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míng)心的事,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辍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我们用积极进取的心态,笑对人生、挥洒豪迈、面对草长莺飞的春天,面对姹紫嫣红的夏日,面对果实累累的秋季,面对银装素裹的寒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些平凡中的不凡,【甲】、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记载( ) 刻骨(míng)心( )(2)找出文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_______改为_______(3)下列词语在【甲】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拈轻怕重 B. 蹑手蹑脚 C. 无缘无故 D. 不折不挠(4)下面的三句话是这段文字的结尾,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凝视现在,珍惜耀眼的青春荣光②回首昔日,难忘明媚的岁月诗篇③眺望未来,奏响崭新的人生乐章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2.默写。人,诗意地栖居。读诗文,总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诗意,也在诗意中找到自我。读《醉翁亭记》的“(1) , ”,读出欧阳修眼中山间早晚的明暗之美,也读出自己人生的成败之变;读《月夜忆舍弟》的“(2) , ”,读出杜甫从听觉描绘边地秋夜的悲凉,也读出自己失意时的无奈; 读《商山早行》的“(3) , ”,读出温庭筠梦里对故乡的牵挂,也读出自己对逝去往事的依依。且行且吟,让我们在诗意的生活中走向远方。三、名著阅读(4分)3.杨绛曾说:“读书好比串门儿。”在名著中“串门儿”,常常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情绪被作者炽热的情感所感染,心情随故事情节的起伏而跌宕,探寻到睿智生活的理趣,对鲜明的人物形象心生爱憎……请你结合《艾青诗选》或《水浒传》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在“串门儿”中获得的乐趣。(100字左右)古诗文阅读(15分)(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4分)过友人隐居戴叔伦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①,萝影到林轩。地静留眠鹿,庭虚②下饮猿。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注】①石濑: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这里指石潭。②虚:空。4.阅读全诗,梳理内容,完成填空。眼前景 友人隐居处的环境 景象 特点 思考:诗歌中“(2)____ ___”最能体现意境。庭院外 清溪绕门而过、(1)___ ____、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 宁静清幽庭院内 林鹿栖息庭院、猿猴下树饮水心中情 结尾以用典、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3)____ ___之情。(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1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①常稔②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③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④,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⑤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节选自《义田记》)【注】①负郭:靠近城市。②稔:庄稼成熟。③力未逮:力量未达到。④殁:去世。⑤敛:收敛尸体。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尝求( ) (2)微斯人( ) (3)咸施之( ) (4)日有食( )6.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7.请用“/”给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殁 之 日 身 无 以 为 敛 子 无 以 为 丧8.【甲】文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什么?结合【乙】文内容谈谈范仲淹是如何践行自己的政治抱负的。(3分)五、现代文阅读(27分)(一)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山中的小草郭震海①或许和年龄有关吧,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望一望那巍峨的山峰,看一看那沟沟梁梁中错落的农舍,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疲惫顿消,心生愉悦。②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包容万物。一片片白杨林、柳树林、松柏林交织在一起,还有林中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以及低矮的小草,都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大山无声,默默地哺育着草木;草木无言,静静地供养着山里的动物。③每当走在山中,我总喜欢俯下身子,去观察一株株小草。任微风从耳边吹过,小鸟在头顶欢唱。草木香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吸几口,如饮佳酿。④在太行山里,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进山识草木。在孩子眼里,草木是伙伴。在大人眼里,草木是宝贝,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家畜的饲料,更可成为医治疾患的“救命草”——它们不仅为苍山披绿,也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救过山里人的命。山里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对各种草木的习性和作用如数家珍。⑤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在父亲身后上山采中草药。我最先认识的是黄芩,我喜欢它的向阳而生。除了喜欢阳坡外,黄芩似乎不再择地,荒石缝隙,道路旁边,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根茎深埋泥土,春天生出新芽,细小的躯干慢慢抽出。农人们懂得,此时的黄芩格外娇嫩,走过之时脚步会变得缓而轻,生怕把它踩疼。到了七八月份,它细长的躯干会高高上扬,如柳叶般的叶子在躯干两边展开,顶端开出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很是漂亮。黄芩的根能入药,味道很苦,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山里人在挖黄芩的时候很讲究,比如发现成片的黄芩,会选一些年长的挖走,留下年幼的继续生长。⑥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不过它散发出的特殊香气总会暴露它的存在。这种植物在春天里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上一年的枯枝还未腐朽,懂它的人一眼就可认出。不过太行山里的农人不会在春天挖小柴胡,那样会遭到乡亲们的数落。小柴胡的叶子同样细长、秀丽,春生夏长,开出的小黄花香气四溢。小柴胡的根细长,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山里人偶感风寒,抓一把小柴胡,再配几根大葱的根,熬水喝,晚上出一身透汗,第二天便又精神焕发。⑦益母草的性格则比较外向,田埂旁,小路边,它总喜欢与灌木比高低,长得很是旺盛。仿佛春来它先知,嫩小的新叶迎春破土,生长很快。进入夏季,远远望去,挺拔的个头开满了粉红色的小花。花开两三天后,就是采收最好的时候。选一个晴朗的天气,用镰刀齐地割下地上部分,留下的根来年又会旺长。采回后,稍作晾晒,清洗干净,母亲会将益母草分段,然后在一口大砂锅里熬,边熬边搅拌。最后过滤掉枝叶,再接着熬,直到熬成膏状,放入罐里,待入药用。⑧每一次回乡,我总会走进山里,去看看这些草木,就像是去拜访一个个交情甚厚的老友。初春的风在苍茫的群山中、空旷的原野上奔跑,苏醒的小溪一路迈着轻盈的脚步边走边唱。背阴处偶有残雪待融,雪面上有山鸡、野兔走过,爪印如盛开的花朵。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老桃树、大柳树,枝条上已有新芽冒尖,让人惊喜。此时大地之下,成群结队的小草闻风而动,枯枝败叶中孕育着新生。阳坡上的黄芩,灌木丛中的小柴胡,田埂边的益母草,点点嫩芽已经在解冻的泥土中萌生。我轻声唤着它们的名字,微风中,它们纷纷点头应答……(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9.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第④段中“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表现出太行山区的人们对家乡的小草非常熟悉。B. 第⑤段中“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突出了黄芩生命力顽强,对生存环境别无他求。C. 第⑦段写益母草从采收到制成膏状的过程时,用了割、晾晒、清洗、熬等动词,准确精练。D. 第⑧段的景物描写,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有听觉,展现了大山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10. 作者说“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何理解这里的“雄伟”“温柔”?(2分)11.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13.作者通过写黄芩、小柴胡和益母草这三种小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12分)材料一①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表现出智能的机器。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②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选自360百科)材料二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①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从科学家推动转为研发应用推动。2018年以来,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持续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基础理论突破、信息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呈现出加速突破、应用驱动的新趋势,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②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不断涌现新成果。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首先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拉开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序幕,引发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大模型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升,预训练成本不断下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激发了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转型的巨大潜力。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正逐渐渗透到诸多行业,引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浪潮。同时,多模态融合技术逐渐兴起,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模态进行融合处理。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结合,智能体和具身智能等新范式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能力边界。③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驱动下,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市场需求方面,各行业对通过智能化升级降本增效的渴望极为强烈,无论是智能汽车领域的辅助驾驶、金融领域的智能风控,还是医疗行业的辅助诊断等,人工智能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促使相关投入不断增加。在投融资方面,大模型领域拉动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上扬。在全球融资紧缩的背景下,受益于大模型发展和企业融资带动,人工智能领域融资持续上升。大模型技术突破、算力基础设施升级与多场景渗透成为主要驱动力。在产业应用方面,工业质检、城市治理、医疗影像等垂直领域智能化渗透率稳步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催生数字内容生产、智能客服等千亿级新市场。随着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突破形成合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引擎。④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一方面,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日益频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例如,一些全球性的人工智能学术会议和科研合作项目,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另一方面,各国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争夺人才和技术资源。例如,美国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欧盟发布相关战略,致力于提升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⑤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阶段,人工智能已然成为主导国家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推动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未来,“人工智能+高速移动互联”将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景。着眼更长远的未来,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带来颠覆性、全局性影响,谁率先实现突破,谁就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导权。(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2月24日)材料三①8月15日,在2024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数字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人工智能副理事长、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提到,近十几年来,人工智能在视觉、听觉、语言、生成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可与人进行交互交流,“这是人工智能取得的巨大进步。”②但王国胤强调,目前人工智能还未能“读懂”人类的语言。大语言模型还存在无法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等语言特性的局限。③以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视频为例,王国胤在现场展示了一组动画。视频里的小狗数量从三只变化成四只、五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模型是由数据驱动,但缺乏认知驱动。”王国胤说,目前认知智能的发展还存在多重问题。④他认为,如今人工智能研究正在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未来将要求机器能理解、会思考,还能对知识进行组织、整理、灵活运用、联想推理等能力。此外人工智能或许还将拥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⑤“目前人工智能的能力虽然很强,但还存在基础性的科学问题。”王国胤希望青年朋友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一同发展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摘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B.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持续取得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C.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拥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D.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过渡的阶段。15.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16.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目前人工智能存在哪些问题?(3分)17.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3分)六、作文(4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在我们的追梦路上,虽有坎坷,但脚踏实地;虽经历风雨,仍不懈追求;一路上的成长与收获,是时光给予我们的最好馈赠。请以“梦想因 而闪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1) ①. zǎi ②. 铭 (2) ①. 辍 ②. 缀 (3)D (4)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3.示例1:在阅读《水浒传》时,我的阅读乐趣是心情随着情节的起伏而跌宕。当我看到鲁达打死镇关西后,我一下子紧张进来,怕他无法逃走;但当我看到鲁达粗中有细,急中生智,指着镇关西尸首说他诈死,脱身逃走,我的心情才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放松下来。示例2:阅读《艾青诗选》时,我的阅读乐趣是被诗人炽热地情感所打动。比如在《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写“鸟儿”即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羽毛腐烂”也要融进土地,象征着诗人愿为祖国奉献所有;诗人直抒胸臆“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都让我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真挚的爱。示例3:阅读《水浒传》时,我的阅读乐趣是被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我最喜欢鲁智深,他为了替素不相识的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他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担心朋友林冲安危,不怕得罪高俅,一路暗中跟随被发配的林冲,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我被这个形象深深吸引,感受到他的侠肝义胆、一身正气的特点。示例4:阅读《艾青诗选》,我的阅读乐趣是学到了睿智生活的哲理。比如在《礁石一诗中,礁石不断被风浪冲击着,“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歌中的礁石俨然象征了遭受种种灾难、但依然英勇顽强的精神。这些感悟让我面对困难时也能坚强面对。①. 桃源 ②. 急流发出悦耳声音 ③. 对友人清静、闲逸、超脱的隐居生活的艳羡(之情)。曾经 如果没有 都 每天(他)只是把布施贫民、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他的子孙罢了。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甲文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范仲淹早年就立志周济穷人,他位高禄厚时购买千亩良田供养接济贫民和族人,自己却一生清贫,以至于子孙都没有钱财给他办丧事(意思接近即可)。参考译文: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布施贫民、养活亲族的义举,留传给子孙罢了。B因为太行山山峰巍峨,所以说它“雄伟”。因为太行山默默无声,如母亲一般哺育着各种草木和动物,所以说它“温柔”。11. 运用拟人手法,“有些调皮”“钻”“捉迷藏”赋予小柴胡以人的性格和动作,表现了小柴胡生长在灌木丛里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12. ①文章以“山中的小草”为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先总写山中的小草,然后重点写三种小草,最后合写山野、小草,井然有序,层次分明。②开头“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和结尾“每一次回乡”“去看看这些草木”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13. ①它们是作者从小就熟悉的小草,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②它们是造福山里人的“救命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恩之情。③它们与家乡人关系密切,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14.C15.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美国和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采取的举措,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各国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争夺人才和技术资源”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16.大语言模型无法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等语言特性,未能“读懂”人类语言;人工智能模型由数据驱动,缺乏认知驱动,认知智能发展存在多重问题;还存在基础性科学问题。17.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机器具备理解、思考、知识组织运用、联想推理等能力,拥有逻辑思维等;“人工智能+高速移动互联”成为生活基本场景,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发展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社会发展进。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答题卡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缺考 违纪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公整,笔记清楚。 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条形码粘贴区(居中)一、基础知识综合(8分) 1.(1)(2分) 记载( ) 刻骨(míng)心( ) (2)(2分)_______改为_______ (3)(2分)( ) (4)(2分)( )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 2.(1) , 。 (2) , 。 (3) , 。 三、名著阅读(4分) 3. 四、古诗文阅读(15分) 4.(4分)(1) (2) (3) 5.(4分)(1)尝求( ) (2)微斯人( ) (3)咸施之( ) (4)日有食( ) 6.(2分) 7.(2分)殁 之 日 身 无 以 为 敛 子 无 以 为 丧 8.(3分) 五、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15分) 9.(3分)( ) 10.(2分) 11.(3分) 12.(4分) 13.(3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12分) 14.(3分)( ) 15.(3分) 16.(3分) 17.(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题卡.docx