖外祖父革命精神带来的力量,故②更合适。
(三)16 .C
17. 中学生精神内耗相关现象普遍(如73%的学生“反复纠结小事”)。学生应对精神 内耗的主动性不足(仅31%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帮助,但需求强烈,91%的学生认为应 将“情绪管理”纳入校本课程)。
18.首先由心理学家的发现引入,点出“大脑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是学生精神内耗的 典型表现,并解释了精神内耗产生的原因。接着强调需从“认知”与“行动”两方面入 手:要区分“可控”与“不可控”之事,用“五分钟行动法”以实际行动打破焦虑。最后, 补充了帮助学生走出精神内耗可以采用运动、正念冥想等调节情绪的方法。
19. 特征体现:存在精神内耗(反复纠结考试分数)、过度关注他人评价。建议:①引导 其建立“成长记录本”,每天记录三个进步。通过记录自身进步,将关注点从“他人成 绩不可控”转向“自我成长可控”,超越昨天的自己比盯着别人更重要。②五分钟行动 挑战,用五分钟完成一件小事(如整理书桌),体验行动对缓解焦虑的作用。③运动、 正念冥想、深呼吸放松身心,在情绪的浪潮中找到平衡,以更理性、平和的心态应对学 习生活。(答出两条即可)
(四)20 . (1)C
(2)示例一:选择A, 武松。武松夺回快活林后遭人设计陷害,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 鸯楼,杀了蒋、张等十几口,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生活让武松认清 了现实社会,他不再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龙山,后归梁山泊,投身武装反抗的行列, 他勇敢地与命运的风暴抗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强者。示例二:选择B, 林冲。林冲被 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 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在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 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他勇敢地与命运的风暴抗争,是一位 不折不扣的强者。示例三:选择C, 宋江。宋江本是郓城县的小押司,却凭借“及时 雨”的仗义名声和权谋手段,逐步成为梁山泊领袖。面对“刀笔小吏”的卑微出身,他 通过收揽人心、整合山头势力,最终主导了梁山事业的方向,实现了阶层跨越。他没有 选择占山为王的浑噩度日,而是提出招安目标,表面是妥协,实则是以合法身份争取政 治话语权,试图在体制内改变命运。宋江以权谋、信念和悲剧性的坚持,诠释了强者对 抗命运的姿态。
三、(一)21. (1)①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
②将“关怀”改为“缅怀”。
(2)①渡江作战当天,全体战士们乘着船,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奋勇前进,最终成功 地渡过长江。
②我忘不了那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希望后辈们能铭记历史,为国家的繁荣继 续奋斗。
(3)C
(二)22. 写作略九年·语文(省命题) D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考 生座位序号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评卷人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亭也者。作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又得琴一张,乃张越 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声土利中,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 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朝代)_文学家_,“唐宋_八大家_”之一。(2分) B.山间之朝暮也/朝晖夕阴D.乃知在人不在器/乃不知有汉 别 滁,自号醉翁,__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8.请用三条“/”给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无分)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______,莫教弦管作离声。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注释】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 A.云归而岩穴瞑/一屠晚归C.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10.欧阳修在滁州做了两年官后,改任扬州知州,上任前父老亲故为他送别饯行,欧阳修因此写了《别滁》一诗记叙当时的情景。请你在材料一中挑选一个字填人《别滁》这首诗第三句的空缺处,并结合材料一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1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两文来看,欧阳修意“不在酒”、乐“不在器”,那么他真正追求什的是么呢 请结合两文作简要分析。(3分)
得分 材料一: 亦无穷也。 材料二: 可也。 6.欧阳修,字__
”的月映湖
总 分
D.动宾短语 D.转折复句 ”,愁思涌上心头。而李白 ,直挂云帆济沧海”,能给人冲

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 二一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九年·语文(省命题)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展开泛黄的书简,踏入文明的圣殿。当指尖轻触那些承载千年的文字,我们不禁心潮题 号 得 分 澎湃——司马光系统梳理千年兴衰,编纂《资治通鉴》的故事甲(A.妇孺皆知 B.举世闻名);宋应星锲而不舍二十余载,终成《天工开物》的事迹家喻户晓;司马迁坚rèn不拔,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壮举流传千古。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谓文化坚守。这些镌刻 在典籍中的精神品格,如甘霖般乙(A.滋补 B.滋养)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成为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如今,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文又明创新的开拓者。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先贤的智慧亮起来,在守正创新中书写 (2)坚rèn( )不拔 _____乙:_ C.并列短语评卷人 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华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1)锲而不舍( ) 2.为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3.语段中“文明的圣殿”的短语类型是( )(2分) B.主谓短语A.偏正短语 4.按复句类型划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 )(2分)B.并列复句 C.选择复句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南阳,自古便是诗词之乡。中秋夜,白河之滨,赏月夜美景,让人不禁想起范仲淹 ”的哲理,恰能慰藉时光流转中的感慨。遥想远行之人途经南阳,想到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A.递进复句 《岳阳楼记》中描绘的“(1) 水、金色玉光的美好景象。漫步河堤,听老者讲述历史变迁,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甲:_ 席上见赠》中“(2)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借六种典型意象勾勒出早行清冷图景的千古名句“(3) 《行路难》中“(4) 破困境的力量,正是南阳文人风骨的完美体现。得分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外不写考号 姓名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的话。 它皱眉呢。 住了。
生活在一起,其他的还要回到自己的地方。遇许多事情,其中包括与动物的分离。因为相聚再久,终有一别。除了猫和狗可以和我们 记忆中的玩伴和我一块儿待着,但仍要时不时地返回林子。我知道人这一生会遭趴在那儿,不吭一声,什么破绽都没被发现。
想到了更重要的事:起义。 最后的日子。”她说不下去了。 起饲养这些动物,真是亏大了。 与他相处了很久。 九年·语文(省命题)
语文试卷 第3页(共8页) 来!”她两手在我身上拍打。“你站好!”我站好。“转一下身!”我转一下身。小麻雀一直突然伸手按住我的衣襟。谁知麻雀比她机灵多了,倏地溜进袖筒,又钻到腋窝下。“站起懂。我身子坐得笔直,两手却在桌底下抚摸麻雀。有一天,老师若无其事地走过我身旁, 有一只麻雀是我最好的玩伴,我们形影不离。到果园小学上课,老师讲的一听就 在,我们会是一对多好的朋友,我们会一起在林子里,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动物。不过我还他的话。“爱动物不是教出来的,是天生的。”她说。我想念那个从未见面的人。如果他龟下了一串一串的蛋,羊生小羊,都让他欢天喜地。”他能跟每一只动物交谈,它们 听外得祖懂父的那些动物也是我最想知道的。她说:“他最爱看一头羚羊从假山往下冲。 失败了。可他们还是起义。孩子,起义这种事会死人,可就是停不下来。”我一直外记祖着父她兴冲冲回家的样子。“他们发动了大大小小的起义,除了两次小有成功,其余全都州的一个大户,一次捐出了惊人的一万大洋。革命一日不成,奋斗一日不止。”她还记得⑩革命党人需要武器,要用很多钱。他们变卖家产,还劝说那些大户人家捐钱。“莱 都在骚动,它们和她一样,也在牵挂一个人。“你姥爷总是和他的大红马一起出门,直到述中想象了。起义的日子里,深夜,大风刮起来,她就再也不能入睡。院子里的各种动物南方革命党人。外祖父出生入死,他经历了哪些凶险,也只能在外祖母断断续续零⑨散外的祖讲父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加入了同盟会。他们在半岛地区一次次发动起义,呼应 特别是孩子们,都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动物园。”我想自己出生得太晚了,没能和外祖父一笑容。“他的诊所是祖传的一座很大的院落,可后来有一多半被各种动物占了。城里人,⑧她不愿提到一些往事,她难过,可又忘不掉。说到外祖父和动物的事,她才会露出我们家的。几十年过去了,她一直等人来取。刻板起脸来,上前就取走礼帽,又重新把它藏起来。原来这是当年外祖父的一位朋友落在建的。有一天我在小屋阁棚上发现了一只白色礼帽。我戴着礼帽爬下,她一眼看到了,立⑦外祖母在外面忙碌时,我就一个人在小屋里“探险”。小屋是外祖父的朋友帮助搭 ⑥外祖母常说我这样喜欢动物,一定来自外祖父的遗传。我从未见过外祖父,却觉得 特别的狐狸!它一定把你当成了孩子,在引逗你哩。”我在想它的眼神。它斜眼看我呢,⑤回家后,我就跟外祖母说了渠边的事。她怔住了,满脸惊讶:“孩子,你遇上了一只 间很像捉迷藏。最后它竟然半蹲起来往前挪动:两只前爪提在胸前,摇摇晃晃向前。我惊望了我一眼,知道我还在那儿,就再次伏卧。我不吭一声,它就再次站起来看我。我们之它见我不走,索性就卧在了树丛下。我蹲下来。过了一会儿,它两只前爪提在胸前站起,后面有什么在探头探脑。它的眼睛像人一样,会斜着看过来,还会轻轻皱眉,这让我④惊我奇常。在水渠旁看到各种动物。有一天我刚走过一片刺猬草,突然看到稀疏的红柳 猫把野兔的鼻子抓伤时,外祖母就不得不出面了。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只想回到林子,却又舍不得我们的小屋。猫和野兔有时做朋友它们,无当比聪明,一双大眼睛什么都看得懂。刺猬的模样有些笨,其实也蛮有心眼。小鸟一 ③我出生在这片林子与海滩,最好的友伴就是林野里的小动物。猫和狗经常缠着我,碰、脚上手上的荆棘划伤也不算什么了。声,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来。我依偎到她的身边,几百里的跋涉也就不算什么了,一身磕②即便突然赶回海边,外祖母也一定是等在那里的。一抬头看见我,她会轻轻喊一①回望自己的童年,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林野、林野深处的小屋,然后是小屋里的外祖母。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5分)我·动物·外祖父
材料三: 材料二: 材料一:
语文试卷 第4页(共8页) 易着手的任务起步,用切实行动取代反复纠结。
入精神内耗的漩涡。
计划,而非空想成绩好坏。行动上,“五分钟行动法”是打破焦虑循环的有效利器,从最容控”之事,避免在无力改变的事情上徒耗精力,应聚焦于可改变领域,像制定详实②的应学对习精神内耗,需从认知与行动双管齐下。认知层面,要清晰分辨“可控”与“不可绪,也常常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因此陷入自我拉扯。的精神内耗表现。值得关注的是,这类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共情能力,能敏锐感知他人情 ①心理学家陶勃恒揭示,诸多来访学生描述“大脑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此乃典型 受访者认为“情绪管理”应纳入校本课程 遇到负面情绪时主动寻求帮助 人际关系敏感 每日情绪波动超3次 反复纠结小事 现象某市对5所中学20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91% 31% 32.5% 58% 73% 检出率 自我批判,更如一把利刃,不断刺痛自己的内心。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不少中求学严生苛陷,稍有瑕疵便自我苛责;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让他们在面对未知时如履薄冰;过度的 “用想象中的问题消耗现实中的精力”。其根源复杂多样,完美主义倾向使他们对自身要系等问题,出现过持续两周以上的精神内耗症状。心理学专家指出,精神内耗的本质,是学生群体中较为凸显。研究数据显示,约35 中学生,因学业压力,以及复杂的被人过际度关思考、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的过度担忧所困扰。这种心理困境并非个例,尤其在中 精神内耗,是一种在心理层面反复纠缠、自我质疑的状态。处于这一状态的个体,常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9题。(10分) ①陪伴与分离15.下面哪一组词语最适合概括小说主题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14.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它两只前爪提在胸前站起,望了我一眼,知道我还在那儿,就再次伏卧。13.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4分)麻雀的机灵可爱,也表现了学习生活对“我”的束缚D.第。 段叙述“我”带麻雀上课的故事。其中麻雀躲避老师的细节生动传神,写出了 叙,又能对事件有所选择和侧重,丰富外祖父的形象。②温暖与力量 C.外祖母“断断续续”讲述外祖父的故事,这既符合儿童视角和生活实际,避免平铺直常,更想了解背后的故事,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B.第⑦段叙述“我”戴白色礼帽玩,引起外祖母的强烈反应,让“我”觉得礼帽非同寻“我”童年生活中一段丰富而有趣的经历。A.小说以“回望”童年开端,以“我”与动物、外祖母的生活为线索展开故事,记叙了12.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九年·语文(省命题) D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分) (2分)
九年·语文(省命题) D 2025年10月20日 九(1)班班委会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21.2025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6周年。某校九(1)班开展了以“纪念渡江战役,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下面是九(1)班班委会拟发布的一则通知,请你帮助修改。(4分)通知 请于10月24日上午10点在学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党的革命历史,关怀革命先辈。请大家准时参加活动。 语文试卷 第6页(共8 页)评卷人 亲爱的同学们: ①通知中有一处格式有误,请你修改。(2分) ②通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修改。(2分) (2)活动中,小华有幸采访了一位渡江英雄,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补全访谈的内 小华: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想起当时渡江的情况,您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说。 (3)活动期间,学校新闻社记者小文发现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准备回校报道这一新闻。下列最适合作为小文报道该新闻的标题是( )(2分) 仁爱的温度,藏于细节:是搀扶的双手,是倾听的耐心,是微笑传递的善意。担当 的重量,见于点滴:是弯腰的拾取,是认错的勇气,是本职的尽责。莫轻看言行之正微是,品这格之始;莫小觑善念之小,这实为改变之源。当无数个“我”选择善良与责任,校园乃至社会的未来,便因这温润而坚定的力量,走向更加美好的远方。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容。(4分)小华: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是否顺利 渡江英雄:我们渡江比较顺利,但是战斗十分激烈。小华:您能简单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形吗 渡江英雄:①_ 那么,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渡江英雄:② A.追寻红色足迹,抒发爱国情怀B.渡江战役纪念馆前市民游客深情告白祖国C.活动期间渡江战役纪念馆迎来游客高峰D.活动期间游客络绎不绝得分 (二)写作(50分)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题目:醉心那段好时光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C.宋江
③此外,运动、正念冥想等方式也是调节情绪的良方。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三次有氧
九年·语文(省命题) 运动,能让抑郁症状缓解40 通过规律运动,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愉,悦带感来;正念冥想则助力学生专注当下,摆脱杂乱思绪侵扰,助力他们走出精神内耗的泥沼。 ①在脑科学的研究范畴内,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是情绪调节过程中的关键脑区,它们对我们的情绪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②前额叶皮层作为理性决策中心,宛如大脑的“指挥官”,负责规划、思考以及做出理性判断。不过,它的发育成熟时间较晚,大约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备。杏仁核则是情绪反应的“先锋官”,是情绪反应中心。在青春期,杏仁核会格外活跃,这使得青少年对情绪的感知更为敏锐,情绪波动也更为明显。比如面对压力或挑战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焦虑、激动等强烈情绪反应。③而深呼吸这一行为有着独特的作用。当我们深呼吸时,前额叶皮层供血会增加15 这一变化能够激活前额叶皮层,使其更好地发挥理性调节功能,进而调节杏度仁活核跃过引发的强烈情绪反应。帮助我们在情绪的浪潮中找到平衡,以更理性、平和的心态 16.选出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A分.完美)主义倾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过度的自我批判往往会导致中学生陷人精神内 B.精神内耗的本质,是“用想象中的问题消耗现实中的精力”。运动、正念冥想等方式可以助力学生走出精神内耗。C.前额叶皮层是情绪调节过程中的关键脑区,初中学生,前额叶皮层发育基本完全,理性控制能力相对较强。D.当我们深呼吸时,前额叶皮层供血会增加,能帮助我们增强理性思考和减弱情绪反应。17.读材料二中的图表,综合各项内容和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分) 18.材料三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19.初三男生小A成绩优异,但总担心被超越。最近因数学考试比同桌低2分,连续三天失眠 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分析小A的心理特征,并提出两条建议帮助 他走出精神内耗。(3分) 20.(1)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2.分《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渲染了梁山好汉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B.《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 C.《水浒传》采取先总后分的链式结构,通过讲述一个个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彼此勾连,使文章环环相扣,线索分明。D.《水浒传》使用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水平。(2)爱迪生说:“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你认为《水浒传》中的下列哪个人物最能 B.林冲(四)名著阅读(5分) 反”的主题。 体现这句话的内涵 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3分) 语文试卷 第5页(共8页)A.武松材料四: 应对生活。 耗的漩涡。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九年·语文(省命题)
语文试卷 第7页(共8页)
19×23=437
8X0
5THL
语文试卷 第8页(共8 页)
19×23=437 九年·语文(省命题) D
1甲用1m用1用用lm 用用1用用le用1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习生活。(答出两条即可) (三)16.C (二)12.D
7.B 有时
将“情绪管理”纳入校本课程)。 二、(一)6.永叔 宋代(北宋)
正念冥想、深呼吸放松身心,在情绪的浪潮中找到平衡,以更理性、平和的心态应挑对战学,用五分钟完成一件小事(如整理书桌),体验行动对缓解焦虑的作用。③运动、 绩不可控”转向“自我成长可控”,超越昨天的自己比盯着别人更重要。②五分钟行动其建立“成长记录本”,每天记录三个进步。通过记录自身进步,将关注点从“他人成 19.特征体现:存在精神内耗(反复纠结考试分数)、过度关注他人评价。建议:①引导 补充了帮助学生走出精神内耗可以采用运动、正念冥想等调节情绪的方法。 手:要区分“可控”与“不可控”之事,用“五分钟行动法”以实际行动打破焦虑。最后, 典型表现,并解释了精神内耗产生的原因。接着强调需从“认知”与“行动”两方面入 18.首先由心理学家的发现引入,点出“大脑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是学生精神内耗的 内耗的主动性不足(仅31 学生会主动寻求帮助,但需求强烈,91 学生认为应 17.中学生精神内耗相关现象普遍(如73 学生“反复纠结小事”)。学生应对精神 内容,未涵盖外祖父革命精神带来的力量,故②更合适。 念与力量,这些温暖与力量贯穿全文,是文章核心主题。而“陪伴与分离”仅体现部分 动,都充满温暖;外祖父投身苹命、坚持起义,即使多次失败仍不放弃,传递出坚定的信 15.选②“温暖与力量”。文章中,外祖母对“我”的陪伴与呵护,动物与“我”的亲密互点明“我”喜爱动物与外祖父的遗传有关,为塑造外祖父形象作铺垫,使文章过渡自然。14.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喜爱动物的内容,引出下文对外祖父与动物故事的回忆; 时的姿态,表现出狐狸的机灵与温顺,体现“我”对它的好奇与喜爱。13.运用动作描写(“提在胸前站起”“望”“伏卧”),生动形象地写出狐狸与“我”互动 也成为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之间,即使没有好的琴,也能够自得其乐。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艺术创作中,政一方,造福一方;做到“与民同乐”。在材料二中,他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青山绿水 并非为了酒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感受山水之美,将心灵寄托于自然之中。同时,他为 11.欧阳修真正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闲适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材科一中,他饮酒然保持这种洒脱的心态,所以用“醉”字符合他的性格和情感。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体现了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在离别滁州时,他依10.可以填“醉”字。因为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多次提到“醉”,如“醉翁之意不在 9.官做得越来越大,琴越来越高级,但是心情越来越不高兴。(意对即8可.)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3)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4)长风破一浪、会1.(1)qiè(2)韧 2.甲:A 乙:B 3.A 4.B 5.(1)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2)参考答案 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
(二)22.写作略(3)C续奋斗。 地渡过长江。 ②将“关怀”改为“缅怀”。
②我忘不了那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希望后辈们能铭记历史,为国家的繁荣继 (2)①渡江作战当天,全体战士们乘着船,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奋勇前进,最终成功 三、(一)21.(1)①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
抗命运的姿态。 (四)20.(1)C
治话语权,试图在体制内改变命运。宋江以权谋、信念和悲剧性的坚持,诠释了强选者择对占山为王的浑噩度日,而是提出招安目标,表面是妥协,实则是以合法身份争取政通过收揽人心、整合山头势力,最终主导了梁山事业的方向,实现了阶层跨越。他没有雨”的仗义名声和权谋手段,逐步成为梁山泊领袖。面对“刀笔小吏”的卑微出身不,折他不扣的强者。示例三:选择C,宋江。宋江本是郓城县的小押司,却凭借“及时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他勇敢地与命运的风暴抗争,是一位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在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 他勇敢地与命运的风暴抗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强者。示例二:选择B,林冲。林了冲现被实社会,他不再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龙山,后归梁山泊,投身武装反抗的行列,鸯楼,杀了蒋、张等十几口,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生活让武松认清 (2)示例一:选择A,武松。武松夺回快活林后遭人设计陷害,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