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6分)
1. 画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假舆马者
A. 假装 B. 假的 C. 假如 D. 借助
2. 画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风雨兴焉
A. 代词,它 B. 怎么,难道 C. 兼词,在这里 D. 句末语气词
3. 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君子生非异也生:生命
B. 声非加疾也疾:劲疾,强
C. 而绝江河绝:横渡
D. 而寒于水于:比
4.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属于“表示递进关系”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吾尝终日而思矣
C. 蟹六跪而二螯
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 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B. 不耻相师耻:以……为耻
C. 圣人无常师 常:经常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传授
6. 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青,取之于蓝
B.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 蚓无爪牙之利
D. 生而知之
7. 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于是就
B. 郯子之徒 徒:类
C. 孰能无惑 孰:谁
D. 今之众人 众人:一般人
8. 下列句式与“不拘于时”相同的一项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王之蔽甚矣
9. 下列“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于其身也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吾未见其明也
D. 其可怪也欤
10. 默写。
(1)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谟①,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观其妙。时州客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有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其声始发之后,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②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李生改容,坐客皆谢之。独孤曰:“公试吹《凉州》。”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之人也。”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顽蒙,不觉。”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③,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④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⑤,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去。
(取材于《太平广记》)
注:①李谟(mó):唐玄宗时的乐工。②钧天之乐:天上的仙乐。③入破:唐代指乐曲演奏进入的某一阶段。④蹙踖(cù jí):恭敬。⑤帖息:平服,驯服。
1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私更宴 更:轮流
B. 李生拂笛 拂:擦拭
C. 得无有龟兹之侣乎 侣:朋友
D. 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候:等待
1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渐移舟于湖心 师不必贤于弟子
B. 邻居召至者甚惭悔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 独孤生乃无一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至则唯茅舍尚存 金就砺则利
1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时州客会镜湖
当时越州的宾客在镜湖和李谟聚会
B. 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
李谟认为他轻视自己,心里非常怨恨他
C. 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
老先生是神奇少有的人,我自己都没有察觉
D. 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这些笛子都不能用,拿着的人只是粗通音乐罢了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表现独孤生“好手”形象的一组是( )
①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 ②邻居召至者甚惭悔
③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 ④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⑤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否 ⑥李生再拜,众皆帖息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1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孤生本来就不在被邀请参加聚会之列,是临时被人带来参加聚会的。
B. 带独孤生来的人认为独孤生没为李谟喝彩很没有礼貌,连忙替他解释。
C. 众宾客看见李谟变了脸色,怕破坏了聚会气氛,于是纷纷向李谟道歉。
D. 独孤生只凭着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就已经让李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16. 请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三、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17.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 “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 “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 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18.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一项是( )
A.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江汉》)
C.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D.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张籍《秋思》)
六、本大题共1题,共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归宿。回家的路也许平坦通畅,也许泥泞崎岖。
请以“回家的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9.
【答案】D
【答案】C
【答案】A
【答案】A
【答案】C
【答案】C
【答案】A
【答案】D
【答案】D
10.【答案】 ①. 朽木不折 ②. 金石可镂 ③. 假舆马者 ④. 而绝江河 ⑤. 句读之不知 ⑥. 小学而大遗 ⑦. 位卑则足羞 ⑧. 官盛则近谀
【答案】11. D 12. C
13. A 14. C
15. D 16.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答案】17. B 18. C
19.略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