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
(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嫦娥”一词,凝聚了中国人对探月的向往之情。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2013年12月2日,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成功发射,随后玉兔号如期着陆,这是我国探测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航天开创了月面就位探测和机器人巡视探测的新模式。玉兔号月球车着陆一个多月后,因为和月球表面的石块发生磕绊,失去了行走能力。为此,科研人员对玉兔二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让它实现玉兔号没来得及完成的梦想。
月球距离地球最远达40多万公里。在地球上隔空操作距离这么遍远的月球车,可不像在地面上开车那么容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玉兔“驾驶员”要让这只“兔子”动起来或停下来,需要有效利用月背遥操作技术,该技术包括感知、规划、执行、休眠、唤醒五个部分。
感知,就是使用玉兔二号的导航相机,对月球进行拍照成像。根据导航相机拍到的照片,地面的“驾驶员”还原出月球表面的数字影像图,从而判断月面地形的具体情况,包括撞击坑的宽窄、深浅,石块的大小、距离等信息。规划,是指在了解玉兔二号所处的周围环境之后,地面的控制人员依据月球背面数字影像图和科学家团队确定的探测目标点,按照月球车的越障和爬坡能力,规划出一条玉兔二号能够安全行驶的路径,并设定从起点到终点的各个导航点。执行,指的是遥操作团队将规划结果转换成控制指令,通过地面测控站发送到“鹊桥”中继星,中继星再将指令转发给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后者接到指令后,就会按指令完成移动工作。
休眠和唤醒与月球的环境有关。月球的一天为27个地球日左右,其中一半为白天,即月昼;另一半为黑天,即月夜。在月夜期间,月面温度将降至-190C左右。在过低温度下工作,月球车及其搭载的科学设备会受到损害。为确保安全,在月夜到来之前,需让月球车车体收拢桅杆和一侧的太阳帆板,使用同位素温差电池对设备进行保温,进入休眠状态。当太阳升起、月昼到来时,随着太阳帆板受到阳光照射,发电功率达到一定值后,月球车将向中继星发出信号。地面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给它发送唤醒指令,玉兔二号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取材于邱晨辉、宋星光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
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
D.“地月拉格朗日L2点”处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固定位置。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鹊桥”中继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接地球测控站和月背航天器的通信基站。
B.人类首颗不在地球轨道上的专用中继卫星。
C.发射后静止在地月系统中的一个平动点上。
D.经过调控和测试后具备了数据中继的能力。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月背遥操作技术五个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知:玉兔二号利用导航相机拍摄成像后,地面控制人员据此判断其周围地形。
B.规划:地面控制人员根据月背地形等制定玉兔二号到达探测目标点的安全路线。
C.执行:玉兔二号通过中继星接收到地面的导航指令后,完全依照指令进行移动。
D.休眠、唤醒:受月球环境影响,玉兔二号需在每个地球日休息半日、工作半日。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兔号的远程遥操作没有借助“鹊桥”中继星。
B.太阳升起时休眠的玉兔二号立即开始探测工作。
C.为保护科学设备,玉兔号和玉兔二号都需要在月夜休眠。
D.与玉兔号不同,玉兔二号不会受到来自地球的辐射干扰。
5.嫦娥四号发射前我国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中,有两项对玉兔二号的成功产生了直接影响。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写出这两项成就取得的时间、内容及其对玉兔二号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河店妪传
(宋)王禹偁
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捍之,然亦未甚惧。
端拱①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呼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抄,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吏民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
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②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顷年③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隶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
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故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
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见;复赐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
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注释】①端拱:北宋末太宗赵光义的年号。②静塞:辰庚。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③顷年:近年。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兴以来,始防捍之 兵:军队
B.会一虏至,系马于门 会:适逢
C.常山吏民观而壮之 壮:称赞
D.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俟:窥伺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河为名 因胡语呼虏为王
B.不于此而留心 贻于有位者云
C.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 以“静塞”骑兵之勇也
D.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 不过上谷者久之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
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成怪事
B.虏乃系绠弓抄,俯而汲焉
辽兵就拿着井绳系在弓尾上,低下身子到井边打水
C.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
听到外敌入侵,即便为人父母也骑马上阵,妻子们都取来弓箭
D.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
因此通过一个老妇的勇敢行为,来整体反映边防的事情,赠给那些在位当权的人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河店是边地,当地百姓很勇敢,两军交战,边民们提高了警惕,防御敌兵。
B.一辽兵让唐河店老妇汲水,老妇骗得辽兵亲自打水,趁他不备将他推入井中。
C.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得出文章结论。
D.作者向当政者进谏边防守卫策略,同时请求当政者对唐河店老妇的英勇行为进行表彰。
10.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 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② 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
11.文中所批评的使“边兵之勇”被削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作答。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②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注释】①滔滔:比喻世上的纷乱。②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
12.解释文中“知津”的含义。
13.根据文意,简要回答孔子“怃然”的原因。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1】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2】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注释:【1】弗获:不能。【2】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期的两位隐士。
1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是都不营”二句,强调应当自食其力,自营衣食,才可求得安乐。
B.第五句中,“常业”指农务,说明躬耕劳作已是诗人真实的日常生活。
C.“晨出肆微勤”一句,“微勤”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劳作十分勤苦。
D.“斗酒散襟颜”指以豪饮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情感相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先后两次反问,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
B.本诗语淡而情浓,如“聊”字,看似平淡,欣慰之情却真实淳厚。
C.诗人以劳动者身份抒写亲身劳作的真切感受,具有积极思想意义。
D.整首诗夹叙夹议,通过收稻之叙说,抒发躬耕之情怀,意蕴丰富。
16.下列诗句中的“霜露”,与“山中饶霜露”中的“霜路”意蕴不同的一项是( )
A.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罗隐《忆九华》)
B.寒雁自知霸露重,海鸥常伴水云间。(李朴《忆玉岩》)
C.顾我胡为世网婴,前行和露后榛荆。(饶节《送故人》)
D.欲吊章台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陆游《哀郢》)
17.本诗结尾,诗人为何说“躬耕非所叹”?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8.默写
(1)学习需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正如荀子《劝学》中鼓励的那样:“ , 。”
(2)古代贬谪之地往往环境艰苦,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这样描述谪居浔阳的生活:“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句警语,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韩愈的名句来说,可谓:“ , 。”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以声衬静,写乡村宁静和谐的自然之趣的诗句是:“ , 。”
(5)一位同学在海边看日出,海天一色,忽然间天边幻化出缤纷的色彩,美得无法描绘,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登泰山记》中的句子:“ , 。”
参考答案
【答案】1.A 2.C 3.D 4.B 5.①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②2018年5月21日,“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使地面控制人员顺利操控玉兔二号月球车成为可能。
【答案】6.D 7.C 8.C 9.D 10.①老妇拿着井绳和瓦罐快步走向井边,挂上绳子却又停下来。
②国家防御边塞,多用边土上的士兵,大概是有原因的。 11.
①边兵被调往京城,远离乡土;
②军饷微薄,生活难以保障;
③铠甲不坚战马羸弱,不足御敌;
④精壮士兵被上级抽调,剩余兵员战斗力弱。
【答案】12.含义:知道天下出路或知道人生方向。 13.原因:世道纷乱;不被理解,甚至遭受讥讽;前途渺茫。
【答案】14.D 15.A 16.C 17.因为躬耕虽辛苦,却能使诗人体验到劳作的价值与生命的自由。
①劳作具有重要意义,人生应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
②亲身劳作能带来真实的愉悦与满足感,有劳有所获的欣慰,也有休息时把酒开怀的轻松。
③弃官躬耕能免于遭受意外祸患,保全独立自由的人格。
④躬耕生活使诗人与前代隐士心灵相通,是他坚定自觉的生命选择。
18.【答案】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