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十三国风都是变风,那么变雅呢?在小雅里边,从《鹿鸣》到《芳菁者莪》之间一共十六篇是
高三语文
正小雅。《六月》到《何草不黄》一共五十八篇是变小雅。大雅里边《文王》至《卷阿》十八高是正
大雅,《民劳》至《召吴》十三篇是变大雅。所以大雅里面的变雅少,国风和小雅里面绝大部分是
变风变雅。孔子特别重视变风变雅的问题,他认为,通过变风变雅能认识到社会的不足,通过批
考生注意:
评社会、警示执政者起到帮助他们树立典范的作用。所以中国后来的文学家、诗人,都是以批评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社会为主的。这一点用西方的词叫现实主义传统,用《诗经》的话就叫作风雅传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问题三: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墨子》里边提到“诵诗三百”,孔子则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边提到了兴,朱熹解释,兴就是感发意志,提升你学习的兴
一、阅读(72分)
趣,提升精神的境界。“可以观”,即通过诗可以了解社会,我们今天读诗可以范固更大一点。
(一)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可以群”,即群居相切磋,对诗有不同了解,可以有争论,这样培养你跟别人的一个友好的交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过程。还有一个“怨”,即你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借诗抒发。
问题一:《诗经》里面有四始六义的说法,它对唐诗有什么影响?
二十世纪以后,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大家都研究文学,人太多了,而不读文学。《世说
四始实际上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诗大序》里边,也就是《关雎》后面那一个序。它认为风、
新语》里边提到,“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个名士读诗没有功利性,诗歌主要是用
小雅、大雅、颂是四始,是“诗之至也”,代表诗的最高水平。但是《史记·孔子世家》里面提到,
来阅读的。读诗首先可以了解历史,知道过去。实际上《诗经》中的一些现象,在今天可能也存
《关雎》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孔子在整理《诗经》的时候选
在,我们可以通过《诗经》间接地了解现代社会。第二个,读诗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择的每一部分的第一篇都是正风正雅,是水平最高的,为后代树立了典范,称为四始。
通过《诗经》去了解我们过去的人是怎么样的,通过对《诗经》价值观的了解,实际上主要是《诗
《诗经》有六义说,在《周礼》里边叫六诗。六诗的次序很有意思,是“风、赋、比、兴、雅、颂”。
序》所构建的价值观,也就是孔子所构建的价值观,我们从里边可以知道古人的人生境界。再
后代的人对这个很难解释,一般认为赋、比、兴是诗之三义,风、雅、颂是诗之三体。过去,风、赋、
个就是我们可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传播中国文化。
比、兴、雅、颂是有一个次序的。风、赋是一种诗体,也是一种表现手法。比、兴、雅、颂都是这样。
可能后来在孔子整理六经或者其他的时候,六种诗体,或者说六种表现手法这样的一个痕迹没
(摘编自方铭《<诗经>之问》)
有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诗经》它是历史上存在的,同时它也是不断被阐释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它对唐诗的影响主要是风雅比兴。风雅比兴对后代的彩响很大,比如说陈子昂在唐朝初年
A《诗大序》以风、小雅、大雅、颂为四始,《史记·孔子世家》以风、小雅、大雅、颂各自首篇为
四始,二者对四始的界定不同,两个四始无共同之处。
的时候,也讲“兴寄都绝”、风雅不兴的问题,主张要向《诗经》学习。作为一个诗人,要对社会的
不平不公承担起责任。过去我们讲“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一定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诗
B.《诗经·魏风·硕鼠》反映了劳动者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但《毛诗序》与朱熹《诗序
表现出来。这个比兴原则实际上就是讽谏的原则,通过诗来希望社会变得更好。
辨说》对《硕鼠》控诉的具体对象有分歧。
问题二:《诗经》里边有变风变雅,那怎么界定正风正雅与变风变雅呢?
C.孔子特别重视变风变雅的问题,认为通过变风变雅能认识到社会的不足,这种以批评社会
《诗序》里边提到“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即正常情
为主的风雅传统与西方现实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况下,正风正雅都是正面讲,是积极的内容。用我们今天的说法,变风变雅可能接近一些负面的
D.原文引用《世说新语》“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批评这个名士读诗只是阅读而
东西。所以在《诗经》里边,国风一共是十五国风,按照郑玄《诗谱》的说法,十五国风里边只有
已,没有通过读诗来了解历史、知道过去。
《周南》《召南》这两部分是正凤,其他十三国风都是变风,也就是说这十三国风都是批评性的内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容。比如《魏风》里有一篇《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泰!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
A.文章采用问答的形式,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逻辑严密,阐述了唐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源
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形成重章叠句,反映了
于《诗经》。
劳动者对贪得无厌的剥削者的痛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形象地把剥削者比作又肥又
B.问答一中“六诗的次序很有意思”的“意思”,与今天人们所说的“要理解文章的意思”的“意
大的老鼠,表现他们贪婪成性、油滑狡诈,从不考虑别人的死活,以致劳动者无法在此继续生活
思”含义不同。
下去,而要去寻找他们理想中的乐土。《硕鼠》比喻精当贴切,寓意较为直白,表达上一唱三叹。
C.问答三引用孔子的言论,还结合朱熹的解释以及现实,具体阐述了《诗经》“兴”“观”“群”
《魏风·硕鼠》是一首古今公认的控诉剥削者的诗歌,但在控诉的具体对象上有分歧。《毛诗序》
“怨”的功用。
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
D.文中多处使用“我们”来表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论述更具有亲近感和亲和力,更容
序辨说》:“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
易被读者接受。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