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习题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习题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知识梳理
1.马克思与恩格斯
(1)马克思
①1818年出生于德国。中学毕业时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②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
③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代表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2)恩格斯
①出身于德国工厂主家庭。
②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3)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共产党宣言》
(1)时间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2)主要内容
①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③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④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⑤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共产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3)意义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第一国际
(1)时间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创始人之一。
(2)目标
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4.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社会矛盾激化。
(2)时间: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3月2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
(3)地位: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结果:1871年5月,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二、重难点解析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背景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根本原因。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本家掌握着生产资料,对工人进行经济剥削,积累了大量财富。工人阶级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却相对的日益贫困。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工人阶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
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动荡不断,经济危机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工人的生活处境。
第二,工人阶级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了著名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工人们在运动中明确提出了争取工人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目标。这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并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三,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例题分析
1.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据此可知,革命理论主要来源于(  )
A.革命实践 B.经典著作
C.经验积累 D.科技创新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根据“现存的阶级斗争”“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等信息可知革命理论的主要来源是革命实践,A项正确;经典著作、经验积累和科技创新与题意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一致赞同了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原理,并委托他俩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该宣言(  )
A.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导致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为《共产党宣言》。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题干材料提到的宣言是《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故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A项;导致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1871年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C项。
3.1880年,恩格斯写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后,这一著作陆续被译为法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说明,当时欧洲(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各国无产阶级已经实现联合
D.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工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力日益扩大,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故选A项。
4.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后来,作曲家为其谱曲,定名为《国际歌》。以下是《国际歌》中的一段歌词:


其中“我们自己”是指(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伟大尝试,因此,《国际歌》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诉求,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项。
5.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法国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的爆发

解析点评:本题以时间轴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依据示意图中②对应的时间“187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在1848年,排除A项;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第一国际,排除B项;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中。
1.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提出择业的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为此,他选择了(  )
A.企业经营 B.学术研究
C.文学创作 D.人类解放事业

2.在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中,有一块墓碑,上端镌刻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端则刻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此可知,长眠此处的伟人是(  )
A.华盛顿 B.丘吉尔
C.马克思 D.列宁

3.马克思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有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该论著是(  )
A.《共产党宣言》 B.《权利法案》
C.《资本论》 D.《人权宣言》

4.“这本书(《共产党宣言》)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____。”空格中的内容应为(  )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奴隶阶级

5.马克思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体现出他不平凡的人生。如果提到1848年,你会联想到的是(  )
A.《资本论》的发表
B.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第一国际的建立


7.马克思之所以无比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将思想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比如他参加“正义者同盟”,领导第一国际等。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1864年成立 ②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 ③以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为目标 ④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8.《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由此看巴黎公社之所以会载入史册,其突出意义在于(  )
A.有成千上万的战士牺牲
B.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它是马克思领导的
D.它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9.一名同学正在绘声绘色地向大家介绍某历史事件:“3月18日,一大队政府军趁着暗夜的掩护,偷偷摸上了蒙马特尔高地。他们得手之后,立即分头行动,准备拖走停放在高地上的大炮。正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警钟声猛地划破了夜空……”这件事发生在(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10.《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流传至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失败
C.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社员墙是位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东北角的一段高约2米的围墙。墙上镶嵌的白色大理石上面写着:“纪念公社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 
材料二 1871年5月中的那壮烈的七天以这段墙作为终结,角落里最后的战士血污遍身却毫不狼狈,占尽上风的政府军制服华美却身形猥琐。前者是爱国者,是人类最崇高理想的最初实践者;后者是屠杀者,是奴颜婢膝的卖国贼。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民卿《巴黎公社
运动的思想史价值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的存续时间。
【答案】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2)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它有什么历史地位?
【答案】情况: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地位: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我们可以从巴黎公社社员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答案】革命首创精神;追求公平、公正的进步精神;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12.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对马克思进行探究性学习。
【材料分析】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摘编自薛小平《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
政党思想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答案】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暴露。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兴起(代表:欧洲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思想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图说历史】
材料二
图1          图2
(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图1和图2两部著作的名称和作者,谈谈图2著作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图1是《资本论》,作者是马克思;图2是《共产党宣言》,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感悟思想】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
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材料二中的图2著作与材料三中的“马克思主义”有何关系?请用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如何得到充分检验的?
【答案】关系:因果关系。检验: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在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共43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的兴起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从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逐渐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
遗憾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并没有被合理地分享。工业革命在社会领域的结果之一是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在政治上无权,经济上遭受剥削。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渐觉醒的工人联合起来与资产阶级斗争,工人运动逐步兴起。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知识梳理
1.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2)进程
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不久,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这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工厂制度的确立: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3.火车与铁路
(1)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英国的铁路建设:1830年后,英国掀起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工业革命的传播
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二、重难点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力获得了巨大飞跃。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商业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5%。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工厂取代。工厂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大量新兴工业城市不断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首先,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日益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工业资产阶级崛起之后推动本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最后,阶级对立状态下,劳资问题严重,无产阶级不断开展工人运动,追求更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工业革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工业革命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及时建立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们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大肆开采地下资源,砍伐森林,排放废气、废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例题分析
1.“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揭示了(  )
A.光荣革命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背景
D.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开始的直接原因,这揭示了工业革命的背景,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C项。
2.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下图“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掌握情况。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促进了生产部门机器的改革和交通运输中的发明创造。据题干中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处应填写的是蒸汽机,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3.中国铁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经历了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铁路时代”的发明是(  )
A.火车 B.汽车
C.飞机 D.轮船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的掌握情况。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故A项正确。

4.1851年在伦敦万国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什么都能做”。女王的思想反映了当时英国人自豪的心情。这种自豪主要源于英国(  )
A.首先兴起文艺复兴
B.最早开辟了新航路
C.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排除A项;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排除B项;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我们什么都能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故选D项。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中。
1.正当北美和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另一场革命正在欧洲大陆一端的岛国——英国悄然兴起。它不仅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生产领域的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另一场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2.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  )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政局稳定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④国内外市场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很多新的发明创造,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发明是(  )
A.飞梭
B.蒸汽机
C.珍妮机
D.蒸汽机车




7.1825年9月,由英国人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下列要素中与该车有关的是(  )
①蒸汽机 ②煤炭 ③哈格里夫斯 ④斯蒂芬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铁路运输兴起 ②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 ③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④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D.蒸汽机车的发明

10.截至202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4.8万千米。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斯蒂芬森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富尔顿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棉纱产量(百万磅计)统计表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30年 250 68 16 77
1850年 588 140 46 288
1870年 1 101 220 147 400
——改编自[法]米歇尔·波德著,郑方磊等译《资本主义的历史:
从1500年至2010年》
材料二 1733年,机械工和织工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在此之前,织工织布时,只是用手把梭子在经线之间掷来掷去。1760年,飞梭已被应用到纺织工业的各个部门,织布的速度因而提高了一倍。1765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珍妮机),可以同时纺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进,可以同时纺出80根纱线。到了18世纪80年代末,英国已经拥有约2万架这种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把织布的速度提高了40倍。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机器很快在全国广泛应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下卷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棉纱产量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其中哪一个国家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趋势:快速增长。国家:英国。
(2)材料二中提到的哪项技术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你认为哪项技术发明影响最大?
【答案】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科学技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学术界曾进行长期争论,有所谓“单因论”和“多因论”的不同。前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由一种主要的因素造成的,后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力量的结果。
——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刘祚昌、
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它的影响下,欧美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实际上超过了一般的政治革命。
——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刘祚昌、
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你同意材料一中的哪一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示例一:同意“单因论”。理由:英国工匠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示例二:同意“多因论”。理由: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工业革命是如何扩展的。
【答案】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传播到法、美、德等西方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3)材料二中说:“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实际上超过了一般的政治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还在交通运输、国际关系、社会阶级、城市化和工业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助推发展】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使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发生了革命。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是指哪一事件?
【答案】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
材料二 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的动力机器,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摘编自章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后》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回答两点即可)
【答案】为工厂选址和建立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科技带来困扰】
材料三 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 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
和我们的生活》
(3)材料三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材料四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人对伦敦
烟雾的认知与态度探析》
(4)材料四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
【科技利弊纵横】
(5)根据以上材料,从工业革命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答案】火车的发明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造成环境污染等。(答出其他发明也可)建议:我们应该依靠新的科技发明,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一、知识梳理
1.马克思与恩格斯
(1)马克思
①1818年出生于德国。中学毕业时认为择业的目标应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②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
③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代表作《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2)恩格斯
①出身于德国工厂主家庭。
②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3)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共产党宣言》
(1)时间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2)主要内容
①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③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④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⑤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共产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3)意义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第一国际
(1)时间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创始人之一。
(2)目标
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4.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社会矛盾激化。
(2)时间: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3月2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
(3)地位: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结果:1871年5月,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二、重难点解析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背景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根本原因。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资本家掌握着生产资料,对工人进行经济剥削,积累了大量财富。工人阶级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却相对的日益贫困。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工人阶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
资本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动荡不断,经济危机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工人的生活处境。
第二,工人阶级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了著名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工人们在运动中明确提出了争取工人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目标。这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并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三,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INCLUDEPICTURE "导引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例题分析
1.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据此可知,革命理论主要来源于(  )
A.革命实践 B.经典著作
C.经验积累 D.科技创新
答案:A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根据“现存的阶级斗争”“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等信息可知革命理论的主要来源是革命实践,A项正确;经典著作、经验积累和科技创新与题意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一致赞同了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原理,并委托他俩起草宣言,1848年宣言正式出版。该宣言(  )
A.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导致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答案:C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为《共产党宣言》。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题干材料提到的宣言是《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故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A项;导致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1871年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C项。
3.1880年,恩格斯写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后,这一著作陆续被译为法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这说明,当时欧洲(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各国无产阶级已经实现联合
D.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答案:A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工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力日益扩大,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故选A项。
4.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后来,作曲家为其谱曲,定名为《国际歌》。以下是《国际歌》中的一段歌词: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其中“我们自己”是指(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答案:A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伟大尝试,因此,《国际歌》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诉求,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项。
5.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INCLUDEPICTURE "p103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10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法国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的爆发
答案:C
解析点评:本题以时间轴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依据示意图中②对应的时间“187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在1848年,排除A项;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第一国际,排除B项;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
INCLUDEPICTURE "导引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中。
1.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提出择业的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为此,他选择了( D )
A.企业经营 B.学术研究
C.文学创作 D.人类解放事业
2.在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中,有一块墓碑,上端镌刻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端则刻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由此可知,长眠此处的伟人是( C )
A.华盛顿 B.丘吉尔
C.马克思 D.列宁
3.马克思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其中有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该论著是( C )
A.《共产党宣言》 B.《权利法案》
C.《资本论》 D.《人权宣言》
4.“这本书(《共产党宣言》)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____。”空格中的内容应为( B )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奴隶阶级
5.马克思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体现出他不平凡的人生。如果提到1848年,你会联想到的是( C )
A.《资本论》的发表
B.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第一国际的建立
6.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下列内容与该著作不相符的是( C )
A.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B.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C.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没有贡献可言
D.号召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7.马克思之所以无比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将思想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比如他参加“正义者同盟”,领导第一国际等。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1864年成立 ②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 ③以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为目标 ④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8.《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由此看巴黎公社之所以会载入史册,其突出意义在于( B )
A.有成千上万的战士牺牲
B.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它是马克思领导的
D.它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9.一名同学正在绘声绘色地向大家介绍某历史事件:“3月18日,一大队政府军趁着暗夜的掩护,偷偷摸上了蒙马特尔高地。他们得手之后,立即分头行动,准备拖走停放在高地上的大炮。正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警钟声猛地划破了夜空……”这件事发生在( C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10.《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流传至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 B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失败
C.十月革命 D.法国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NCLUDEPICTURE "P105-1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1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1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105-1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P105-2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2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2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105-2多.TIF" \* MERGEFORMATINET
巴黎公社社员墙是位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东北角的一段高约2米的围墙。墙上镶嵌的白色大理石上面写着:“纪念公社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 
材料二 1871年5月中的那壮烈的七天以这段墙作为终结,角落里最后的战士血污遍身却毫不狼狈,占尽上风的政府军制服华美却身形猥琐。前者是爱国者,是人类最崇高理想的最初实践者;后者是屠杀者,是奴颜婢膝的卖国贼。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民卿《巴黎公社
运动的思想史价值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的存续时间。
(2)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它有什么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我们可以从巴黎公社社员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答案】(1)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2)情况: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地位: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3)革命首创精神;追求公平、公正的进步精神;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12.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对马克思进行探究性学习。
【材料分析】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摘编自薛小平《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
政党思想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图说历史】
材料二
INCLUDEPICTURE "P105-3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105-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P105-4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4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5-4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105-4多.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图2
(2)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图1和图2两部著作的名称和作者,谈谈图2著作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感悟思想】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
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材料二中的图2著作与材料三中的“马克思主义”有何关系?请用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如何得到充分检验的?
【答案】(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暴露。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兴起(代表:欧洲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思想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图1是《资本论》,作者是马克思;图2是《共产党宣言》,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关系:因果关系。检验: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在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从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逐渐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
遗憾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并没有被合理地分享。工业革命在社会领域的结果之一是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在政治上无权,经济上遭受剥削。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渐觉醒的工人联合起来与资产阶级斗争,工人运动逐步兴起。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INCLUDEPICTURE "单元7.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单元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单元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单元7.TIF" \* MERGEFORMATINET
一、知识梳理
1.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2)进程
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不久,蒸汽机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这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工厂制度的确立: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3.火车与铁路
(1)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英国的铁路建设:1830年后,英国掀起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工业革命的传播
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二、重难点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力获得了巨大飞跃。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商业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5%。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工厂取代。工厂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大量新兴工业城市不断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首先,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日益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工业资产阶级崛起之后推动本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最后,阶级对立状态下,劳资问题严重,无产阶级不断开展工人运动,追求更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工业革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工业革命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及时建立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们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大肆开采地下资源,砍伐森林,排放废气、废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INCLUDEPICTURE "导引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例题分析
1.“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这揭示了(  )
A.光荣革命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背景
D.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答案:C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开始的直接原因,这揭示了工业革命的背景,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C项。
2.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下图“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INCLUDEPICTURE "22LS9J20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22LS9J20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22LS9J20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2LS9J20多.TIF" \* MERGEFORMATINET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
答案:A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掌握情况。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促进了生产部门机器的改革和交通运输中的发明创造。据题干中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处应填写的是蒸汽机,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3.中国铁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经历了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铁路时代”的发明是(  )
A.火车 B.汽车
C.飞机 D.轮船
答案:A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的掌握情况。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故A项正确。
4.1851年在伦敦万国博览会开幕的前两天,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什么都能做”。女王的思想反映了当时英国人自豪的心情。这种自豪主要源于英国(  )
A.首先兴起文艺复兴
B.最早开辟了新航路
C.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排除A项;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排除B项;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我们什么都能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故选D项。
INCLUDEPICTURE "导引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导引解析.TIF" \* MERGEFORMATINET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括号中。
1.正当北美和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另一场革命正在欧洲大陆一端的岛国——英国悄然兴起。它不仅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生产领域的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另一场革命”指的是( C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2.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 A )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政局稳定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④国内外市场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很多新的发明创造,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发明是( B )
A.飞梭
B.蒸汽机
C.珍妮机
D.蒸汽机车
4.关于下图所示机械的说法有误的是( B )
INCLUDEPICTURE "P100-3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0-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0-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100-3多.TIF" \* MERGEFORMATINET
A.它名为“珍妮机”
B.它是一种织布机器
C.它由哈格里夫斯发明
D.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
5.下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工厂,下列有关表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
INCLUDEPICTURE "P100-4多.TIF"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0-4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梁菲\\梁菲PPT\\2025\\2025秋\\贵州金学典\\金学典 历史 九年级上册\\P100-4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100-4多.TIF" \* MERGEFORMATINET
A.工厂存在严格的生产纪律和制度
B.煤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能源
C.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了严重污染
D.工厂以水力为动力
6.假如你能够“穿越”到1850年的英国,那么你不能遇到的是( D )
A一辆载满乘客的蒸汽机车快速驶过
B.英国国内铁路密布
C.空气中弥漫着烟尘气味
D.电灯发出的亮光透过窗玻璃照射在街道上
7.1825年9月,由英国人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下列要素中与该车有关的是( D )
①蒸汽机 ②煤炭 ③哈格里夫斯
④斯蒂芬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①铁路运输兴起 ②纺织业占有重要地位 ③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④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C )
A.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D.蒸汽机车的发明
10.截至202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4.8万千米。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A )
A.斯蒂芬森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富尔顿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棉纱产量(百万磅计)统计表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30年 250 68 16 77
1850年 588 140 46 288
1870年 1 101 220 147 400
——改编自[法]米歇尔·波德著,
郑方磊等译《资本主义的历史:
从1500年至2010年》
材料二 1733年,机械工和织工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在此之前,织工织布时,只是用手把梭子在经线之间掷来掷去。1760年,飞梭已被应用到纺织工业的各个部门,织布的速度因而提高了一倍。1765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珍妮机),可以同时纺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进,可以同时纺出80根纱线。到了18世纪80年代末,英国已经拥有约2万架这种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把织布的速度提高了40倍。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机器很快在全国广泛应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下卷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棉纱产量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其中哪一个国家处于优势地位?
(2)材料二中提到的哪项技术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你认为哪项技术发明影响最大?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1)趋势:快速增长。国家:英国。
(2)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3)科学技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学术界曾进行长期争论,有所谓“单因论”和“多因论”的不同。前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由一种主要的因素造成的,后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力量的结果。
——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刘祚昌、
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它的影响下,欧美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实际上超过了一般的政治革命。
——吴于廑、齐世荣总主编,刘祚昌、
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你同意材料一中的哪一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工业革命是如何扩展的。
(3)材料二中说:“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实际上超过了一般的政治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1)示例一:同意“单因论”。理由:英国工匠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示例二:同意“多因论”。理由: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
(2)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传播到法、美、德等西方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3)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还在交通运输、国际关系、社会阶级、城市化和工业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助推发展】
材料一 (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使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发生了革命。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是指哪一事件?
材料二 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的动力机器,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摘编自章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后》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回答两点即可)
【科技带来困扰】
材料三 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 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
和我们的生活》
(3)材料三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人对伦敦
烟雾的认知与态度探析》
(4)材料四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科技利弊纵横】
(5)根据以上材料,从工业革命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答案】(1)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
(2)为工厂选址和建立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3)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4)环境污染问题。
(5)火车的发明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造成环境污染等。(答出其他发明也可)建议:我们应该依靠新的科技发明,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